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赤腳醫生”的來龍去脈等2則

劉曉思等 · 2011-08-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赤腳醫生”的來龍去脈

鄉村醫生隊伍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赤腳醫生”的來龍去脈

作者:陳飛 張自寬 昌鴻恩

來源:百度文庫

本博網摘編發

 “赤腳醫生”在1968
  “赤腳醫生向陽花,貧下中農人人夸,一根銀針治百病,一顆紅心暖千家。
  出診愿翻千層嶺,采藥敢登萬丈崖,迎著斗爭風和雨,革命路上鋪彩霞。
  赤腳醫生向陽花,廣闊天地把根扎,千朵萬朵紅似火,貧下中農人人夸。”
  這是上世紀70年代,一部名叫《紅雨》的電影的主題歌,它概括了當時作為農村最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赤腳醫生”的工作狀況和社會影響。在同一時期,還有一部更有影響力的同類題材電影《春苗》,取材于上海市川沙縣江鎮人民公社一名農村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在1970年就曾以《赤腳醫生》為名搬上了話劇舞臺。
  在話劇、電影宣傳“赤腳醫生”之前,1968年《紅旗》雜志第三期曾經發表過一篇名叫《從江鎮公社“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調查報告,并被《人民日報》轉載。報告開篇頭一句話就說:“赤腳醫生”是上海郊區貧下中農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熱稱呼。這被認為是“赤腳醫生”第一次正式出現在中央級刊物上。至于為什么叫“赤腳醫生”,張自寬說,這個稱呼起源于江南地區,有一種說法是,這些醫務人員平時要一邊勞動一邊隨時準備為社員看病。南方水田多,他們經常要“赤腳”在稻田中看病,有別于醫院里坐診的醫生,所以被農民叫做“赤腳醫生”。由于來自上海的這篇以“赤腳醫生”為題目的報告得到毛澤東主席的肯定并親自批示,“赤腳醫生”這個稱呼也隨之在1968年的中國開始傳遍大江南北。
  “赤腳醫生”的出現,是與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合作醫療制度緊密相連的,他們并稱為我國農村衛生工作的“三大法寶”。張自寬說,“赤腳醫生”就是農村中不脫產的基層衛生人員。他們的歷史定位是在村一級衛生機構(衛生室或衛生站)內工作的初級衛生人員,具有一定的醫療衛生知識和技能,一面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一面為社員防病治病。
  “赤腳醫生”在當時的農村衛生工作中,有3個突出的優點。首先是和農民關系密切,很多本身就是農民,即便不是農民也生長在農村,對農村和農民的情況很熟悉,被農民看作自家人。其次,這些衛生人員能防能治、預防為主,中西醫結合防治小傷小病,專業技術水平不高但作用很大,非常適合當時中國農村的實際。第三是廉價,“赤腳醫生”待遇不高,在合作醫療條件下,服務收費很低,使用的治療方法也是廉價的,如針灸、中草藥等,農民負擔得起。根據當時對上海市川沙縣江鎮人民公社“赤腳醫生”的調查報道,他們平時有一半左右時間參加勞動,生產大隊對他們的補貼并不多,平均到每個農民頭上一年才四五分錢。
  在鼎盛時期,全國“赤腳醫生”的人數估計在100萬以上。有了這支隊伍,基層衛生組織在貧困落后的農村地區得以很快建立,初級衛生保健工作有人來做了,國家的衛生方針政策也才能夠得以落實到農村最基層。

“赤腳醫生”的前身
  “能夠出現這么一支隊伍,不是偶然的。”張自寬說,“赤腳醫生”這個群體在中國很早就有。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國共有中醫40多萬人,其中真正專業全脫產的只有1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縣城和大的鄉鎮。另外30多萬人都是農村中的“半農半醫”,就是一邊行醫一邊務農,有的還走村串戶,被人們稱為“走方郎中”。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學而優則仕,仕不成則教、則醫”的傳統,許多讀書人都讀醫書,比如《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也能給人看一般常見病,在農村地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前,部分地區已開始了農村衛生員的培訓。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我國公共衛生先驅陳志潛教授就曾接受宴陽初先生的邀請,到河北定縣搞農村衛生實驗區,開創了建立農村衛生保健網,培訓農村衛生員的先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也有過這方面的實驗。例如,1948年在華北解放區的河北省正定縣本篤莊,就曾由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與聯合國兒童急賑基金會合作舉辦過“華北公共衛生人員訓練班”。
  新中國成立后,“半農半醫”和鄉村衛生員納入整個醫療衛生體系,成為基層衛生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1950年8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確立了衛生工作的三大方針:“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同時通過了一個《關于建立和發展農村基層衛生組織的決議》,提出了區設衛生所,鄉設衛生站,村設衛生室,培訓和配備鄉村衛生員的要求。當時,此項工作先在中央、大行政區和省市自治區設立的鄉村衛生實驗縣(區)開展。
  1955年興起的農業合作化高潮,對農村基層衛生組織的發展和衛生員的培訓是極大的促進。在短短2~3年的時間里,全國5萬多個鄉鎮都設立了聯合診所或區衛生所,多數農業合作社都設有衛生室(站),配備有不脫產的衛生員、接生員。
  張自寬印象最深的是,1955年冬天他隨衛生部部長助理漆魯魚同志到湖南省醴陵縣板杉鋪鄉聯合診所調研,了解他們培養不脫產衛生員的情況。診所主任劉力行是一個略懂現代醫學知識的老中醫,培訓了五六名衛生員,其中有兩名女衛生員表現很突出,一個叫蘭秋水,一個叫高湘娥。她們參加完培訓后,一有空就去診所實習,還到藥房去看醫生怎么看病配藥,怎樣做衛生宣教,怎么接種牛痘,怎么消毒等。后來農業合作社給她們每人配備了保健箱,不管刮風下雨,她們都背著保健箱到農戶去巡診,進行衛生宣教。生產隊集體出工時,她們也背著藥箱到田間地頭一塊干活兒,遇到小傷小病及時救治。
  “赤腳醫生”隊伍的壯大
  到1959年全國農村衛生工作山西稷山現場會議時,我國的農村衛生體系和人員隊伍已經基本形成。那時的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一級的衛生人員主要有三部分來源,包括解放前留下來的“半農半醫”、幾年間培養的衛生員、部隊轉業回鄉的衛生員等。“隊伍雖然形成了,但水平不高。”張自寬說,雖然經過了培訓,但由于時間短,學的知識少,真正能夠達到要求的為數不多,大多數都還是很低的水平,農村衛生大的問題他們還是解決不了。
   1965年1月全國人代會期間,毛澤東同志對衛生部提出,要組織城市醫療隊下鄉,為農村培養衛生人才。并且強調,知名的高級專家帶頭,衛生部直屬單位帶頭,首都北京帶頭。從此,衛生部和各級衛生部門都把這件事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短期內有幾十萬城市醫務人員下鄉,形成了城市醫務人員下農村,為農村培養“半農半醫”和不脫產衛生員的高潮。
  對于如何改革醫學教育,加快培養農村衛生人才,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同志在同他身邊的醫務人員談話時也曾做過明確的指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衛生部提出了用“半農半讀,農忙不學,農閑多學,邊學邊帶,分段培訓,兩三年畢業”的辦法培訓農村“半農半醫”和不脫產衛生員的方案。1965年8月2日,衛生部錢信忠部長和幾位副部長向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匯報工作時,詳細匯報了這個設想,毛主席欣然同意,并說“這個辦法好!”此后,錢信忠部長、賀彪和崔義田副部長等都親自帶衛生工作隊下農村蹲點,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農村基層培養“半農半醫”和不脫產的衛生員。
  張自寬當時就參加了由賀彪副部長帶領的衛生部湖北農村衛生工作隊,在大別山區麻城蹲點達一年之久。在此期間,衛生工作隊協助當地衛生部門培訓“半農半醫”732人,達到全縣97個公社的723個生產大隊每個大隊配備1人,個別大山區每隊配兩人的標準;此外,還為半數以上的生產隊培訓不脫產的衛生員4108人。這些學員回隊后,既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又積極開展防病治病工作,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
  “文革”開始后,大概有1/3的城市衛生人員下到農村去,總數在幾十萬,他們幫助培養了大批在1968年之后又被稱為“赤腳醫生”的農村衛生人才隊伍。

1964年,蘇州醫專畢業的黃鈺祥被分配到上海市川沙縣江鎮人民公社衛生院當醫生,他在1965年12月辦了一個“亦農亦醫”的衛生員培訓班,其中一個學生叫王桂珍,通過不到兩個月的學習成為不脫產的衛生員,回隊后由于積極工作,熱情服務,很受農民群眾的歡迎。1968年,以這個事情為主要背景的《從江鎮公社“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調查報告,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肯定,并對該報告作了批示:“這個從城里下到農村的醫生證明,從舊學校培養的學生,多數或大多數是能夠同工農兵結合的,有些人并有所發明、創造,不過要在正確路線領導之下,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徹底改變舊思想。這樣的知識分子,工農兵是歡迎的。不信,請看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的那個醫生。”
  張自寬分析說,隨著廣泛的宣傳報道,“赤腳醫生”的影響很快擴大,而以王桂珍為原型的故事,后來被改編為話劇《赤腳醫生》和電影《春苗》。

改稱“鄉村醫生”
  從1968年到上世紀80年代,“赤腳醫生”這個稱謂一直沿用了近20年。改革開放以后,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村基層衛生組織和“赤腳醫生”隊伍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新形勢下,村級衛生組織和“赤腳醫生”隊伍應如何進行改革和調整,在衛生部乃至全國衛生系統存在很大分歧,但在要改變“赤腳醫生”稱謂這個問題上基本取得了共識。
  1981年2月27日,國務院批轉了《衛生部關于合理解決赤腳醫生補助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提出:“凡經考核合格、相當于中專水平的赤腳醫生,發給‘鄉村醫生’證書。”這是第一次提出了用“鄉村醫生”代替“赤腳醫生”的問題,而且是用國務院批轉的紅頭文件予以肯定的。但鑒于當時的具體情況,并沒有急于停止使用“赤腳醫生”的名稱。
  直到1985年2月24日,在全國衛生廳局長會議的閉幕大會上,陳敏章在大會總結報告中正式宣布:衛生部決定停止使用“赤腳醫生”這個名稱。今后凡經過考試、考核,已達到相當于醫士水平的,稱為鄉村醫生;達不到醫士水平的,都改稱為衛生員。

從此,“赤腳醫生”這個名稱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

鄉村醫生隊伍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劉曉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 2011-7-20

來源:《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年第10期

    摘要:鄉村醫生是農村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主要提供者,在鞏固和發展農村醫療衛生和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欠發達地區3個縣共100名鄉村醫生的調查,找出鄉村醫生隊伍面臨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穩定鄉村醫生隊伍,提高農村醫療衛生保健水平。

    鄉村醫生的前身叫“赤腳醫生”,曾經在五十~七十年代的農村衛生醫療保健工作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和縣鄉村三級衛生網、“合作醫療制度”并稱為我國農村衛生的“三大法寶”。然而,隨著集體經濟的解體,赤腳醫生隊伍也逐漸消失,農村衛生醫療保健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1985年2月衛生部決定停用“赤腳醫生”這個名稱并對這一群體進行考核,凡通過考核并已達到相當于醫士水平的,稱為鄉村醫生;而達不到醫士水平的,改稱為衛生員。盡管政府對農村衛生工作的發展相當重視并大力推進,但仍面臨衛生資源分布不均、醫生整體業務水平偏低等諸多問題。因此,單獨研究欠發達地區鄉村醫生發展狀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鄉村醫生隊伍所面臨的困境

    (一)鄉村醫生收入不均衡,且普遍偏低,缺乏社會保障。根據我們對欠發達地區3個縣的調查顯示,68%的村醫收入在1,000元以下,21%的村醫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也有11%的村醫收入在2,000元以上。村醫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醫療服務。67%的村醫沒有補貼,僅有32%的村醫得到了政府給予的50元長期補貼。同時,在對村醫的社會保障調查中發現,90%的村醫沒有社會保障,這也是他們最為擔心的事情。

    (二)鄉村醫生工作條件差,醫療設備簡陋。據調查顯示,只有不到20%的村醫是在村委會專門的修置的衛生室里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家里專門設置的房間和租用的房間。地方政府和村委會對村衛生室及鄉村醫生的支持十分有限,大部分鄉村醫生需要自己解決村衛生室的業務用房問題。村衛生室的用房條件、房間配置、通風采光、清潔衛生等條件很難得到滿足。

    除此之外,3個被調查縣絕大多數的村醫擁有的儀器設備在1,000元以下,設備較簡陋,再加之行醫技能不高,導致村醫難以應對復雜的病癥。

    (三)鄉村醫生學歷低,以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證書方式行醫的醫生匱乏。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鄉村醫生管理條例》建立了鄉村醫生準入機制。條例規定,自《條例》公布之日起,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不具備這一條件的地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允許具有中等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或者經過培訓達到中等醫學專業水平的其他人員申請職業注冊,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樣本縣數據顯示,僅有7%的村醫考取了全國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但同時仍有9%的村醫未取得縣衛生局頒發的行醫資格證書。同時,被調查的村醫大多數為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文化程度不高,接收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不強。

    (四)鄉村醫生在行使預防保健等工作職能時流于形式,造成資源浪費現象。被調查樣本縣的農村衛生服務主要是由私營診所提供,鄉鎮衛生院對村級衛生室無實質性的預防、保健工作的指導,僅是以會帶訓,宣讀文件的方式進行防保工作的宣傳與開展。而村醫也僅做發放糖丸、監督結核病人吃藥等工作。

    二、鄉村醫生所面臨困境原因分析

    (一)現行“分稅制”體制讓政府喪失了農村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基金。“分稅制”實質上調整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明確了本級財政只負責本級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這樣,縣鄉財政承擔了70%的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投入職責,中央財政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相對減輕。眾所周知,屬于欠發達地區,縣級財政大多需要上級部門的撥付,一個連自身都難以保證的財政哪里有能力支撐農村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因此就表現為:地方政府無力支付給鄉村醫生報酬、無力開辦完全公益的村級衛生室,并且無力為其配備良好的醫療設施、無力為村醫提供社會福利保障。這就直接導致了村醫為追求自身利益,重視有償服務,輕視無償服務,出現了“重醫不重防”的現象。然而,預防保健工作是村級衛生事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預防保健功能更多的體現公共產品的特性。丹尼斯曾說過,對于公共產品,隨著人口數的增多,個人的力量所能提供的公共產品數量趨近于零。因此,政府有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但由于經費不足,政府只有通過行政手段強制村醫履行其職能,村醫被動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造成了疾病防保資源的浪費。從長期看,演變成疾病防保資源無效配置的現象。在防保的系統中,就出現投入不足與資源浪費兩個矛盾體并存的現象。

    (二)缺乏相關的法律規范,使鄉村醫生逐漸變成“弱勢群體”。盡管鄉村醫生已經發展了近60年,但真正為鄉村醫生頒布的法律法規只有僅具有指導意義的《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很多具體的行為規范或者是行醫規范都沒有法律條文。這樣,一方面很容易引發當地政府“亂收費”的行為,滋生腐敗現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鄉村醫生自身的發展和隊伍的建設。例如,由于中央政府沒有明確界定村醫開展的業務范圍,有些地方主管部門從安全性考慮大大限制了該地區村醫的業務范圍,使得他們的業務能力下降,或者導致鄉村醫生被迫轉業等。

    三、解決欠發達地區鄉村醫生隊伍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籌資模式。要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保障事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是關鍵。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鄉村醫生現在面臨的問題,建立一個持久、穩定增長的籌資機制是必要條件。

    1、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鄉村醫生作為最基層的醫療工作者,承擔了很多預防保健的公共職能,因此中央應該加大對鄉村醫生建設和管理的支出。在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長不快的情況下,財政補助的穩定增長是穩定鄉村醫生隊伍的關鍵。用政府新增的支出來為他們建立完全公立性的村級衛生室、增添醫療設備以及增加他們的收入。

    2、增加補充性籌資來源。盡管政府投入是最主要的籌資來源,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其他地方有用的經驗來保障鄉村醫生的權益。比如可以借鑒上海市南匯縣的方法引入商業保險,解決村醫養老問題。具體的做法是:村醫按年齡的不同,一次性支付不同的價款,再按鎮人均水平由政府和集體兩方籌集余額并為村醫購買商業保險。待村醫退休后,每月享受一定的退休金。

    (二)優化村醫素質,壯大村醫隊伍。第一,衛生行政部門應對新增村醫(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嚴格控制學歷關、行醫資格關、技能和業績考核關,重點提高村醫準入門檻、規范村醫執業和用藥行為、加大對在職衛生人員的培訓力度,優化培訓效果;第二,完善村醫的培訓體系建設,提高村醫的行醫素質;第三,推行村醫支援計劃。我們可以推行類似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行動舉措,鼓勵大學生(包括醫學院、衛校生等)進行村醫支援計劃,而這個則應該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即原住地籍貫的學生優先納入到支援計劃,鼓勵本地籍貫學生留下從事村醫服務。并且由于村醫的職業素質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降低支援計劃的學歷要求;第四,就地培養醫療衛生人才。加強當地衛校等較低學歷的人才培養工作,合理利用和分配醫療衛生人才,鼓勵他們繼承村醫事業,減少醫療衛生人才全部往大醫院、大診所流動的現象。

    (三)改進農村醫療設備現狀。首先,政府要規范醫療器設備購買渠道。根據農村當地的基本情況,政府應幫助鄉村醫生使他們的醫療設備達到基本的標準。同時,有關部門也要嚴格醫療設備的購進渠道,規范采購行為,確保采購的質量關,杜絕低廉劣質的設備進入農村。其次,要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加強監督力度。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質量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培訓,在各個方面對其進行嚴格要求。增強專業人員使用醫療設備的技術、職業修養、法律、安全及風險等方面的意識。最后,認真做好農村醫療機構使用設備的調研工作。只有做好農村醫療機構在用設備的調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在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同時,對農村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和鄉村診所在用設備的購進、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并建立監督信息檔案,對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切實考慮農民的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陳飛。“赤腳醫生”的來龍去脈。山東衛生,2008.1。

    [2]錢矛銳等。鄉村醫生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醫學與哲學,2009.3。

    [3]丹尼斯。C.繆勒。公共選擇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國家課題“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及產品研究應用”(合同編號:2007BAI07A08)

責任編輯:管樂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3.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4. 這是一股妖風
  5.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6.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7.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8.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9.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10.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7. 朝鮮領導落淚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0.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