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對我國實行全面政治經濟封鎖的艱難環境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以大無畏的氣概,勒緊褲腰帶,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硬是為我國建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創造了世界上一個大國發展史上的奇跡。一大批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成為我國經濟的脊梁,我們曾為此感到自豪。
可是在改革后的幾年時間里成千上萬個國有企業轟然倒下了,上千萬的工人黯然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加入失業的人群,數千億的國有資產流失掉不知花落誰家---這在中國歷史上甚至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壯觀的奇跡---?! ?/p>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長期以來精英們編織了這樣一套理論,寫了這么一段歷史:因為國有企業機制不行,所以必須進行改革;改革的出路就是讓一部分企業形成壟斷交給有來歷的官僚,大部分國有企業解體和私有化;把所有這些企業的工人掃地出門---于是出現了上述壯觀的一幕情景。
國有企業是怎樣被搞垮的?長時間的說法或理論根據是國有企業機制問題。
其實這個觀點主要是那些啃了幾年洋面包沒有在企業當過領導的精英們提出的,我認為絕大部分當時的企業領導和經濟工作的負責人都不會認同。
到底是企業機制問題還是我們自身的制度和政策問題?因為反對者沒有話語權和話語優勢,一直無法見到這方面有說服力的研究文章。但這件公案總是應該搞清楚的。
我手頭沒有太多的資料,無法全面進行論述,只講幾個基本觀點。
什么是企業機制?簡單的講,就是在企業與外部市場的互動關系中的企業管理和組織。
其實經過幾十年的培養,我們的國有企業有一大批素質高有能力的領導者,有幾千萬勤勞守紀律有技能的工人階級隊伍(正是這批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人階級隊伍在自身權利和利益受到巨大沖擊的時候還那樣忍耐和顧全大局),有一套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組織系統和生產工藝流程。我們缺少的第一是與市場的銜接,第二由于國外的長期封鎖,我們難以得到和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新的管理模式,第三過重的負擔使企業長期缺乏研發和更新改造的資金,阻礙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我們的國有企業機制沒有大的問題,反倒是我們的政策和某些制度有問題。需要改革的與其說是企業機制,莫如說是國家的政策和某些制度。
國家最應該改的是放權和減稅,給企業活力。但恰恰相反,長期以來我們不但讓國有企業承擔高達占毛利潤50%的所得稅和流轉稅,還要承擔醫療、住房、托兒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功能。改革之后,這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而是更嚴重了。請問全世界在這樣的政策和制度下什么機制能讓企業活下去呢。與此相反,改革以來,對外國企業、私人企業卻長期在稅收上實行“三減兩免”的政策,說白了就是掙了錢都是你的,一個子兒不用上交。換一個說法,就是讓國有企業養活外資和私人企業,抽我們的血輸到他們身上。在這種政策下,外資和私有企業傻瓜也能賺錢,國有企業神仙來了也沒轍。
在這種競爭機制下國有企業只有死路一條。逼死你還要說是你自殺的,這是什么邏輯?
在國有企業大部分垮掉,少部分形成壟斷,工人大批下崗失業之后,國家出臺了新的稅收政策,拉平了國企和外企私企的水平,大大降低了國企的納稅負擔,又空前提高了那些剩余的壟斷國企高管(應叫高官)的工資水平。如果早這樣做,國企怎么可能全面垮臺?工人為何要下崗失業?這讓人覺得搞垮國企像是一場預謀的被人導演的大戲:有頭有尾,有人付出,有人獲利。我們只需從利益的分配格局中就可以判斷一個事件的性質。
現在的一些國有企業并沒有真正走向市場而是靠壟斷生存。中石化、中石油一漲價大把的利潤就來了,工商銀行把手續費一加就可以大筆大筆賺錢,更不要說證券行業永遠旱澇保收?,F在的企業機制根本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企業家,卻可以大批大批的“輸送”像中石化的陳老總和為力拓出賣情報的鋼鐵礦山企業精英。
我舉一個例子。某無線電廠是我國最早的優秀國有企業,八十年代的管理水平比很多外資(合資)企業水平高,和泰勒工序的管理相似的方法早已采用(是自己創造的),大流水波峰焊的概念(自己發明的)早已應用。在沉重的稅收壓力下仍然在走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道路,每年有一批新產品推出,一些先進工藝(如數控切割機六、七十年代就已應用)。那時折舊和大修理基金加到一起也蓋不了一棟房子,更沒有錢投入更新改造。莫名其妙上級要求該廠和菲利浦合資又建一個企業,最不可理解的是就建在該廠旁邊,生產同類的產品,工人挑最優秀的給他們,因為新企業職工和無線電廠有親屬關系,無線電廠還要負擔這部分職工的醫療和住房,無線電廠承擔著國家的高稅賦,菲利浦享受免稅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菲利浦的工人工資比無線電廠的工人工資高出四倍,菲利浦的產品成本也比無線電廠的產品成本還要低,這是明擺著欺負自己的企業,不用講,無線電廠的出路只有死路一條。請問這和企業機制有什么關系?
俄羅斯搞了休克療法,實行私有制,幾乎一夜間把人民的財產瓜分殆盡,普京上臺打擊了私人寡頭把一大部分資產收歸國有,俄羅斯經濟才開始恢復。大部分受過社會主義運動洗禮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一批成功的國有企業,像法國(法國的布爾公司是國有的),像瑞典、英國。德國實行的是社會市場經濟,新加坡大的企業多數也是國有的。
搞垮國有企業的主要是人禍,而不是什么企業機制;是不公平的競爭和稅收制度,而不是企業領導的無能。
任何社會實驗都會付出成本,同樣搞垮國有企業也讓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社會代價和社會成本。如果說文化大革命付出的社會代價和成本中部分高干和知識分子承擔的更多一些,而搞垮國有企業的代價和成本卻全部攤到了廣大工人階級身上。有權的和有“嘴”的可以講話,并在新一輪的財富分配中得到加倍補償,但是那些勤勞善良的廣大工人群眾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