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朝本記6:吾當總理與重用錢學森
柳鯤鵬
http://blog.sina.com.cn/quantum6
2009-11-12
關鍵字:紅朝 錢學森
簡介:吾擔任總理之后,嚴厲駁斥錢學森的“老而無用”謬論,強迫他擔任戰略科技委員會委員長,負責中國高精尖科技的設計制造、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因為戰略科技委員會的標準化工作。由于在推動紅朝與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建設方面的卓越貢獻,錢學森也被稱為“第三世界標準之父”。
錢學森在毛主席時代創造了偉大,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迎來“科學的春天”之后,不用說他沒有什么成就,全國無數的院士教授博士大學生論文滿天飛,同樣的是狗屁沒有,唯一拿得出手的也是毛主席時代留下的航天科技。而之所以還有這個可以裝一下門面,是因為洋老爺不敢把這個東西賣給中國,中國想開放也沒門。吾為此專門寫了《錢學森,你只能輝煌在毛主席時代》,為錢學森送行。
后來吾一想,如果吾當總理,怎樣發揮錢學森的作用呢?于是就有了此文,作為紅朝本記之6。
紅朝某年,吾當上總理。這并不是說吾有多少才能,而是因為吾的無產階級覺悟。吾當上總理之后,當然是日理萬機了,這里只談高科技和工業問題。一日,吾帶幾個心腹專門拜訪錢學森,錢學森見面即皺眉曰:“吾年紀大矣,皆曰無用。”吾聞之,正襟危坐曰:“大師何出此言也?古人云老當益壯不移白首之心,更何況今人乎?難道汝當初回國報效人民的心已移乎?況大師乃控制論創始人,新中國火箭之父,培養了無數人才創造了無數輝煌,這經驗經歷舉世有幾人?大師尚記得紅太祖(即毛主席)之教導!”錢學森猛然站起,大呼曰:“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總理同志有何任務,但吩咐便是,無有不達成者!”
紅朝國務院專門成立了戰略科技委員會,與計劃委員會并列協作,領導國家長期和大型科技規劃和開發,并有權對新中國的科研、工業、國防、教育等各個方面進行指手畫腳。錢學森任委員長,兼任副總理,國務院辦公廳全面支持。
戰略科技委員會江湖人稱“獨立自主委員會”,規劃了高科技重點項目從材料、制造、設計、人才等各個方面:火箭、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各個種類的發動機,電子計算機的系統各部分,軍用民用電子設備,高精尖機床,特種材料,大型設備協調等等。委員會的標準是:一旦中國不能從國外進口材料、零件、設備,所有方面的生產要照常進行。
人才方面,戰略科技委員會并不迷信大學培養,而是采取了工作、教導加深造的綜合模式。上大學深造也是學一段時間工作一段時間,出來之后個個都是實干家。在工作中特別注重鼓勵爭論,每次話題都會組成若干方案組吵得昏天黑地,最后匯總出一個或者幾個方案,因此各種人才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隨著全國科技工業的發展,戰略科技委員會特別組建了標準協調組,與其他部門共同負責全國工業的系統化、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
紅朝的設備有什么特點呢?除了前面說的標準化,就是節能化、節省化、通用化、模塊化、精簡化、無污染化、回收化、材料易用化、提前化等等。比如說,紅朝的手機、照相機、充電電池等常用小電器都有一個標準的充電接口,充電器只有一種型號(還可外接手動、太陽能發電設備),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充電。而第一、第二世界各國則花樣百出,互不兼容,第三世界也為此吃盡了苦頭。戰略科技委員會注意到這個情況之后,即要求(沒錯,是要求不是建議)時任總理的吾和國務院立即重視這一情況,更重要的是團結第三世界各國建立自己的標準體系。
吾收到這一命令,立即下令國務院辦公廳組織一次大型會議,人大各委員會、計委、工業部、科技部、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全面參與,準備方案發言。經過熱烈討論,確定了以下幾項工作:
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建立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幫助國內國外的第三世界人民樹立標準意識。
以無償贈送引導、無償轉讓技術、援助生產企業、進口產品、各國有序布局等方式,向第三世界推廣普及紅朝產品標準與接口,變成第三世界的標準。
會議規定,所有出國人員,都負有向各國人民、政府、企業介紹產品標準化和建立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偉大歷史意義的義務。
紅朝同時負責第三世界的不兼容產品轉換工作和物資費用,特別是負責回收第一、第二世界的產品。收回之后一方面進行了拆解研究,另一方面進行了標準兼容測試,有的甚至重新返回第一第二世界。
國務院負責同第三世界協調,在非洲、拉美、亞洲建設了三個標準研發基地,并為各國建立了一批研發實驗室。紅朝負責培訓人才、技術交流、出資建設、贈送實驗儀器等。有時因為情況需要,直接就把國內實驗室的高科技設備拆解了運送到基地,國內產生的思想問題也著實花費了不少時間。有些標準由不同基地負責,有的標準是各基地共同研究,不過最后一定是通過技術標準大會確定。爭論標準的時候,每個方案內都有各國人員,沒有地域區別。
當第一第二世界向第三世界出口產品時,都要繳納相當數量的技術標準費用,同時還要進口一定數量的第三世界產品。為此第三世界的標準不斷向第一第二世界開始滲透,最后就變成了事實標準,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舉例來說,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賣飛機,就要取得第三世界標準認證,還要與第三世界的零件兼容。
隨著紅朝高科技產品在第三世界的暢銷,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計算機、電子產品等等都大量向第三世界出口。除了換來重要的資源,紅朝并不看重利潤。為了促進第三世界的發展,戰略科技委員會還協調國內各個企業,在第三世界幾個大區內援助建設工廠,負責零件生產、整機組裝、大型維修、細節改進等等。
由于錢學森經常與世界各國標準制定人員交流,所以這些人都稱自己是錢學森的學生。自然的,錢學森就多了一個“世界標準之父”的大帽子,同時被稱為“第三世界人民最愛戴的科技大師”。有的國家甚至用“Qian”來代替“標準”這個詞,而第三世界中叫“Qian”、“XueSen”的人也多了起來。
后來錢學森確實力不從心了,于是在一次全世界科技標準大會上宣布退休。結果又被大會強迫擔任“終身名譽主席”。在會上他對吾這個總理抱怨說,“吾真是被汝殘酷迫害得厲害啊,晚年連個空余時間都沒有”。吾聽了大駭:“收聲!此言被群眾聽到,吾危矣!”
柳鯤鵬
http://blog.sina.com.cn/quantum6
2009-11-12
關鍵字:紅朝 錢學森
簡介:吾擔任總理之后,嚴厲駁斥錢學森的“老而無用”謬論,強迫他擔任戰略科技委員會委員長,負責中國高精尖科技的設計制造、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因為戰略科技委員會的標準化工作。由于在推動紅朝與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建設方面的卓越貢獻,錢學森也被稱為“第三世界標準之父”。
錢學森在毛主席時代創造了偉大,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迎來“科學的春天”之后,不用說他沒有什么成就,全國無數的院士教授博士大學生論文滿天飛,同樣的是狗屁沒有,唯一拿得出手的也是毛主席時代留下的航天科技。而之所以還有這個可以裝一下門面,是因為洋老爺不敢把這個東西賣給中國,中國想開放也沒門。吾為此專門寫了《錢學森,你只能輝煌在毛主席時代》,為錢學森送行。
后來吾一想,如果吾當總理,怎樣發揮錢學森的作用呢?于是就有了此文,作為紅朝本記之6。
紅朝某年,吾當上總理。這并不是說吾有多少才能,而是因為吾的無產階級覺悟。吾當上總理之后,當然是日理萬機了,這里只談高科技和工業問題。一日,吾帶幾個心腹專門拜訪錢學森,錢學森見面即皺眉曰:“吾年紀大矣,皆曰無用。”吾聞之,正襟危坐曰:“大師何出此言也?古人云老當益壯不移白首之心,更何況今人乎?難道汝當初回國報效人民的心已移乎?況大師乃控制論創始人,新中國火箭之父,培養了無數人才創造了無數輝煌,這經驗經歷舉世有幾人?大師尚記得紅太祖(即毛主席)之教導!”錢學森猛然站起,大呼曰:“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總理同志有何任務,但吩咐便是,無有不達成者!”
紅朝國務院專門成立了戰略科技委員會,與計劃委員會并列協作,領導國家長期和大型科技規劃和開發,并有權對新中國的科研、工業、國防、教育等各個方面進行指手畫腳。錢學森任委員長,兼任副總理,國務院辦公廳全面支持。
戰略科技委員會江湖人稱“獨立自主委員會”,規劃了高科技重點項目從材料、制造、設計、人才等各個方面:火箭、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各個種類的發動機,電子計算機的系統各部分,軍用民用電子設備,高精尖機床,特種材料,大型設備協調等等。委員會的標準是:一旦中國不能從國外進口材料、零件、設備,所有方面的生產要照常進行。
人才方面,戰略科技委員會并不迷信大學培養,而是采取了工作、教導加深造的綜合模式。上大學深造也是學一段時間工作一段時間,出來之后個個都是實干家。在工作中特別注重鼓勵爭論,每次話題都會組成若干方案組吵得昏天黑地,最后匯總出一個或者幾個方案,因此各種人才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隨著全國科技工業的發展,戰略科技委員會特別組建了標準協調組,與其他部門共同負責全國工業的系統化、系列化、標準化、模塊化。
紅朝的設備有什么特點呢?除了前面說的標準化,就是節能化、節省化、通用化、模塊化、精簡化、無污染化、回收化、材料易用化、提前化等等。比如說,紅朝的手機、照相機、充電電池等常用小電器都有一個標準的充電接口,充電器只有一種型號(還可外接手動、太陽能發電設備),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充電。而第一、第二世界各國則花樣百出,互不兼容,第三世界也為此吃盡了苦頭。戰略科技委員會注意到這個情況之后,即要求(沒錯,是要求不是建議)時任總理的吾和國務院立即重視這一情況,更重要的是團結第三世界各國建立自己的標準體系。
吾收到這一命令,立即下令國務院辦公廳組織一次大型會議,人大各委員會、計委、工業部、科技部、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全面參與,準備方案發言。經過熱烈討論,確定了以下幾項工作:
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建立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幫助國內國外的第三世界人民樹立標準意識。
以無償贈送引導、無償轉讓技術、援助生產企業、進口產品、各國有序布局等方式,向第三世界推廣普及紅朝產品標準與接口,變成第三世界的標準。
會議規定,所有出國人員,都負有向各國人民、政府、企業介紹產品標準化和建立第三世界標準體系的偉大歷史意義的義務。
紅朝同時負責第三世界的不兼容產品轉換工作和物資費用,特別是負責回收第一、第二世界的產品。收回之后一方面進行了拆解研究,另一方面進行了標準兼容測試,有的甚至重新返回第一第二世界。
國務院負責同第三世界協調,在非洲、拉美、亞洲建設了三個標準研發基地,并為各國建立了一批研發實驗室。紅朝負責培訓人才、技術交流、出資建設、贈送實驗儀器等。有時因為情況需要,直接就把國內實驗室的高科技設備拆解了運送到基地,國內產生的思想問題也著實花費了不少時間。有些標準由不同基地負責,有的標準是各基地共同研究,不過最后一定是通過技術標準大會確定。爭論標準的時候,每個方案內都有各國人員,沒有地域區別。
當第一第二世界向第三世界出口產品時,都要繳納相當數量的技術標準費用,同時還要進口一定數量的第三世界產品。為此第三世界的標準不斷向第一第二世界開始滲透,最后就變成了事實標準,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舉例來說,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賣飛機,就要取得第三世界標準認證,還要與第三世界的零件兼容。
隨著紅朝高科技產品在第三世界的暢銷,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計算機、電子產品等等都大量向第三世界出口。除了換來重要的資源,紅朝并不看重利潤。為了促進第三世界的發展,戰略科技委員會還協調國內各個企業,在第三世界幾個大區內援助建設工廠,負責零件生產、整機組裝、大型維修、細節改進等等。
由于錢學森經常與世界各國標準制定人員交流,所以這些人都稱自己是錢學森的學生。自然的,錢學森就多了一個“世界標準之父”的大帽子,同時被稱為“第三世界人民最愛戴的科技大師”。有的國家甚至用“Qian”來代替“標準”這個詞,而第三世界中叫“Qian”、“XueSen”的人也多了起來。
后來錢學森確實力不從心了,于是在一次全世界科技標準大會上宣布退休。結果又被大會強迫擔任“終身名譽主席”。在會上他對吾這個總理抱怨說,“吾真是被汝殘酷迫害得厲害啊,晚年連個空余時間都沒有”。吾聽了大駭:“收聲!此言被群眾聽到,吾危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