通脹發生機制 (一)
我國去年四萬億剌激經濟政策以來,從整個學界到評論界,幾乎都異口同聲的說要通貨膨脹,有些大嘴人士、熱門的財經評論甚至四處演講或連續發文,大喊中國將要惡性通脹,或嚴重滯脹即將來臨。誤導了不少人,甚至連人大財經委也在今年三月前后專門開會質疑政府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搞得管理者都有些不知所措。要說這些人說得對嗎?權威理論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就是這樣說的,發行貨幣多了就會通貨膨脹。要說不對嗎?2008年的因緊縮貨幣政策而產生的實體經濟直線下滑的危機還仍歷歷在目、心存余悸的感覺并沒有消除。在這一片的異口同聲的鼓噪聲中, “管理通脹預期”作為政策出臺就反映的管理者這種矛盾的心理。
而實際情況是,雖然2009年M2增長了10萬億,中國根本就沒有出現惡性通脹(喊“惡性通脹”的人根本不懂,“惡性通脹”是指貨幣信用崩潰。房地產的上漲與不正確的房地產政策有關,房貸也過于寬松,但與總量貨幣政策不是直接關系,對此一些人也分不清楚,將房地產的畸形上漲歸結于總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包括央行貨幣管理層的人員,大多也都是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觀念持有者,理論底氣不足,因此,當5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1%,就連忙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至17%、另一方面發行央票收緊貨幣供給。
接著,就發生了與2008年(從2007年“兩防”開始)緊縮的貨幣政策后相類似的具有戲劇性的一幕。股市在已大幅下跌后再恐慌性大幅下跌,中小企業資金緊缺,民間地下信貸利息高漲。經濟不僅沒見到通脹,反而出現相當程度的通縮苗頭,國民經濟的各項先行指標直線下滑那樣一種在2008年曾發生的可怕的景象在今年六、七月份時再次重演。不過,有了2008年的緊縮貨幣政策所造成的歷史教訓,管理層對緊縮貨幣政策所造成的危害還是保持很高謹惕的。正象2008年那樣,今年六月份領導人再次紛紛出動各地調研,緊縮的貨幣政策恢復到適度放松。
為什么消費物價指數(CPI)明明在上漲,卻不能用緊縮貨幣來進行控制?
為什么貨幣政策不能從緊,一從緊經濟就出大問題?
為什么現在的宏觀調控“兩難”問題那么多?“兩難”問題的實質是什么?
“兩難”問題的實質,是持與現實完全不符的、完全錯誤的貨幣理論與觀念來觀察CPI,來調控貨幣,因此才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橫豎不對勁。
其實,我從2007年就開始大力講授這方面的理論,2008年發了《我國宏觀調控的應有體系與方法》等一組關于宏觀調控的文章, 2009年月份再發《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經濟高速發展所必須的》等一系列相關文章,對今年五月央行的再次緊縮貨幣,即發文《央行又在緊縮貨幣置頂首頁》文章,陳述緊縮貨幣必將給經濟造成哪些危害。可以說,我的《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的寫作動因,就是因為貨幣主義的錯誤觀念,已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的后續發展。雖然這次緊縮貨幣的錯誤政策二個月后就得到了部份的糾正,但必竟已給經濟造成了波動與不必要的損失。從這其中可以看出,錯誤貨幣理論并不是象一些人認為僅是說說而已,而是會影響到決策,對國家、對人民是有著千萬財富的損失的。只有正確的理論才是實現正確的宏觀調控,保證國民經濟順利而快速發展的依據。
下面將通過幾個分題,講述《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中所論述的當代貨幣運行的特征與過程,其對物價指數有的影響。必須說明,由于所涉及的理論比較復雜,這里僅只是個對理論結論作簡要的演示性的說明,不作論證,省略復雜的關系說明。要真正弄懂當代信用貨幣新理論,還是需要看原著。
(待續)
――《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講座之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