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堅持核威懾理論。沒有真實可靠的戰略性威懾力量,中國的“和平崛起”只能是一種理論上的追求。
在美國保守戰略家的觀念中,“一個大國總是通過贏得或輸掉一場戰爭來應對另一個大國的崛起”。這實際上也是種美國歷史觀。無論從美國“重返亞太”的內容看,還是近期“再平衡”的說法,都有以軍事力量“看住中國”的明確戰略指向。
其實,在“重返亞太”口號出現以前的2002年,美國已把5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從大西洋調到了太平洋,“以改變?;亓α康慕裹c,加大對中國目標的覆蓋”。至2008年,超過60%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威懾性巡航在太平洋,而上世紀80年代這個比例為15%。針對中國的軍事準備隨奧巴馬執政變得高調而公開:加強與傳統盟友的關系并和新盟友構筑軍事網絡,計劃通過多方向多層次的部署把軍力擺向中國周邊的各個戰略要點。
按照力量均衡的觀點,中國需要向北美和加勒比地區駐派軍隊加以應對,以達到所謂的“平衡”。但目前中國無法和美國實行對等軍事競爭。因此,中國需要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武器。中國的常規武器雖然獲得快速發展,但總體上和美國相比仍然有近20年的差距。所以具備適當且可靠的核反擊能力是必需的。
有效的核威懾需要具備天空陸地和海洋三位一體的運載能力。美日達成了在日本南部增設海基X波段雷達以對付中國的協議。若再在菲律賓加以部署,就和關島在中國面向太平洋的正面形成戰術上的后三角形態,且把臺灣也置于美國反導系統中。所以,在核威懾力量建設中,中國需要把美國反導系統造成的風險,作為長期戰略重點加以考慮。
只有核武器能迫使美國必須找到戰爭以外的其他方式與中國競爭。如果沒有威懾能力,中國的安全就只能仰賴美國的善意和克制。而從美國的政治倫理和歷史中,看不出它具備這種美德。
奧巴馬曾提出無核世界構想。但對于核大國來說放棄核武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可以迅速重新制造出來。
中國對發展核武一直采取極為克制的態度,但中國發展適當的核力量源于對擁有絕對核優勢的美國的警惕?!?作者是江蘇連云港發展研究院院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