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及教訓
2008-09-25 新華網
●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虛擬經濟,即高度依賴虛擬資本的循環來創造利潤。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其存在必須依附于實體生產性經濟。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
●當前美國金融危機宣告了上世紀80年代末由“華盛頓共識”所確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破產。因此,對內我們要嚴格控制金融混業經營帶來的連鎖風險,對外更要控制金融開放的業務范圍和節奏,防止國外金融危機對本國金融體系的傳染
●發展虛擬經濟必須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既可實現產業升級,又可有效防止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變質為泡沫經濟。美國的教訓還警示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的同時必須加強相應監管,避免過度開發,從而控制風險規模
繼“兩房”被美國政府接管后,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百年老店美林證券也陷入破產危機,最終被美國銀行收購。與此同時,美國其他著名金融機構如高盛、大摩、華盛頓互惠銀行和國際集團等也都搖搖欲墜,美國次貸危機進入了全面深層次的大爆發階段。我們究竟該如何認識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給了我們哪些警示?
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虛擬經濟,即高度依賴虛擬資本的循環來創造利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最早對虛擬資本 (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統論述。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債券和不動產抵押等,它通過滲入物質資料的生產及相關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推動實體經濟運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馬克思指出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的無差別勞動,因此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其存在必須依附于實體生產性經濟。脫離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就會變成無根之草,最終催生泡沫經濟。
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進行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把大量實體制造業轉移到拉美和東南亞,而把美國本土打造成貿易、航運和金融等服務業中心;同時,在里根及其后續繼任者的極力推動下,以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為目標的“華盛頓共識”在拉美和西方國家迅速推行。1999年,美國政府正式廢除1933年頒布的金融管制法“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取而代之的是“Gramm-Leach-Bliley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從而徹底結束了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局面,開辟了世界金融業混業經營的局面。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進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虛擬資本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上世紀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概念一度迅速轉化為Nasdaq網絡泡沫的推動力量,網絡概念股均被爆炒至上百甚至數百美元的離奇價格。2002年Nasdaq網絡泡沫破滅,正式宣告美國虛擬經濟進入了危機動蕩期。美國原本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生產力的飛躍,但由于美國本土缺少實體制造經濟,所以信息科學技術并沒有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而成了虛擬資本投機的工具。
網絡泡沫破滅以后,總計將近10萬億美元的資本從Nasdaq股票市場奪路而逃,同時“9·11”后美聯儲大幅降息至二戰以后最低水平1%,并維持這一利率長達1年之久,造成了超級低廉的信貸成本。逃離的網絡資本利用廉價信貸,在金融杠桿作用下不斷投機,隨即制造了房地產泡沫。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也開始不斷泛濫,根據美國財政部對美國次貸擔保債務憑證(CDO)市場的統計:2005年CDO市場總值為1510億美元,2006年為3100億美元,2007年僅第一季度就達2000億美元。在此基礎上,華爾街的精英們甚至發明出了CDO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新產品。金融衍生產品的極度膨脹導致美國金融服務業產值占到其GDP的近40%。以致面對次級貸引發的金融危機,連小布什總統都自嘲華爾街喝醉了,老是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資工具。
當前美國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宣告了上世紀80年代末由“華盛頓共識”所確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破產。美國金融危機呈現出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國內投行的證券業務、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和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相互交織、風險交叉傳遞,一旦第一塊骨牌倒下,就會不斷出現逐級放大的連鎖危機;第二,由于各國金融的不斷開放,美國把大量的房地產抵押債券出售給了其他國家,所以此次金融危機上對全球的資本市場造成了強烈沖擊。這些事實再次證明了放任市場自由發展最終將導致市場危機,金融自由化必須慎之又慎。因此對內我們要嚴格控制金融混業經營帶來的連鎖風險,對外更要控制金融開放的業務范圍和節奏,設置適當的“防火墻”,防止國外金融危機對本國金融體系的傳染。
其次,發展虛擬經濟必須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其實已經告誡我們,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又沒有相應的管制措施,虛擬經濟就會逐漸演變成投機經濟,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Nasdaq網絡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的最終破滅。當前我國沿海地區和其他一些重點城市正在全力以赴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即把大批制造業轉移出本地,將騰出的空間作業態轉換,重點發展金融、通信和設計研發等現代服務業。此刻,如何避免美國經濟所走的彎路,避免經濟過度虛擬化后形成泡沫經濟,將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課題。我們眼下正在探索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應當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生產性服務業也稱“2.5產業”,介于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之間,包括設計產業、創意產業、科技交流和科技服務等;它既是服務業,又和實體生產性經濟緊密結合。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既可實現產業升級,又可有效防止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變質為泡沫經濟。
再次,必須加強對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本來可以分散風險、提高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效率,但當風險足夠大時,分散風險的鏈條也可能變成傳遞風險的渠道,美國的次貸風暴即很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當前我國正在鼓勵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美國的教訓警示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的同時必須加強相應監管,避免金融衍生產品過度開發,從而控制風險的規模。(王靜/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