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問題上的老賬和新賬
——三論格俄之戰
馬也
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世界歷史,是把它看作美國為首的資本-帝國主義全球擴張和抗擊這種擴張、進行新的社會探索和創造的歷史,還是用似是而非卻別有深意的表述代替清晰的表述,來一個“大簡化”,把它歸結為“冷戰”、“冷戰后”、“新冷戰”的歷史,成為國際政治研究中最為混亂的問題。
《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冷戰”的解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美、蘇及其盟國之間公開但有限的敵對狀態。主要由于怕引起核災難,戰爭只在政治、經濟和宣傳方面進行,很少借助武器。”1947年,美國金融家、總統顧問B·巴魯克,在一次議會辯論中,首次使用“冷戰”這個詞。
在這家權威性百科全書的解釋中,看不到是與非、黑與白。在事實上,這里所說的“敵對狀態”,不是小孩過家家,不是婦姑勃谿、叔嫂斗法式的無謂爭論,而是來自世界歷史運動不同方向的選擇,來自這種不同方向中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人群的地位、權利、利益、世界觀、價值觀的對立。
“冷戰”從出現,就是一個負面用語。那么,誰挑起冷戰和新冷戰呢?這里的老賬和新張,到底在誰的名下呢?
特別是蘇聯解體以來,“冷戰結束了”,成為一個全球共識。何以蘇聯解體,冷戰就結束呢?——這叫做墻倒眾人推,把臟水潑到蘇聯頭上,指蘇聯為冷戰的制造者和發動者;這成為又一個全球共識。
但是人們不應該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屆美國總統,不應該忘記美國立國的根基和外交政策的主軸。美國至今還是我們時代最重視意識形態的國家;這種意識形態的靈魂,就是反對共產主義,反對任何抵制與反抗資本統治的行為。用里根1981年就任總統時候的話來說,“俄國人幾乎在65年中一直是我們的實際上的敵人”。用一位美國學者的話來說,“戰后時期幾乎每一項重要的美國對外政策決定,都是對某一覺察到的或明顯的共產主義威脅所作的反應。”[i]
美國中央情報局創始人之一喬治·凱南,被公認為是第一位冷戰專家。他1947年在美國《外交季刊》的一篇著名文章《蘇聯行動的根源》,最早提出“遏制”蘇聯的政策,即“美國的對外政策,必須是一種對蘇聯擴張趨勢實行長期而有耐心的、堅實而又警覺的遏制政策”。他在1951年出版的《1900-1950年的美國外交》中談到這件事:
當我談到對蘇維埃政權實行遏制時,所指的并不是使用某些軍事威脅手段的遏制,而是使用某種政治威脅手段的政治性遏制。實行遏制政策10年到15年后,蘇聯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將疲憊不堪,并有可能造成其一代領導人內部發生自相削弱的斗爭,使蘇共的團結和效能遭到破壞,使蘇聯在一夜之間從一個最強大的國家變成一個最弱和最可憐的國家。
這大約可以算作是對作為美國國家戰略的“冷戰”,提出的最早和影響深遠的說明了。
至于美國發動侵略朝鮮、越南和多個拉美國家的戰爭,至于它不斷在別國干涉內政、制造暗殺、策劃軍事政變、進行顛覆活動,至于它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和針對蘇聯、中國、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的遏制、制裁、封鎖,則尤其沒有理由忘記了。
然而世界還是患上了健忘癥。
冷戰問題上這筆老賬的真實面目,就這樣被掩蓋起來。這是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凱歌聲中,美國開展信息戰,全面控制世界教育、新聞、出版輿論導向和話語權的偉大成果。
8月間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戰爭,在西方輿論中引發的一個最常見的議論是,“冷戰后時代結束”和“新冷戰時代開始”:由于俄羅斯使用國家武裝力量反擊格魯吉亞的挑釁,“人們關于二十一世紀和平安寧的希望,正在新的冷戰言論和現實面前迅速崩潰”,這被認為反映出“俄羅斯的冷戰心態”,甚至簡直就是“第三世界大戰的第一幕”。[ii]
美國一家世界安全研究所的專家,跑到俄羅斯媒體發表文章,說正是俄羅斯,摧毀了雅爾塔體系對主權國家邊界的保護,“堅定地打掉了雅爾塔國際關系體系賴以支撐的最后一根拐杖”,于是西方人“長出一口氣”:“梅德韋杰夫讓他們放開了手腳”。[iii]
冷戰問題上新賬的真實面目,也在被掩蓋起來。美國正在創造自己信息戰的新成就——把所謂“新冷戰”制造者和發動者的臟水,潑給俄羅斯,再來一個全球共識。
即使解體蘇聯,世界什么時候有過“和平安寧”,什么時候出來一個“冷戰后時代”呢?
天下有美蘇對峙的結束,卻沒有冷戰的結束,更沒有一個“冷戰后時代”。一個冷戰正在變為兩個冷戰——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和對整個第三世界的冷戰。
在謊言鋪天蓋地的環境中,歷史或許會比較地容易遺忘。然而血淋淋的現實,卻成為讓人顫栗的清醒劑。
從兩次入侵伊拉克的戰爭、阿富汗戰爭、解體南斯拉夫的戰爭,到軍事壓制、包圍俄羅斯和中國,到繼續解體俄羅斯和西化、分化中國,到隨時隨地揮舞遏制、制裁、封鎖的武器,到全球強制輸出新自由主義和美國式民主,到世界經濟空前繁榮鼓噪中空前加劇的貧富兩極分化和向全球窮人發起的進攻,到在亞洲、俄羅斯、拉美連續策動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冷戰何曾有一天停止過呢?
美國為首的西方,使用自己的“硬實力”或者“軟實力”,在全球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斬盡殺絕,圍剿一切民族獨立、國家主權捍衛者的行動,什么時候不曾“放開手腳”,居然還要由俄羅斯開其先河、經過梅德韋杰夫的批準呢?
蘇聯作為一個完整國家分崩離析,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國動蕩迭起,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下跌50%以上,國防、教育、科學技術、醫療衛生體系和勞動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成為“乞丐國家”和淪入第三世界。美國像頒發勛章一樣,獎賞給葉利欽的俄羅斯“伙伴”的桂冠。俄羅斯付出的,卻是獨立、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削弱,卻是無盡的自然資源和社會主義時代積累起來的巨大財富,向西方的流出。“為建立這種伙伴關系,我們做出了非常大的犧牲。”[iv]那時候,西方主流社會沒有驚恐不安,而是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和平安寧”和“冷戰后時代”。
格俄之戰告訴世界的是,此前爬著將近20年的俄羅斯,正在直起腰身。法國媒體稱之為“屈辱時代已成過去。俄羅斯拍桌子了。”[v]
在美國當局的政治路線圖中,上帝給他們的安排,就是在全球頤指氣使、吆三喝六,以鳴鞭為業,到處攫取利潤、掠奪資源、搶占市場、殺人越貨、盤剝廉價勞動力,至于俄羅斯和國際資本統治體系中其他被壓迫者、被剝削者、被邊緣化者,規定動作就是爬著,命運就是吞下屈辱。直起腰身就是荒誕,結束屈辱就是犯罪,拍桌子就是發動冷戰。
然而無論冷戰還是熱戰,無論舊冷戰還是新冷戰,戰爭的根源,都在帝國主義;美國就是當代戰爭的制造者和發動者。在一個帝國主義統治的世界,本來就沒有“和平安寧”,也不會因為一場格俄之戰,就失去這本來不存在的東西。
普京和梅德韋杰夫的俄羅斯,不再是葉利欽的俄羅斯,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也不再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世界。美國以征服全球的新自由主義之戰,制造出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薩卡什維利,也制造出薩帕塔運動、查韋斯、普拉昌達,制造出內賈德、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它靠發動入侵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爭控制石油,卻被戰爭拖得力不從心、筋疲力盡。在它的國內,富者愈富的背景,是窮者愈窮,是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日漸迫近。小小的委內瑞拉,小小的尼泊爾,從西到東放起火來,鬧得連在非洲為它的非洲司令部找一個落腳地,也壓環顧四周,一片茫然了。
美國引領的資本全球擴張,制造世界經濟繁榮的假象,也制造經濟社會倒退和人民災難的真相。冷戰或是熱戰,舊冷戰或是新冷戰,盡管它招數頻頻,收獲美酒的同時,也不得不收獲苦果。而且如此一味戰下去,世界總有一天,要和它老賬新賬一起算。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2008年9月16日
--------------------------------------------------------------------------------
[i]M·貝科威茨《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背景》第327頁,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ii]《格魯吉亞戰爭——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和新冷戰的開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2008年8月13日;《俄羅斯的冷戰心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8年8月12日;《一個超級大國的重生》,美國《紐約時報》2008年8月24日。
[iii]尼古拉·茲洛賓《世界秩序:俄羅斯讓所有人放開手腳》,俄羅斯《導報》2008年8月27日。
[iv]《世界政治的分歧周期——新的政治心理對抗可能不會遜色于過去的意識形態對抗》,俄羅斯《蘇力寶》2008年8月7日。
[v]《俄羅斯的三大挑戰》,法國《費加羅》雜志2008年8月1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