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東:先擒天然氣
文∕Imad Fawzi Shueibi 譯∕瑪萬
世界天然氣競爭、特別是中東天然氣競爭將把敘利亞推向一個漩渦的中心。
伴隨著一次異常嚴峻的經濟危機,歐元區看似崩潰,美國負債達14.94萬億(占GDP的99.6%),美國在全球的影響降至最低,而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實力則涌現出來,顯然,潛在的霸主不是控制核、非核的軍工廠,而是控制能源。美俄競爭清晰展示了這一核心。
俄羅斯:那就控制天然氣吧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感到軍備競賽已使他們精疲力竭,特別是缺乏工業國家所需的必要能源。美國立足石油區數十年來,不僅保障了自身的發展,也使他們不必費太大力氣就能控制國際政治。因此,俄羅斯人也轉向能源,不管是石油還是天然氣——既然石油領域已沒有太多的份額可競爭了,那就控制天然氣吧。
這一切始于1995年。當時普金戰略將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Co.)在富天然氣地區內移動:始于俄羅斯,經過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伊朗(市場)、中東。通過北溪和南溪項目,普金努力把俄羅斯帶回到國際舞臺,加緊挾制歐洲經濟:數十年后,歐洲經濟將依靠取代石油的天然氣,或者既靠氣又靠油但首先得靠氣——歷史將為普金記下這一筆。當此之時,華盛頓必須加緊設計同類項目。納布科就是以俄羅斯的項目為競爭目標,以贏得決定下個百年政治和策略的國際分配。
天然氣是21世紀的主要能源,不管是作為儲量正在減少的石油的替代,還是作為清潔能源。因此,老牌帝國和現代強國都要控制世界的天然氣儲藏區,這被認為是地區國際沖突表現的基礎。
俄羅斯顯然是仔細研究了地圖,認真總結了教訓:缺乏所需的世界能源注入既要錢又要能源的工業機構——能源不在蘇聯控制之下,這是其解體的原因。俄羅斯清楚,下一個百年——21世紀的能源是天然氣。
對天然氣地圖的初步研究表明,天然氣被儲藏于以下地區(儲量巨大、靠近消費區):
1.俄羅斯:從維堡(Vyborg)和Beregvya始;
2.俄羅斯附庸:土庫曼斯坦;
3.俄羅斯附近和外圍:阿塞拜疆、伊朗;
4.被從俄羅斯手中奪去的地區:格魯吉亞;
5.地中海東:敘利亞、黎巴嫩;
6.卡塔爾、埃及。
莫斯科加緊建設兩條戰略線:一方面是在上海集團(Shanghai Bloc)基礎上建立俄羅斯—中國(上海)世紀;另一方面,控制天然氣資源。
莫斯科為南溪和北溪兩個項目打好了基礎,以此應對美國旨在控制黑海和阿塞拜疆天然氣的納布科項目。
接著是兩個項目之間的戰略競賽,以便控制歐洲和天然氣:
美國的納布科項目:
以中亞和黑海及其周邊地區為中心。儲存地在土耳其,路線從保加利亞始,穿過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原本計劃通過希臘,但因土耳其反對而未獲實行。
俄羅斯的南北溪項目:
北溪:始于俄羅斯,直達德國,從溫伯格到薩斯奈茨(Sasnetz),穿過波羅的海。未經白俄羅斯——這緩解了美國人在那里的壓力;
南溪:始于俄羅斯,經黑海和保加利亞,進入西亞,然后向南到意大利南部、匈牙利和奧地利。
納布科項目與俄羅斯的兩個項目競爭,但因技術問題,要推遲到2017年,而原計劃是2014年。這使俄羅斯搶得先機,特別是現階段,他們急切希望找到支持兩個項目的輔區:1)美國堅持要伊朗天然氣支持納布科天然氣管道,其意義在于它與格魯吉亞(若可能,還有阿塞拜疆)天然氣管道平行,最后匯集在土耳其的埃爾祖魯姆;2)地中海東的天然氣: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
伊朗下定決心,在2011年7月份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將天然氣通過伊拉克運到敘利亞。這些協議使敘利亞成為匯集中心,加上敘利亞的儲量一起成為生產中心。這是一個戰略和能源之地,地理上的大門第一次被打開,并從伊朗延伸至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盡管數年里遭到封鎖、不被承認,但卻被現階段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激烈爭奪呈現出來了:法國的出現表明,它認為地中海東是受其影響的,曾經是也永遠是它的利益區。法國今天的角色彌補了自二戰起它的缺席。換言之,法國想要在世界(天然氣)中分得一杯羹,而它已經在利比亞贏了(健康保險),現在想要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再贏(壽險)。
土耳其感到,只要納布科項目推遲,自己就要在天然氣戰中失敗。當南北溪把土耳其排斥在外時,它十分清楚地意識到:東地中海的天然氣距離納布科的影響遠了,離土耳其也遠了。
博弈的歷史
為了南北溪項目,莫斯科在20世紀90年代初建立了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德國顯然想要永遠擺脫二戰后的影響,使自己成為項目的一方和合作伙伴,在基礎設施方面,北溪的終點、南溪的貯存點都在德國的周圍,特別是奧地利。
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
Gazprom是與漢斯-約奇姆·高尼格(Hans-Joachim Gornig)合作建立的。他是莫斯科的朋友,德國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公司副總裁,負責管理德國管道網建設。2011年10月前,俄羅斯駐德國前大使弗拉基米爾·科特涅夫(Vladimir Kotenev)任Gazprom主管。
Gazprom公司和德國公司簽署了實質性協議和易辦理協議,首先是和北溪合作的公司,比如能源巨頭意昂(E.ON)公司,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公司,前者在天然氣價格走高時,可優先從Gazprom處購得一定量天然氣。這被認為是對德國能源公司的(政治)支持。
莫斯科從歐洲的自由化天然氣市場中受益,迫使該市場在生產設施上與分配網絡分離。歷史上俄羅斯和柏林間的敵對沖突已經過去,德國丟掉壓在肩頭的重擔,在經濟基礎上與前者開始新的合作階段。歐債危機受制于美國。德國認為,德國集團——德國、奧地利、捷克、瑞士有權優先成為歐洲的核心,而不該承擔一個大陸衰老的后果,也不該承擔巨人倒下的后果。
Gazprom的德國投資包括與Wintershall的合資公司Wingas,后者是巴斯夫的子公司,也是德國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控制18%的天然氣市場。Gazprom已經將其俄羅斯資產極大地提供給最重要的德國合作伙伴。巴斯夫和意昂各自控制南羅斯科葉(Yuzhno-Rus skoye)天然氣田的近1/4,此地在一段時期內將為北溪提供大部分天然氣;并非偶然或模仿(simulation):Gazprom人也在德國,“德國的Gazprom”擁有奧地利天然氣貯存公司Centrex40%的股份。后者實質上已拓展到塞浦路斯;這可能令土耳其不滿。
土耳其為錯失在納布科天然氣公司的作用付出了巨大代價,該公司本應開始貯存、銷售和運輸約3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以后可增加至400億立方米,此項目可使安卡拉在無權繼續堅持加入歐盟(數次被拒)的情況下,愈加能影響華盛頓和北約的決定。
事實上,由天然氣連起的戰略紐帶在政治方面更具有戰略意義,莫斯科游說團對萊茵河北威斯特法利亞(Westphalia,德國西部一地區)的德國社會民主黨更有說服力。后者是主要的工業基地,也是諾伊拉特(Neurath)電廠和意昂子公司的故鄉。
綠黨能源政策領袖漢斯·約瑟夫·菲爾(Hans Joseph Fell)意識到這一影響:四個與俄羅斯相關的德國公司通過非常復雜的網絡,憑借代表德國公司、與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國家有密切商務關系的的東歐經濟關系委員會,游說大臣、操縱公眾意見,參與制定德國能源政策。
面對加速的俄羅斯影響,德國方面保持必不可少的沉默。這種沉默是提升所謂歐洲“能源安全”的必然。
顯然,德國現在考慮歐盟提出的針對歐元危機的(減輕和安撫)政策,將長期阻礙俄—德投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令德國拯救歐債的原因。但是,應該知道,德國和德國集團就可以承受這些債務。
每當歐洲反對德國和它的對俄政策時,柏林都堅持認為,不能強制執行歐洲的烏托邦計劃,否則可能會使俄羅斯將天然氣賣給亞洲——這當然是棄歐洲的能源安全于不顧。
俄—德合作并不簡單,普金利用了冷戰的遺產——300萬講俄語的人生活在德國,他們是土耳其人之外的第二大團體。他也很擅長利用東德的網絡,招募為俄羅斯公司在德國的利益服務的人員,更別提聘用一些前東德安全服務機構人員(前斯塔西特工):Gazprom德國人事主管、財務主管,北溪Consortium Matthias Warnig財務主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普金還是個年輕的克格勃時,他曾在東德德累斯頓幫普金招聘間諜)。
說實話,俄羅斯利用以前的關系網并非不成熟之舉,這是與德國利益連成一體的。這讓兩國之間不可能有沖突——只要雙方都平等地獲利。
俄德之間的主要紐帶北溪項目最近完工,管道成本達47億歐元。盡管北溪管道連接的是俄羅斯和德國,歐洲也承認,這將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法國、荷蘭急忙宣布,這是個歐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東歐經濟關系林德納委員會毫不猶豫地說,這是個歐洲項目,不單是德國項目,他們不會限制德國增加對俄羅斯的依賴。這類言辭表明,他們理解俄羅斯增加對德國的影響;但北溪項目是莫斯科的計劃而不是歐盟的。
俄羅斯可以輕松通過能源配置使波蘭和其他國家的能源供應癱瘓,也可以賣給給價更高的買家。然而,德國的意義在于,實際上為俄羅斯提供了一個在歐洲大陸實施策略的平臺,Gazprom Germania在英國、意大利、土耳其、匈牙利等國家有25個合作計劃。這令我們不得不說,Gazprom很快將成為即便不是世界最大,也會是世界上最大之一的公司。
Gazprom的領導們不僅建成了這個項目,考慮到納布科項目的嚴重挑戰,他們也對此進行了努力干預,如前文所述,該項目推遲至2017年。有項目計劃建設延至歐洲的第二大管道,大體沿納布科路線,Gazprom擁有這一項目30%股份;這個甚至被Gazprom支持者們稱為“政治”的項目,展開了一場政治拍賣會,通過制止納布科或說推延它,彰顯自己的力量。
盡管如此,莫斯科仍加緊買斷中亞和里海的天然氣,以扼制納布科,同時在政治、經濟和戰略上嘲弄華盛頓。
概括一下歐洲以及以后的世界地圖:
Gazprom在奧地利運轉天然氣設備,即在德國周邊國家的戰略設施;也在英法出租設備。但增加的奧地利存儲設施,將成為繪制歐洲能源地圖的基礎,這里將提供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匈牙利、意大利天然氣,從某種意義上講,德國受益于新建立的(Katrina)倉庫,由Gazprom和德國合作建立,用于將天然氣出口給西歐中心。
Gazprom與塞爾維亞建立了聯合倉儲設施,出口至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供塞爾維亞自己使用。在捷克共和國、羅馬尼亞、比利時、英國、斯洛伐克、土耳其、希臘甚至法國建立類似倉儲企業的可行性報告正在進行中。作為一方的Gazprom為歐洲提供41%的所需天然氣,加強了莫斯科的地位。
毫無疑問,這意味著東西歐之間的中期和長期關系發生了實質改變。也顯示了美國影響力的衰退,或說是靠導彈防御體系建立世界新秩序帶來的沖突,這個秩序中天然氣是最重要的建構支柱。一切都清晰昭示了對中東地區地中海東岸的天然氣的白熱化爭奪戰。
處境艱難的納布科
納布科計劃從土耳其到奧地利注入3900公里長天然氣,設計每年從中東和里海地區向歐洲運送3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北約—美國—法國果斷加快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結束中東一切事宜,特別是敘利亞和黎巴嫩,必然要維持穩定的情勢,以支持天然氣投資和運輸。敘利亞簽署協議,從伊朗經伊拉克將天然氣運入敘利亞。事實上,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天然氣確是斗爭的焦點,或者依附于納布科存儲,或者依附于Gazprom的南溪項目。
納布科財團包括德國能源公司REW、奧地利的OML、土耳其的Botas、保加利亞能源控股公司和羅馬尼亞的Transgaz。
五年前,Gazprom對手的項目開辦費用約112億美元,項目的預期價格比俄羅斯低。到2017年,成本可能達到214億美元。這引起對此經濟項目可行性的許多質疑,特別是考慮到Gazprom已經在試圖包圍納布科——與各地區有大量生意往來,后者仰賴土庫曼斯坦多余的天然氣容量,特別是,不能追求伊朗的天然氣,更阻礙了納布科夢實現的可能。事實上,這是對伊朗斗爭的不為人知的秘密之一,伊朗走得太遠,選擇伊拉克和敘利亞作為運輸天然氣的路線(部分路線),構成挑釁。
因此,納布科最大的希望就是阿塞拜疆的Shah Deniz 2號氣田的天然氣,幾乎可以作為項目的唯一來源,但從一開始似乎就失策了。這表現在交易速度上,莫斯科成功購得納布科的能量源,而另一方則在改變伊朗和地中海(敘利亞、黎巴嫩)的地緣政治上受挫。此時土耳其加緊宣稱在納布科項目中的股份,與阿塞拜疆簽訂合同,于2017年購買60億立方米天然氣,或者竭力抓住敘利亞和黎巴嫩,旨在阻礙伊朗石油的輸送或接受部分黎巴嫩或(和)敘利亞的富裕天然氣。在世界新秩序中占得一席之地的競賽,在天然氣方面、在小到服兵役大到戰略導彈防御體系事務上愈演愈烈。
也許納布科最大的威脅,就是俄羅斯試圖通過協商更有利、更有競爭力的供應合同,讓更多人選擇Gazprom北溪、南溪的天然氣,以此妨礙、鄙棄納布科,這樣就可在伊朗或地中海,對美國和歐洲任意施加政治和能源壓力。而且,Gazprom可以成為敘利亞或黎巴嫩新天然氣田最重要的投資者或經營者。2011年8月16日并非敘利亞石油部隨意選定的日子,石油部宣布,在靠近霍姆斯的敘利亞中部Qarah地區發現天然氣井。該井每天可生產4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折合每年1.46億立方米)。然而,敘利亞石油部未透露一絲地中海天然氣的風聲。
南北溪減少了美國政策的意義,后者似乎有點滯后。中歐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嫌惡已經退去,波蘭似乎沒有很快退出,美國似乎也不愿撤出,波蘭于2011年10月末宣布轉變能源政策:歐洲發現煤礦后,將減少對俄羅斯……和中東的依賴。這似乎是一個深遠或長期的目標,因為事實上,在開始煤的商業生產之前,還有一些程序要走。可利用巖石斷裂和高壓水斷裂技術將數千英尺下巖石中的非傳統煤取出。這些技術把液體和沙子抽進井中,釋放出天然氣。但因為受到貯水斷裂技術的影響,會帶來環境風險。
中國加入
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帶來中俄戰略伙伴關系。事實上,專家指出,這是聯合國安理會支持敘利亞的兩票否決的“基礎”。
能源領域的合作促進了兩個大國之間的伙伴關系。這不僅是優先供應中國能源的問題,這也推動中國通過投資新資產(selling new asset)、銷售新的設備,加入到天然氣分配中來,并試圖共同控制天然氣分配網的主管部門,莫斯科現在在天然氣供應價格上表現出了彈性(resilience),只要允許他們利用(access)當地的中國市場——那兒有利潤。雙方達成一致,俄羅斯和中國專家將在以下領域共同合作:
“中俄協同(coordinating)能源戰略;預測和歸納未來方案;開發基礎市場、能源效應、替代能源。”
除了能源領域的合作外,中俄雙方還有其他共同的戰略利益——美國所謂“導彈防御體系”項目的風險。華盛頓不僅將日韓列入導彈防御體系,也于2011年9月初邀請印度加入這個特別項目。莫斯科表示關注,就華盛頓的舉動與北京方面溝通(intersect),重啟中亞戰略,即絲綢之路。這個項目和喬治·布什發起的(大中亞計劃)一樣,后者與土耳其合作,2014年解決阿富汗的問題,以便在那里安插北約影響力,擊退俄中在中亞的影響。烏茲別克斯坦不斷(increasing)發出做主北約此項目的暗示。為此,弗拉基米爾·普金判斷,要挫敗西方對俄羅斯中亞后院的入侵,就是通過與北京合作,加快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聯合體的經濟步伐。
這一國際斗爭結構的圖景可以看清新世界秩序構造進程的一面——為軍事影響而戰斗,握住時代的中樞,即能源,首先是天然氣。
敘利亞天然氣
以色列開始抽取石油和天然氣,顯然地中海盆地已經加入到博弈(game)中來,敘利亞要么遭襲,要么整個地區享受和平,因為二十一世紀是清潔能源的世紀。
我們所了解到的是,地中海盆地是最富含天然氣的地區,敘利亞將成為最富有的國家,華盛頓的研究所也推測,由于安卡拉不能容忍在納布科天然氣中的損失,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之間的斗爭可能會加劇,盡管莫斯科已在2011年12月和安卡拉簽訂經土耳其運送部分南溪天然氣的合同。
知道了敘利亞天然氣的秘密,大家就清楚天然氣的博弈有多強大了。誰控制了敘利亞,誰就控制了中東,扼住了通往亞洲的大門,像葉卡捷琳娜二世那樣,把鑰匙放在俄羅斯,而中國可以踏上絲綢之路。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penetrate)敘利亞天然氣的人,就有能力控制世界,特別是即將到來的是一個天然氣世紀。大馬士革簽署了將伊朗天然氣經伊拉克運至地中海的合同,地緣政治的空間被打開,天然氣的空間將扼死納布科計劃的未來,而后者是歐洲和土耳其的生命線。
無疑,敘利亞是新紀元的鑰匙。
作者Imad Fawzi Shueibi 哲學家、地緣政治家,數據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原載中文伊斯蘭民刊《關注》2013年第1-2期合刊
來源http://www.voltairenet.org/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