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摸了三十年
再談“摸著石頭過河“
20年前我為“摸著石頭過河”寫過一首詩:
自古越川靠橋舟,如今過河摸石頭。
以此比作度事慎,誰料石迷何時休?
子寅年夏
改革開放三十年,才揭開這塊石頭的謎。“摸著石頭過河”是小平同志對中國改革事業指出的道路,那就是改革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要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我們從哪個方面來看,這句話是很謹慎的,但是,在理論上是不嚴謹的。所以,在實踐中卻出了很多問題,問題在于沒有真正把住改革的方向。
許多人打著這句話的幌子販賣自己的私貨。比如說,改革既然要摸著石頭過河,那么怎么就能夠拿著“私有化”、“市場經濟”等作為改革的道路呢?別人說這條路不對就是反對改革。
改革沒有道路、沒有藥方,只有方向,小平同志說的很明白了。我們的方向是“過河”,我們的辦法是摸“石頭”,這不是很明確的么?既然是摸石頭,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前路不通退回來換個地方再摸不是很正常么?這不是很科學的試驗方法么?為什么那么多“國際著名”的學者、專家、教授就不明白小平同志的這句話呢?他們在中國摸石頭的路上擺上“市場”、“股份制”、“私有化”等石頭,要求人們必須摸著他們的石頭前進,難道他們比改革開放的設計師都偉大?看得更遠?小平同志都不敢指出改革開放的具體路線,而讓人們去試驗,因為他也不知道究竟怎么走能過河,那么“吳市場”、“厲股份”等人就比小平同志強?他們就能保證人們踩著他們的“市場”“股份”等石頭就能過河?
現在看來未必,人們踩著他們的石頭走了三十年,現在應該停下來看看他們的石頭是不是能把自己送過河去,如果能我們就繼續走,如果不能我們就應該退回來,換個石頭。
“摸石頭”是方法,但還有個“過河”的目標,這個“過河”指的是能走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而達到河對岸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去,我們不是為了“摸石頭”而去摸石頭,我們的目標是“過河”。已經摸了三十年的石頭了,我們是離目標遠了還是近了,我們應該停下來看看。不讓人們停下來看看,不讓人們反思,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可能在往河對面摸,也可能是往“上游”或者“下游”摸,如果不抬頭看,我們可能一直摸到了太平洋里淹死了都不知道,當然有的人早就渡過了太平洋在美國上岸了。
可悲的是,我們gcd的經濟學家到哪里去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沒人研究了。其水平只能是如此地摸石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