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挨了兩悶棍:想當西方卒子而獻媚的代價
云淡水暖
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開打,顯然是以卵擊石,現實是明擺著的,國力相差太大,據香港《文匯報》8月12日綜合各方報道,俄羅斯空軍戰機已經在轟炸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的重要軍事、民用設施了,格魯吉亞政府已經提出停火呼吁,可是俄方的軍事打擊絲毫未放松,據報道,8月11日有超過50架俄軍戰機轟炸第比利斯民用國際機場,又摧毀一個軍用機場和雷達裝置。哥里繼續遭俄軍戰機猛轟,俄軍坦克車和部隊正挺進當地。而且,俄軍還向同樣存在分離傾向的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地區的格魯吉亞守軍提出“解除武裝”的最后通牒。
按說起來,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原先同屬前蘇聯,領導蘇聯打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斯大林就是格魯吉亞人,還有一位前蘇聯的關鍵人物,戈爾巴喬夫時代的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也是格魯吉亞人。謝瓦爾德納澤在前蘇聯解體后,擔任了10年的格魯吉亞總統,2003年,格魯吉亞掀起了西方所謂的“顏色革命”,本意就是嫌謝瓦爾德納澤時期“西方色彩”還不夠濃厚,所以“導致”格魯吉亞自獨立以后經濟社會發展每況愈下,“瀕于崩潰的邊緣”,以現任總統薩卡什維利為代表的親西方的政客,利用民眾的失望心理,采用“民主革命”方式,迫使謝瓦爾德納澤下臺,成功實現政權更迭。
薩卡什維利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成為西方“家族”的一員身上,大造輿論,鼓吹“脫俄入歐”,似乎一進入“歐洲”們的行列,一切一切的經濟、社會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餡餅會從“歐洲”的天空掉到格魯吉亞人的懷中。薩卡什維利曾經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加入北約——哪怕是蒙受領土損失。這一切就是基于一個輝煌的夢想,在“歐洲”的扶助下,成功“轉型”為“富強、自由、民主”的天堂。
但是,薩卡什維利們可能也秉持了一個基本的理念,小國永遠是大國之間利益平衡的籌碼,或者說是楚河漢界兩邊的卒子。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想過上“好日子”,就得榜上“大款”,近在咫尺的俄羅斯,因為前蘇聯的解體,還有經濟“休克療法”帶來的巨大后遺癥,車臣戰爭帶來的內亂等等,自顧不暇,況且,也不夠“歐洲”們那么時髦,所以算不上可以“榜”的“款”。而且,信奉自由資本主義和西式政治形態的政客們,從內心就已經“西化”了,歐洲、美國自然就是政客們心目中的“散財童子”、“守護天神”了。
毫無疑問,格魯吉亞的決策層薩卡什維利們,把希望寄托在早日加入北約的身上了,因為自從“顏色革命”以來,雖然官方宣稱經濟有“很大改善”,但是民眾和外界并不認同,而同時,在這種長期的“脫俄入歐”的理念的熏染下,格魯吉亞全國彌漫著濃厚的“北約情節”,據報道,80%的格魯吉亞人贊成加入北約,或者說急于加入北約。
但薩卡什維利們也知道,“北約”的資格不是隨便“白送”的,首先,得有戰略價值,對歐洲、對美國來說,戰略價值就是如何擠兌俄羅斯,盡量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從地緣戰略上說,格魯吉亞是夠“價值”的,只要是對北約、美國擠壓俄羅斯有利的空間,都是“有價值”的。但格魯吉亞的經濟、國力、資源狀況,又明顯不符合“嫌貧愛富”的歐美的口味。最大的問題還在于格魯吉亞有個軟肋,就是要求與俄羅斯合并的南奧塞梯自治州和阿布哈茲地區。北約不愿意背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區域沖突這種包袱,這很好理解,因為這很可能導致的是格魯吉亞的肢解,肢解的結果是俄羅斯得利。從來都是北約、美國去肢解別人,比如肢解南斯拉夫,格魯吉亞南奧塞梯這種虧本生意,歐洲、美國人不會做的。
急于求成不得,賣身投靠身價又不太夠,西方的卒子不是好當的,有人認為,薩卡什維利終于想出了一個險招,說白了就是“綁架”+“獻媚”。“綁架”有兩個側面,一個側面:拿南奧塞梯問題開刀,一旦向南奧塞梯動手,格魯吉亞政客“極度親西方”的形象,必會把西方“綁”在一起,難道西方不想在格魯吉亞全面實現“普世價值觀”么;另外一個側面,選擇奧運會開幕的時刻,把奧運會“綁”在一起,北極熊會不會有所顧忌。“獻媚”也有兩個側面,一是如果南奧塞梯問題以格魯吉亞得手告終,西方的戰略要求滿足;二是以一種“必死”的決斷,表明成為“一家人”的意愿。
但,寄希望于別人的人,成敗當然握在別人手上,首先,俄羅斯出手之重可能格魯吉亞的政客們是意料到了的,因為格魯吉亞出手的時候,不像以往那樣“客氣”,俄羅斯也沒有藏著掖著,重大軍事行動一下子就展開了,這也許是格魯吉亞親西方政客們所期望的效果,加上奧運本來應該存在的“無戰事靜默期”被打破,更凸顯了此戰的赫然。但是,中國話講“人算不如天算”,美國和歐洲并沒有像格魯吉亞政客們所期望的那樣“拔刀相助”。大部分的反應是不痛不癢的“希望”、“警告”之類。
據報道說,美國11日宣布,“與格魯吉亞站在一起”,據俄羅斯總理普京指責,美國還有一個實在的行動,就是幫助格魯吉亞從伊拉克空運駐在伊拉克的軍隊回國參戰。想想也是,格魯吉亞已經幫美國到這個份上了,比如向伊拉克派駐軍隊,美國不拉一把,也實在說不過去。
但以目前俄軍的行動規模來看,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俄空軍攻擊格魯吉亞的重要軍事、經濟戰略目標,說不好聽點,就差宣戰了。話說回來,任何軍事行為,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平民百姓,政客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押上的是平民百姓的生存。這下,格魯吉亞的老百姓受不了啦。在抗議俄羅斯軍事打擊的同時,格魯吉亞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有強烈的疑問:西方在哪里?
據英國《獨立報》、《泰晤士報》、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的報道,說:有格魯吉亞平民不堪家園遭戰火摧毀,問記者:“美國和北約為何不來幫我們?”,而格魯吉亞士兵遇見西方記者時,亦不禁發表相同的提問。草民想,可能這些西方媒體也是企圖借格魯吉亞民眾的悲情造勢,為西方的“出手”造些輿論,也有可能是反而責怪怪格魯吉亞民眾心理的“天真”,因為英國《獨立報》同時指出,即使北約容許格魯吉亞加入,可能只會要求新成員提供軍事支持,但必要時卻不會提供保護。事實上,這次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歐美亦束手無策,有哥里居民坦言被西方出賣了。
事實上格魯吉亞雖然不是北約“新成員”,卻已經積極地為北約提供“軍事支持”了,比如向伊拉克派兵,就是“軍事支持”。但是,不是“權利和義務相等”的么,怎么就“必要時卻不會提供保護”呢,不通。換句話說,要你檔槍子兒、賣命的時候就是“哥們兒”,要為你“兩肋插刀”的時候,得兩說。所以,格魯吉亞民眾感到“被西方出賣了”,是有理由的。
格魯吉亞和俄羅斯雙方,估計最終還是要談判解決問題,但之前的軍事行動,明顯格魯吉亞吃虧吃大了,等于迎面挨了一悶棍,而西方曖昧而無力的反應,等于又在背后給了格魯吉亞一悶棍,統共兩悶棍。這件事說明,想當西方的卒子是不容易的,特別是這種夾在兩大利益集團之間的小國,需要的是平衡技巧,而不是意愿強烈地想成為某方的卒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北極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