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讓市場而是應該讓人民意志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對于自由市場理論我寫過一些批評文章,現在來講已經厭倦再寫。但是對那些張口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為政者還是忍不住再多說幾句。因為他們還有個中國夢。但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能實現中國夢嗎?不能。
人分地域而居,物分地域而產。市場本來作用不是決定資源配置,而是實現資源交換。而有這樣才能互通有無,更好的豐富人民生活。市場的主體是人,也沒有離開人的市場。根本就沒有什么一個看不見的神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究竟是誰在起作用?所以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一個神化市場的,因果都搞反了的混賬話。
天命尚在人為。所以說根本就不存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而非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人是想要誰的意志在資源分配(財富分配)中起決定作用呢?他們的意思還是以資為本,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資本人說了算。有錢人說了算,有財說了算。而不是有道之人說了算,有德之人說了算。所以說所謂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只能是讓“資本人”的意志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以住房市場為例,我們需要一個有為的政府,而不是需要一個無為的政府。政府需要建立和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證人們的住房需求而不是放任助長投機需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把投機需求當做正常的市場需求就大錯特錯。因為一旦把住房的投機投資利益需求當成市場需求,就是把全國的土地都蓋成房子也滿足不了這種利益需求。不能實現居者有其屋。所以說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就是維護局者有其屋的天然正義。而不是多投機需求無所作為。如此政府才叫用權有道。人類意志不可能違背自然意志,人類意志要服從自然規律。所以中華文化里對為政者要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今天看來小人們無論是攬權還是放權都不能體現用權有道.
所以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絕對錯誤的提法。市場的作用在于實現資源交換而不是資源配置。具體怎樣交換合理地配置資源要體現人民大眾意志。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讓人民意志在管理國家中起決定作用。為政者在管理市場,管理國家當中的的個人意志必須體現與符合人民意志。
用系統論看改革,自由市場經濟不是治國大道
一、用系統論思想看改革
新總理上任說要“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此話說得不錯。一國總理就應該是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然而如果信奉自由市場理論是不是行大道呢?依我看不是。“機構改革是政府內部權力的優化配置,那么轉變職能則是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辦個事、創個業要蓋幾十個公章,群眾說惱火得很。這既影響了效率,也容易有腐敗或者叫尋租行為,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須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不是說政府有錯位的問題嗎?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然而什么是政府該管的事呢?我認為政府該管的事恰恰正是管好市場,管好社會。在人類生活資源交換的市場中建立人類道德秩序,而不是在所謂的市場社會面前無作為。更不是崇尚什么自由市場的叢林法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政府錯位?是什么原因搞得政府僅會搞行政審批?正是因為所謂的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的改革造成的。正是這種分開論搞得政府不去直接領導人民搞生產。不去領導人民發展經濟搞建設。搞得僅會搞審批,搞引資。這樣了就只能說明其是一個自身無道的政府。
用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并優化系統觀點看問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觀的原子,一粒種子、一群蜜蜂、一臺機器、一個工廠、一個學會團體、……都是系統,整個世界就是系統的集合。
系統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于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素是整體中的要素,如果將要素從系統整體中割離出來,它將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體中它是勞動的器官,一旦將手從人體中砍下來,那時它將不再是勞動的器官了一樣。而我們三十年來奉行的是拆分論(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等)就等于把國家這個巨系統大卸八塊。
不同于西方的形式邏輯,中華文化的思想基礎就是辨證之道,辨證邏輯。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邏輯思維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思維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辨證思維指的是一種世界觀。世間萬物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而辨證思維正是以世間萬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為基礎,而進行的對世界進一步的認識和感知,并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得到某種結論的一種思維。辨證思維模式要求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時,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引自百度)
而看看支持改開的理論是什么——黨政分開論,政企分開論,如今缺少像毛澤東那樣自身是哲學家而同時又是理論家的人。所有改革理論見不到辨證法的統分結合的精神。缺少整理論和系統論觀念。所以看似頭頭是道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細琢磨就如同出自機械師的手筆。如同把國家當成了汽車,而不是當成如人體一樣的有機整體。這也分,那也分。這種改法簡直就是拆車手。人體的腳手頭足確實要分工,但的不能失去“體統”。國家部門分工不是汽車輪子。
這種僅知道分開的指導思想必然導致簡單形式化的做法。如主張把政治和經濟分開,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等,在這種形式化的機械思想指導下所謂的改革就是大卸八塊。他們所說的重組也就是在大卸八塊而后的重組。這種重組在形式化改革思想指導之下簡直就是玩拼圖游戲。如現在有些人主張的鐵路改革也是如此。在抽象出的黨、政、企、市場等形式概念做形式推理,以抽象的形式邏輯推理為理由,找的理論依據,卻忘記了一個根本問題,即無論黨、政、企、市場都是人在里面活動。而人有是有能動性的,不是你玩的積木。而簡單形式化的思維很顯然就是把人當成了他們改革者手里的積木。把一群人分成是黨,一群人分成是政,一大群人是企。市場叫他是“看不見的手”。到此人的自主能動性徹底沒有了,只有依賴“一只看不見的手”了。
這些所有的分開論的改開理由歸結起來就如同說一個人或組織一旦給他如命名為畫家,他就只能作畫。一個人一旦叫他歌唱家他就只能唱歌。別的什么都不能做,他不能養花種菜,不能一專多能改革的所有分開論就是如此荒唐。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復而雜之的世界巨系統。政治、經濟、軍事等是可以機械的分開的嗎?不是。政治里面有經濟,經濟里面有政治。軍事里面有經濟,軍事里面也有政治。而這種分開論的改革手法就如同牛頓小時候的機械思維。——說牛頓小時候養了兩只貓,為了使貓出入方便,他媽媽讓他給貓在墻上開個洞。于是牛頓就給大貓開了一個大洞,給小貓開了一個小洞。而今如,吳敬璉們口口聲聲討伐所謂的權貴。難道不是你們背離鞍鋼憲法,搞形式化的黨政分開、政企分開改出來的嗎?
現在有人總想把權力關進所謂的籠子。因為權力與其被關進籠子不如讓權力走上正道。人們總幻想有關住權力的籠子就如同幻想有一種超自然的神仙力量一樣。而如果真有萬能的神仙能為民造福,何必限制神仙的權力呢?可現實是掌握權力者都不是為民造福的神仙,而是與民為惡的魔鬼。所以說制度的改造要結合思想的改造。而且必須以思想的改造為前提。
然而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就是歪人說歪理,人歪理也歪。在茅于軾們眼里只有私人占有的概念,而沒有忠信的概念。封建皇帝私有天下的時代還要依靠忠信思想來管理官僚隊伍。如果僅是私有邏輯起作用的話,封建皇帝怎樣管理國家?如果只有私有制是最有效的,那么國家權力機關應該私有化才更有效。按照只有私有化最有效、人給自己干最有勁的邏輯,除了個體戶外,私企也該搞不好。沒有忠信甭說企業,國家機關的政府、公檢法都會出問題。因為這些行業的人都不是給自己干。一群自私自立的小人,無道無德不仁不義之徒,依照他們這樣的邏輯就是國將不國,家將不家。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助長小人之道的改革就是請來一個同樣自私自利的方丈來主持,改革的結果就是砸鍋,和尚們都自己挑水吃。
三十年來我們就是走的一條“精英”們的小人之道。改革就成了損人之道的砸飯碗。從前國企改革是砸工人老大哥的鐵飯碗,現在是砸教師和事業單位人員的鐵飯碗,深圳公務員改革是砸公務員的鐵飯碗。可是不要忘了我們的憲法里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可這種改法把人民——國家的主人——都改成了雇傭勞動者。
二、三十年的自由市場崇拜已經使得人心無道。
問題一:昨天,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兆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穆麟茹稱:“房地產是市場選擇,只要雙方合意,一平米賣100萬、1000萬也是合理的,政府就不該干預!”
問題二:從胡錦濤上任抓出來的腐敗分子63萬人,查處的腐敗分子63萬人,這個數量很大了,省部級就一百人了,這個是很大的數字了,但是這個問題沒有得到很大的控制。
問題三: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多頭管理是食品安全的硬傷。造成老百姓對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從廣大畜牧工作者、乳業企業到國家政府部門,都有責任。魏克漫畫:“中國已經進入互坑時代。今天你用毒大米毒饅頭坑我,明天我用毒火鍋毒膠囊坑你。為了錢財殺雞取卵自相殘殺,哪管道德良知和什么未來!坑吧,全坑死了拉倒,咱們都一鍋毒水煮了下地獄,誰都別想跑!”互坑的社會循環已經證明小人之道走不通了。
以上這些問題證明了什么?證明了三十年來“精英們”鼓吹的所謂依法治國的徹底失敗。這表明人們面對利益以無道可言。
貪腐泛濫。食品安全等問題如同洪水泛濫,自古以來治理就有兩條路——堵塞與疏通。傳說鯀有一個神奇的東西——息壤。所以他治水單純采取堵的方法最終失敗。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禹治水采取以疏通水道為主的方法,輔之以堤壩圍堵治水成功了。
現在“精英們”忽悠人民法律是萬能的,只要監管到位,嚴刑峻法就能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不了是因為立法不嚴密。然而什么樣的法能規制心中無道之人呢?沒有。
中國話講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為的法律卻很難做到疏而不失。在嚴密的法律總有漏洞。古代圣賢思想都是在疏通人類的向善之道。“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在利益的得失、取舍面前要懷仁義之道。所謂的市場不是離開人的市場。所謂的供求關系歸根結底也是人的利益關系。而所謂市場調節機制更是造成資源浪費后的滯后調節機制。在今天資源浪費枯竭、環境污染嚴重,依靠所謂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能夠解決嗎?不能。
為國以義為利——有計劃的市場經濟論
主流的經濟學家們如吳敬璉等,現在大談“頂層設計”。所謂頂層設計的說法不過是從建筑學上套來的。所以我也借用個建筑學的說法——基礎設計出問題,頂層設計也白搭。為什么說經濟改革的基礎設計出了問題呢?因為我們的主流經濟學家都學的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說學其實是客氣了,他們不過是一群 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的販子,而且是小商販。 因為大商言譽,以譽為利。而這些人忽悠改革以什么為指導改原則呢?別管怎樣花言巧語,其實質還是一個“利”字。再說白了是一個“錢”字。如此說來能不是見利忘義的小商販嗎?話說回來他們還不如小商販,因為不是所有小商販都是見利忘義之徒。而我們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呢,卻大都是見利忘義之徒。
什么是市場經濟?在沒有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之前,五千年來中國沒有市場嗎?沒有經濟嗎?有,有人類生活就必然有勞動,有了勞動生產就必然有經濟。存在勞動的交換,就必然有市場。而中國人為什么五千年來,不會把市場奉若神明呢?
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里認為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萬物生之有時,故用之不可無度。而今天我們的建設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就是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泛濫,唯利是圖造成的。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信奉資源的市場的配置。有的時候我就非常氣憤,天下無事的時候,那些市場經濟的巫婆神漢們出來忽悠,而一有個災難,他們就都死魚閉氣了。旱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沒見一個市場經濟學家出來,用自由市場經濟忽悠一番。那是我就主張如水災的時候,我們應該學學西門豹治鄴,扔幾個自由經濟學家到水里去。我就不信他們萬能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就治不了水。
一..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錯在哪里?
經濟學作為人類的一門學問必須要考慮兩個重要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而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很顯然在考慮這兩個關系上建立學說。他們不過是在以經濟人假說前提下建立起來的一門學說。把人單純的看成經濟動物來研究。所謂的供求關系的市場運行機制不過是建立在利益驅動之上。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就是新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本質。而且他們僅學來了私有產權理論,而沒有共有產權理論。信奉一私就靈。
造就市場迷信者不懂立人之道曰仁.義,眼里只有利,而沒有義。所以在他們設計的市場經濟里僅有利益這個驅動,而沒有“義”這個制動。這正如中國古人所說——“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所以在他們的不仁不義見利忘義的經濟學思想指導下出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就不奇怪了。因為人們都見利忘義,為了賺取利益就可不擇手段。還是提醒造就自由市場迷信的巫婆神漢們一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基礎設計出問題,頂層設計也白搭。
二. 市場調節手段本質上是利益調節機制而不是表面上供求關系調節。
計劃和市場都是人們為達到經濟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而市場調節手段本質上是利益調節機制而不是表面上供求關系調節。也就是說沒了利益也就沒了供求。如現在的樓市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如果僅限于這個功能上的供求關系,那么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真正需求即所說的剛需。因為房子的功能變了,用來炒作牟利,而房子的使用年限又幾十年,不像蘿卜青菜放不住。現在的供求關系大都體現炒作的需求而矣。所謂的供需關系就是利益需求關系。現在炒作者不是需求房子,而是需求房子帶來的利益。
房奴的說法很形象,作為一般消費而言,就是一個錢貨兩清的交換。而人們發明了超前消費就不然了。你可以提前享受住房而慢慢還貸。在享受這種看似的優惠時,我們應該想想,為什么我們非要以透支未來的收入方式來買房呢?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們買不起房子而要去透支未來的財富?
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一.我們的勞動收入被人為的壓低了,是我們的收入積蓄不足以買房子。由于人為的壓低了勞動者的收入,也就是分配不合理,以資為本,資方撈取了更多的利潤。二.是因為壓低了勞動者的收入,有反過來制約了商品的流動,所以才會發明出超前消費。而超前消費這種方式呢?就是資本在賺取你現在勞動的價值的同時也一并賺取了你未來勞動收入的價值。
物理學上有一個黑洞的概念。黑洞坍塌把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吸收。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黑洞嗎?人類的經濟社會就有這樣正在坍塌的黑洞。
俗話說,出來混的,是早晚要還的。又說,欠了債是要還的。如果是欠債不還,那么誰還去放債?如果是欠債可以不還,那誰不都去賴帳?新自由主義的學說盛行,美國的超前消費形成了一種發展模式。但是不懂哲學,不懂辯證法的經濟學家,僅是耍小聰明的愚蠢之人。
欠債是要還的。超前消費形成了巨大的金融黑洞,吞噬著人們將來的財富。如果一個美國老太太的超前消費她又不想還債,那么她死去后就形成一個小的金融窟窿。這個小的金融窟窿如果不堵上,就會形成一個象影響天氣的蝴蝶效應一樣,最終影響金融的穩定。如果不計其數的美國老太太出現,就會引起超前消費這個大黑洞的坍塌。
房貸如同讓人們背上了一個如同蝸牛背上沉重的殼一樣的房子。人們把自己將來的收入都抵押了。貪婪的金融家發明的金融衍生工具,瘋狂的賺走了人們將來收入的利潤。而對人們來講未來收入是不確定的。一旦經濟不景氣,就沒有將來的收入。而貪婪的金融家早已忘記了金融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樣超前消費的黑洞坍塌就是必然加快的到來了。
新自由主義的超前消費學說其實也不新鮮。早在中國宋代王安石的《青苗法》就和他很相似。王安石的《青苗法》失敗,中國古人有過很深刻的總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腳踏實地,心情舒暢。”一個社會要發展經濟,借貸僅是權宜之計。萬萬不可把它當成了正常狀態。過渡的借貸就形成了金融的大窟窿。借貸是要還的,即形成了一個吞噬將來的黑洞。要想這個金融黑洞不坍塌,是有把借貸還上。不還上,經濟發展一旦下行,這個黑洞就要坍塌。如同潰堤的洪水一樣。毛主席不圖虛名,不靠借貸來發展經濟。國家既無內債也無外債。今天的中國走了一個片面追求GDP的發展模式,如今還要用大規模信貸刺激的方法發展經濟。從超前消費的信貸模式是形成吞噬未來財富的金融黑洞角度來講,這個方法實在是不足取。人為的金融黑洞搞不好是要坍塌的,。政府債務也是政府的超前消費。現在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我們可能左右不了世界,但要能左右自己。所以說現在又不要提醒一下把住房作為一般生活消費的人們。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需品,房子是大宗生活用品,許多工薪族的常人要傾付一生的積蓄,現在才能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所以在買房前你要想清楚了,現在買房子很可能就套牢了你一生的幸福。
三.國家以義為利而不以利為利是存國之道。
我們生在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往往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智慧的雙眼。要知道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樣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 現代科學給人類帶來了許多利益。而科學必須.也必然服從于自然辨證法的辨證之道。利與弊就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即對立而又互生。而真正能實現化弊為利需要更高的智慧。
比如一碗飯,不管它是一元錢還是N元錢,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的饑餓。這就是物品對于人的使用價值。而人們生產的所有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應遵循遞減的規律。就如汽車.電視等商品越用越不值錢。而房子呢?顯然違反了這一規律。房子越來越值錢了。這正常嗎?不正常。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正常?根本原因還是賣地財政。
土地對于人來講,它的使用價值應該是不變的。之所以現在看來它的價值變了,地價猛漲源于它的用途變了。就是說種糧食不如“種”房子。正因為房子升值才造成土地升值,土地升值又造成房子升值。這樣一個相互作用的關系。以北京為例三十年前的多少耕地今天變成了房子。而人的生存需求絕不是僅有一個房子。常說的衣食住行,房子也是排在第三位。
今天我們在土地上“種”了那么多房子。而可想而之這些地原來就是種糧食的。所謂的市場調節就是一種利益調節,建立在人們的趨利基礎之上。因為種糧食不如“種”房子的利益驅動,農民也不愿種糧食了。谷賤傷農,如果盲目相信市場調節,就是只有造成糧荒后,糧價飛漲,種糧有利可圖人們才愿種糧食。現在這種可怕的事情已經出現了——土地撂荒。
房價不回落的后果就是土地再不斷的被侵占,而用來蓋房子。因為現在看蓋房子仍然是有利可圖的。房子和房子連帶的產業再不斷的吸引勞動力離開土地。現在說的十八億畝土地紅線恐怕早就成夢中的事情了。我們不種糧食,難道真的相信世界會養活中國人嘛?即便是那樣的話,更不知道糧食是個什么天價了。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不要認為危機還很遠,房價不會降下來,你就拼命的炒高地價.房價。真的房市大堤垮的那一天恐怕誰也跑不了。不要認為錢就是物,錢是印出來的貨幣符號,物品流通工具。金子可能很值錢,但也要看在什么時候。假如在沙漠里,給你一袋金子和一袋子水,讓你選擇,你可能就不會選擇金子,因為背著它你就走不出沙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想世人之爭,皆因不明厲害。明利害,人皆趨利而避害之。所以說不要以為房子會毀了你的幸福是一個神話。
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自由經濟學家們天天口里市場呀,政府呀,如何如何的胡鼓搗一番。他都沒搞明白 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不明白市場也好政府也好都是人在其中活動。為什么一個人一到了政府里就會搞腐敗?因為受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機制作用。在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把人變得無道也無德。
古語說:國家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而國家一但以利為利必是受了小人的蠱惑。一個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必須要一個以義為利的政府才能穩定。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市場的運動名以上是供求關系,本質上是利益關系,利益驅動。而少了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的政府國家天下就會亂了套。如農業是基礎產業。可農業生產利潤少,如果依任市場的所謂調節,放縱市場的趨利,就是土地撂荒。沒人去生產糧食。真輪道物以稀為貴的糧食少了,出現了糧荒,糧價上漲再去種糧就來不及了。那是會出饑荒的。
四.中國計劃和市場相結合調節利益的簡單舉例。
前面說了為國以義為利。所以中國思想家們始終沒有放縱趨利的市場。為了維護國家穩定大多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重農抑商就是國家計劃。“《管子》一書在經濟思想方面,還體現出宏觀經濟管理理論的輕重論。輕重論是管仲首創的,后來的管商學派又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宏觀經濟管理理論。他們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社會經濟,把握左右經濟形勢的主動權。主張實行重征商、官山海和禁榷制度等,使封建國家直接掌握大量資財,以散斂方式控制物價和調節經濟,并實行利出一孔,使每個人都根據其為國家所作貢獻大小而得到利益。西漢武帝時桑弘羊等人所推行的各項經濟政策基本上是輕重理論的具體體現。此后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理財家如劉晏、王安石等人所提出和推行的經濟政策也都受了輕重理論的影響。因此,輕重論學派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理論方面最重要的思想派別之一。”(來源網絡)
所以說中國的為政者在自然農業經濟時代,面對市場也不是無所作為,依任谷賤傷農的事情發生。國家建立公益的常平倉制度。什么叫“常平倉”?《漢書》的記載說得很清楚了,就是運用價值與價格的規律,來調節糧食供應,穩定糧食的市場價格。實際操作手法是,在市場糧價低賤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由國家財政大量收購入倉;在市場糧價上漲的時候,開倉放糧,適當降價出售。這就是說為國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
而現代新中國建立為了發展工業又采取了工農業剪刀差的政策。中國的國家發展不是依靠對外掠奪,也只能采取以農補公的工農業剪刀差。通過國家計劃讓利益流向工業而發展工業。再通過工業反哺農業,這也是中國人富國有道。
五.中國在執行計劃經濟的偏差。
一提起計劃經濟也許有人就有要走回頭路的說辭。實際上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即使是計劃經濟亦不過如此。過去我們實行的是國家計劃經濟。之所以叫國家計劃就是完全由國家根據社會需要指定國家生產計劃。看似廢話的解釋,實際上說明正真存在的問題。過去我們的計劃制定并沒有落實上面的關于國家計劃的解釋。我們的計劃經濟更多的是官的命令經濟。命令經濟的一個特點既是他不放映人民需要需求,卻反應了官的需要需求。是官為了出政績的命令經濟。形象的說是拍腦袋決策。
以浮夸風為例,畝產量世上萬斤的放衛星不根據實際的放衛星,是人民需要嗎?人民需要的是糧食,不是畝產萬斤的“數字衛星”。誰需要呢?是官需要。出成績,有政績固然是好事。但是不根據實際的放衛星就成了壞事。歷史上毛主席主張實事求是,反對高浮夸風是盡了最大努力的。再比如學大寨.學大慶,就可以說官們把形式主義那一套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造梯田是大寨根據自己的特點來的,沒有條件你大煉什么鋼鐵?官們學就是照虎畫貓的學法。這一切都是由于官們貪功心切,而自身認識不足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到了學雷鋒他們的學法亦如此。最后毛主席怎樣糾正學雷鋒的形式化的呢?毛主席說:“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以此足見毛主席的睿智與下面官們的形式主義嚴重。過去的錯誤現在看起來都成了笑話。但是錯誤該誰的,就是誰的。不能都歸在毛主席頭上。
說這些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是計劃經濟錯了嗎??還是官們的命令經濟使計劃經濟出了錯?問題在哪里?是國家計劃經濟是官們的主管經濟成分和好大喜功的官作風造成的。人民的國家,經濟計劃卻把人民拋開,經濟計劃可能合乎實際嗎?所以要倡導計劃經濟前面必須加上人民二字。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經濟必須是人民的計劃經濟。名不正,言不順,行之不暢。人民計劃經濟名正了之后就是性的問題了。
網絡時代該人民參與創造了條件。市場調節是一種滯后調節機制。現在居然造成了一種迷信市場調節之風。市場交易反映需求與依靠市場的調節機制的市場經濟是兩個概念。市場需求是一種需求的滯后反映。有一種超前反映需求的方式嗎?有。網絡時代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條件。計算機的應用已經使信息的匯總成為瞬間的事情。講計劃就要講到變化。如同打仗敵情萬變,我們能守著原有的作戰計劃不變嗎?計劃不是僵死的計劃。刻舟求劍的寓言誰都知道,就事論事的人多,靈活運用的人少。
社會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應該以共有產權理論為指導。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應該是個個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市場活動。而以私有產權理論為指導的自由市場經濟都是個體參與市場活動。就當前面臨的經濟危機來講,不重新認識計劃經濟的有利之處,不重新建設新的人民計劃的市場經濟其他的解決方法都是小道不是大道.
所以說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絕對錯誤的提法。市場的作用在于實現資源交換而不是資源配置。具體怎樣交換合理地配置資源要體現人民大眾意志。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讓人民意志在管理國家中起決定作用。為政者在管理市場,管理國家當中的的個人意志必須體現與符合人民意志。
六. 給產業工人多放一天假就可解經濟危機
現在的為政者根本不懂蓄養之道而是想著涸澤而漁。大商言譽,以譽為利。而我們的為政者卻根本不懂得與失的辨證法,唯利是圖。郎咸平說挖金礦故事:
A先生挖金礦可以賺100元,當時他有兩個選擇,給10名礦工每人1元,這個僅夠他們溫飽用,A先生可獲利90元;第二個選擇,每個礦工給5元,A先生獲利50元。前一個選擇就是國富民窮,而后一個則是藏富于民。“礦工手上有5元,1元解決溫飽,還有4元可供支配。A先生會發現,他增加了投資機會,可以開個大賣場,每個礦工都會消費1元;而賣場需要10個女服務員,這10個女服務員和礦工結婚需要生孩子,于是A先生可以賣嬰兒用品,礦工再花掉1元錢消費;而結婚后要住房,A先生可以開發房地產,每套房子2元錢。“你看,如果是后一種選擇,即使A先生不再挖金礦,這個社會也可以自己增長。”
可是,在前一種選擇之下,A先生不可能繼續一系列投資,“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當前社會的第一個病--投資經營環境全面惡化。”
10個礦工生產的金子都出口了,出口拉動,但2008年碰到金融海嘯,這是美國人的泡沫消費爆破,而后金子無法出口,10個礦工立刻失業,這就造成了我們第二個病--產能過剩。”
在這個重大時刻,我們政府也就是A先生,從口袋掏出40塊,這40塊就是4萬億投資,建高速公路,這樣拉動GDP保8沒有問題,10名礦工又就業了,“但高速公路建完以后怎么辦?沒有車跑的高速路就叫產能過剩,利用明天的高速度產能來消化今天的產能過剩,結果會使第二個病更嚴重。”
A先生在第一種選擇下被迫投資出去了50塊,最終還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又不得不從口袋里掏出剩下的50元錢蓋豪華別墅,使得房產一下子從2元錢漲到了50元錢。“這個簡單的例子已經把問題說得非常清楚,原來房價漲不是經濟更好了而是生了病,產能過剩的‘發燒’癥狀使得房價大漲。政府的政策能不能壓抑房價?可以,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政府再調控房價老百姓還是買不起,因為A先生做出的是第一種選擇。”
今天有人說如何叫懂政治,依我看有些人是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更沒有把國家當成一個整體的巨系統。不懂勞動價值論,只想以錢生錢賺錢。根本不懂一個國家的持國之道。認得錢,但不明白貨幣的本質。以系統論的觀點,在一個獨立的貨幣體系內,錢就是一個貨幣符號而矣。它是商品流通目的是實現價值交換,商品交換,滿足人民需求的工具。根本上來說還是進行的勞動價值交換。而單純的引進外資而不是伴隨著物品的實物購入,沒有任何意義。有些人掌著國家宏觀經濟大權卻掉在錢眼里,在今天還哭著喊著讓人家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錢可以代表資本,但不是資本本身,錢就是印出來的紙幣而已。而現在世界流通美元,把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如此美元這個資本符號可以跨國界自由掠奪利益,但是人這個勞動力卻不能自由流動。中國人犧牲了資源,破壞了環境,制造了商品賣給美國人,換來美元這個信用符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而不盡國際義務,相反他把大量經費用于軍事,以武力保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不能說今天中國市場經濟迷們是神經病,更是腦殘。
以資本的發展方式大家都熟悉。資本現在已經發展到貨幣符號、電子符號手段(貨幣資本)。所謂的投資,投多少億的資(貨幣信用)開始啟動生產這個程序:征地、建廠、購置設備、組織工人生產、銷售產品、回收資金得利,得利再投資,形成一個循環。在這個運轉程序中,人是能提供勞動力商品的被雇傭者,人成了資本的奴隸。再看現在的虛擬經濟,其本質就是通過資本憑證(股票、證券等)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利用交易差價賺取貨幣資本。這個交易過程本身并不創造任何可利用的實物和實物價值。但它可通過把資本憑證虛擬增值方式炒高,進而獲得更高的貨幣資本。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就更不必說了,他連資本憑證都懶得炒了,直接炒資本憑證交易本身了,人徹底淪為了金錢的奴隸——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資本經濟。
現在的金融——紙幣的實質是人們以信用的方式達到實現物品交換目的信息。就電子貨幣而言就更是信息化了。現在國際上流通以美元為結算工具,而這個信息或叫信用的制造者——美國的私人央行卻不受國際社會的限制,使美元信用成了美國金融霸權漁利世界的工具。各個國家為了從本國外得到物品必須已出售商品的方式獲得美元的信用即美元紙幣或電子貨幣。而美國則靠著發行美元信息無償的得到了商品。而大家以美元買回的美元國債恰恰體現了我們白送給美國的商品已經被美國消費了的價值。
對于一個獨立的貨幣體系——國家系統而言,完成生產到消費的流通,貨幣僅僅是流通媒介的作用!要知道,錢是印出來的貨幣符號——流通媒介。所以對于一個國內生產到消費的流通過程而言,問題的關鍵不是資本——貨幣符號,而是生產所需的技術人員、材料、設備等。三十年來干的最傻的事情,就是在外匯儲備沒地方花的時候,還在大量引進外資——用句民間俗語形容就是賣兒招女婿——引進外資的貨幣符號,而對外商而言在國內生產要使用人民幣流通工具,所以央行就要印刷人民幣,把外資美元換成人民幣給外商使用,而把收來的美元用來買美國國債靠利息增值賺小錢。外資利用央行印刷的人民幣經營賺了大錢。與其這樣為什么不能央行直接給中國的國內企業借貸或投資?那樣企業最終歸屬還是國家的。
關于錢這個貨幣產生的金融危機,也必須提到哲學的靜止與運動的高度去看待。依照節段論來解決。很顯然,貨幣代表財富是個相對靜止的狀態。而貨幣又是商品流動的媒介,和商品成反方向的運動。虛擬經濟的出現,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等加速了貨幣在私有制下流向少數人的速度。聰明的金融寡頭不是把窮人將來才擁有的財富的利潤都賺走了嗎?貨幣存在的形式趨于靜止狀態。人生必駕于物,社會化的生產又使得人必駕于的這個物只有交換才能得到。錢都賺到了寡頭手里,商品怎樣去實現交換?不要說金融危機蒸發了錢,金融寡頭(少數)是賺了大錢的。他們不聲張而已。
然則萬事萬物都離不開辨證之法。老子說:“物,當其有以為利,當其無以為用。”現在金融寡頭們只是占有了利,但現在利馬上就要沒用了。美元我看是要黃了(大幅貶值)。給人愈多,己欲有。錢的交換作用消失殆盡,擁有的錢也沒用了。所以索羅斯才著急了。能依靠濫發美元(中國信貸刺激)解決問題嗎?不可能。因為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沒有解決。信貸刺激等方式僅是救一時之急,錢照樣還是流到富人的腰包。依靠水滴是解不了渴的。
搞改革,很可惜我們國家的“管家們”不懂得統籌算大帳,只會掉進錢眼里算小帳。如過去搞的通過銀行借貸修路,建收費站收費還貸的方式,最終形成了一個個收費站就如同國家經濟循環上的一個個腫瘤一樣的結果。一方面,一個個的收費站都增加了物流成本,最終反映到物價上。另一方面,一個個的收費站又助長了少數人的不當得利。所以說民資不能進鐵路、公路,因為不能讓少數人為了賺錢而霸道。
一個人民共有的國家系統而言,對于鐵路發展首先規模要適度,但要說鐵路發展缺資金簡直是笑話。因為每年的行政人員開支是多少?每年的三公消費是多少?有錢養公車而沒錢去搞投資修鐵路?如持家之道一樣,只能說明我們持國之道有問題,錢這個貨幣流向有問題——就如同一個好吃懶做的家庭錢都用來吃喝玩樂。修鐵路就應該國家投資,而不應該讓鐵道部自己借貸。況且鐵道部的負債對于國家而言是內債,而不是外債。說鐵道部負債多少如何如何,國家直接增資不就得了,難道現在鐵路不是國家的?國家對鐵道部增資,這個錢就如同從左手換到右手一樣。毛澤東時代發展全民所有制企業采用的就是國家撥款。跨越式的發展高鐵國家有責任。
以鐵路改革思想為例,有一個說法,鐵路改革要擺脫政府職能的定位。其實要找好鐵路職能的定位,首先想好鐵路是誰的,再談鐵鐵路改革路職能定位?我覺得許多人可能忘記了,中國的鐵路是人民的,大家的。既是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才是鐵路的職能。這個職能不僅是什么政府職能,而是由鐵路的所有權決定的。所以說要講產權,不能是講私有產權理論。更要講共有產權理論。堅持人民財產共有公用原則。新中國成立,他是一個人民的國家,國家是大家的,不再是任何私人的,封建帝王私有的國家。所以新中國的人民共有財產前面都冠以人民的稱呼——人民政府,人民醫院,人民鐵路,人民公園,人民郵電,等等。
就鐵路來講他的建設目的就是服務于人民。而不是讓少數人經營謀私利。所以說鐵路首先是公益性質的,服務人民是第一目標,兼顧盈利。所以說,鐵路改革必須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共有產權理論。如此才能找到鐵路職能的正確定位。
談鐵路改革必須堅持人民鐵路的公道性質,而不是把人民鐵路變成私道,私路。人民鐵路的所有權很明確屬于全體人民共有財產。所以說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就是義,反之把人民鐵路變成少數鐵路人,或者其他個人謀私利的工具就是不義。人民鐵路作為一個服務人民交通行業為了鐵路自身的發展應該適當賺取利益,而這個利益最終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民。所以說,在利和義的關系上要搞好適度平衡。也就是說——別談什么政府職能,改革要實現義.利兼得。
對今天的中國經濟而言需要的不是發展而是減肥.人類勞動是為了人類生活。現在人類的生產能力已經相對提高,造成了因分配不均的產能過剩。為什么不給勞動者更多的休息時間,而總想著涸澤而漁的擴大產能呢?在保證產業工人工資水平時讓產業工人多休息一天第三產業如餐飲旅游等自然發展起來,經濟自然繁榮起來。所以說給產業工人多放一天假就可解經濟危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