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馬賓老人
蔡金安
▲2010年7月2日馬賓老人在家中
104歲的馬賓老人不幸于2017年3月27日永遠離開了我們,很多同志寫了文章悼念他,一直非常崇敬他的筆者早就準備寫文悼念他,由于被一些事情打斷,斷斷續續未能成篇,深感歉意。今加以整理,聊表對馬老深深的哀悼和懷念。
說起來筆者是2008年初知道馬賓這個名字的,記得當時是在一個左翼網站看到一位著名學者發表了一篇贊頌馬賓老人的文章,那時馬老在內部出版了一部名為《紀念毛澤東》的書籍,部分左翼學者、網友特舉辦了一個馬老作品研討會以表示對馬老的支持和敬意。該文稱馬賓同志是中國左翼運動的一面大旗,也是民族不屈精神的一面大旗,還是復興社會主義的一面大旗。該文認為馬老身上最值得學習的楷模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無產階級革命家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真正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和士子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大家風范。
筆者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馬賓老人的崇高品德和高尚精神確實令我肅然起敬。
此后,筆者不時在網上看到一些介紹馬老事跡的文章,也看到一些馬老自己發表在網上的戰斗檄文,其中對馬老徹底的革命精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印象很深。
后來,筆者有幾次與馬老接觸的機緣。2010年1月13日,筆者在網上發表了《革命人永遠是簡樸》一文,盛贊馬老是多年如一日不搞特權,始終保持簡樸作風的楷模。在2010年12月19日,筆者參加東方紅社科網成立大會時,看到馬老坐著輪椅來到會場參會,筆者拍下了難忘的鏡頭。2010年底,筆者應邀參與編纂紅色中國系列叢書之《紅色人物》的工作后,親自編寫了收錄于該書的《馬賓與“鞍鋼憲法”》一文,對馬老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認識。在2011年初,筆者和幾位叢書編委會成員登門拜訪馬老,分別與馬老合影留念。2014年4月27日,適逢馬老百歲壽辰,筆者應邀參加了慶祝馬老生日的活動并執筆撰寫了報道文章《特別報道:“祝賀馬賓百年革命生涯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對馬老的生日表示熱烈祝賀。
下面我把自己對馬老了解和接觸的一些情況作一歸納。
資歷很老的革命人
馬老是名副其實的老革命,他原名張源,1930年17歲時就因抵制日貨被捕,在南京國民黨憲兵司令部拘留所坐了幾個月的牢。出獄后,他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不久,因革命需要,他改名為馬賓,1932年入黨。1941年,在新四軍部隊里的馬賓經歷了皖南事變,突圍而出的2000余人中,他是其中一員。1945年9月14日,馬賓隨新四軍三師開赴東北。在隨后的土改中,馬賓顯示出非凡的才干。
建國前的馬賓曾任新四軍政治部編譯組組長、新四軍軍部軍法處科長、中共射陽縣委書記、松江省軍區民運部部長、中共哈東地委書記、遼寧省委秘書長、民運部部長等。建國后,任鞍山鋼鐵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后歷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國家進出口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副總干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顧問等。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毛主席將馬賓創造的鞍鋼經驗命名為“鞍鋼憲法”
▲毛主席對“鞍鋼憲法”的批示手稿
始建于1916年的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東北解放后馬賓出任鞍鋼總經理,但他不久就來到蘇聯西伯利亞鋼鐵學院學習。從1951年到1956年的5年里,馬賓成了一名冶金專業的普通留學生,讀完4年本科后又上了1年研究生,43歲那年成了“副博士”。回到鞍鋼后,上級讓他當總經理,但他執意要做總工程師,到生產第一線去。
當時,中國企業都照搬蘇聯的“馬鋼憲法”,廣大干部工人和技術人員對蘇聯式“一長制”帶來的官僚主義行為極為不滿。馬賓成為改變現狀、探索革新的核心人物,每天泡在生產一線,和工人們一起研究、操作、編程、攻關。
1960年3月11日,鞍山市委經遼寧省委向黨中央遞交了一份《鞍山市委關于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該報告對鞍鋼改革這樣描述:“參加技術革新、技術革命的人很廣泛,已占全區工業戰線職工總數的90%以上,出現了人人奮勇爭先,個個不甘落后,你追我趕、競相革新的大好局面。”3月22日,看了這份報告的毛主席大為贊許,代表中央寫了近700字批語,并將這份報告批轉全國。不久,由馬賓主持創造的鞍鋼經驗,即以加強黨的領導、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員三結合)、大搞群眾性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為核心內容的一整套企業經驗,被毛主席命名為“鞍鋼憲法”。《鞍鋼憲法》的誕生,堪稱中國現代企業史上的第一次管理創新。
▲“鞍鋼憲法”宣傳畫
十分簡樸的馬老
筆者2010年1月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革命人永遠是簡樸》的文章,其中有一節標題是《簡樸老人馬賓》,稱贊他是多年如一日不搞特權,保持簡樸的楷模。
筆者該文引用作家陶冶同志發表的《馬老的“共產主義”生活》一文的資料加以佐證。陶冶文中說:“馬老跟其他部、委、辦正副職領導干部一樣,享受計劃經濟時期分配的標準住宅,并無特殊。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現在看倒是特殊了,整個大院,只有他的陽臺是露天的。老人家認為好處多多,既通風,又貪陽,晾曬衣服、展望風景都很方便。”“改開后,國家曾出資10萬元(每戶)給他們搞內部裝修,他說他的房間已經很不錯了,沒必要再裝修了,省下這10萬元花在老百姓身上吧。”另外,筆者引用一篇署名“通訊員”的文章《青年的楷模,純粹的戰士——拜訪馬賓老人》中的資料:7月14日下午,一行10人去拜訪馬賓老人。大家進屋后看到馬老家徒四壁,除了書、字畫以外幾乎找不到一件像樣的東西。擺在客廳里的臺桌(用白布覆蓋)還是大躍進時期在鞍鋼用15元錢買的,他的臥鋪還是簡陋的鐵管床,很難想象這就是一位部級老干部的居室。
筆者認為:馬老堅持過簡樸的生活不是為了做樣子,而是要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一個純粹的無產階級戰士。
不因私廢公的馬老
馬老在“文革”中遭受過委屈。1968年,“文化大革命”已經持續了兩年,當年8月7日,出席遼寧省委擴大會議的馬賓突然被隔離審查。直到1975年,復出的鄧小平到鞍山視察工作,點名要見馬賓后,馬賓才得以“解放”并恢復工作。馬賓1976年曾任上海寶山鋼鐵指揮部副總指揮,后歷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國家進出口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副總干事、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按私人恩怨來說,馬老應該感謝鄧小平才對,但當馬老從國家大局和人民利益考慮,認識到某些當政者存在路線錯誤時,他就勇敢地作了抉擇,不是以私人恩怨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而是以國家大局和人民利益作為衡量的標準。馬老果敢地超越了私人的情感和利益,發出了擲地有聲的戰斗吶喊,做了一個真正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
多年來,馬老經常發文出書,多次領頭發起簽名上書活動,痛斥黨內外腐敗沉淪、倒行逆施的種種劣跡,呼吁全黨全社會堅持馬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痛斥美帝國主義的野蠻欺凌,告誡廣大群眾警惕和平演變的陰謀,反對腐惡勢力毀壞黨的生命力,反對私有化、自由化、兩極分化,反對奴顏婢膝的洋奴角色,疾呼清除各種腐敗、不公等社會經濟現象。他還積極參加“反轉”活動,呼吁有關部門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嚴格立法。
▲馬老“拒絕轉基因”
馬老百年革命生涯座談會
▲2014年4月27日馬老在同路人舉辦的“祝賀馬賓同志百年革命生涯座談會”上
2014年4月27日上午,“祝賀馬賓同志百年革命生涯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活動由中國毛澤東研究院、中國紅色歷程研究會、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東方紅網、烏有之鄉網、《紅色年華》編輯部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毛澤東研究院院長馬青柯同志擔任主持。到會嘉賓主要有:化工部原部長秦仲達,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成瑞,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候補書記韓西雅,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原所長林伯野,國防科委退休干部惲仁祥,毛主席親屬毛新民,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張勤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鞏獻田,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定凱等。百歲壽星馬賓老人坐著輪椅到會。大家給馬老獻花、獻詩、獻對聯,祝福馬老百歲壽辰。接著,中國毛澤東研究院、烏有之鄉網、東方紅網、《紅色年華》編輯部等單位的代表分別發言,盛贊馬老的卓越成就。
▲2014年4月27日馬老在百年革命生涯座談會上
▲馬老與秦仲達、李成瑞、韓西雅、林伯野、惲仁祥、張勤德、鞏獻田、李定凱、毛新民等與會者合影
馬賓老人不愧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無私無畏披荊斬棘勇敢戰斗的一生,他在捍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批判修正主義復辟的嚴酷斗爭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馬老的革命精神激勵著千千萬萬的同路人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繼續革命勇向前!
附錄:部分馬老照片
▲2010年7月2日馬老與友人在家中,右一為作家陶冶
▲2010年7月2日馬老與作家陶冶交談
▲2010年7月2日馬老和友人在家中
▲2010年7月2日馬老與友人在家中
▲2010年7月2日馬老與一些友人在家中
▲2010年12月19日馬賓參加東方紅社科網成立大會
2017.4.1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