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學習時報》評論員文章
窮鄉親
中央黨校教授沈寶祥,向來以改革的理論權威著稱。最近他在《學習時報》(8月6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提出要“在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對該文中的觀點本人不敢茍同 ,因而提出以下看法,以與廣大網友共同研討。
改革開放以來,主流經濟學家向來是以“不分姓社姓資”,“不分這主義、那主義,只要能發展經濟就是好主義”為其政治主張的。然而,近來年在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堅持社會主義的改革方向之后,沈教授如今又提出要“在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既是說:又強調分清什么是社會主義。
沈教授在其文章中特別要求人們,目前要“從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中解放出來”。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傳統的社會主義存在著質的差別”。然而這種質的差別是什么呢?文章中沒有直接回答,但卻批評了一種觀念,即: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外在于社會主義的東西,企圖用計劃經濟的辦法解決目前社會的矛盾和問題。這就明確說明:是把實行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看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傳統社會主義的質的差別。在這里,人們不免要問:鄧小平早就說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然而沈教授目前卻把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說成是“傳統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質的差別”,這豈不是明確地同鄧小平理論相違背嗎?在沈教授看來,只有市場經才能解決目前的矛盾和問題,然而人們看到,改革開放近30年了,計劃經濟早被拋棄,目前的矛盾和問題豈不正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嗎?不然目前黨中央為什么又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如果說計劃經濟不能解決目前的矛盾和問題,請問:實施宏觀調控、“五個統籌”、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公平等,難道其中沒有計劃經濟嗎?
人們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不過是特殊性與共性的區別,前者是后者發展的一種特殊形態,二者并未有實質性差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質上就是社會主義。而沈教授卻把二者看成“質的差別”。如果按沈教授的觀點,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各有其特色的,那么它們之間也有“質的差別”了!人們知道,同社會主義存在質的差別的只能是資本主義。而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是不可能有質的差別的。沈教授之所以特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質的差別,那么他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能作 “有中國特色資本主義”的理解。其他實在沒有別的含意。
評論員文章還特別強調,要“從封建主義思想殘余中解放出來”。然而,人們知道:現實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特權等級、“官本位”現象以及領導制度上的家長制、個人說了算、買官賣官、人與人關系上的不平等、人身依附關系、上尊下卑、宗法觀念、尊孔、祭祖、封建迷信活動等等許多封建主義的思想和表現,本來是早在新中國初期就被革命所消滅了的東西,有些在改革前完全絕跡。而大量的是在改革之后恢復發展起來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近30年,封建主義思想和殘余不僅沒有被進一步消除,卻反而空前蔓延起來。很多單位和部門決定重大問題甚至連起碼的黨委集體研究的形式也沒有了,全憑一把手“老爺子”說了算,從中出現大量買官賣官、封親蔭子現象等。因此看,精英們的“解放思想”,究竟是“解放”的什么?是前進還是復舊,是“解放”還是“束縛”?豈不是很值得懷疑嗎?
作為中央黨校的理論權威,如果是對高墻外廣大工農群眾的生活狀況和呼聲寡聞少知的話,我想沈教授如對自己身邊的黨校辦學狀況和校風應該是熟悉的,更應該進行研究和發表見解吧。目前為廣大干部和群眾所關注的黨校學員中吃吃喝喝、拉關系、公款旅游、搞腐敗等大量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如何解決?黨校工作《條例》中規定的“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辦學宗旨貫徹實施得如何?黨校亂辦班、亂發文憑,包括中央黨校在各省地縣辦的研究生班、本科班、函授班等每年有多少,其中收費、掙錢有多少?黨校辦學“不學馬列學經商”、辦民營企業老板班等,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嗎?中央黨校教授編書、編教材向全國各級黨校、干校推銷,還有到處講課、遠程教學收費等,這其中賺了多少錢?等等。如此現實問題更應有明確的回答吧。沈教授如果對自己所直接從事的工作、份內的事情也說不清,甚至置若罔聞,而卻妄談全黨、全國的“改革發展”、“解放思想”大計,這怎能令全國人民所信服呢?豈不是真正地忽悠人、嚇唬人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