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薛兆豐的“雞”論
——提高最低工資并不必然導致失業增加
最近,看到薛兆豐的文章《未能做雞》一文,談到他與 吳向宏 先生關于“最低工資制度”的爭論,在該文中薛兆豐說道:
國內大部分經濟學生, 都不乏 教授教他們、不乏教材教他們、甚至不乏考試考他們關于“需求曲線有時向上”、“勞動力供應曲線有時向下”和“提高最低工資可以增加就業”的知識。可我沒有。我從其身上學到經濟學的一群前輩 和 老師,沒有一個認為“需求曲線有時向上”的,沒有一個認為“最低工資可以增加就業”的。
并且,薛兆豐引用布坎南(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1996年與另外兩位經濟學家的爭論,布坎南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說道:
需求量和價格之間的反向關系,是經濟科學的核心命題,它體現了這樣的預設,即人類的選擇行為足夠理性,以致是可以預測的。沒有一個物理學家會說“水往上流”,也沒有一個自重的經濟學家會說“提高最低工資可以增加就業”。這種說法,要是認真地生發下去,將無異于全盤否定了經濟學,使其科學含義蕩然無存;要是這樣,經濟學家除了撰寫迎合意識形態偏好的文章,就別無可為了。值得慶幸的是,只有一小撮經濟學家愿意背棄兩個世紀的經濟學教誨;我們尚未墮落成一群隨營的娼妓。
同時,薛兆豐還引用了米勒(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華爾街日報》同期同版的評論:
多年前,經濟學家相信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然而,現在似乎有人發現了一份,即在提高最低工資的建議之中。他們認為,通過法律,把最低工資提高到市場決定的均衡價格以上,實際上不會給誰帶來任何負擔(或者說,頂多也不會給誰帶來很大的負擔,因為這畢竟是很小的、邊際上的增長而已)。這是不是天花亂墜的神話?他媽的就是。可它在民意調查中很管用。我真替我干的這行心寒。
從上面的評論可以看出,最低工資將會導致失業增加,是經濟學家的共識,而這個共識的基礎,就是需求定律:需求曲線必定向右下傾斜。
顯然,薛兆豐認為國內經濟學家或者經濟學教材,認為“需求曲線有時向上”、“勞動力供應曲線有時向下”是淺陋之極的認識,在他身邊的“前輩 和 老師”,無一認為“需求曲線有時向上”的。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還是看看國外大師們究竟是怎么說的吧:
——薩繆爾森:該規律建立在常識和經濟理論的基礎之上,并經過經驗的檢驗和證明,幾乎適用于一切商品。(《經濟學》第17版)
——舒赫拉發(張五常的老師):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反映的是需求定律即價格下降,買方一般想購買更多。雖然會有例外。(《價格理論及其應用》)
——斯蒂格利茨:提出“拋棄供給和需求定律”(1987),并在《經濟學的又一個世紀》中認為,“20世紀的經濟學患了精神分裂癥,即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脫節,這種脫節既表現為研究方法上的難以溝通,又反應出二者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與對立。”
——貝克爾:提出了S型需求曲線。(1991)
——曼昆:兩位經濟學家Jensen、Miller在中國湖南調查了大米消費和價格變動的反應,發現有補貼的大米價格下降會引起一些家庭減少大米的消費,取消補貼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這兩位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吉芬物品的第一個嚴格的經驗證據”,因此,需求定律并不完全可靠,但吉芬物品是極其罕見的現象。(《經濟學原理》第5版)
顯然,上述大師沒有一位肯定的認為“需求曲線必定向右下傾斜”。
關于薛兆豐否認“勞動力供應曲線有時向下”的看法,恰恰另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克魯格曼在其《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中,專門花了不少篇幅做了“勞動力供應曲線有時向下”的分析,認為在工資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不同的作用下,分別做出了“向上”和“向下”的勞動力供應曲線。
并且,曾擔任過美國經濟協會主席的經濟學家威廉·J.鮑莫爾和曾任美聯儲副主席的經濟學家艾倫·S.布林德,在他們共同編著的《經濟學原理和政策》一書的早期版本中,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增加,但在該書最新的第9版中,針對最低工資保護政策,說道: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一些令人驚訝不已的經濟學研究,卻對這個一直被奉為至理名言的論點提出了質疑。例如,經濟學家戴維·卡德與艾倫·克魯格比較了新澤西和鄰近的賓夕法尼亞快餐廳就業的變化。他們驚奇的發現,1992年新澤西提高最低工資后,新澤西的快餐店的新增雇員人數,竟然超出了沒有提高最低工資的賓夕法尼亞的同業雇傭人數。而且,在1991年的聯邦最低工資被提高以及1988年加州的州最低工資被提高后,德克薩斯州的快餐店也發現了相似的結果。
在這些實例中,較高的最低工資看來均沒有降低就業——這與簡單的經濟學理論的推論相反。如此一來,一個早先被認為無需爭論的政策問題,現在看來又將被提及: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嗎?
這一爭論的結果不僅僅是出于學術目的。在1996年,克林頓總統提議且國會通過了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法案——其依據部分就是新研究所得出的‘失業不會因此而增加’的結論。在2001年,國會中的民主黨派再一次提出提高最低工資,但是遭到了布什總統的反對,提議未被通過。經濟學研究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該書的最新版本顯然否決了早期版本的傳統看法,最新的結論是明顯的:提高工資和最低工資保護政策,并不必然導致失業增加。
基于上述觀點,薛兆豐的“雞”論,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必然導致失業增加,這幾乎也是經濟學家的共識,但這是從錯誤的需求定律推出的錯誤結論。
因此,如果把勞動力需求定律和勞動力供給定律進行修正,并不必然導致失業增加。并且,一些經濟學家也正在做這樣的修正工作,薛兆豐死抱傳統理論,主張市場原教旨主義,提倡市場自由,反對政府干預,不去跟蹤最新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已經寫入了教科書),無疑是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
在這里恰好可以引用米勒的話“我真替你們干的這行心寒”,只不過,不得不把米勒的“我”,改成薛兆豐的“你們”。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