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日,在著名民主人士王若望葬禮上,在各路媒體的閃光燈下攝影機前,身為中國民聯主席的徐水良及其家人,與“人權呼聲”組織負責人鮑戈及其家 人,在葬禮現場發生肢體沖突,大打出手。
當人們還沉浸在失去一位名聲顯赫的老人的悲傷中的時候,舉辦葬禮的殯儀館外,忽聽得耳光響亮,只見兩夥男女老少打在一処,手腳并用,殺聲震天。隔天, 當地華文媒體紛紛報導,——民主人士又打架啦!
民主作家曹長青在其《民主人士,丟死人了》(詳見本書附錄五)一文中,對這次“戰斗”有極其精彩描述和深刻評論,把這次事件評價為“令人厭惡、以至憤 怒的事情”。
已經有許多年了,我只是呆在家裏讀點書,寫點文章,幾乎不參加任何活動。這次由於王若望先生去世,為了表示對一位因反對共產主義而流亡海外、至死不能回家 的老人的悼念,我參加了王先生的追悼會。沒想到就這麼一次活動,立刻見到令人厭惡、以至憤怒的事情。
本來,一位老人去世了,如果你對這個人不以為然,你完全可以不參加他的悼念活動。如果出於禮貌、或什麼原因參加的話,也應該在生死的界限面前有點真誠。但 實在令我吃驚的是,那些平時和王先生的理念、觀點根本不同,不屑與他為伍,更毫不關心他的人,居然能坦然自如地上臺發言,在給王若望冠上一堆“偉大”的政 治桂冠的同時,演出一幕幕“真誠地”向王先生道歉的戲。我差點被他們的道歉感動了。
然而,他們道完歉就拉倒,他們的歉意隨后就立刻隨著王先生的遺體一起火化了,幾個小時都沒保持住,他們連瞥一眼王若望遺孀和子女的愿望都沒有,更別說過問 一句對他們的具體幫助。你如果僅出於禮貌參加,可以閉口不說話嘛。我不得不欽佩那些搞政治和準備從政的人們的表演能力。海外民主雖然連成功的影子還沒見著 呢,但周恩來式的未來政治家們倒實在不乏其人。
但追悼會還沒結束,人們還沒完全從對“玩政治”的人物們的厭惡中擺脫出來,又目睹了一幕丑陋。在大家都站在門口目送王先生靈車離去的時候,兩個民主人士居 然當眾動手打起來了。這是一個老人的追悼會,一個莊重、肅穆的時刻,無論以往有多少是非恩怨,任何人的行為起碼得看場合、識大局,有點做人的起碼底線。但 這兩個民主人士不僅是自己動手打了起來,而且兩邊都是全家出動,當著送葬的眾人的面,居然男男女女動手撕打起來。在場的不僅有新、老華僑,學生、學者,還 有不少報社記者。這種行為真是丟死人了!一場本來已經算是很順利的追悼活動,硬是在尾聲的時候被抹上這麼一個敗筆。
面對這種非常令人吃驚的場面,我下意識地上前硬是拉住其中一對夫婦(徐水良一家),連拖帶勸把他們帶離現場。我明確對他們說,不管你們誰對誰錯,都絕不可 以在這種場合打架,這是一個老人的追悼會,你們簡直昏了頭了!你們有問題可以爭論,也可以打架,但不可以在殯儀館門口,不可以在送靈車的時候,不可以當著 眾人的面。你們有能耐的話,應該像西方人那樣找個別的地方去決斗。現在追悼會結束了,你們最好能回家,這樣這件事情就結束了。好容易把他們勸走了,道理都 講得很清楚了,但一會兒這對夫婦居然又回到了“戰場”。而那邊一家兩代又男又女連呼,帶喊又要開打┅┅
我本來非常希望那件事就此結束了,最好沒有任何人報導,我也就替他們遮丑,不再說話。但現在不僅報紙上、網上都登出來了,而且兩邊當事人又都出來強詞奪 理,誰也不為他們不分地點、場合、場景,不顧基本禮儀、臉面、底線的行為道歉。他們這場吵鬧,根本不存在誰對,誰錯,根本沒有什麼“特工問題”,根本不在 內容如何,而在這種形式本身是不能容忍的。海外可能的確有特工,但葬禮不是抓特工的時候。怎麼組織王先生追悼會、中共怎麼事先知道、知道多少都只能是一個 猜測,并沒有事實根據。我本人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關於王若望追悼會的籌備會議,但有人打著我旗號似乎要給某特工定論了,簡直荒唐。
現在看到他們各自的申辯,我非常后悔當時去勸架,真應該讓他們繼續打下去,最后被員警帶走,讓法律來解決那些連追悼會都不懂得要尊重的人。有人說他們倆這 場打架只是個人行為,和民主沒有關系;但他們一方是現任“中國民聯”主席,一方是“人權呼聲”組織負責人,并自稱“中國民主黨和臺灣方面推舉我競選民聯主 席”。他們打完了,人們都在說是民主人士打架、鬧場,能說是和民主沒有關系嗎?
這件事再次使我感到,許多聲稱要從事民主主動的人們,別說政治底線,連起碼的做人底線都還沒有學會。除了在葬禮上打,他們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也打。除了這 種不分場合、當眾打架的非成人行為之外,民主人士們缺乏基本做人底線的行為比比皆是,對此我本人也不無體會
姚晨惹誰了?吳祚來,于建嶸,五岳散人圍脖互毆 (轉載自四月網) 吳祚來開于建嶸的玩笑被罵,然后就奚落于建嶸暗戀姚晨,這可把五岳散人惹火了,直接問候三字經,吳祚來私信示弱,說“為了一個女子”至于嗎,這條私信又被五岳散人公布出來。 看著同一條戰線上的三位大佬反目互相問候母親,我深表痛心… 唉,這些道貌岸然把自由文明民主人權女權平等尊重天天掛在嘴邊的自由派文人啊,在圍脖上一個個都現了原形。 草民我說,這些酸腐文人純粹是吃飽了撐的,一個個養尊處優,沒事叼著牙簽罵罵TG,吃完飯道別時,眼里含著淚,喊兩聲“自由萬歲”(注解1),末了來一句下次去哪搓,狗肉宴如何(注解2)?真讓他們學習突尼斯埃及巴林人民,還不嚇得屁滾尿流? 還有,今天人民大學的教授@人大張鳴 發飆,辱罵@余英 和 @宋鴻兵 是“垃圾”,說宋鴻兵的書都是“垃圾”(注解3),南都周刊執行總編 @西門不暗 贊賞張鳴罵人有血性(注解4)。我看與臺灣相比,大陸的民粹真是毫不遜色。若真有了臺灣那樣的立法院,咱就別搞經濟建設了,三字經和皮鞋滿天飛,絕對比臺灣熱鬧百倍,娛樂芒果臺肯定得倒閉。張鳴教授若真有血性,就該跑去王府井麥當勞吼幾嗓子,打個的沒幾塊錢,窩在圍脖上發泄對TG的怨氣,逮著人就罵,這算哪門子血性,那個拿朵白花去看麥叔叔的Liu Xiaobai可比張鳴有血性多了。 @吳祚來:楚人有大毛病,你看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他上下求索,他應該向遠方求索,卻上竄下跳,跳到江中去了,再看毛氏,延安時代喜歡美國民主自由憲政,比蔣公胸懷博大不知幾萬倍,當政后只讀二十四史,反美成仇。再看@于建嶸 ,做底層研究,現在卻主要給領導講課,寫小說創作油畫,楚人腦袋多,土豆燒蘿卜. @于建嶸:操,罵我也這樣巧。還是兄弟嗎? @吳祚來:回復@于建嶸:兄追求姚晨,您就直接告訴她,追姚晨晚上想到了,早上起來,卻去給領導講課,擴大影響,再畫畫賺錢,但關鍵是,你影響大了,地位高了,@姚晨 就老了.所以,追求民主自由憲政,要像追求美女那樣直接.別繞一百個彎子,最后她老得不成樣子了,還要不要? // @吳祚來:沒有緋聞的教授不是好朋友,我說@于建嶸 教授與姚晨故事,想讓網絡里情色一點,現在不是這花不開提那花,我想讓他們開點迎春花給大家,卻被@五岳散人 惡罵,說姚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又不是你老婆,急個啥子呢?那天于兄見姚發來短信,高興地說,看看世界冠軍給我短信了.邊上人說,那是名演員,于說,她要來上訪就好了 五岳散人:@吳祚來 兄,我跟你說個事兒:在下這輩子狗屁不是,但就是不喜歡有人欺負我的朋友,尤其不喜歡本來沒人家啥事兒,因為她是個演藝圈人士,就有人可以隨便拿她說事兒。凡是這樣做的人,我不相信他能真的明白人格平等。夠簡單么? 五岳散人:@吳祚來 說:最虛偽的莫過五岳散人,我笑話于建嶸與姚晨,他閑著旦疼,說姚是他朋友,我說你拿個證據來瞧瞧,他說木有,人家于教授有證據,手機里有料,晚上抱著別人照片睡覺就把別人當自己朋友吧,沒這么干的吧?——操你媽逼,SB王八蛋,你齷齪到這種程度? 五岳散人:我操你媽的@吳祚來 ,你這SB不是就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么?明天老子11點在你那單位門口等你。你不是就喜歡說這種話?明天你這SB當我面再說一遍我聽聽如何?——————@微博小秘書 你要是再黑了我這條,明天我就去你單位。你自己看著辦。老子今天真的急了,別自己找自己麻煩。 五岳散人:這是他給我發的私信:@吳祚來 :考,為一個女子生這么大氣,有意思么,算了吧兄弟,不扯了,一個玩笑開不起,操娘的事情,我不干,我沒想到,今晚就這樣吧,罵人得值.————看見了么?為一個女子。你這種人還好意思說平等與自由? |
PS:這文章的寫作緣起非常奇怪,是原ID 石扉客、現ID資深助教先生,因為披露李尚平一案而聞名的沈亞川先生所托而作。雖然我個人認為陳永苗是個學問未成而人品低下的學術掮客,并在大庭廣眾下追打過此人,但對他的獺祭本領還是有些佩服。這次,本來遠在西藏,雖然看見了陳永苗狗屁的“月經”文章,依然不愿意輕易砸這種小人。直到石扉客兄給我來了這個電話。
上得網來,看見了一片罵聲。在陳永苗的任何帖子里,這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這也是號稱“憲政專家”的陳永苗所期待的一種效果。非如此,如何現出與大眾的不同?但這次有些奇怪,在陳永苗用極下流的語言侮辱“中國老農民”與“一只手握刀”(實際他還罵錯了,他只是看見“一只手”就開罵,沒注意后面的兩個字是“砍柴”)后,石扉客根據他罵街的邏輯推導出陳永苗是個JB這個順理成章的事實。本來事情到這里依然是網友在網上的行為。但以后的發展多少出乎預料。
這位陳永苗換上馬甲后說:“很清楚。你因為發貼審查制辭去新聞眾評斑竹,和我有什么關系?你不能進了新京報,找我出什么氣。一句話,你的內心陰暗。”如果各位不知道事情的因果也就被他誤導了,以為這位陳永苗是什么大人物,掌握了多少的權力。實際情況是,新聞眾評的斑竹問題,是一個陳年老帳,當時石扉客是那里的斑竹,因為抗議發帖審查而辭職。在辭職后,繼任的人當中就有這位陳永苗。作為一個新聞人,在網上依然要忍受不能發言的痛苦而辭職,是任何有骨氣的人所為。但位置自然需要有人來填補,這也沒什么不當。
關于“不能進《新京報》”更能混淆視線。《新京報》的母報是《南、都》,而石扉客是母報的大腕記者之一,根本不存在進《新京報》的問題。沈先生目前在中央電視臺做一個新聞欄目,不論任何方面,其效果與個人待遇都遠遠高于《新京報》或《南、都》。而陳永苗所能進《新京報》,卻是一位朋友的大力舉薦。
陳永苗對石扉客說,因為石扉客嫉妒他的位置與成就。同樣的話我也聽到過,并且更過分。不過不是說別人,正是說我。按照他的原話,在北京是他在“提拔”我。并且此話是我去洗手間的時候,當著我太太與滿桌的網友說的。雖然在下與沈亞川先生都不是什么著名人物,也稱不上有多少能力,但畢竟在新聞這個行當中工作多年,何至于嫉妒一個入行不足半年的小輩?
我是可以理解陳永苗的。從一個普通的學校畢業后,竟然在北京的媒體中找到了一份“高薪”的職業,個人居然可以拿到每月七、八千元的“高收入”,實在是值得驕傲的事。尤其自己的那個名字隔三差五就被印成鉛字,出現在他心目中的“大報”上,這當然讓人有些光宗耀祖的錯覺。雖然其文字臭到不忍讀的程度,還可以高傲的宣稱“自己的”報紙是給那些“中央領導”看的。
一個號稱自己是基督徒、在帖子里大談“愛”的“憲政學者”,是如何實現其憲政理想與基督的愛?除了用那些不著調的文章來實踐憲政外,就是用黃色短信騷擾女士來實現自己對世人的“上帝之愛”了(這也是我追打他的原因之一)。
在當年他做關天斑竹的時候,曾利用那個叫做“眼睛大”的馬甲提議封殺一位左派網友的發言權,然后用陳永苗的ID來表示同意;并且在與“還是胡扯”的爭論中,利用這個馬甲來罵人,然后再用陳永苗來裝和事老。今天的陳永苗可能已經忘記了當年的東西,于是翻出了這件臟衣服穿上。可惜,當時他流下的口水還在上面。象沈亞川先生所言,真是為王怡、劉軍寧、秋風先生惋惜,居然以此人為友。
記得一個資深的網友曾說過,學品如人品,并評價陳永苗為“學術掮客、清流靴子”,如此看來,誠哉斯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