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核心內容無疑是民族復興。因此,在為民族復興奮斗的過程中,就有一個重大的思想文化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的中國夢,究竟是以中國文化作為價值內核,還是以西方文化作為價值內核?我們究竟是以自己的文化作為立國之本,還是以別人的文化作為立國之本?這是一個民族在新的歷史關頭需要做出的重大選擇。
地球上有千千萬萬種生物,只有人類有能力建構完備的文化。人類建構的文化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利益置于地球生物圈的中心,也就是把自己物種的利益置于所有其他物種之上。而在人類社會中,每一個民族在建構文化時,也都想把本民族利益置于人類文化體系的中心,也就是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所有其他民族之上。因此,民族文化就是民族利益的表達形式。
當我們用別人的文化作為立國之本,就意味著我們是別人的文化附庸,進而很容易成為別人利益的附庸。今天統治世界的政治學說、經濟學說、維系國際秩序的國際機構及其運行機制,都是按照西方人的利益需求設計的。這些學說和運行機制,建立在以西方中心論為內質的西方人文學術和社會科學基礎上。我們信奉西方文化,就意味著必將心悅誠服地為西方的利益服務。
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我們一直強調要跟國際接軌。所謂“國際”不過是以西方利益為核心的一種利益格局,我們通過服從“國際”的游戲規則而成了為西方國家輸送利益的機器。我們在“與國際接軌”上吃虧越大,在民族尊嚴上受到的損傷也就越大。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我們應該從容反省。中國要想實現真正的民族復興,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以我們五千年文明所創造的民族文化作為立國之本,作為民族靈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民族復興。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夢”的實現和民族復興都是要打折扣的。
百余年前,中國精英群體斷然拋棄本民族文化,一頭栽進西方文化的懷抱。這種文化選擇的初衷,是為了迅速實現工業化,以便增長國力、擺脫西方列強的控制與掠奪。而當中國實現上述目標,當我們的GDP達到世界第二、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的時候,中華民族感受到了內在需求,即激活已被拋棄100多年的傳統文化,并讓其在現實情境中重放光芒,成為“中國夢”的支撐,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支撐。
“中國夢”必須以本民族文化為基礎,中國的未來發展必須用本民族文化作為動力來源。只有以本民族文化為支撐,“中國夢”才會不打折扣,中國的民族復興才會不打折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