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小白菜”還是游客,包括一些園區部門負責人,都認為志愿者就是以前的“學雷鋒做好事”。您怎么看呢?
■:我個人認為,兩者之間還是有差異的。1960年代的“學雷鋒”更強調單向付出,忽視利益雙贏與價值回流,無視“雷鋒”的自身價值實現。純粹單向支付的事兒,總是無法堅持長久。極左思潮的反動實質就是碼錯價值順序——抽去個體,片面強調集體。而失去單元個體的支撐,集體價值就成了空洞之物。
當今志愿者的價值基礎是“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貢獻自我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就社會發展而言,這一內涵深刻的價值定位,這一雙向共贏的志愿者理念,本身就是現代文明才能分泌的高級產物。
□:是的。我以為,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就在于此,雖然沒有有形的報酬,但獲取了更多無形報酬。在一個國際性大舞臺上實習,不僅開闊了個人的國際視野,而且懂得了與人交流溝通時寬容度的重要性。這段實習的小小插曲,雖艱辛卻也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加速我邁向社會的進程。同時,服務于社會也強化了我的責任感。
以上是2010年7月26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文章《志愿者——社會文明度的標志線》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7/26/content_3342546.htm 中節選的一個段落,作者是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裴毅然。很顯然,作者是在試圖使用“經濟學”原理來回答社會學問題。作者運用了大段看似艱深而專業的經濟學論述來將當代志愿者同雷鋒做“對比”,論證雷鋒精神的不可持續性,實際只是想表達一個基本原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亦即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的一項基本假設。據說“主流經濟學”假定的理想模式,就是把人類全部抽象為“理性的經濟人”。不過總的來說,這段批判學雷鋒是“極左”、“反動”的文字沒有多少說服力。
首先,作者認為志愿者“貢獻自我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而過去學雷鋒卻無視“雷鋒”的自身價值實現,其實極其沒道理,你有什么根據能說明雷鋒就沒有實現自身價值呢?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思想道德文化上層建筑,也就是說自私、私有觀念、以至于對個人得失的考量在根本的意義上都是私有制的產物——而并不是天然的。雷鋒是時代造就的,當時的經濟體制和社會形態不同于現在,主流價值取向也不同于現在。雷鋒作為那個時代的一面旗幟、一個符號,他代表的是一種基于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和政治信仰,我理解為以對集體的貢獻和創造而非個人得失來作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尺度。或者我們退一萬步,就從個人得失角度來分析一下雷鋒的“自身價值”問題。我們知道,雷鋒生前就已經是沈陽軍區著名的先進典型,多次立功(包括一次二等功)受獎,而當時他還非常的年輕,剛剛二十出頭,無論是從當時還是從現在來看,雷鋒都能算得上是當時歷史條件所允許的典型的“成功人士”和“青年才俊”(他太年輕了!),如果雷鋒不是過早犧牲的話,他的“政治前途”很可能不可限量。當然雷鋒主要追求的顯然不是個人的“發展”,所以上述分析純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總之沒有任何根據表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不適用于雷鋒,因此所謂“無視雷鋒的自身價值實現”完全是個假命題。
其次,雷鋒精神問題首先是一個道德問題和社會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更不是市場問題,因此運用“市場經濟原理”去剖析和臧否雷鋒精神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錯位。雷鋒精神所包含的那些基于集體主義的助人為樂、奉獻、犧牲等等都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是不論古今中外任何一個社會都鼓勵和尊重的高尚道德。因為這些道德是人類社會化的產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是人克服自身動物性的結果(一般認為利他主義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化表現),因為這些道德是維持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所必需的。人類社會存在的歷史遠遠長于市場,市場是依托于社會而存在的,因此我始終認為人首先應該是社會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所謂“市場主體”。如果沒有社會,一切市場必將解體,反之如果沒有市場,社會卻依然可以維系。不知裴教授對歷史問題是否有研究,據我所知在中外歷史上“市場”并不是常有的,我國歷史上就有幾個“亂世”導致全國性的市場解體(表現為貨幣長期停止流通),局部性區域性的市場解體現象就不計其數了,但是在任何時期任何地方,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社會,社會并沒有解體過。應該說不論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無論是何種社會形態或經濟體制,任何一個社會都總是需要有人去為多數人的利益奉獻和犧牲,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絕對滿足“等價交換”“雙向共贏”的市場原則。所以古今中外那些為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總是會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相反那些極端自私的利己主義者即使很“成功”也難以獲得廣泛的認同。因為這是維持一個社會存在和發展所必需的基本價值觀——反之社會必將趨向于解體!以原文中裴教授手下的那位研究生志愿者為例來分析,她認為做志愿者就是一種“等價交換”——“雖然沒有有形的報酬,但獲取了更多無形報酬,在一個國際性大舞臺上實習,不僅開闊了個人的國際視野,而且懂得了與人交流溝通時寬容度的重要性……”那么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分配給她的志愿者崗位既不能“開闊國際視野”也無法與人溝通交流,就是說她看不到那里面有任何所謂“無形的報酬”,那這個志愿者她還做不做?結果無非是兩種:一是這種情況下她選擇拒絕做志愿者;二是這種情況下她還是選擇做志愿者,并充滿阿Q精神自欺欺人地為自己幻想一些所謂“無形的報酬”,以求得虛幻的心理平衡。十分顯然這兩種結果都將導致危機——短期顯性的或長期隱性的危機。可見,如果否定雷鋒精神、否定基于集體主義和社會責任的犧牲與奉獻,那就勢必出現無數類似這樣的問題。
裴教授在文章中斷言學雷鋒因為是“純粹單向支付”所以勢必“無法堅持長久”。我卻認為,雷鋒精神和學雷鋒運動絕不是某種脫離世界歷史主線的孤立社會歷史現象,而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的豐碑,是最大限度挖掘人類社會道德潛力的一次嘗試。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除了商業理性之外,更加不可或缺的是道德、精神和信仰。就像作家楊志軍所指出的: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皈依宗教是尋找一個集團,而皈依信仰才是真正的精神出路。”作為80后,我沒有經歷過最初的學雷鋒運動高潮,我對于雷鋒以及雷鋒精神的了解主要來自上幼兒園時老師的教育,那時大約是1990年,記得當時老師講了很多關于雷鋒的故事,還教我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要求每個人都要學會。所以我對雷鋒還是有基本的了解的,后來知道,當時全國興起了一次新的(也是最后一次)學雷鋒運動高潮。而比我更年輕的85后90后們是否接受過完整的雷鋒精神教育就不清楚了。后來有時和長輩談及1960年代第一次學雷鋒運動高潮時的情形,都說那幾年的社會風氣極好,空前絕后的好,真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文化大革命爆發,之后社會風氣再也沒有像當時那樣好過。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那個年代,所以我無法想象當時的景象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只是覺得如今的社會越來越趨向于商業化,越來越多的人趨向于“理性經濟人”,總之一切正向著“主流經濟學家”們所假想的“現代文明”的理想模式加速演變。可是這種“現代文明”的模式就能夠“堅持長久”嗎?這段時間我去參觀上海世博會,時常流連于寶鋼大舞臺的“中國元素”民間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我為那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祖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而驚嘆,但也發現了令人十分不樂觀的現象,那就是幾乎80%的傳統民間工藝將要面臨失傳困境。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的民間藝人都超過50歲,而在和他們的交談中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抱怨自己的事業后繼無人。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商業理性”,他們深知要熟練掌握一門傳統民間技藝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但物質回報卻很有限,這顯然不符合“現代文明”所倡導的“雙向共贏”理念,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拒絕再像上一輩人一樣堅守那份清貧。這些精美而獨特的傳統民間技藝,這些共同組成“中國元素”的傳統民間技藝,它們有的傳承了數百年,有的傳承了上千年,戰亂和饑荒都不曾摧毀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可是在“主流經濟學”支持的“現代文明”價值觀統治的短短幾十年間,它們中的大多數竟都在無聲無息地走向消亡,這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啊!難道這就是所謂“現代文明”的“堅持長久”么?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中國青年報》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報紙。原因之一就在于中青報具有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在上面往往能接觸到各種不同的理念、觀點、言論。古人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觀點的多元化顯然是一種進步,但是觀點多元并不意味著放棄底線。我想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一些東西是不應該允許被貶損和質疑的。至少在目前看來,所謂“言論自由”在全世界并不是沒有限度的。俄羅斯去年通過法律,質疑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言論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在歐洲,發表親納粹言論或使用納粹標志會被治罪,而在911之后的美國,各種與“文明沖突”有關的限制就更多。前兩年聽說有人提議制定《中華英烈保護法》,我想這是十分必要的,很可惜后來就一直沒有了下文。而這些年來那些數典忘祖貶損英烈的事件在我國不斷的上演。從最早的取消岳飛、文天祥等歷史人物“民族英雄”提法到后來董存瑞、黃繼光等等各種英模被惡搞、被質疑,記得07年看到一個新聞說上海有個什么大學教授“調查”后得出結論說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是偽造的,后來軍方出面才擺平了此事,還有上海市的中小學教材大幅取消有關革命英烈的內容,還有07年洛陽發生的駭人聽聞的地方政府強行損毀烈士陵園事件,從廣義來說,也許還可以包括08年512地震時《南方都市報》發表的“學者”朱學勤的“地震天譴論”,這個喪心病狂的騙子最近被揭露出學術不端問題,你能相信這種人會有學術道德么?關于雷鋒精神,似乎從改開至今就一直受到“討論”和質疑。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對于全世界知道雷鋒其人其事的大多數人來說,提到“共產主義戰士雷鋒”這個形象,他的心中會涌起一種親切的、溫暖的感覺,而那些貶損、質疑雷鋒精神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堅硬的、冰冷的、麻木的,他們貶損和質疑雷鋒,可能僅僅是為了嘩眾取寵,可是不僅麻木了自己的內心,也惡化了輿論環境,消解了社會良知。7月30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對作家王樹增的專訪《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主心骨》對我觸動很大。文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一個日本記者到北京某所大學去采訪,他突然問在場的大學生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邱少云嗎?一個大學生站起來說,我們都知道那個傻冒兒。這個記者回去就在《朝日新聞》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支那人的墮落》。這在日本人心中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想,如果那位日本記者讀到了裴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的這段,或許又會寫一篇文章《支那人的麻木》。
注:情緒中暑,做不好文章,有點語無倫次。只是抒發一下觀點,大家將就著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