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食品污染危及正在深化
(有刪節)
星期四, 6 十一月 2008.
chinaworker.info
同牛奶和雞蛋一樣,魚,禽,畜肉均被化工物質三聚氰胺污染
中國的食物污染危及近日加深。九月份毒牛奶丑聞引發的更嚴格的食品檢驗暴露出動物飼養包括禽蛋和魚類養殖中廣泛使用三聚氰胺,一種本該被用作塑料和涂料加工的化工原料。因為對腎臟和胰臟的損傷,三聚氰胺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這導致的悲劇是在食用了被污染的嬰兒配方奶粉后,四名嬰兒死亡和超過一萬三千名嬰兒住院。三聚氰胺被蓄意添加到稀釋的牛奶中以提高蛋白質含量(代表著利潤)。中國人民已經習慣于對食品質量的恐慌。但是當毒手伸向兒童,考慮到獨生子女的政策,這樣的丑聞則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巨大的影響。牛奶的產銷自九月中旬已經嚴重下滑。政府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結束了奧運會以來的執政“蜜月”。
近期的食品恐慌有很大一部分覆蓋了雞蛋,家禽和魚類,這在消費者中產生了全面的恐懼。這折射出三聚氰胺已經在中國食物工業鏈中長期使用,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以提高蛋白質含量?!帮暳瞎I似乎達成某種默契,默許使用化學物質(三聚氰胺)來降低成本同時保持蛋白質含量達標” 援引中國日報英文版(10月31號)某位編輯注釋。
根據國營南方日報消息,添加三聚氰胺在動物飼料中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秘密”。這份報告指出,該行為始于五年前水產養殖業,作為蛋白質含量作假的手段。然后就被其他工業化養殖業所效仿,例如家禽養殖。根據該報的披露,被添加的三聚氰胺來自工業廢料。而中國的食品問題還不止于三聚氰胺,重金屬例如鉛,汞和鉻,剎蟲劑和抗生素統統進入了人們的食物鏈。這引起了一波對往往認為不幸的中國農民的譴責,他們用不法手段毒害了食物鏈。一些地區的批發商已經拒絕從農民那里購買那些沒有三聚氰胺檢測認證(花費巨大的)的農產品。事實一個個擺在眼前,大多數中國窮困農民永遠都是輸家。
20個國家禁止中國奶制品
事態的發展對“中國制造”產生了進一步的打擊,在最糟糕時機,全球衰退發生時。毒牛奶丑聞導致全球召回含有中國奶制品原料的產品。超過二十個國家禁止繼續銷售那些產品,包含國際品牌亨氏,雀巢和聯合利華。在臺灣,丑聞進一步打擊了馬英九的地位,自從三月選舉以來他的支持率降到30%。這個事件被臺灣支持獨立的反對黨,民進黨,當作借口來組織大規模的抗議(10月25號,50萬人在臺北游行)中國進口商品和馬推進同大陸經濟交流的開放政策。
該危及也具有國際影響。過去許多跨國公司打進中國食品和奶制品市場,它們大多數同中國合伙成立合資企業。在毒奶粉丑聞風暴中心的三鹿公司,其42%的股份被新西蘭恒天然集團所有。隨著丑聞的揭露,至少22家牛奶企業,其中許多都有外國合伙人,和接近12%的牛奶制品都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三個月前三鹿公司還是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如今卻面臨著倒閉和可能變賣資產和它過去的對手合并 - 沒有一家公司愿意接管三鹿,它的債務超過七億元,這還不算巨大的客戶賠償。
盡管自身的奶制品出口規模不大,但是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最大的食物和食物原料出口國,出口包括肉類,海鮮,飲料源汁和維生素。如今到處都采用了強化的檢測,中國各城市,在憤怒的消費者壓力下,對大范圍的各種食品針對三聚氰胺專項檢測。雞蛋受污染的問題首先曝光在一周前香港的一次檢測結果中。隨后,三聚氰胺被確認存在三個大陸省份的雞蛋中(遼寧,河北和山西)。
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食品工業長期“疏于監管”帶來的危害-意義重大的認識。然而依然把低級官員當作替罪羊。在2005年,它頒布免檢許可給超過2000家生產奶制品和食品的公司,包括三鹿。這使它們免受規范監控,理由是這些公司擁有良好的質量標準可以自我規范。
兩年前,出口到美國的寵物食品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伴隨著超過12只貓狗的死亡。這起丑聞導致中國政府承諾加強食品安全監控來解決問題。今天,更嚴重的危機表明當初的承諾并沒有被認真地執行。早在寵物食品危機丑聞發生時,紐約時報(2007年3月30日)就撰文,標題為“在中國添加[三聚氰胺]在動物飼料中已是公開的秘密”。對最近的相關事件,中國政府的任何人都不應該感到意外。類似的,2004年中國奶制品質量檢查報告發現在牛奶制品中成分作假普遍存在。但是中國政府部門當群情激奮以后才被迫采取行動。在后來的行動中重點被轉移到力圖平息危機。
奧運期間的掩蓋
“三位部長級的官員辭職,政府的調查正在進行。負責人的無論是誰都必須受到審判。我們需要保護中國制造的品牌,” 中國政府發言人Victor Gao告訴CNN。從陳述中有一點很明顯:保護中國市場和公司利益是首先考慮的 - 而不是本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同2003年爆發SARS和農村HIV流行一樣,為了維護政府的尊嚴,中央政府在奧運期間阻止了有毒奶粉丑聞更早的揭露,本應該可以挽救生命的新聞披露被這樣推遲了。河北的省級政府,三鹿公司所在地,了解三聚氰胺污染和對嬰兒的健康危害早在八月二號,但是直到一個月后奧運閉幕,公眾才了解事件真相。當地媒體甚至了解問題更早,它們曾被全國范圍的受害父母聯系過。然而,記者無法報道他們的發現,因為奧運期間嚴格的媒體控制。食品安全問題曾是政府不予限制的幾個議題之一。
奧運會主辦城市自身的情況就顯示了這種官員不作為和審查制度的災難后果。根據北京新聞報道,在首都接近四分之一的家庭為他們的孩子服用了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全國范圍,5824名兒童依然因為污染牛奶造成的腎結石接受住院治療;其中6個情況危急。
根據福布斯雜志報道,“在飲用三聚氰胺兒童的腎中,由于產生大量結晶形成結石,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肝損傷, 長期腎功能異常需要透析治療甚至在患者晚年需要腎移植”。
即使那些嬰兒從三聚氰胺中毒中幸存下來,他們以后面臨著長期的健康問題。許多家長對政府對事件的處理日漸憤怒。怒氣的矛頭指向針對受害嬰兒的免費醫療不足而且質量低下。大量的父母,結對或單獨,已經嘗試對責任公司采取法律手段,然而沒有一起得到受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被隔離開以了解事件,以減小對‘中國制造’的損害。
農民是否該責備?
中國領導人作了鄭重地演講聲明從事件中“吸取了教訓”。然而那成為現實幾率是零。食品污染在中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資產階級改革和開放,那伴隨著股票上市和新型超市擴張。正如一位國家評論家警告:“中國牛奶污染丑聞揭露了腐敗在這個國家的供應鏈中是多么的集中,反映了由于全球經濟變緩帶來的社會經濟中的緊張關系” [Stratfor,China:The economic roots of the milk scandal] 如果這份報告預測的-不幸言中了-將會有更糟糕的境況,考慮到目前系統將利潤放在人民需求之前,特別是在系統正在進入嚴重危機的時候。
中國的奶農大多數都是小規模和異常貧窮的。通常一戶農民擁有五或六指奶牛。在危機爆發之前,三鹿集團壓低價格而同時飼料價格顯著增長。這些“市場”因素導致在采奶站環節在原奶中普遍作假 - 首先用水稀釋然后加入三聚氰胺來恢復蛋白質指標。雖然奶農被媒體描述成奸惡之徒,但他們大多數在丑聞爆發前從沒有聽說過三聚氰胺。
牛奶被造假最有可能源自在奶站管理層和中間人。但是許多證據都指出哪些奶業巨頭在購買纏毒牛奶的時候知道問題但是故意不作為,擔心更嚴格的質量控制會減少供應和推高零售價格。還原真相的最后一塊拼圖來自官員們,他們縱容責任公司,對社會譴責和質量抱怨提供保護傘。
經濟基礎
丑聞爆發兩個月后,許多中國奶農面臨破產。比如官方數字顯示在河北72個奶站,因為沒有達到治療標準而被關閉。這只是全國范圍關閉類似奶站的一部分。然而,屢見不鮮的,小奶農被該政策逼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無處去售奶。正如中國日報報道的,“奶農的悲慘已經嚴重到政府擔心他們會被迫殺牛,那將會引發大陸乳制品產業的崩潰。”
官方的答復,除了為困境中的奶農提供少量的補貼之外就是建議他們把奶?!绷銜r托管給更大的農場“-讓資本家和大農場主獲益而犧牲窮困農民的利益。
在stratfor的報告顯示毒奶粉丑聞有其經濟根源:”中國公司已經運行在薄利狀態,而且已經被2008年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嚴重的打擊...從2006到2007年,牛奶出口增長了157%,總額達到兩億四千兩百萬美元 - 然而2008年奶農發現他們被夾在成本上漲(畜欄,飼料,工具)和政府強制的價格限制中間。蒙牛,一家知名乳品企業,因為原奶漲價它的股價自2007年10月以來下跌了12%(部分由于喂牛的草料漲價和乳業主管部門1月16日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價格加強的價格控制)。農場和農民相應的社會補償損失,用更隱蔽的節約成本方式,已挽救自己免于虧本?!?
這場發生在中國正在擴大的食品危機顯現出官僚統治在緩解和消除社會不穩定和市場壟斷勢力時的局限性。那種統治政策最多暫時有效,相反卻提供了大量官員腐敗的機會和犧牲了大多數窮困人民的利益。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緊急計劃來清理食品工業和農業。這必須基于工業公共所有,并在民主工人的控制和管理下,配套的,農業回到集體農莊但是要求完全自由和民主規章,同時國家大力支持農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