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人類發展歷史,自然環境的加劇破壞幾乎是和資本主義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同步的。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態危機,不能脫離對資本本性的分析。資本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動力,對利潤的追求具有無限的欲望。資本的貪婪本性,造成了資本的增殖對自然平衡的侵害,人的物化與以人為本的沖突,工具觀念與生態文明的對立。在資本的作用下,自然生態的平衡已遭受極大的損害,如果任其發展,人類社會將面對更加嚴重的生態危機。
大自然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環境支持,如果按照資本主義傳統發展模式,資本的物質需求將逐步逼近自然環境的承載極限,自然環境將可能發生不可逆的退化。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工業化、城市化為主導的現代化進程,嚴重侵害了自然生態的平衡,引發了空前的生態危機和自然環境的惡化。探討資本與自然環境惡化的關系,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同勞動對立的生產關系決定了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亦即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終極原因。本文擬從資本的內在本性這一視角,辨析資本對自然生態平衡的侵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透視生態危機產生的社會根源。
一、資本增殖與對自然平衡的侵害
要把握資本與自然環境惡化的關系,我們首先必須明確認識資本的內在本
性。由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所決定,資本的動力在于其自身的增殖性。資本的增殖即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的本性所在和資本存在的意義。馬克思指出:“資本是創造價值的價值,因而資本不僅是自我保持的價值,而且同時是自我增殖的價值。”資本的本性決定了它不會滿足于現狀,它要不斷地追求利潤增殖,實現剩余價值,除此之外資本沒有其他的目的和動力。因而,資本的存在方式總是由一定量的資本擴張到更大量的資本,這種增長是由資本的內在本性所決定的,也是資本的本能。問題是資本無限擴張的本性是否具有極限?資本的膨脹能夠自我控制嗎?馬克思認為:“資本合乎目的的活動只能是發財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增大或增殖。”資本內在的無限擴張的本性同外在量的形式發生矛盾的時候,資本的界限就產生了。但資本不會屈從外在的界限,其內在的本性決定了資本一定要突破自身的界限,去實現不斷的增殖,并且這種增殖的欲望貫穿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始終。
資本增殖導致自然環境的惡化。這表現為資本無限的欲望必然導致無限的擴張,資本的貪婪本性是沒有極限的,這同自然生態系統的有限性產生了尖銳對立。資本這種為了增長而增長的本性,只滿足于其自身積累的增長,創造出的物質財富只不過是謀求下一數量級的更多財富的手段。資本的邏輯是,只要有利可圖,豈管洪水滔天。資本在追求增殖的手段選擇上沒有任何顧忌,對于自然生態的破壞毫不吝惜。資本增殖的不擇手段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演變成為能夠摧毀一切的破壞性力量。自然環境在這種力量的摧殘下,已經愈發贏弱不堪,以不斷發生的災害向人類展示自然的警示。自然與人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自身受到嚴重傷害的應然結果。人為的問題,需要人去解決。人類抱怨自然,不如抱怨自身。資本的貪欲必須得到控制,否則自然的覆滅也就是人類的覆滅。
二、人的物化與以人為本的沖突
資本的內在本性是對利潤的無限追求,也就是要更多地占有剩余價值、占有抽象勞動,這表現為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為了獲取交換價值,而不是獲得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只對資本家有意義,工人消耗活勞動則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商品的二重性產生了分離,資本家為了獲得交換價值就要讓渡使用價值,工人要想獲得使用價值就必須讓渡交換價值。離開交換價值資本就無法增殖,資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而離開使用價值的工人,勞動力就不能恢復,甚至生存都不能延續。因此,在資本的操縱下,人的生產活動就成了為了物的生產而生產,使人的本性漸漸從人自身中剝離出去,使人的勞動變成了資本擴張過程中的一個齒輪、工具,成為被迫的、無意義的、異化的勞動。勞動本應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屬性,然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不再具有讓人成為人的意義,人的勞動僅僅是為了換取維持生命活動的消費品而存在,人在勞動過程中絲毫體會不到愉悅和享受。資本的本性讓人的勞動脫離人的屬性,降低為生物的屬性,這不僅是對勞動意義的否定,更是對人性的扭曲。
人在勞動的過程中無法實現自我滿足,便把對幸福的追求轉向消費領域,從而把人引向“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產生了消費主義的消費異化。消費異化實際上就是對于商品無止境的追求,通過獲得更多、更好、更精美的消費品,來彌補在生產領域造成的對人性的扭曲與壓抑。然而消費異化的結果并不能使人更成為有意義的主體,相反,隨之而來的是人越演越烈地對物的依賴,使人越發成為物的附屬品。馬克思曾經指出消費應該是有限度的,消費由生產決定,消費在量上應該受到生產的制約。然而,資本不斷突破自身的局限,促使生產一味地擴大,生產已經超出了人實際需要的界限。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能力越強,越需要廣大的消費市場,而消費異化使人超出自身合理需要的范圍而盲目擴大消費,這滿足了市場擴容的需求,消費的擴張進而又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增強。這時的生產“已不僅僅是產品的生產,而且同時也是消費欲望和消費激情的生產,是消費者的生產”。由此,產生了”生產一消費一更大生產一更多消費“的循環。這種生產方式和消費理念不再是以滿足人的生存需要、發展需要為目標,而是以滿足人的虛榮、貪婪為目標,這是永遠沒有終點的。
無論是生產過程還是消費過程,表面上資本都以物的形式存在,但是在整個社會領域,資本的本質表現為社會關系,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只把資本當作工具化的物,那么資本在社會生活中造成的人與人的對抗與隔膜就難以被真正理解。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更愿意把資本當成物化的財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掩蓋剩余價值的來源。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真正的財富就是資本,資本對于所有者來說,意味著對他人勞動的支配和對勞動成果的占有;對于非所有者來說,意味著對他人支配權的屈服與自身勞動的被剝削。資本是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深刻根源,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人與人的關系。這種人支配人、人剝削人、人奴役人的對立關系的實現,又是以物為中介的。這樣一來,由資本決定的人的物化過程就貫穿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消費和社會關系的全部,貫穿于資本主義從表象到本質,從前提到結果,從目的到意義的始終。資本導致人的物化過程就是遠離以人為本的過程,不是謀求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而是脫離人的屬性的異化滿足;不是將人的發展作為一個永續的過程,追求與自然生態的平衡、和諧、一致,而是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實現資本利潤的最大化。這必將割裂人與自然生態的一致與和諧,導致生態危機的爆發。
三、工具觀念與生態文明的對立
資本的本性決定了自然只是自身增殖的條件,只具備工具性的意義,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對自然環境認識中占主導地位的工具觀念。資本的動力就是追求利潤,資本家從來不會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實現生產、消費與人的生活協調平衡來當作自己的目標,相反,他們要盡可能地控制自然、控制人,以保證自己獲得利潤的前提、手段和條件,用最少的成本生產最大的交換價值。在資本家的眼里,自然只是資源和能源天然的提供者,他們從不會把“生態成本”計算到“生產成本”之中,這種違背生態文明的工具觀念,導致自然生態的天然平衡被毫無顧忌地打破。 為了獲得利潤,資本必須要強化對自然的控制,這是資產階級視自然為工具的必然結果。從人類社會總體發展過程看,資本主義工業化意味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代化的提升。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資本主義對自然取得了全面的勝利,致使人對于自然的依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蛻變,人成為自然的主人及其所有者,自然僅僅作為人的勞動對象和資料而存在。資本對于自然的掌控范圍愈來愈廣,程度越來越深,從自然界直接索取自然物,到運用科技手段人造自然物,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投入到工業化的生產中,賺取利潤和財富。這種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違背自然生態規律的:資本主義的生產總是擴大再生產,這種生產對于自身而言是一種螺旋結構,對于自然而言則是線性結構。資本關注的只是自身的增殖和利潤的增長,在它自身的發展中要求實現財富的不斷積累,進而更多的生產、更多的消費。然而,在此之外,資本不會犧牲既得利益去保證生態的循環,“它不會像前資本主義社會那樣把生產的廢物按照生態律納入到循環之中,而是貫穿著這樣一根直線:從資源地到廢物堆。”單向的線性體系,意味著是一端的無限縮小和另一端的無限膨脹,也就是自然資源的不斷減少和生態廢物不斷增多的過程,這種畸形結構的發展只能導致自然生態被破壞程度的日益加劇。
按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起來的大工業,其經濟體系與生態體系的不兼容,割裂了人類社會同自然界的合理的物質變換過程。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發展以前,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是循環共生的,勞動作為“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化過程”,能夠實現人與自然之間能量、物質、信息的有機連接,即人類社會從自然界汲取養分,又把人類社會中的廢物以另一種養分的形式返還給自然,這一切都在彼此能夠接納的范圍內。但是,現代工業化,特別是城市化的發展,人與土地的分離造成了養分循環的斷裂。馬克思對此有著深刻地批判:“資本主義生產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占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在工業化初期,人們篤信科技是萬能的,科技能夠解決人類面臨的一切難題。但是,這種觀念隨著信息時代各種危機的爆發而發生了改變,人們愈發認識到,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進步,也有消極的一面。人們總是幻想用新的科技解決以往的問題,但是沒有料到新的科技又帶來新的問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科學技術的運用同樣遵循著資產階級工具觀念的邏輯,發展科學技術的意義在于為資本服務,去賺取更多的利潤。因此,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進步是不能根本解決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馬克思在對物質變換斷裂的分析中,強調了技術不僅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反而是加劇這一問題的因素,他說:“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一個國家,例如北美合眾國,越是以大工業作為自己發展的起點,這個破壞過程就越迅速。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于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這里,馬克思并沒有把對問題根源的分析停留在表層——技術的無力和循環的斷裂,而是直指問題的本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制度才是破壞自然的罪魁禍首。
綜上,資本的反生態性已經嚴重地破壞了整個自然生態的循環系統,使人類深深陷入到生態危機的泥潭,難以自拔。資本的貪婪本性是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要扭轉這一態勢,就必須變革生產方式,在全世界建立新的生態文明。
從當今世界來看,只有構建新的生態文明才能使人類擺脫生態危機。面對嚴峻的國際資源環境形勢,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也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政府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2007年,“生態文明”寫入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報告,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國家意志,受到世人矚目與稱贊。我們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要走出一條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就必須堅定地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規范西方資本在我國的利潤追求,限制其貪婪本性,最大限度地排除資本的干擾,追求社會主義制度的生產目標,實現共同富裕與人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簡單地控制污染與生態恢復,而是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處和人的全面發展為基本宗旨,要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現代化伴生的弊端,探索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的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目的,為人類從根本上擺脫生態危機探索出正確的方向與發展道路。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39期,摘自2011年第12期《高校理論戰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