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篇關于毛澤東時代的網貼
在網上看到幾篇懷念毛澤東時代的帖子,把它們編錄在一起,和大家一起瀏覽。
一、要求不高,請把毛澤東時代的“五大件”還給我們
第一大件:公費醫療。要沒有毛澤東時代這一大件,啥窮人病了只能在家等死,俺們不要那爛電視機了,你把公費醫療還給我們吧!
第二大件:公費教育。過去毛澤東時代別人到農村動員大伙去讀書,大伙還不愿意,現在才知道不讀書連個人干的工作都難找,俺不要那露屁股的底腰褲了,你把那毛澤東時代的公費教育還給俺們吧,要不俺們要花幾萬塊去讀那大學啥的,咱老百姓能吃得消嗎?把閨女賣了也沒那么多錢呀......!
第三大件:免費住房。現在房子那樣貴,咱老百姓干個半輩子也不準能買個大城市里的廁所呢,咱沒啥高要求,就求政府把毛澤東時代的那免費主房還給俺們吧,在這里先謝謝了!
第四大件:工作。俺們現在工作難找是誰都知道的,沒工作就沒飯吃,回家種地,地又被官老爺們要去了,讓俺在那工廠里一天干個十幾個小時苦工,又沒星期六星期日的,那不是工作,那可是謀財害命啊,俺沒別的說法,就請象毛澤東時代一樣,給俺們一口人的飯吃,這不過份吧。
第五大件:社會地位。讓俺們工農在中國象人一樣生活,而不要一提到俺們工人就象是低人一等吧。毛主席那會讓俺們工人階級領導一切,讓俺們工人當家作主,現在俺們不但作不了主,還處處受*商和狗官的惡氣,民工們地位低得連個老婆都難找。咱中國人最愛這張臉,人爭一張臉,樹爭一層皮,就求把毛澤東時代工農的社會地位還給俺們吧。
俺們現在比毛澤東時代工作強度多了幾倍,到頭來那“五大件”你還不還給俺們,這就太不對了。俺們這二十多年的活豈不是白干了嗎?那幾件電視機、和VCD和幾件便宜衣裳管什么用啊,如果誰要誰就拿去吧,俺們只要過去的老“五大件”就行了。
俺們農民也要毛澤東時代“五大件”
1、俺們要赤腳醫生、合作醫療。頭疼鬧熱,降熱止疼,針灸拔罐足以,不會因環境污染得癌癥。
2、招生少不要緊,那時候俺一個初中生在農村就是科學種田好手。在城市就是一個技術標兵。
3、至少我們不會給官僚資本家蓋房連工資都拿不到。當時干部住的和我們常常并不比我們強。
4、即便是不分配工作,我們還有社隊企業,總比給資本家干活經濟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
5、工農聯盟,人民群眾掌大權。從來不會被官僚資本,地富反壞牽著走。
二、毛澤東時代令人懷念的點點滴滴
我今年46歲,按道理說,對那個時代應該沒有多少記憶,就是奇怪。
昨天晚上吃完晚飯以后遛彎,走到了位于南地五馬路計控廠的門前,有一大群人,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歌唱晚會,自己帶的樂器,有揚琴,二胡,大提琴,笛子,現場配器,現場表演,每個人自動上臺表演,有流行歌曲,更有愛國歌曲,其中毛澤東時代的歌曲很多,有一位70多歲的老者,音很正,調很準,唱的全是毛澤東時代的歌,太好聽了,情不自禁的大家都跟著唱,我很激動。沒想到經過了三十多年,我對十幾歲時聽過的歌,有很多還能記住歌詞,真希望看一次專場的演出。
那個時候,吃的肉也香,大白菜也好吃,連玉米面饃饃都懷念,那時的餃子那個香。
那時候過年高興的,大人孩子全都高興,穿一件花衣服美得恨不得每個人都夸。
遇到了同時代的人,嘮幾句就能嘮到那個時候,吃的很貧乏,但是很香,一直懷念。
大家都住在平房里,鄰居之間很親,誰家包了餃子,每家的小孩都能吃到。
大家都很親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氣人有,笑人無》的現象。
三、根據我在香港的觀察,我認為毛澤東時代人民的言論自由比資本主義社會的言論自由真實100倍?
國際戰士
幾天前看到一篇文章談到“文革”時期的禁忌,其中屬于語言方面的禁忌很多,例如作者甚至說“‘和平’一詞在當時也是禁忌”,其實我想,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包括言論秩序是社會每個成員的義務,就和在街頭吐痰不文明一樣,你在香港街頭吐痰,現在要罰款1500港幣,而人生來就是要吐痰的,你能說香港警察侵犯了人的神圣不可剝奪的吐痰權嗎?關鍵是場合,你在公共場合的行為,包括言論,直接威脅到社會公共秩序,自己當然要負責。?
換句話說,即使如右派所說當時被整,這至少說明一點,社會把你當人看,當然是當敵人看,但是社會依然認為你是人,因此你的言論能夠被傳播出去影響社會,進一步威脅社會秩序,因此需要管制你,管制的是你作為“人”的言論內容,但是香港不是這樣。?
我去年去香港工作過一段時間,一個突出的印象是以前看香港電視里的內容很大一部分是在撒謊,比如香港很多工人住的鐵皮屋,很多人和別人合租床位,居住十分擁擠才導致今年春天SARS大流行,這是港英政府配合地產商的杰作,但是這些哪怕你成天看香港電視,你絕對看不出香港很多人的生活環境如此糟糕,而他們還不是失業者,在香港的天橋、隧道里,乞丐也不比深圳少到哪里去,有些人談起毛澤東時代中國的流民眉飛色舞,其實當時少數農民由于碰上歉收年份而出來乞討是臨時性的,到了生產季節他們還會回到原來生產隊,而香港的乞丐不是,如果不是哪天中彩票大獎,他們幾乎注定終生都是乞丐。而這種現象不是哪個年份里才有的,是香港開埠以來與香港繁榮并步的“繁榮”。?
是香港低層人民不能說話嗎?不是,他們甚至可以張嘴說任何話,但是問題在于,資本主義社會根本不把這些人當人,也不把他們說的話當人話,社會已經徹底遺忘他們,把他們當作牲畜看待了,而牲畜的語言只有動物學家懂,在知識分子認為言論充分自由的香港,你每天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大量兩輛私家車對面檫破車皮的雞毛蒜皮的新聞,卻未必有貧民窟里的自殺、餓死人的新聞,社會早就遺忘他們,偶爾有記者去關心一下甚至旅游式的體驗一下,可是低層人民自己卻不能在媒體上呼吁,他們的聲音社會也根本沒有人聽,他們也不看報紙,不關心政治,事實上也不懂政治,包括選舉,象大陸這樣窮家庭也看新聞聯播的現象更是不可能。?
資本主義社會的奇妙之處在于,它時時刻刻制造出財富的同時,也時時刻刻不停地制造出大量原來屬于“人”的牲畜,甚至比牲畜還不如,寵物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地位比窮人高得多,社會是原則上不限制任何人的任何言論,但是問題在于這個社會并不是把所有人都當作“人”,相當部分成員被另一部分成員當作牲畜,牲畜的話人類世界是不應該去關心的,他們叫競爭的失敗者,是從人類中剝離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因此,社會根本不用限制低層人民的言論,因為媒體都在大小資產階級的控制下,游戲規則完全由大小資產階級制訂,窮人的話根本不用擔心流傳出去影響社會,因為根本不可能,他們更加沒有參與制訂游戲規則的權利,這樣,不用象社會主義社會那樣關心人的發言內容,直接把有可能威脅社會秩序的人作為人類的資格剝奪掉,省事多了——可笑的是,這個社會同時也把少數人制造為上帝。?
社會主義社會是把人當作人,不是上帝,但也不是牲畜,所以人都有參與社會的權利,但也要遵守社會的秩序,包括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言論秩序,否則你也只會變成敵人,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一部分人是上帝——甚至比上帝還高級,上帝的話還經常被教徒遺忘,而資產階級的任何旨意政府從來不敢有差池,另一部分人則被資本主義社會當作牲畜——比牲畜不如,寵物在資本主義社會被虐待很快會招惹動物協會人士的愛心起訴,而低層人民的生活處境社會早就不聞不問了,大家都知道這是幾百年來的常態,是純粹自然現象,窮人的話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沒有人聽。?
事實上,即使在知識分子詛咒的時代,中國不是還有時緊時松的意識形態氣氛嗎?不是還有60年代初的右派基本摘帽嗎?這說明毛澤東確實是把右派當作人——敵人,人的一種——來看待、來關心的,而一些控訴在文革時期怎樣進牛棚的知識分子后來被人揭露在牛棚的日子里月薪200多!換到資本主義社會,社會根本不認為他們需要關注和理解。因此,我認為毛澤東時代人民的言論自由是真真實實的,是對所有人都有的,不論你是同志、朋友還是敵人,你至少有作為人的一種的言論自由,敵人有敵人的言論范圍,但是你的言論肯定會被當作人的言論看待而不是象資本主義社會那樣根本不認為是社會同類的語言這是肯定的。?
說到毛澤東時代發動人民關心政治,例如農村家家戶戶通廣播,生產隊有事——即使批斗人——也要求社員參加,這些被知識分子詛咒為“個人崇拜”的事物,我看沒什么不對的,我近些年接觸過很多農民,一個奇怪之處在于,他們對政治的了解還是文革中毛澤東講給他們的那些,無論是言語還是思維方式,都是文革時期,改革時代的思想他們根本不關心,而一些年輕農民則完全不懂政治,我不能不奇怪,后來明白了,只有在毛澤東時代,他們才有關心政治的權利,有參與思考、討論社會游戲規則的權利,而近些年,政治已經逐漸遠離中國民眾,成為精英們的專利!因此,我不能不為毛澤東喚醒人民關心自己的發言權、關心誰來制訂游戲規則這一社會最根本的問題的偉大努力而敬佩不已!
四、毛澤東時代衣食住行 實錄作者:goldflyengle
我是1965年中專畢業,船舶駕駛專業,畢業的同時就接到某航運公司(國營企業)的報到通知,那時很規矩,學生仍然休息完暑假,在當年9月去上班。
報到當天就領取工作證,勞保證。憑工作證到勞資處領取半個月工資——15.25元,因為我們的實習工資標準是30.50元。同時也領取了工作服一套,勞保皮鞋一雙,套鞋一雙,勞保手套兩副,一副是帆布的,一副是皮的。半個月的工資是國家贈送的,因為國家知道學生是個白丁。
以后,每年有兩套工作服,一套制服,每月兩雙手套。制服是冬夏裝隔年發放,但是個人要出一小部分錢,出多少有個固定的比例,工資越高比例越大。
所以作為工人,穿在外面的衣服基本不需要買,當然追求漂亮就例外了。
吃飯是不要錢的,國家每人每天津貼0.57元,由我們集體支配,放在一起吃大鍋飯。
0.57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當時大米0.08元一斤,也有0.10元一斤的大米,那不是一般家庭吃得起的,肉0.50一斤,最好的肉0.80元一斤,鮮魚0.20-0.30元一斤,所有的蔬菜沒有超過0.10元一斤的。所以,0.57元吃得非常好。
整體工資不高,許多工人,特別是沒有文化的工人,到退休能夠在月工資60元的標準下拿到80%的退休工資就很不錯了。只有極少數的船長和輪機長,月工資高達300余元,但是,那是有限幾個寶貝,他們的工資超過了單位最高領導,當時還叫局長和黨委書記,他們二人,一個是行政七級,一個是行政八級。他們的工資沒有到200元。在這一點上我很替這些干部抱不平,我曾經說過,那時的很多干部都是很好的人,就包括他們二人。他們也是生不逢時,當那么大的官,拿的工資僅僅是普通工人的3-4倍。如果是在今天,那個平安保險的老總,一年可以拿到6600萬的工資,在深圳當個工人,要干6600年才能拿到這位老總一年的工資。而且還有那么幾個馬屁精在說“不高!不高!合理!合理!”,更有無聊無德的文人專門寫文章來說明它不高和合理的理論根據,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那些抗過槍,打過仗,流過血,負過傷的老干部在九泉之下,不知道作何感想?
那時工人和干部一樣,漲工資要等中央文件,許多年才漲一次,多的漲7-8元,我最少一次只漲了一元錢。所以,工資漲得的確很慢。
我們所有的人在本單位醫院看病,只需要花0.05元的掛號費,其他一切免費,包括住院,但是你自己要求使用非必要的高級藥物就需要自己掏錢了。如果你在外地看病也是一樣,有一種叫“三聯單”的,可以自由在各地醫院流通。
住房是這樣安排的,如果你結婚了,可以向單位申請,一般都能夠順利解決,當然有時候可能要等一段時間,如果,單位確實拿不出房子來,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會替你向政府的房地產局申請,房子是要出房租的,我父母家一套50多平方的房子,每月連水電一共在3.00--5.00元之間。
住房還有個特點,就是社會成員之間差別不大,我家和國家副主席張讕住在一起,他家的房子和我家一樣大,他們家當時五口人,張讕大部分時間在北京什么機關,很少回來,家里就只有他的妻子,兒子,兒媳和兩個孫子,而且他的兩個孫子和我是同學,在武漢41中讀書,沒有任何特殊,當然也只有我們不多一部分人知道他們的底細。當時的武漢市宣傳部長田海燕也是我的鄰居,田部長的房子和我家同樣大小,只有四川省副省長童少生和武漢市長劉惠農的房子稍微大一點,但是也就在80平方左右。我們的房子都在同一個院子里,所以我非常清楚。
當時單位小汽車很少,就是局長和黨委書記,這樣一個七級,一個八級的干部也沒有私車。大部分出行是坐大巴。童少生有一部私車,其他干部都配自行車。我們那個局長后來調到北京外交部,據看見他的人回來說,局長在北京是坐公交車上下班的。劉市長也沒有私車,每天有小汽車早上接晚上送,但是不是私車,他的家人從來不用車。
許多單位有子弟學校,孩子上學花錢不多,我兩個孩子,每學期學費加書本費不超過10元。
當時武漢市最低生活費是每人8元,如果你的工資平均到人不足8元的,發工資的時候,不足的部分會由工會自動補助到位。另外每年兩次開學都有貧困家庭的孩子學費補助和每年一次的冬衣補助。同時,所有人員都有每年的防寒和防暑補助,這些錢的多少和職務沒有任何關系。當你的家庭遇到特殊困難的時候,單位會發放特殊困難補助幫助你度過難關。
1973年我調去湖北西部一個軍工廠,基本情況也差不多。
【無鋒劍】 此文很真實!真懷念那個時代!(由于洗腦比較成功,現在很多年輕人,提起那個年代,都以為很貧窮,很落后,就是動亂和人整人。)其實那是一個全民充滿激情建設偉大國家的時期!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時代。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認識那個時代的真實狀況! 2009-4-15 18:05:39 3分
【hanbei】 這位老兄,你說的情況基本上都這樣,但有什么用呢,人家不認為這樣有什么好啊。再說,當今的年輕人也不聽你講這些,總是詛咒毛澤東時代的大鍋飯平均主義。回憶回憶安慰自己吧。 2009-4-15 17:24:19 3分
五、毛澤東時代群眾的生活到底怎么樣ZT
2004-7-9?15:58?星期五?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我利用工作之暇走訪了100位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的中國公民(目前仍然永久居住在中國土地上的),調查這些人在毛澤東時代的生活狀況并進行同時期橫向比較,并在大約十天前完成了初步的走訪工作。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查取證,我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毛澤東時代95%以上的人生活都是比較滿意的。?
首先,筆者要公布給大家我走訪這100名中國50歲以上公民的人員結構:30名鄉村居民,人員年齡集中在45歲至70歲;20名目前年齡超過60歲現在已經退休的老工人;15名平均年齡為55歲目前大多已經退休的企業工作人員;10名年齡為45至50的軍人;10名年齡為36歲至44歲跨行業的各階層人士(毛澤東時代均為學生);5名離退休老干部;5名已經退休的教職員工;2名在解放前就已經是教授的老知識分子,目前一名離休,一名掛職;2名在解放前就擁有自己資本產業的工商業主,目前子女已經繼承父業;1名解放前曾經擁有良田超過三千畝,解放后被改造好的老者。?
其次,筆者要說明為什么是這樣的比例和年齡結構。以上人員取向充分展現了當時:工、農、商、學、兵的人員構成比例,并且也包括了國家領導干部、知識分子和早期的資本家、舊式文人和地主成分的人員比例。?
同時,筆者要解釋,為什么得到了“毛澤東時代95%的人都腐敗”這個結論中腐敗的含義。腐敗,這個名詞,其本意為通過社會存在的已知的行為和手段獲得了不相符合也不應當得到的利益保障。?
再次,筆者將公布本次個人進行的社會調查內容及其結果,這次調查總共列為10個項目,以回答是與否來作為調查結果的依據:?
**********************************?
1、問:你認為你本人在毛澤東時代是否得到受到社會中其他成員的彼此尊重??
答案:是:92%?否:8%?
2、問:你認為你本人在毛澤東時代是否獲得了與勞動付出相適應的勞動報酬??
答案:是:95%?否:5%?
3、問:你認為你本人及你的直系親屬在毛澤東時代是否得到了在生存方面的基本保障??
答案:是:97%?否:3%?
4、問:在毛澤東時代,你及你直系親屬的生存得到保障是否是因為剝奪甚至侵犯他人生存權利而得到的??
答案:是:0%?否:100%?
5、問:你認為你在毛澤東時代得到的生活舒適度是否滿足你在此前的期望??
答案:是:95%?否:5%?
6、問:你認為你本人在毛澤東時代享受到的政治權利是否得到充分體現??
答案:是:93%?否:7%?
7、問:你認為你及你的家庭在毛澤東時代所獲得的生活資料是否可以提供你足夠的生活需求??
答案:是:98%?否:2%?
8、問:在毛澤東時代你認為你及你的家庭在生活方面,具體表現為衣食住行以及就業、醫療、教育等,是否存在不安全感??
答案:是:5%?否:95%?
9、問:你本人在毛澤東時代是否認為你與社會中人存在嚴重的不公正與不平等??
答案:是:5%?否:95%?
10、問:如果沒有毛澤東,你認為你得到相同的生活質量是否能夠實現??
答案:是:5%?否:95%?
六、“毛澤東時代”的腐敗問題
07-11-27 08:32 發表于:《角落》 分類:未分類
我這里談一談毛澤東時代的腐敗分子和現在的腐敗分子有何區別,以及社會和人們對待他們的態度有何區別。試著做一次對比,其實這個大多來自老百姓街談巷議或茶余飯后的隨意談吐,實際上也是在談一種不經意間的變化。有遺漏之處希望網友補充。初步歸納一下,可見較大的區別是:
一、毛澤東時代的的干部隊伍中,腐敗分子較為罕見,既使有腐敗分子也無論怎樣潛伏極深,想不易發現絕無可能,一旦被人發現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基本上普遍很害怕黨紀國法,輕易不敢觸犯,一旦惡行敗露,在無出頭之日。現在的腐敗分子常潛伏極深(現在腐敗分子潛伏其實是很淺的,你問問老百姓,他知道不知道幾個腐敗分子?),偽裝十數年組織還發現不了問題(百姓都知道,就是“組織”不知道,就是公檢機關不知道),或者是膽大妄為,普遍有特權意識,視黨紀國法為草芥(當年提倡膽子要大一點,其副作用就是大大消弱了黨紀國法權威性。這點很重要!),根本不把組織放眼里,既使他事跡敗露,人所共知,只要想辦法讓上級不查他(怕上級,不怕百姓,這意味者什么?說明百姓對官員根本沒制約力),他照樣堂而皇之、招搖過市地當“好領導”開會作報告(看著這些人在冠冕堂皇地宣傳他們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這讓百姓如何信?)。即使出了事情,一是還可以易地做官,二是可以保留相關待遇,弄個閑職干脆回家釣魚養花,或者搞第二次產業開公司去了。(這樣的“名利雙收”的腐敗分子大有人在)
二、過去的腐敗分子淺嘗輒止、見好就收,什么錢能拿,什么物能撈,心里事先撥拉清算盤,貪污個一二百塊也就算了(現在一些“專家”抨擊毛澤東時代制度不完善。這是沒根據的。毛澤東時代各種核算制度就很嚴格,能鉆的空子很少。)。現在的腐敗分子利欲熏心、欲壑難填,利用職務之便公開吃拿卡要,官商勾結如家常便飯,動不動成百上千萬、上億元撈進私馕,不管什么錢多多益善。
三、毛澤東時代的腐敗分子貪污受賄后,不敢弄大的,搞些公家的邊角料,白天不敢吃,半夜里叫起老婆孩子來偷偷摸摸地享用。偷拿回家一點肉,放了好長時間,都放爛了還沒有吃到嘴里。使盡渾身解數裝窮,極力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衣食住行方面使之看不出區別,甚至比老百姓過得更窮。(這還是因為百姓的監督非常有效、有力的緣故)
現在的腐敗分子是不怕露富,常常是不自然的就露富了,有的勇敢地做“先富起來”的代表,爭著搶著露富,置備上私家車,小別墅,不少有高級套房和幾套房子,私下入股成立公司企業做生意,兒女出國做買賣上學、旅游觀光,甚至在國外出大手筆大購物房地產,想方設法使自己不同于普通人。(這跟前面說腐敗分子潛藏很深是矛盾的,你這不明明說腐敗分子很暴露嗎?其實,關鍵問題是百姓明明知道誰是腐敗分子,但百姓也毫無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
四、老百姓對待的態度不同。毛澤東時代的群眾對待腐敗分子是口誅筆伐、爭相揭發壞人壞事,“群起而攻之”。現在群眾對貪污腐敗份子是羨慕贊嘆,“看人家XXX,多有本事,那官才沒有白當呢。” (這跟百姓的權力大小有關。現在百姓的嘴要么被動要么主動給封住的)
五、毛澤東時代對腐敗分子的態度是,主要有違法亂紀問題一經揭發屬實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錯誤、罪狀的大小一定要對人民有個交待,貪污腐敗分子很難有力錐之地。現在基本上是只查大案要案,一般的案件很難引起上級重視,很難立案,甚至查著查著就沒影了。 (現在的腐敗,是大面積、立體式的腐敗)
六、毛澤東時代的腐敗分子很難找到關系網,沒人敢為他說情。現在的腐敗分子很易結成關系網,總有人為其說情,開脫罪責,充當靠山。 (現在的腐敗,是群體性的腐敗。盤根錯節)
七、過去的腐敗分子一旦貪污腐敗罪行認定,多課以重罪,很少有逃脫的。現在的腐敗分子貪污個千數八百萬判個十大幾年,十來八年的占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人民幣不值錢了。(最新新聞報道,湖南高院院長主張廢除對貪污受賄者的死刑)
八、毛澤東時代老百姓對貪污腐敗分子深惡痛絕,對待其如對待人民的敵人,陣線分明。現在的老百姓爭相巴結貪污腐敗分子,想方設法和他們搞上關系,不惜一切的混為一團,充分品嘗和他們搞好關系的“豐碩成果”。貪污腐敗分子也樂于擴大自己的陣營,常常表現出樂于助人的“道德風尚”。(百姓有趨利性,不能抑制,則趨之)
九、毛澤東時代對待有腐敗份子跡象的人,總能及時發現苗頭,多在早期采取批評教育,組織談話等手段,及時告誡引導其改邪歸正,咳及時避免人民財產、政府組織少受損失,在教育挽救了干部的同時,也教育了一大批人。現在很多的腐敗分子平時發現不了,或對其違法行為時有顯現,但無人干涉,常常是人卷走巨款都跑得沒影了,還不知道他怎么回事,直到形成影響惡劣的重大損失才想起“亡羊補牢”。 (小平同志說,改革最大的失誤是教育。老夫認為,信仰的喪失,是教育無效、無力的原因)
十、經過對比發現,毛澤東時代的腐敗分子“政治水平”“覺悟”和“個人素質”高于現在的腐敗分子,過去就怕組織找他談話,一旦事情敗露絕大多數知錯認錯、知罪認罪,采取向組織“竹筒倒豆一干二凈”的態度,更有主動投案自首,向組織交心的。現在的腐敗分子卻想方設法隱瞞事實真相,避重就輕、無理狡辯,死不認帳,逃避懲罰手段高明,或者稍有風吹草動,就攜妻帶子揣好早就辦好的護照出國外逃,一飛了之。他貪污了個盆滿缽流,到了國外卻倒打一耙反誣遭受了迫害,要求“政治避難”。(信仰的喪失。甚至不知道抬頭三尺有神明)
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這是不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變化呢?或者是我們當今狀態下的一種無奈?我們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變化,如果不重視這個變化,不整改限制這個變化,腐敗行為“深入人心”的速度和影響還會繼續擴大。你們要是認為這屬于夸大其詞看問題偏激不予重視也可以,究竟是不是說還是在可以容忍接受的范圍內如不好說,那就讓這種狀態繼續下去一段時間,在做進一步的觀察以求證實也好。
毛澤東時代總體暫不在此文議論之列,當然那個時期有其特殊性,方法不當也好過時也罷,但現今腐敗分子較之那時變化的幾何級升級速度,可說是令人觸目驚心了,畢竟是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啊;以上幾個方面這我看也算一種社會認知上的變化,一種民意的變化,恰逢“兩會”之際,希望能引起代表的注意。為國之患尤在吏治不清,以上現象是否屬于吏治不清苗頭?會給今后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實屬于要及早警惕的事情。
叢水陽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