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發表的《領導干部大多是貪官嗎?》一文可調大膽,居然敢于挑戰普通民眾的領導干部大多數是貪官有“共識”。誠然,這種“共識”僅僅是民眾的感覺的產物,是談不上真實性、科學性,但其根源還在于民眾想作出真實性、科學性的判斷,可官方提供的相關信息極其稀缺。在信息高度不對稱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承認這種“共識”的順理成章性。
讓我們來看看《領導干部大多是貪官嗎?》一文是如何在領導干部大多數不是貪官上自圓其說的。細看文中的三大理由,不禁啞然失笑,竟然全是那壺不開提那壺。
一是說全國受查處的貪官僅占領導干部隊伍很小的比例。作者難道不知道,民眾因腐敗現象嚴重而怨聲載道,更對查處貪官不力強烈不滿嗎?民眾只要弱地回敬一句“全力查了嗎、全面外了嗎”,便可讓這樣的論據體無完膚。所以,還是別提“比例”為妙,一提“比例”軟肋盡顯。
二是說現在的領導干部成績、口碑好。這一條是荒謬的可以,完全無視一些地方政府、領導干部的美譽度在歷史最低點的現實,還期望領導干部在民眾有好口碑,太一廂情愿了!沒聽到民眾說嗎?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寶森。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理解習總書記要求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初衷的,不是因為在為民務實清廉做的已經好得不得了,恰恰是因為做的太差了,在民眾當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三是說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監督過程更加嚴格規范了。這又與民眾的感覺差了遠去了,在一些地方,買官賣官“生意興隆”,官位“子承父業”現象嚴重,變破格提拔為“出格提拔”,這方面的新聞報道屢屢成為民眾熱議話題。是的,這方面的規章制度是更加嚴格規范了,但是在執行上卻總是不盡人意。
顯然,憑這三點要讓“領導干部大多是貪官”錯誤觀點也會不攻自破,只能是見笑大方了。
不過,要讓民眾相信領導干部大多數不是貪官也不是沒有辦法,就是普查、徹查領導干部財產狀況,然后定時、定期公示領導干部財產情況。只要能為大多數領導干部銀行存款、有價證券、豪宅豪車等出具與收入相符的證據,做的再地道一點,請“透明國際”介入,民眾的“共識”就會不攻自破,再怎么也必須承認領導干部大多數不是貪官。
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