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燒玉米,窮國鬧糧荒
2007-06-22 16:41:16
劉軍紅
近日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揚,乃是富國的新能源政策所導致。富國高舉環保大旗,也應考慮到窮國的實際。
最近,世界主要富國開始用玉米提煉酒精,添加到汽油里當燃料,名曰“生物循環燃料”,導致世界玉米價格飛漲,農產品價格連鎖上揚,窮國糧食拮據。
2005年,美國在拒絕履行《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義務的同時,頒布了“新能源政策法”。該法規定,到2012年(即減排最后期限),美國行駛的汽車所用“生物燃料”要增加2倍,達75億加侖(每加侖為3.8升)。2007年1月,布什發表國情咨文進一步提出新指標,稱10年內(到2017年),美國的汽油使用量削減20%,“生物循環燃料”增至2006年的7倍,達350億加侖。
同時,世界其他富國紛紛效仿,提出相應政策。歐盟委員會于2007年1月提出“歐洲能源政策”,規定到2020年其“再生能源”使用量提高20%。2007年2月,日本“生物綜合戰略推進會”也建議安倍政府擴大國產生物燃料產量,追趕世界潮流。
所謂“生物循環燃料”,就是指用玉米提煉的酒精(乙醇)。在使用中,通過將這種酒精添加到汽油中,形成混合燃料。之所以被稱為“生物循環燃料”,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汽油是從石油中提煉的,屬于“化石燃料”,而這種酒精則是從植物玉米中提取的,故為“生物燃料”,另一方面,玉米是可再生的,且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可吸收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又稱為“可循環的燃料”。問題是,世界“三大富人區”集中“燒玉米”,必將打破世界糧食供需均衡,糧荒難免。
從目前的提取技術看,每提取1升酒精,大致需要1蒲式耳(約25.4公斤)玉米。按這個比例計算,僅美國實現其2017年的目標(350億加侖),就至少需要33.7億噸玉米。而2006年世界糧食總產量不足20億噸,總消費略高于20億噸,供需關系尚可大體均衡。顯然,突然增加如此巨大的玉米需求,世界糧食的供需關系將被打破。若再加上歐日的“需求”,估計即使砍掉世界所有的森林,改種玉米也無法滿足。
眼下的問題是,自美國搞新能源政策后,其玉米需求急劇上升,由1996年的不足5億蒲式耳,增加到2006年的22億蒲式耳。同時,作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地,美國用于提取酒精的玉米占其總產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6%,增加到2006年的18%。其結果,導致世界玉米價格飛揚。如2007年2月底,世界核心谷物交易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價格漲至近10年來最高,接近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世界糧食危機”時期的水平。
尤為令人關切的是,當前世界糧食庫存率下降到15%左右,約為1986年的一半。而玉米價格的上漲,刺激其種植面積擴張,而世界可耕面積相對固定,必然擠壓其他作物用地,引起糧價連鎖上漲。尤其是,傳統上,玉米是主要的飼料,其需求擴張直接減少飼料供應,導致生豬、生牛等產量下降,成為肉、禽、蛋以及乳制品等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揚的根源。
近年來,作為富國俱樂部的八國集團不斷高舉“減災、縮小差距、解決貧困”等“國際貢獻”大旗,引領世界秩序。節能、環保也算其一。但政策猶如處方,集中用猛藥,固然見效快,但副作用也不小。對癥下藥,也需考慮副作用,更需均衡調養。
世上事,解決方法總不只一個,而“集中就是風險”。世界大統一的節能方式,恐怕只能給人類帶來更大的隱患。顯然,省一點糧食,多一點實質性的降低能耗的智慧,或許比“死盯玉米”更現實。 (作者為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