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爆發的信號
——評“占領華爾街”運動
9月17日,近千名美國青年在紐約發起“占領華爾街”行動,他們在鄰近華爾街的祖克提公園安營扎寨,每天舉行示威游行,隊伍不斷擴大。示威者聲稱他們代表美國99%的民眾,抗議華爾街以金融機構為代表的1%人群的貪婪與腐敗。10月1日,數千示威者在游行過程中與警方發生沖突,有超過700人被警察逮捕。
抗議活動很快在美國各城市蔓延。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0月9日報道,“占領華爾街”運動已席卷全美1067個城市,其中包括首都華盛頓、波士頓、芝加哥和洛杉磯等地。隨后,這場運動又從美國走向世界。
據英美媒體報道,10月15日一天,有71個國家的700多座城市同時發起示威。這一天,僅在德國就有超過50個城市出現規模大小不等的游行。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羅馬、西班牙的馬德里、英國的倫敦、日本的東京、韓國的首爾等國家的主要城市,都舉行了類似的抗議活動。目前,這場在發達國家爆發的、世界性的群眾性抗議運動,至今仍在持續。
什么是“1%人群”?就是以金融業為代表的一小撮壟斷、寡頭資本的代理人——現代資產階級;什么是現存不合理的政治經濟制度?說到底,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度。
追求公正,是革命的永衡動力。《“占領華爾街”宣言》明確指出:
“人生而平等。1%生活在天堂里,99%生活在地獄里,這哪里有平等?一切權利都不平等。”“現在,我們醒悟了,我們不該忍受,我們應該奪回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們應該‘占領華爾街’”!
“天賦人權。1%的人靠吸吮99%的人的血肉而獲得享受,這哪里有人權?這不是人權,這是弱肉強食、踐踏人權的獸權。”“現在,我們醒悟了,我們要捍衛我們的天賦的人權,‘占領華爾街’就是重新解釋我們應該享有的人權”!
有人說,“占領華爾街”運動沒有明確的政治訴求。不!從“99%的民眾抗議1%人群的貪婪與腐敗!”這句口號中,足以說明:這場斗爭的政治訴求十分明確,它最終要求改變的是:由一小撮金融寡頭資本控制的、不合理的全部現存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
“占領華爾街”運動,是美國和發達國家人民正在進行的一場反對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斗爭。這一斗爭表明,他們已無法忍受長期被資本操控的命運,他們正在覺醒!只可惜目前這一運動尚缺少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力量,這必將阻礙這一斗爭的深入發展。然而,不管其結果如何,它無疑是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爆發的一個明確的信號!
何謂“資本主義總危機”?
所謂“資本主義總危機”,指的是整個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衰亡危機。這種衰亡危機應該不是一種局部的表象的危機,而是整體的本質的危機;這種衰亡危機的趨勢一定是不可逆轉的,并具有其內在的必然性質。
如果從純理論角度講,早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問世,公然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起,近代世界“欣欣向榮”的資本主義已遇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挑戰,資本主義的總危機也就開始了。
1916年春,列寧寫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從剖析資本主義內在的基本矛盾著手,進一步分析資本主義在壟斷階段出現的五大特征,最后得出結論:“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
其后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證實了列寧的預言,世界歷史開創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紀元,馬克思主義從原先的書本理論,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這就真正開始了資本主義的總危機。
然而,自從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至今,時間已過去了近一個世紀,期間社會主義體系雖在發展壯大中一度存世70多年,可如今卻遭到了重大的挫折,科學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之中。于是有人就嘲笑列寧的這一命題,認為:說資本主義腐朽,卻是腐而不朽,到了今天21世紀它不是仍然繼續存在與發展?這怎能說資本主義進入總危機了呢?
其實,馬克思和列寧都沒有錯。所謂“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也好,帝國主義的“腐朽”性與“垂死”性也好,這些都是他們對事物本質和發展趨勢所作的一種科學判斷。只要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一天不變,只要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性與私人占有性這一基本矛盾一天不變,就永遠改變不了資本主義周期性的“過剩危機”(金融危機本質上還是過剩危機);就永遠改變不了少數人暴富,多數人陷入貧困這一兩極分化加劇的趨勢;就永遠改變不了階級對抗與階級斗爭的社會現象;就永遠改變不了發達國家同第三世界之間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就永遠擺脫不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強加于人類的戰爭的陰影,由此,現代資本主義也就永遠擺脫不了它被徹底埋葬的總危機!
馬克思和列寧都是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導師,不是算命先生,他們可以揭示出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總趨勢,卻不能預卜資本主義最終滅亡的確切日期。因為資本主義的最終滅亡是需要條件的,這還得看歷史發展何時能為其提供滅亡所必須的條件;但他們對資本主義總危機的判斷始終是正確的。需知,人類的剝削制度已經實行了5000多年,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也已實行了500多年(從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算起),要從根本上取代人類剝削制度的社會主義制度還只有50多年,如今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一點挫折和反復,這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即使是一個人死了,也難免有“回光反照”呀!因此,人們有什么理由去懷疑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必然性呢?
列寧在分析帝國主義的腐朽性時曾經指出:
“壟斷制,寡頭制,代替了自由趨向的統治趨向,極少數最富強的國家剝削愈來愈多的弱小國家,——這一切便產生了帝國主義的一些特點,使人必須說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趨勢之一,即形成為‘食利國’、高利貸國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了,這種國家的資產階級愈來愈依靠輸出資本和‘剪息票’為生了。”
應該說,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依靠輸出資本和‘剪息票’為生”的時候,其“資本的寄生性與腐朽性”的特點已凸顯無遺,而腐朽性自然是事物衰亡的必然。
不過列寧并不認為,資本主義的腐朽與垂死只是一個點,只要到了這一點它就完了;相反,他認為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階段。即使是在腐朽階段,也不等于它已停止了發展。他特別指出:
“如果以為這一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不,在帝國主義時代,個別工業部門,個別資產階級階層,個別國家,不同程度地時而表現出這種趨勢,時而又表現出那種趨勢。整個說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但是這種發展不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這種不平衡還特別表現在資本最雄厚的國家(英國)的腐朽上面。”(《列寧選集》第二卷,第842頁)
這就是說,即使是在資本主義的腐朽與垂死階段,只要資本主義還存在一天,在“個別工業部門”、“個別資產階級階層”、“個別國家”的發展趨勢還是存在的,并且就“整個說來”,它的發展要“比從前快得多”,另外這種發展一定會帶有“不平衡”性的特點。
事實上1924年列寧逝世以后,世界確實因“不平衡”而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
先是爆發了史無前例的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隨后,法西斯帝國主義國家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后社會主義陣營的壯大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進而導致帝國主義原有殖民體系的瓦解;社會主義陣營同資本主義陣營間冷戰格局的形成,兩大陣營相互對峙長達26年之久;最后,蘇聯解體,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美國一超獨霸世界局面的形成。
上述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改變了戰后世界的面貌,也不可能不影響帝國主義時期歷史發展的進程,這都是列寧在生前所無法預見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辯證的對立與統一,對立雙方都不可能是孤立地發展的。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原先一統的資本主義世界分裂為兩個部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陣營的興起與發展,必然不可避免地會深刻地影響著現代資本主義原先的發展進程;反過來,為了挽救資本主義的衰亡,帝國主義又必然會對社會主義國家大搞和平演變,這些變化對資本主義總危機階段的發展不能不產生影響。
斯大林曾經認為,資本主義進入總危機階段后,帝國主義的三大矛盾——國內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及附屬國之間的矛盾;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都將日益加劇。其結果是引發國內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以及世界戰爭,最終就是人類歷史將實現從資本主義世界到社會主義世界的根本轉變。
然而,歷史的發展不是一種直線運動,而是充滿許多曲折變數的復雜過程,許多發展往往是很難預見的。事實上,二戰后世界的一系列變化給歷史的發展增添了新變數,也正是這些新變素在影響著資本主義總危機階段的發展進程,并促使它演變為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
何謂“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
“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就是資本主義總危機在新的歷史時期的表現,它是歷史上資本主義總危機的繼續與發展。
那么,列寧時代的資本主義又是怎么向當代資本主義演變的呢?
回顧列寧逝世后整個世界發生的一系列巨變,人們至少可以從中發現以下幾個不容忽視的重大變化:
第一,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被迫對原有的生產關系作了某些調整,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資本主義后期的發展空間。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固有屬性,只要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一天不改變,這種以“生產過剩”為形式的經濟危機就一天不能消滅,如影隨形。
1929——1933年的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極大地激化了帝國主義內在的三大矛盾。面對由這一大危機帶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總危機,當時的帝國主義國家分別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以德、日、意為代表的后起的法西斯帝國主義,走上一條對外轉嫁危機的老路,為爭奪、控制國際和地區的市場及資源,主動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則走上一條被迫進行改革之路——推行羅斯褔新政。
羅斯褔新政是在確保壟斷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也就是在確保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的前提下,對傳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作了某些調整。羅斯褔頒布的《國家復興法》,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給企業強行規定了生產的規模、產品的銷售范圍、價格和工資水平,力圖緩解“生產過剩”矛盾(這種通過國家“宏觀調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又通過舉辦眾多的公共建設工程,擴大就業,刺激消費,竭力緩和階級矛盾。羅斯褔新政將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推向美國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資本主義后期的發展空間。
另外,1939年德波戰爭爆發后,隨著法西斯德國很快擊敗法、英帝國主義,并進一步挑起蘇德戰爭和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背景下,1942年1月,美國終于聯手英國與社會主義蘇聯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借助社會主義國家對德國法西斯集團具有特別能戰斗的革命戰斗力(社會主義蘇聯以一國之力單獨扭轉了蘇德戰場——也是整個歐洲戰場的形勢),使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取得了最后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極大地削弱了德、日、意、英、法的力量,使美、蘇兩國成了戰后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主導力量。
第二,在美國的扶植下,二戰中衰敗的老牌帝國主義重新演變成為“發達國家”。
由于反法西斯戰爭的戰火未能殃及美洲大陸,由于二戰對美國戰時經濟的刺激作用——特別是對軍工與相關科技發展的刺激,由于各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均遭受到沉重的打擊與削弱,這就極大地有利美國的發展,到戰爭結束時,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蘇聯雖然是社會主義戰勝國,但其因受戰爭破壞的程度極其嚴重,其經濟實力根本不能與美國同日而語)
據有關材料顯示,二戰結束時,美國的經濟占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蘇聯僅占世界工業總量的13%),黃金儲備占全世界總額的三分之二(以1948年為例,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占資本主義世界的54.6%);美國的科技實力遙居于世界之首,僅二戰時期流入的外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如愛因斯坦等)就達十余萬人;美國還保有一支在海外建有484個軍事基地和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強大軍事力量。
出于冷戰需要,二戰后的美國,憑借自己獨有的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優勢,通過推行“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構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重新扶植老牌帝國主義的復興,以達到它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控制;同時在實現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峙過程中,它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了全面的“和平演變”。
一度已經敗落的英法德意日等老牌帝國主義在美國的扶植與支持下,加上這些國家原有的發展基礎,特別是由第三次次科技革命帶來普遍的技術進步,通過新殖民主義的方式(主要利用其經濟優勢進行控制)強化對第三世界國家——原有殖民地的掠奪,終于得以重新復興,紛紛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演變成為以美國為首,“歐盟”為主體的西方七國(美英法德意日加)集團。可悲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科學技術扮演了資本的“奴仆”與“幫兇”的角色。
20世紀40年代開始,以核能技術、電子計算機和航天技術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從美國掀起,以后隨著時間的推延,逐漸波及到蘇聯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大國。
資本主義本質上就是少數資本家通過對資本的占有,實現對多數人剝削、掠奪的一種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無處不在,資本可以占有生產資料,占有勞動力,占有科技,直至占有政治、文化和一切上層建筑各個領域。
當資本占有科技后,科技隨即成了資本的“奴仆”和“幫兇”,大大地助長了資本的掠奪功能,這對延長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拓展資本主義后期的發展空間,往往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1996年筆者曾經初次出國訪美,當時國內一只“大哥大”(像磚頭一樣的早期流行于國內的手機)價值人民幣為12000元;可是具有同樣功能的一只手機(外形反而更為小巧、漂亮)在美國卻只賣1美元,合9元人民幣!兩者相差竟達1333倍!
這一事實至少說明:一只手機的真實成本其實遠低于1美元。而當國際資本(跨國公司)壟斷了某一新技術時,它就可以憑借這一新技術,把它變成任意掠奪需要這一新技術的所有不發達國家的人們(這一掠奪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傳統資本主義對殖民地進行不平等貿易所實施的“剪刀差”)。手機是這樣,電腦、軟件和醫藥科技,等等,無不如此,科技在這里完全扮演了資本的“奴仆”與“幫兇”的角色。
第三,以美國為首的當今“發達國家”,靠飲鴆止渴辦法力圖延續其發展。
如果站在全社會的高度看問題,應該是不會有“生產過剩”問題的,有的只會是生產不足或分配不均的問題。所謂的“消費不足”與“生產過剩”,這些無非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行的惡果。正如馬克思斷言:
“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要解決這一“好像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瘟疫”,唯有“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共產黨宣言》)
在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既然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因而也就不可能消除“過剩”危機,更不可能消除由資本主義制度引發的“三大矛盾”;因而它們只能在資本主義這條破船上修修補補,搞些改良,以緩和矛盾,延續其發展,挽救垂死的資本主義制度。
政治上推行社會改良主義,目的在于緩和國內的階級矛盾。
上世紀中期起,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以美國為首的所有“發達國家”,在對第三世界的掠奪性貿易和世界性的金融欺詐過程中,積累起大量財富,這就使壟斷資產階級有條件通過其代理人——各國的社會黨(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蛻變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黨)政府,為緩和國內斗爭對被統治階級推行社會民主主義,搞一些社會福利。目的是讓勞動人民“為了一碗紅豆湯而出賣長子權”,淡化他們的階級斗爭意識,瓦解其革命意志。
經濟上的改良主義則是推行凱恩斯主義,目的是延緩資本主義的發展。
凱恩斯主義是20世紀中期西方經濟理論界最為盛行的一個流派。它是在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1936年發表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基礎上形成的當代經濟理論,主張由國家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亦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有人把這種赤字財政經濟理論形象地稱之為“寅吃卯糧”理論。一般說來,政府通過“寅吃卯糧”擴大開支后,如果次年財政稅收增長值大于上年的財政赤字,則沒有問題;反之,如果次年的財政稅收未能如愿,其后果就是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預算,如此逐年迭加,使國家的公共債務的包袱越背越大,最終導致整個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
按照“寅吃卯糧”理論,為了最大限度挖掘國內市場潛力,發達國家政府大力提倡人們搞“信用消費”,銀行大發信用卡,不是人手一張,而是一人數張,政府和人民,上上下下一起鼓吹泡沫經濟。
當代發達國家的這一“寅吃卯糧”發展模式,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上升周期里,表面看來,可謂一片繁榮景象。然而,這種繁榮是建筑沙灘之上的高樓,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頃刻倒塌。
顯然,資本主義后期改良主義都只是飲鴆止渴的辦法,“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愈來愈少的辦法”(《共產黨宣言》),最終還是挽救不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這就是資本主義總危機。
第四,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修正主義的泛濫與叛賣使革命進入低潮。
當代資本主義至今所以尚能存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就是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修正主義的泛濫與對革命的叛賣。
二戰以后,社會主義力量曾經有過很大的發展,到50年代末,一度由14個國家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蘇聯、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東德、中國、朝鮮、蒙古、越南和古巴);同時,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以印度、埃及為代表由25國組成的剛爭得民族獨立的反帝力量——1961年正式組成“不結盟運動”國家集團,它們在政治傾向上同情社會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在上述形勢下,如果社會主義陣營內部能夠團結一致,進一步團結不結盟國家的反帝力量,采取正確的斗爭策略,社會主義革命事業必能不斷發展,待以時日,世界資本主義制度最后必然消亡。
可是,就在這樣一派大好形勢下,社會主義內部卻出現了修正主義,而曾經作為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核心力量的蘇聯,竟然墮落成為社會帝國主義,其領導人淪落為國際修正主義的總頭目,最后扮演了從內部瓦解社會主義陣營的叛徒角色——直接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瓦解和蘇聯資本主義的復辟。這一歷史大倒退,使國際共產主義進入了低潮。從此,美帝國主義成為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形成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由它獨家為所欲為地推行霸權主義的世界政治格局。
“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意義
“占領華爾街”運動是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的一種表現,它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爆發的信號,具有極為重大的歷史意義。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這樣一些原因:
第一,資本主義的“心臟”發病,是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爆發的明確信號。
當今美國堪稱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心臟。世界有70億人口,約有220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占世界人口10.5%的“發達國家”七國集團(美、英、法、德、日、意、加)卻擁有世界經濟總量的51.2%(按2010年的數據計算)。這就意味著:占世界人口10.5%七國集團的經濟實際上決定著占世界89.5%人口的經濟發展趨向。
在七國集團中美國又占據了該集團人口的42.9%,經濟的46%,軍費的72%!顯然,是美國的發展趨向決定著發達國家集團的發展趨向;更主要的是,美國在安全上和國際政治上完全掌控著這些“盟國”。
如果說,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那些以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成了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食利民族”,那么,美國就是這個食利民族的“族長”!
在明確了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以后,人們應該能夠理解:美國,這個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它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心臟。如果心臟有病必然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運行,心臟壞死,實際上就是整個資本主義的死亡。因此,凡是有關美國的所有動態,都將直接牽動著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敏感神經。
“占領華爾街”運動發生在美國紐約,發生在世界金融中心,這就不僅僅是美國一國的危機,而是影響整個世界的政治危機,也必然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爆發的表現。
第二,“占領華爾街”運動反映了社會改良主義的破產。
前已論及,當代資本主義所以能夠延續發展,還因為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一無例外地采用了社會改良主義的“藥方”。正是靠著這一“藥方”,收買了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修正主義,從而瓦解了社會主義陣營,并從政治上緩和了國內的階級矛盾,窒息了勞動人民的革命精神;正是靠著這一“藥方”,才能在經濟上鼓吹起越來越大的泡沫,維持著當代資本主義虛假的“繁榮”。
然而,歷史已經證明:資本的增殖必然導致兩極分化,資本主義愈發展,這種分化就越極端。社會改良主義在一定時期里可以紓緩“發達國家”下層人民的生存危機,但不能消除由社會不公、兩極分化帶來的普遍不滿。經濟上的社會改良主義——凱恩斯主義可以紓緩資本主義危機的程度和時間,卻不可能從根本上遏制危機;相反,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只能孕育出更大和更為嚴重的危機。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的兩極分化也就最為突出。
據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掌握的數據,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每年拿走總收入的近25%,其財富則占到總財富的40%,25年前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2%和33%。還有數據顯示,進入美國最富有的1%階層的門檻是年收入超過38萬美元。
“目前,400個最富有的美國人占有的財富超過1.5億底層美國人占有財富的總和。”
“耶魯大學政治學家雅各布·哈克所謂‘財富集中在最上層的塔尖上’的情況在20世紀初期的美國這曾存在過。當時控制塔尖的是約翰·D·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和J·P·摩根等工業巨子,他們長期控制著這個國家。”
“盡管長期以來人們能看到美國貧富差距在拉大,但在廉價信貸、房地產價格上漲和過渡消費的年代里這種發展變化被掩蓋了,似乎所有人都能快速走上致富道路。金融危機使問題暴露出來。”
兩極分化的加速:“2002年至2007年間,65%的收入落入了最上層納稅者的腰包里。雖然美國的生產率自新千年以來得到巨大的提高,但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從中受益,民眾平均年收入減少了10%以上。”(托馬斯·舒爾茨:《美國:“1%大國”貧富差距史無前例》(《參考消息》10月31日)
這次“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爆發,正是美國長期在政治上、經濟上推行社會改良主義破產的典型表現,它集中反映了美國和“發達國家”人民正在覺醒。也只有在美國和發達國家廣大人民群眾真正覺悟的時候,資本主義才會被真正埋葬,社會主義才能在全世界獲得勝利。
第三,從美國到歐洲(希臘、意大利),當代“食利民族”的基礎正在崩塌。
當代資本主義所以能夠拖延至今,歸根到底,是在“世界一體化”的條件下,美國和“發達國家”利用金融欺詐、不平等的貿易、科技壟斷,直至發動赤裸裸的戰爭等手段,掠奪了全世界,把自己的國家變成了“食利民族”,最終才穩住了自己。“占領華爾街”運動表明:如今這一基礎正在崩塌,其最新表現就是不少國家均面臨著“主權信用危機”。
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長期推行社會改良主義的結果:一方面是全社會的高福利消費;另一方面是政府不斷擴張財政赤字,(美國又因霸權需要更是大力擴増軍費),促使泡沫經濟不斷膨脹。自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終于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奧巴馬政府仗著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以濫印紙幣的手法,竭力向世界各國——特別是向新興經濟體轉嫁危機。即便如此,但這些國家仍然逃不過“主權信用危機”的沖擊。
“主權信用危機”是各國政府長期推行赤字財政結下的苦果,它使許多國家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而到期可能出現無力償還的國家信用危機。資料顯示:
2010年美國的GDP數字為144600億美元,可是2011年其公共債務總額竟達到146300億美元,前不久國會又同意追加債務21000億美元,兩項合計為167300億美元,已超過2010年GDP總量的115.7%!
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執政的社會黨政府長期推行社會改良主義,故其國家承擔的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都非常高。如:如希臘和意大利,它們的國債數額均已達到本國GDP總量的120%!超過了美國。其他還有愛爾蘭、西班牙等國也均面臨著類似問題。
為了解決“主權債務危機”,有關國家必定要緊縮財政,削減社會福利,這就必然激化國內矛盾。今年10月25日,希臘雅典爆發公交24小時罷工。此前則是整個雅典公共和私營部門職工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抗議政府為獲取“歐盟”救援貸款擬采取新一輪的緊縮措施,其中包括年內裁減3萬名國有企業員工、提高房產稅、減少工資和退休金30%等。
參與“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成員大多是下層貧困的人群。抗議者中絕大多數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中很多人來自美國左翼以及弱勢群體,面臨各種經濟困境,或失業,或背負巨額貸款,或父母的房產被銀行收回,流離失所。
但還有不少人是面臨淪為下層的中產階層的人群,失業是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據美國人口普查局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貧困率達到15.1%,貧困人口有4620萬人,為52年來最高。另據統計,當前美國失業率為9.1%,失業人口為1400萬!
面對“占領華爾街”運動,美國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本能地顯得極為驚恐。
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坎特公然將示威者斥之為“刁民”,擔心運動的發展會“占領華爾街和更多的美國城市”。
共和黨總統競選人之一羅姆尼認為這一運動“很危險”,是“階級斗爭”。
另一位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凱恩則說:“別抱怨華爾街,別抱怨大銀行。如果你沒有工作,你不富有,只能怪你自己。”
也有一些資產階級政客想從這一運動中撈取政治稻草,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對示威群眾表示“同情”和“理解”。
然而,隨著“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深入發展,資產階級必然會露出其猙獰的面目,并最終訴諸專政和欺騙的手段來結束這場斗爭。然而,當代資本主義總危機也就從這里真正開始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