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當前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毫無具體內容,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僅起到欺騙無知群眾的作用,以致于社會經濟畸型發展,出現盲目城鎮化現象。執政當局找不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步入不斷折騰的改革迷局之中。為了保護、節約和合理利用有限資源,為了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有必要對科學發展觀賦于具體的科學內容,樹立“新型科學發展觀”。 “新型科學發展觀”是,“在嚴格保護環境、文化遺產和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使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科學發展,公平發展,全面發展,平衡發展”。我們必須在新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求發展,旗幟鮮明地反對當前錯誤的城鎮化經濟發展模式,抵制盲目的城鎮化。
當前,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強征強拆、毀損耕地和三農問題等問題,大部分是由當前錯誤的城鎮化經濟增長模式造成的。現行的城鎮化(包括城市群)模式是一種高浪費,高消耗,高污染,高負債,高透支、高度失衡的畸型經濟增長模式。這種刻意追求的板塊式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不是社會經濟綜合平衡發展的自然結果。“揠苗助長”地推行城鎮化,是違背客觀規律,違背人本理念的。是官商勾結,對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投其所好,人為地對農村人、財、物等征橫暴斂和高度集中的結果。
這種模式不僅破壞了原有的地區人口分布的平衡性,破壞了原有的人口與資源分布的協調性,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嚴重毀損和浪費。城鎮化特別是城市毫無節制地無限擴張,不僅帶來交通永久性擁堵,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失地農民大量增加等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國際竟爭能力,使得我國無法獨立自主地應對大的自然災害、戰爭,無法保持政治和經濟在國際上的獨立自主性。難道這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嗎?追求這樣的現代化有何益處?當前城鎮化發展對資源的破壞性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發展時期,黨和政府不顧廣大上訪人民群眾要求保護耕地、保護農田的呼聲,繼續推行錯誤的城鎮化政策,犯了比大躍進“共產風”、“浮夸風”更為嚴重的錯誤。
城鎮化實際上是在漸進式地解體集體經濟組織。城鎮化不僅掠奪了農村大量財富,因城鎮化而致貧,而且使得農村勞動力越來越不足,在農村經濟落后,生產效率低下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引進私人資本使農業產業化,那必將進一步解體集體經濟組織,使之名存實亡,農村土地最終會兼并到少數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手中。這不僅是嚴重違憲,而且會使大批農民變成赤赤裸裸的城市貧民,圍繞土地問題也必將引發農民的激烈反抗,加劇了社會矛盾。
城鎮化發展模式不僅與新型科學發展觀背道而弛,而且其掀起的一股充滿血腥的強征強拆歪風與現代社會文明價值觀嚴重背離,嚴重違背了基本的公平理念。
農民的土地是由集體經濟組織集體所有,實際也是農民自己的土地,所得的土地是憲法所規定的,是犧牲了無數先烈才換來的生產資料,是實現農民當家作主的重要物質基礎,來之不易。如今,農民的土地所有權(集體共同所有)、財產權、安居權(不僅是一種福利更是一種物權)隨意被侵占和剝奪,毫無安全保障。各地暴力強征強拆導致農民被逼自焚,被碾壓,被打致死事件層出不窮,場面慘不忍睹,各地政府突破了任何道德底線,***卻裝聾作啞,熟視無睹,其基本政德都沒有。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
當前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如:戶籍制度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建設用地緊張問題、買不起房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都是緣于不公平的問題,而不是要不要城鎮化的問題。由于不公平的發展政策,必然破壞原有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和人與資源配置之間的平衡關系,導致了發展中的種種問題的存在。如建設用地緊張問題,其實根本就不緊張,只是發展的不公平導致局部地區或區域緊張,而廣大農村和欠發展地區就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再如買不起房問題,也其實根本不是問題,一方面就住房總量而言早己超過人口實際需要量,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家庭房屋閑置浪費,未得到充分利用,很多城市居民家庭多套住房,而另一方面卻出現大部分農民工在城里卻買不起房和毀損農田建樓房問題。
因此,新一輪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高舉公平發展的大旗,樹立全局觀念,整體觀念,把發展中的公平性問題放在首位。由此,必須取消一切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自由貿易區和外商投資企業等種種特權和優惠待遇。經濟發展的重點要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去。要大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公私各經濟組織處于一個公平的發展平臺上求發展。因公有制經濟是一種平等產權的共有經濟,是人民群眾的經濟,有別于獨占壟斷的私有特權經濟,理應適當優先,政府應當發揮政府強大的公共管理和組織職能,發展壯大公有經濟。在農村應根據自愿原則恢復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總之,凡是不公平的地方,凡是貧困的地方,就是我們最需要發展的地方,忽視公平原則片面地發展城鎮化是犯了歷史性的大錯誤。 然而,有人錯誤地把公平與效率強行對立起來,認為“城鎮化的效率高”,“城鎮化是現化代的必由之路”,“是共識”。事實上,城鎮化只不過是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和經濟現象而己,城鎮化與現代化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聯。停止城鎮化,農村一樣可以實現現代化,農民一樣地可以致福。社會是人的社會,人的事情完全可以依據有利于人的意志來實現,有違人民利益的城鎮化決不是什么“必由之路”。公平與效率是完全可以統一起來,分好蛋糕與做大蛋糕并不矛盾。人在生產力要素中處理首要地位,是第一生產力。只有解決好公平問題,才能夠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才能夠實現社會成員整體素質的提高,社會生產效率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同等條件進行比較,以色列和朝鮮等小國家就是我們的榜樣。某些人所說的“共識”,實際上,恰好是廣大人民群眾反對的。因此,以新型科學發展觀對決新型城鎮化,以公平發展對決偏私發展,以全面發展對決局部發展,以平衡發展對決盲目發展,社會整體效率必勝于片面的城鎮化效率。 目前圍繞城鎮化問題中央正在擬定的一系列政策,如戶籍制度改革中實行“以經常居住地來登記戶籍“,”剝離與戶籍相關的福利“,”農村土地自由流轉“等等,都是企圖進一步解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剝奪農民的生產資料所有權和相關財產權,讓農民變成赤赤裸裸的“市民”和被任意宰割的脫離自己集體經濟組織的社會個人----城市貧民;企圖將失地農民套上被資本奴役和剝削的枷鎖,成為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永遠統治的馴服對象。
最近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決定“要在2030年打造32個城市群”,“ 加快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由此可見,“以人的城鎮化”是假,繼續圈地搞城鎮化才是真。 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要成就億萬農民的市民夢”。這些政策都是不合實際情況的。早在十多年前就可以憑一紙文憑和就業合同就可輕松轉為大城市戶口,加上金錢社會普遍腐敗,農轉非早就幾乎是隨心所欲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戶籍限制。建制鎮和小城市離農村家近,根本就沒有農轉非的必要。
市民身份與農民身份真有很大差別嗎?實際上,就社會保障而言,農民工可以參加有別于農民社保的單位社會保險,社會保障方面的差別實際上沒有,關鍵是有沒有較為理想和穩定的工作單位,否則,再如何市民化也歸于零,因此差別體現在就業崗位上而不是身份上。當前農村戶籍由于還附帶有相關的物權(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住房、自留地),其含金量其實高于城鎮戶籍含金量,根本不存在“億萬農民”有“”市民夢“的事實。
億萬農民的真正夢想是什么?夢想工作單位離自家房產較近能照顧家庭和農業活動;夢想有較為理想和穩定的工作;夢想農村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因此目前的三農問題和貧富懸殊問題不是城鎮化水平低的問題,恰好相反,是發展不公平,盲目推行城鎮化造成的結果。
當前,為了滿足盲目推行城鎮化建設用地需要而提出 “18億畝耕地紅線的劃分”實際上是錯誤的。言外之意是,18億畝耕地以外的包括農田在內都是可以轉為非農建設用地,這一陰謀充分體現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這不是真正要保護耕地,恰好相反,是為大量毀損耕地而制造出來的一個“合法理由”。真正保護耕地的話,應該實行以實物管理為主的全面管理,不應僅限于數字和質量管理,更應重視實物管理,由數字游戲變為看得見摸得著實物,人民群眾易于監督,這樣再怎么聰明的官員也忽悠不了人民群眾。 總之,果斷地放棄城鎮化政策,在嚴格保護環境、文化遺產和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使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科學發展,公平發展,全面發展,平衡發展”,才是走出改革迷局和化解當前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今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方向。 如果我們的黨和政府走不出城鎮化經濟發展模式的誤區,找不出一條發展社會經濟的新路子,那么,我們會要走很多彎路,經受很多折騰和痛苦,廣大人民群眾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幸福感與時代發展不對稱。黨和政府也白吃了皇糧,白養了精英專家。
2013年12月26日
注:湖南湘潭市某鄉境內有韶山灌渠通過,土地肥沃,旱澇保收,歷來是水稻豐產地區,特別臨近漣水河地區(湘江支流)砂性土,易除草,結果壯實,是當地最好地農田。如今政府強行征收該10000多畝農田,經當地村民多次進京上訪,本文系上訪報告改寫而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