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沒亂自己的陣腳先亂了
2007-6-15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當我們糾纏于QFII陰謀時,日行千里的國際資本市場已經出現了醒目的新動向,國際資金正在有條不紊地調整戰略方向。這場外資沒亂自己的陣腳先亂的陰謀之爭,突顯資本時代小米加步槍與機槍大炮之間的實質差距。
昨天在某財經大報上有一篇醒目的分析,指出國際基金在大舉退出東亞市場。據新興市場組合基金研究公司早前發布的全球資金流動情況報告顯示,由于擔心中國政府出臺不利于股市的政策,在五月三十日開始的一周內,海外投資者從中國及大中華區股票基金中撤離了十億美元資金,是連續第四周凈贖回資金,反映撤資的情況正持續進行。不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股票基金在五月三十日的一周內,也出現凈流出資金十四點二億美元,創出新高紀錄,同一時間,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也被凈贖回了一點七二億美元。
那么多熱錢不可能全部離開新興市場,新興市場是某些專業基金的利潤來源。在東亞市場外資急撤的同時,拉美股市熱氣蒸騰說明了資金的動向。當A股在上月底開始由高位下跌之際,南美洲的巴西圣保羅交易所指數卻一直上升,一度創下五萬三千多點的歷史新高;自今年三月的四萬一千多點起計,巴西股市在兩個月內已上漲三成。
在開放的市場中,國際熱錢贏利手段多多,比如購買澳洲或者南美礦山企業的股票,在資源為王的新興市場中占得先機,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連連漲價,投資收益就連年上升。過去四年,鐵礦石、鎳礦石等資源類產品價格不斷上升,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今年一季度的凈利就急升八成五,可見其增長潛力驚人。
又比如,以股權基金的形式進行財務投資或者戰略投資,而后通過資本運作或者是占據中國金融、機械、肉食品等企業的股權,或者是運作上市之后贏得大筆IPO溢價和分股紅利。近兩年中東石油資金對于我國公司股權的興趣就是明確的風向標。
我們看到外資銀行以低價入股中資銀行,看到雷曼與徐工的恩怨,被表面上牽扯不清的大項目蒙住雙眼,早有數家企業成功地引入了境外投資者。至于內地投資者,手快一些的還能在A股或者H股市場吃些殘羹,但那些圍繞著資產出售的企業衍生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合資控股公司,倒是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好處。
外資的贏利線路十分清楚,你中國壟斷企業享受壟斷溢價,我就在國際市場占據上游的上游,或者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用摻沙子的方式購買股權,或者用私下交易的方式,把贏利行業的重要企業收入囊中。當某些人沉醉于央企由壟斷而得的連年增長的數據時,國外投資者也許巴不得中國這樣虛弱的賺錢機器越多越好,既可以學學巴菲特在國際市場買些中國能源公司的股票,還可以回來頭來通過國際資源價格的上升獲利厚利。區區QFII三百億美元的數額,不過是牛刀小試。真正擔心中國股市上漲太快的不是別人,是國際基金中負責中國市場的經紀商們,他們大多為接受西方市場再教育的華裔人士,如果中國股市發展不合國際投資者們的脾胃,他們有失業之虞。
圍繞著印花稅的爭論,隨著有關決策部門忽而利好忽而利空的半糖主義政策,以及慣有的歷史健忘癥的發作,有可能很快被當作塵埃掃入歷史的厚地毯之下不見天日。
近日又有人祭出監管層早有提示的法寶,來為印花稅辯護。如果中國制度只能靠半真半假的話語猜謎來建立的話,那市場就會充斥預言家、偽君子與奴性十足的人。毫無預期信號的政策出臺,外資沒亂,倒把自己的陣腳打亂了。這樣的政策越多,對于完善市場越不利,對于一心希望在境內發展的投資者與企業也越不利,而主要立足于國際游戲規則的境外投資者倒不至于傷筯動骨,說不定可以坐收漁利。
一個穩定的抗風險能力強的市場,有兩個基本規律:一是民眾財富隨著經濟發展水漲船高。俄羅斯與捷克轉軌痛苦程度截然不同,就是因為捷克像英國一樣,在資本化的過程中秉持了公平的理念,而寡頭當道的俄羅斯則讓大部分民眾手中的股權證明成為一張廢紙。另一個規律是,社會資源基本按照市場有效配置的方法進行,日本在十幾年低迷之后依然是經濟強國,多虧有索尼、豐田這樣真正有世界一流效率的公司支撐,在低迷期中進行的終身雇傭制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提升了這些公司的競爭力。
面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對所有的政策我們要問兩個問題:是有利于極少數人通過私下交易得利,還是有利于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資源是被引向了高效的公司,還是成為低效公司的盤中美餐?
注:成長型公司,就是在國際上仍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而不是永遠斷不了奶的嬰兒公司。再強,也是虛的。筆者看好一些電訊、紙業、制造等領域的公司,在國際上屬中小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