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刑天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分工的發展,社會生產最終劃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產業,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就表現為這兩大類產品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
但是,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機制一旦建立起來,就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發生矛盾,因為這種生產機制為社會化大生產而建立,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卻仍然是私人占有制。
下面就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內部矛盾。
第I 類
第II類
在這個模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I 類的價值產品V + M和第II類的C相等。就是說:I (V + M)= II(C)
V是工人的工資,即可變資本, M是剩余價值,即利潤,在本模式里,都是1000,所以總和為2000,它們都是工人創造出的價值,所以被稱為價值產品。
C是不變資本,它并不是工人創造出來的價值,而是原先就存在的,在生產過程中,它只不過是改變了形態,可是價值被保留下來,從原有的生產資料形態轉移到消費資料的形態里。
第I 類的V + M都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可它們代表的價值是工人和資本家的利潤,所以,需要被轉化為消費資料,因為我們假設,這是簡單再生產,資本家把利潤全部當作收入花消掉。
第II類的C 以消費資料形式存在,可代表的價值屬于不變資本。需要被轉化為生產資料。
如果這兩部份發生交換,只要雙方的價值量相等,即I (V + M)= II(C),那么,它們代表的價值性質和存在形式的矛盾剛好可以消除,整個社會生產似乎顯的得完美無缺了。
因為在本模式里面,第I 類
如果現實生產的確按照上面的模式和規模生產,整個資本主義的生產能否平穩的進行呢,從而避免經濟危機呢?
我們要再此證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即使社會生產真的嚴格按照上面的規模進行,經濟危機仍然不可避免。
我們現在分析不變資本的種類,我們知道,不變資本根據價值周轉特點的不同,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流動資本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共生共死的,固定資本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互相分離的。
不變資本具體表現為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根據生產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分為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和原料和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
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屬于固定資本,原料和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屬于流動資本。
既然固定資本以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的形式存在,那么它的特點是,使用壽命很長,即是說,它可以長期重復使用,它的價值隨著使用價值逐漸消失而消失,因為在使用過程中,固定資本會被損耗,銹蝕,磨損,因而價值在逐漸減少,但是,這些減少的價值被轉移到了新產品中,所以,雖然固定資本的價值逐漸減少,可是,新產品中卻新增了部份價值,這新增的價值就是固定資本中減少的價值,這種價值,就是我們熟悉的折舊費。
包含在商品的折舊費通過銷售,轉化為貨幣流回來,可是原先的固定資本還存在,繼續發揮它的使用價值功能。
所以,固定資本的價值要通過資本的多次周轉,才能完成一次周轉。
以原料和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形式存在的資本所以被稱作流動資本,是因為這種資本只發揮一次職能。使用價值一次性的被消耗。價值全部進入產品中,通過銷售再全部流回來。
我們清楚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性質不同之后,再考察社會資本的分配。
在本模式中已經規定,第I 類生產生產資料,我們再假定,它生產的價值產品((V + M),有一半屬于設備,工具等勞動對象,價值1000。對于購買者來說,只能充當固定資本。另一半屬于原料和輔料等勞動對象,價值1000。對于購買者來說,只能充當流動資本。
第I 類的價值產品(V + M)從價值性質來說,是可變資本的結果,而可變資本屬于流動資本,所以,第I 類的(V + M)必須一次性回流,既全部轉化為貨幣,其次才轉化為消費資料。但是,只要它們轉化為貨幣,我們就可以認為,完成了資本周轉。
第II類的C 從價值性質來說,屬于不變資本,那么它必須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我們可以假定,這兩部份資本量仍然相等,都是1000。但是,由于流動資本量只有1000,所以,在價值為2000的不變資本里面,只有1000的流動資本需要一次性周轉。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類產業的矛盾:
第I 類的價值產品(V + M),對于第I 類資本家來說,屬于流動資本的范疇,需要一次性周轉就實現價值的全部回流,也就是全部賣出去。可是從產品屬性來說,只有一半可以充當流動資本。也就是,只有一半可以在每次周轉中真正的流回。
第II類的C,只有一半屬于流動資本,剩余的一半屬于固定資本,只有約一半的價值參與周轉,為什么要說“約一半”呢?因為還要加上固定資本的折舊費。
我們已經假定,第II類的不變資本C 價值為2000,其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為1000,
我們再假定,固定資本的每年折舊費為100,那么這些固定資本必須用上10年,才會被報廢,也就是完成全部價值的周轉。第II類的資本家才會想到更換設備。購買第I 類的產品。
兩類產業的補償模式可以建立如下:
第一年末:
第I 類
第II類
第I 類的形成流動資本的產品 1000和第II類
剩余產品的模式如下:
第I 類
第II類
在第I 類的產品,有1000的價值需要轉化為第II類的消費資料產品,可是第II類的固定資本里,只有100需要轉化貨幣。即使這100轉化為貨幣,也不會購買第I 類的產品,因為被磨損的舊設備還可以繼續使用,而且,固定資本往往費用高昂。所以第II類資本家大多會把這100存下來。
但是第I 類資本家不會因此停止生產,因為形成固定資本的產品1000正是他的可變資本和利潤,他還會繼續生產。
到了第二個年末,結果積累如下:
第I 類
第II類
第I 類的資本家按原有規模生產,既然發生產品積累,兩年閑置的總價值2000沒有賣出去。
可是第II類
很明顯,第I 類
不可能,因為這樣就違反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也就假定第I 類的資本家不是資本家,因為資本家的天職就是生產剩余價值,而那些閑置的產品,就是剩余價值的表現形式。
既然第II類
這100的貨幣,還會被第II類
但在現實生產中,第I 類資本家的生產似乎一直沒有停止,他們是怎樣實現產品轉換呢,就是說,他們如何把那些顯得多余的生產資料產品轉化為消費資料?
答案只有一個,產品出口,利用國際貿易實現轉換。
但是產品能夠出口,必然以進口國也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前提,因為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們總是購買自己所需,并為他人生產產品。這才會為資本多余的國家提供商品出口的可能,同時,能從進口國購買消費資料。
這就是為什么自從資本主義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后,總是在世界各地扮演解放者,要求在任何地域也建立資本主義,因為如果沒有海外市場,本國的資本主義生產就沒辦法維持。
一旦國際貿易建立起來,似乎上述一切矛盾都解決了。但是,并不如此。
第I 類資本家既然通過國際貿易,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產品的轉換,即把生產出的生產資料轉化為自己和工人的消費資料。他就必然根據進口國的需求,調整自己的產品種類。
但是,本國第II類
第I 類資本家必然會紛紛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本國和外國對固定資本種類的需求不同,必然會引起企業內部的技術調整,同時導致對職業工人的調整,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也被專業化了,不適合新產品的工人被解雇,新的產品需要新的工種,于是,一方面大規模辭退專業工人,一方面大規模需求專業工人。
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必然出現混亂。
由于固定資本周轉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材料科學的深入,必然導致固定資本的壽命延長,這又同時必然導致對固定資本的需求減少。生產固定資本的部門必然忽冷忽熱。
歸根結底來說,科學技術之所以不斷進步,是社會分工不斷發展的結果。
可是社會分工是生產力本身發展的要求,即使在原始社會,也存在社會分工,只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社會分工才成為人們有意識的主動行為。
所以,經濟危機的根本基礎,是使用價值的差異性,和人們對產品的私人占有,但是,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才會爆發出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