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洛克說:“理想者勝過利益者百倍。”一位軍事學者把這句話引用到軍隊,得出類似的結論:“古今中外,最有戰斗力的軍隊是理想型的軍隊,而不是利益型的軍隊。”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也是革命軍人意志上的“鋼”。一個人選擇為利益而活還是為理想而生,決定著人生的高度、成色和品質。一個“軟骨病”患者,和一個“革命意志堅如鋼”的人相比,就像燕雀之于鴻鵠、荊棘之于棟梁。后者只向光明和理想鞠躬,勇往奮進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癉精瘁力以成之,而前者戰時為了茍活可以不顧廉恥,平時為了私欲可以不擇手段。
列寧有一句名言:“共產主義者的心,至少有一半生活在未來。”理想者精神世界之豐富,遠超過現實的物質世界,尋夢腳步之堅定,遠超過常人的想象圖景。殺頭不怕、坐牢不懼、吃敗仗不餒、受誤解不怨。這也許可以解釋,新中國成立時,為什么當時只有300多萬名黨員的共產黨,之前犧牲的黨員烈士就有320萬人。
有理想信念,一個政黨就能夠凝神聚魂,一支軍隊就能夠上下同欲。巴爾扎克說:以利益為主的陣營總是會動搖的,但以信仰為主的分化不了。要保持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的蓬勃生機和活力,離不開一大批理想者為之戮力奮斗。
曾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分析國民黨失掉大陸的原因時說:“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員對他們的事業抱有無私的獻身精神,可悲的是某些國民黨黨員缺乏這種精神。”
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我軍主要依靠政治覺悟、精神力量,依靠將“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來教育官兵、引導官兵和凝聚官兵。
三灣改編后,“從軍長到伙夫,除糧食外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發零用錢,兩角即一律兩角,四角即一律四角”。當時許多領導都心存疑慮,這樣隊伍還能不能帶下去?還有沒有人來參軍?毛澤東則自信地說:“我們是工農革命軍,不是過去的舊軍隊嘛!”
這支軍隊之所以不同于任何舊軍隊,就在于廣大官兵懂得扛槍打仗不是為著少數人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正如晚年的張學良在回憶中說:紅軍為什么打不散,散了還會回來,主要是共產黨、紅軍信仰他們的主義,甚至每一個兵,都信仰他們的主義。
與我軍“勝則全力以赴,敗則拼死相救”相比,國民黨軍隊之間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傾軋,見死不救,“你來我不來,腰來腿不來”的現象十分普遍。難怪有國民黨將軍說,共產黨把心思都用到戰場上,所以總打勝仗;國民黨把心思都用在官場上,所以總打敗仗。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然而,靠金錢刺激只能豢養一幫見利忘義的亡命之徒,絕對塑造不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僅靠利益來維系,其結果往往是,“金多則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
“私行勝則少公功”。“理想”與“利想”從來就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一支軍隊,如果把重心放在“利”上面的軍人多了,個人主義、本位主義就會趁勢而上,小山頭、小圈子就會大行其道,就會使凝聚力、戰斗力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殆盡。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讓理想成為催征的精神號角,而不能“行遠忘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