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由中國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藍皮書顯示,中國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積約5000萬畝,很多地區土壤污染嚴重,特別是大城市周邊、交通主干線及江河沿岸的耕地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嚴重超標,造成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據測算,當前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相當于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而今年早些時候,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2014年4月17日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本次調查根據“七五”時期全國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的點位坐標,開展了對比調查。結果表明,表層土壤中無機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較顯著,其中鎘的含量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40%。
情形不容樂觀。不由聯想“鎘大米”的頻現,江西吉安市安福縣、吉水縣等地區,因為農民所使用的化肥含有毒物質,導致數千畝水稻秧苗枯萎,上千戶農民受損。號稱“北大倉”的建三江,萬畝水稻大地號,也面臨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成份變化的因素的干擾。
曾幾何時廣西河池市龍江河段測出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一時驚起千重浪。引起柳州市民飲水恐慌,也引起網民和社會各方面關注。早些時候湖南省出現過鎘大米事件,也是因為土地被重金屬污染所致,可見環境污染貽害無窮,不治理、不杜絕污染,是斷子絕孫的事。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為其快速的經濟增長付出高昂代價。一項政府調查顯示,中國的耕地有很大部分遭受嚴重污染。過去30年來,中國農業掀起一場革命,糧食生產增加近一倍。中國依賴高產作物。為更多收獲,農田使用過量化肥,且高達65%的化肥使用不當,河流和農田因此受污染,有毒物質留在土里。
在人們想象中,工業生產和城市化生活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因。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鄭風田稱,環保部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業是中國最大的污染源。未被吸收的化肥滲入地下水進入人們生活的水循環中。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如無改善,未來治污之路將非常艱難。
《人民日報》 2013年1月4日曾在頭版頭條報道,武漢赫山無奈“解毒”代價高昂,今天的生產場地不能再成為明天的污染場地,鬧市地塊荒廢8年,原因是原先的“地主”是武漢農藥廠的所在地,污染嚴重,由此可見工業農業污染治理是百年大計。
土地污染很可怕,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化工、水泥等重污染項目,玻纖粉塵污染,岌岌可危;水資源污染也很嚴重,其原因一是生活污染,二是工業廢水排放,三是水源地環境污染,過度開發、采伐,四是大氣污染。加之極端氣候影響,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浪費嚴重,國內水資源極度缺乏。
奢談犧牲一代,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奇談怪論,純屬胡扯淡。說什么象溫州改革開放之初,造價制假猖獗,由大亂到大治,環境整治必須有一個過程一樣,絕對是不負責任的,是受到群眾和歷史責罵的犯罪的奢談。
盡管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法規規劃頻出,治理建設效果明顯,但是地大面廣,加上畸形政績觀的慣性思維和力量,環境和生態建設沒有完全融入經濟社會民生主流層面,理性和常規治理建設思維還沒有入心入腦,成為必然和當然的程序,缺乏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基礎。
還有一點,不是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指標定得多么高,也不是我們窮困潦倒,也不是國外如此這般,關鍵是我們的道德底線還守住守不住,對環境的漠視,就是對人類、人性的漠視,不愛惜環境,就是不愛惜生命,何談為民立命,為官立德,為民造福,修身養性。
不能期望痛苦的嬗變,漫長等待,那是為破壞環境找借口。改革開放30多年了,一切都沿著朝著法制化軌道邁進,任何的有損壞境的事情,老百姓都不答應,有識之士會絕地反擊,地溝油、鎘大米、三聚氰胺、染料底料、染色饅頭、重金屬污染等等,都是群眾舉報的結果。
各級的市長、縣長、鄉長,你們的職責縱然成百上千條,我覺著歸結就是一條,那就是抓環境和市場,市長就是管市場和環境的,哪個地方環境出了問題,那個地方的“長”,就是失職,就該撤職。
百姓安身立命、賴以生存的環境都不保,要你這等市長有嘛用。在當前建立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壞境下,環境保護是第一要著,任何借口、托詞,都是軟弱無力的。
從體制、機制上確保地方政府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負總責,遏制土地和水資源污染,確保職能部門有效實施層級過程監管,形成上下聯結,縱橫貫通的,以各地政府為主,各職能執法部門分級分段負責,共同擔當的土地、水資源、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管理體系。事前預防,監管到位,事后問責清楚、追溯有力,重典治亂,嚴懲不貸。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土地、水資源等環境監測指標體系建立、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完善,建議堅持政務公開原則,實施大氣、水資源、土地等環境監測結果的公開,提高公眾認知度。食品衛生質量標準制訂過程也要全過程公開,重新梳理已有的各類食品安全標準,特別是速凍食品、方便食品、米面油制成品,所更新或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一致,同時緊緊結合國內的實際,與時俱進,做到科學、統一、效能、安全。
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最后贅述,土地、水資源、大氣等生態環境保護,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降低標準,另立一套的現象時有發生,要加大土地、水資源、大氣等環境監測,加大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監管力度,落實地方政府控制污染、食品安全責任,納入科學發展觀考核,一票否決。對破壞環境,對隨意降低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無論是部門、單位或企業、個人都要從嚴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