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應借鑒中國經驗學習“赤腳醫生”
2012-11-27
環球網
印度雷迪夫網站11月22日文章,原題:印度能夠從中國學到的經驗
20世紀60年代,中國大力阻止血吸蟲病的傳播——這種寄生蟲病會導致器官損害,影響兒童成長。中國試圖從城市招募醫生到農村去控制這種疾病,但沒有成功。中國因此誕生了一支赤腳醫生隊伍——他們大多是經過基本醫療和醫護訓練的農民,在農村治療常見病并提供基本疾病預防服務。他們之所以叫赤腳醫生,是因為他們在不看病的時候,就光著腳下稻田勞動。
今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衛生系統研究全球研討會上,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朱迪思·羅丁說,這種農村醫療辦法“給人啟迪”,是個“創新”。
由于城市培養的醫生拒絕到農村安家落戶,中國政府招募和培養了100萬赤腳醫生,讓他們到農村工作,他們給村民接種疫苗、教給他們基本衛生知識并搜集流行病數據。有一批人留下來,成了常駐的鄉村醫生。其中有一位成為中國的衛生部長。他就是陳竺,他當了5年赤腳醫生,后來成為一名血液病學專家。
英國牛津大學衛生政策和經濟學教授溫妮·伊普說:“赤腳醫生的工作對于降低中國醫療服務的成本很重要。更根本性的變化是重點從治病轉向了預防疾病。”伊普表示,赤腳醫生制度在上世紀80年代被廢除,這是經濟改革的一部分。隨著中國逐漸轉向市場經濟,人們要花錢購買服務,包括醫療服務。
過去30年,隨著私立醫療機構的作用不斷增大,中國的醫療成本在不斷升高。盡管赤腳醫生現象已經成為過去,不過這項計劃對于印度這種醫療基礎薄弱的國家來說是可借鑒的寶貴經驗。它們將制訂2015年之后的醫療目標,2015年是世界各國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最后期限。
美國發展成果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赫克特說:“中國的經歷有很多有益經驗可供印度借鑒。首先,有了政治意志,醫療保險制度可以在幾年內迅速推行開來,覆蓋數億人口,減少他們的財務風險。而在不同的城市和省份進行試驗,有助于找到可迅速在全國推廣的最佳可行方案。”他說,最后一點是,政府經營和資助的保險計劃能夠為公立、私立診所和醫院提供資金支持。
羅伯特·赫克特說:“中國在保險方面為印度提供了一些教訓。中國按服務收費來償付醫療機構的做法導致醫療成本不斷增加,對此政府現在正努力加以控制。到目前為止,他們的保險覆蓋很廣,覆蓋面超過人口的95%,但是深度不夠,有些醫療服務不能報銷或只能部分報銷,因此有些中國人還得自己出很大一部分費用。”中國政府已經表示,到2020年醫療服務覆蓋全民前,與醫療保險有關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