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毛澤東時代使用票證感到“痛心”的人,為什么不對蔣介石時代感到“痛心”?
很奇怪,知識分子們一直對毛澤東時代使用包括糧票在內的各種標證感到“痛心”,充分表現出了它們的“人文關懷”,可是我覺得很奇怪,那些感到“痛心”的人,怎么不對蔣介石時代沒有使用各種票證感到“痛心”呢?知識分子們說,懷念計劃經濟是既欠良知又無良心,那么蔣介石時代的市場經濟是不是既有良知又有良心呢?
也許看到當年的人提著裝在麻袋里的金元券買米對我們來說很遙遠,可是我爺爺奶奶的經歷,我爸爸媽媽的經歷對我來說,并不遙遠。
糧票是共產黨的一大仁政,它保證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每月有二三十斤不等的口糧,不至于去吃別人的剩飯。如果也用市場去“優化配置資源”,先進生產力代表和知識分子們大概又可以吃得腦滿腸肥,養著胖丫環,聽京戲了,也會出現很多“大慈善家”,去辦施粥所了!
糧票等票證制度,關鍵是保證了絕大多數人的基本權利,當然,這也極大地損害了先進生產力代表及知識分子們的權利。因為它們沒有辦法把它們的優勢轉化為資源分配的優先權,和普通人一樣吃著三十斤米,領著幾十元的工資,沒有汽車與二房,的確很痛心!
市場經濟有什么神效,我看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有,菲律賓婦女就不會出國給先進生產力代表當丫環了。
關于這方面,老田有一個很好的表述:
許多人對毛澤東時代中國物資短缺,一些工農業產品需要按票證供應嗤之以鼻,認為那是落后和排除了市場作用的結果,這種說法恐怕禁不起推敲。一些經濟學家也十分肯定共產黨是犯了常識性錯誤,如果不要票證限制,在市場供求關系的作用下,價格會上漲,利潤會上升,將吸引更多的投資進入,產品供應將會增加直到供求平衡。在1949年之前倒是沒有布票,但當時筆者的老家某鄉第15保(約2000人),能夠穿"洋布"的人,我母親伸出一只手來,可以全部算上。當時從晚清狀元張褰在上海附近開辦大生紗廠開始,已經50多年了,這個供求也許真的平衡了。更早的事情筆者不記得,但在使用布票的1970年代,村子里(200多人)穿土布的人已經不到一只手的數目了。
看來關鍵是"增加"問題,而不是平衡問題,是經濟學家沒有搞清楚問題之所在。而增加供應的方法,根據近百年民族工業的經驗,市場自由作用的效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毛澤東把增加產品供應看成是壓倒一切的任務,采用的是一種"節約鬧革命"的方法,從本質上講就是"大躍進",就是以壓縮消費的方法積累資金,以超過常規實際的速度來工業化,而且這種政策的執行結果必然就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布為例,為增加布的產量,在建紡織工廠之前優先建設紡織機械廠,為建設紡織機械生產能力,優先建設制造機器的機器---機床工業,當然鋼鐵工業是更加優先的。而且為了發揮機器的效率,工人總是要配齊三班準備24小時生產。今天僅僅湖北省內,就有黃石、武漢、宜昌三家具備一定規模的紡織機械廠,開足馬力生產的話,一年就可以裝備20-30家中等規模的紡織企業。機床廠在武漢就有近10家,而武漢機床廠一家就要多余90%的工人。 平心而論,節約鬧革命的結果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在40年左右的時間里,大陸市場從整體上講都是進入了買方市場,出現了整體供過于求的態勢。據說從工業化開始到出現產品過剩,中國所用的時間與其他的先進大國相比是最短的,不過對于這個結論,我相信政府和民眾都沒有多少自豪感,相反倒是一肚子苦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