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價上漲中的美國因素
張明
原載《西部論叢》
在2007年夏季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后,全球糧食危機接踵而至。2007年,全球谷物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小麥上漲了112%、玉米上漲了47%、大豆上漲了75%。[1]而從2008年1月到4月中旬,大米價格飆升了141%。[2]據統計,全球主要糧食價格自2005年以來已經上漲了80%。截至今年3月,大米價格達到19年來最高,小麥價格創下28年來最高。[3]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聲稱,當前糧食價格已創下歷史最高記錄,本輪糧食價格上漲態勢可能至少持續到2010年。糧價高漲的同時還伴隨著庫存的大幅下降。目前全球糧食儲備也降至30年來最低水平:2007年的全球食品儲備應急能力為169天,而目前已降至53天。[4]
全球糧食價格為什么在2007至2008年大幅飆升?我們認為,有必要從全球糧食供給、全球糧食需求、計價貨幣和期貨市場投資炒作這四個層面來展開分析,具體可參見張明(2008)。[5]而本文中則試圖剖析本輪全球糧價上漲中的美國因素。文章的主要結論是,美國政府應對次貸危機的相關舉措、美國資本在全球糧食期貨市場上的呼風喚雨、美國政府為降低對進口原油依賴程度而實施的生物能源戰略,是推動本輪全球糧價上漲的根本性因素。當然,由全球變暖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近年來糧食種植方面的技術進步減緩、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進入飲食結構的集中調整期,這些原因在全球糧價上漲中扮演的角色同樣非常重要,但不在本文論述之范圍。
美元貶值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
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受持續的經常賬戶逆差影響,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就一直處于緩慢貶值趨勢。由于美國居民長期以來借債消費,以及布什政府上臺之后的窮兵黷武政策導致財政赤字連年遞增,美國的經常賬戶逆差規模不斷擴大。2005年第4季度,美國經常賬戶占GDP的比率上升到6.8%。[6]規模如此之大的國際收支失衡顯然是無法持續的,而美國政府選擇了通過美元貶值以及敦促貿易伙伴國實施貨幣升值的策略來改善國際收支失衡。例如,從2005年7月起,中國政府實施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上升值之路。
次貸危機的爆發重創了美國經濟,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均顯著下滑,美國GDP增速從2007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的3.8%與4.9%,下滑到2007年第4季度和2008年第1季度的0.6%。[7]如果剔除存貨增加的影響,美國經濟在2008年第1季度實際上已陷入負增長。此外,次貸危機也造成美國金融市場上出現持續的流動性短缺和信貸緊縮。為緩解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負面沖擊,美聯儲在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這8個月時間內,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325個基點,從5.25%降至2%。此外,美聯儲還通過多種創新機制向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提供短期貼現貸款。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國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然而,考慮到通貨膨脹壓力,歐元區和中國并未選擇跟隨美聯儲降息的策略,這就導致美元與歐元、人民幣之間的利差不斷拉大,造成美元相對于歐元、人民幣加速貶值的局面。從2007年初至今,美元相對于歐元貶值超過15%,美元相對于人民幣貶值約為14%。
由于美元是全球糧食交易最重要的計價貨幣,即使糧食的供需缺口不發生顯著變化,僅美元貶值本身就足以推動全球糧價上漲。而在本輪全球糧價上漲過程中,頻發的自然災害、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城市人口增多和消費結構改變、各國開展生物能源工程而降低了糧食供給等方面已經造成糧食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在此前提下,美元加速貶值更是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事實上,美元貶值及其推動的全球糧價上漲,與其說是美國次貸危機的結果,不如說是美國政府主動采取的應對次貸危機的手段。第一,美元貶值有助于促進出口、抑制進口,擴大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改善經常賬戶逆差。事實上,到2007年第4季度,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占GDP的比重已經由兩年前的6.8%降至4.9%。[8]第二,美元貶值及其推動的全球能源及初級產品價格飆升,給其他國家帶來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而這些國家為應對通脹,不得不上調基準利率(例如中國),或者至少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例如歐元區),這就使得美元與歐元、人民幣的利差得以長期保持,進而導致美元對歐元、人民幣的持續弱勢格局。換句話說,通過美元貶值和輸出通脹,美國成功地讓其他國家分擔了次貸危機的調整負擔。
期貨市場投機炒作是全球糧價上升的重要因素
全球糧食交易有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兩個市場。這兩個市場的價格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現貨市場的價格上漲會引發交易者對未來供求會持續緊張的擔憂,從而推動期貨市場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期貨市場交易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期貨市場的價格反映了供求雙方對未來市場行情的博弈,反映了價格的中長期走勢,因此期貨市場的價格變動可通過倒逼機制引發現貨市場的價格變動。而在本輪糧食價格上漲過程中,明顯具有期貨市場價格上漲推動現貨市場價格上漲的特征。例如,2008年3月30日,全球大米期貨價格在一日之內上升30%,這加劇了全球消費者對米價上升的擔憂,造成全球范圍內的大米搶購熱潮,從而推動了大米現貨價格的上漲。而現貨價格的上漲改變了大米市場的基本面,可能推動期貨價格進一步上漲,如此就形成了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競相上漲的輪動之勢。
那么全球糧食期貨價格為什么會突然上漲呢?根本原因之一,次貸危機爆發造成全球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一片低迷,為賺取超額利潤,全球范圍內的短期流動資本都看中了全球糧食市場,集中進入并炒作牟利。當然,投機資金并不會創造市場趨勢,它們只是在全球糧食市場因為實際因素出現供需缺口和價格上漲壓力之后,來順應并放大該趨勢。各方面證據表明,次貸危機爆發之后,全球投機性資本均將糧食市場視為房地產市場的替代品進行炒作。大規模的擁有高財務杠桿的投機性資本進入期貨市場,自然會推動全球糧食期貨價格上漲,并通過倒逼機制推動現貨價格上漲。這不但惡化了全球范圍內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福利水平,也可能繼房地產價格泡沫之后,造成全球糧食市場出現新的價格泡沫。
生物能源是全球糧價飆升的罪魁禍首
美國是全球原油的最大進口國。為了保障對進口原油的價格與可獲得性控制,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掀起曠日持久戰爭的根本原因。為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程度,美國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生物能源戰略,該戰略得到了歐盟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效仿。2000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產量僅為180億升和10億升,到2006年則上升到380億升和60億升。2006年,美國用于生產乙醇的玉米占全國玉米產量的20%。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生物能源的生產在最近一段時間消費了約1億噸谷物,其中玉米9500萬噸,占全球玉米消費總量的12%。[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雖然生物燃料仍然只占全球液態燃料供應的1.5%,它們卻占了2006-07年主要糧食作物消費增量的近一半,主要原因是美國用玉米生產乙醇。
美國將更多的玉米用于生產乙醇,這自然會推高玉米價格。一旦玉米價格上漲,農民將把更多的耕地面積用于生產玉米,導致其他糧食作物的耕地面積上漲,從而又推高了其他糧食作物的價格。玉米還是養豬的主要飼料,玉米價格上升,是推動中國豬肉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之一。糧食是最重要的消費品之一,糧食價格上漲會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糧食也是很多工業品的原材料,因此糧食價格上漲也會推高工業品出場價格指數(PPI)。糧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糧食價格的上漲容易引發居民的通貨膨脹預期。而一旦通貨膨脹預期形成之后,工人就會要求提高工資,從而形成“工資—物價”的惡性螺旋,造成通脹水平的不斷上升。歸根結底,發端于美國并風行全球的生物能源戰略,確實是本輪全球糧價上漲乃至全球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
糧食戰爭?!
從去年以來,一本名叫《貨幣戰爭》的書籍在中國范圍內廣為流傳,其核心思想是,整個世界都被被華爾街一小撮金融資本家玩弄于股掌之上。我們并不全然認同書中的“陰謀論”觀點。然而,從國家利益分配角度來結束本文或許是有益的。如果我們在文中的判斷大體成立,即全球糧價上漲可能是美國政府刻意推動的,那么美國能夠從中獲取什么好處呢?如果我們不被美國農業人口比重很低的表面現象所蒙蔽,而看到美國是全球糧食市場上最大出口國這一特征事實的話,那么謎團就迎刃而解了。
[1]以上數據引自http://news.163.com/08/0409/14/493IF6200001121M.html。
[2]以上數據引自http://www.economist.com/daily/chartgallery/displaystory.cfm?story_id=11043579。
[3]以上數據引自http://www.scol.com.cn/focus/gjyw/20080408/20084872709.htm。
[4]以上數據引自http://nc.people.com.cn/GB/7094165.html。
[5]張明(2008):“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源及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Policy Brief No. 08034,www.rcif.org.cn,5月16日。
[6]以上數據引自美國財政部2008年5月向美國國會提交的關于國際經濟和匯率的報告。
[7]以上數據引自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8]同腳注6。
[9]以上數據引自http://news.163.com/08/0409/14/493IF6200001121M.html。
美國在抽自己的耳光
《世界知識》,2008年第9期
次貸危機對美國的打擊是全方位的。借款人被趕出家門;貸款人瀕臨破產;金融機構爆出驚天虧損;房地產市場供需萎縮、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被顯著削弱、消費和投資乏力可能把經濟拖入衰退。從長期來看,危機終將過去,美國經濟終將反彈。但是,美國政府應對危機的舉措,對美國政府長期以來致力于推行的市場原教旨主義意識形態(Market Fundamentalism Ideology)構成了致命打擊,這種打擊對于美國政府聲譽和美國經濟地位的損害,縱然時光流逝也很難抹去。
在危機爆發初期,美聯儲采取了向市場注入短期流動性以及降息等措施。截止到目前,美聯儲已經向貨幣市場注入數千億美元流動性,聯邦基金利率和再貼現率均降低了300個基點,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國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隨著危機的蔓延和深化,美聯儲相繼采取了一系列令市場眼花繚亂的救市政策:第一,向受創商業銀行提供更長期限(28天)、更大規模、更低利率的貼現貸款;第二,將貼現貸款的抵押資產,從傳統的國債擴展到AAA評級的非政府機構的ABS和MBS;第三,允許投資銀行直接從貼現窗口中借貸,這是史無前例的舉措。
美國財政部推出了價值1680億美元的減稅大禮包。素來與美國政府較勁的美國國會,在很短時間內就通過了財政部的減稅議案。此外,美國聯邦住房企業辦公室、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委員會,也紛紛表示,愿意讓旗下的房地美、房利美以及聯邦住房貸款銀行更多地參與到危機紓困計劃中來。
美國政府出臺政策應對危機的舉措本身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次貸危機的爆發,以及美國政府應對危機的舉措,均對美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中致力于推行的市場原教旨主義意識形態構成了嚴重打擊。
首先,美國向來被描繪為全球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本營。在傳統經濟學和金融學概念里,美國是一個自由放任的市場,價格具有充分彈性,市場的任何風險都被反映在價格波動中,因此不會造成系統風險的累積。所有的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是自利而富有效率的,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具有健全的微觀基礎。因此,金融危機一般發生在市場不健全的新興市場國家,在美國斷難發生全面金融危機。然而,次貸危機的爆發打破了美國金融市場“大而不倒”的神話,全球投資者突然發現,即使在美國市場上,同樣發生著欺詐、舞弊、價格扭曲,同樣存在系統風險的積累和釋放,金融機構同樣在利潤的刺激下鋌而走險或者放棄道德底線。簡言之,即使是美國模式的市場經濟和金融體系同樣也會發生嚴重失靈的狀況。
其次,在10年前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財政部和IMF對危機國開出的藥方是,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維持本幣匯率穩定,不要干預破產金融機構,讓市場機制發生優勝劣汰的作用。如果危機國不遵守上述藥方,IMF就拒絕提供危機貸款。而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政府的應對措施簡直就像自己抽自己的耳光。美國政府連續出臺了寬松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縱容美元大幅貶值,向全球輸出通貨膨脹,而把調整的負擔由本國轉移給整個世界;當貝爾斯登瀕臨破產時,美聯儲出面提供擔保,讓摩根大通低價收購了前者。換句話說,一旦自己國內金融系統出了嚴重問題,美國政府就把自己曾經推行的意識形態拋在了腦后,而一以貫之、不顧一切地救市。這既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實用主義哲學,又折射出美國政府曾經對亞洲國家開出的藥方是多么的險惡。
金融大鱷索羅斯和美聯儲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均沮喪地表示,次貸危機是發達國家金融市場60年來最深重的危機。索羅斯進一步指出,次貸危機將給美國經濟和美元的地位造成嚴重損害。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家沃爾夫指出,次貸危機的爆發象征著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盎格魯-薩克遜式金融體系的失敗,而美聯儲3月11日向投資銀行提供貸款的舉動則象征著全球自由資本主義的精神已死。筆者認為,上述人物的評論或多或少帶有夸張性質,本身帶有對本國市場和體系“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然而,無論次貸危機是否會造成美國經濟和美元霸權地位的顯著削弱,危機已經造成美國式市場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神話破滅,市場原教旨主義和華盛頓共識遭遇重大挫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也無可挽回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