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跟幾個朋友駕著沙漠車,走進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行駛在無數的沙丘間。我們一路靠著一臺衛星導航儀,三天之后才走出大沙漠。
20年后,我們走進了另一片迷茫的大漠。人類已經陷在這片沙漠里不能自拔。這是一個垃圾信息和淺薄的娛樂產品塞滿了整個人類生存時間和生存空間的新聞荒漠。在這片一望無際的新聞荒漠里,人們的營養不足不是由于耕地的荒漠化,而是由于新聞的荒漠化帶來的認知匱乏,尤其對國內外重大事務越來越不知情。
新聞報道不再具有傳播知識、教育群眾、滿足人們知情權的功能。除非出現嚴重暴力事件、丑聞、緋聞,多數普通人生活的社區、城鎮、鄉村的民生得不到媒體的關注。在今天全盤商業化和資本化的中國新聞界,媒介只有聚焦富人關心的議程、喜歡的觀點、需要的信息,才能獲得廣告和投資,才能求得生存。結果,關于國計民生重大發展的完整新聞、關于廣大的中下層群眾的故事和觀點被忽視了,中國的新聞地圖上,出現了大片的新聞沙漠。今天的新聞定義發生了變化。新聞變成了關于各行各業權貴的新聞,而不再是關于各行各業基層群眾生活、工作追求的新聞。媒體和記者依靠收視率獲得商業廣告生存,去報道能吸引眼球的新聞。
這片荒漠里的沙礫就是媒介每天生產的海量的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微博貌似提供了原生態的海量信息,但是經過名人微博的過濾、點評,經過權貴媒體的精心包裝裁減,其對事件和對當事人的敘事框架和立場反應更有利于那些財富權貴階層的政治和經濟議程。比如,關于中低收入者的醫療保障問題、關于失業人群找工作的信息、關于民工租房和買房的新聞,無論是健康、理財、住房的信息,更多地是為有錢人提供的。
仔細分析,在聚集了最多粉絲的各界明星人物的微博上、在最能引起關注的話題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所在的社區的新聞在蒸發,即使有這類的報道也是沒有眼球價值,而更多被關注的話題、人物和故事,都是圍繞一個個精英們設計的議題,經過媒體權貴、資本權貴、政界野心家操縱信息的傳播和制作。今天的媒介生態,正在荒漠化,包括很多地方衛視,越來越遠離當地的生態系統,甚至破壞著自己的生存綠洲。
在新聞荒漠里,人民群眾不使用,也越來越不信任傳統的主流媒體。今天的新聞傳播的主流信息,無論是事實還是觀點,不再是記者深入采訪調研獲得的,而是通過社交媒體,如推特、微博,搜索聚合而來的。作為滿足人民知情權中心的記者正在被社交媒體邊緣化。新聞失去了應有的存在價值,新聞媒體、新聞記者和新聞學院正在走向沒落。
表面上,人們被海水般的信息吞沒, 然而,這種海水不會建筑綠洲,更多將形成的是像羅布泊式的堅硬的鹽堿地。在充斥著虛假、欺騙性的、非建設性的信息沙漠里,人民群眾,包括普通黨員干部,每時每刻都在迷茫的沙海里,搜尋值得他們信任的信息,以便對當前時局和改革真相,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政治選擇和包括個人的命運做出重要判斷。
傳播新聞的出口看似無處不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博 、短信。但這不意味著新型媒體將成為新聞的新綠洲。不錯,有好幾億人在使用微博。但是,他們關注的那些名人、明星商人、明星記者、明星學者的微博能否與他們的生活所需發生共鳴?中低收入者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信息?農民需要什么樣的新聞?工人需要什么樣的新聞?退休人員需要看什么樣的新聞?青少年兒童需要看什么樣的新聞?少數民族需要什么樣的新聞?解放軍戰士需要什么樣的新聞?
新型媒體依賴廣告生存,他們聚焦在熱點和富人(廣告商的客戶)關心的議題上。而普通百姓日常的和正常的生活,鮮有關注。人們越來越難看到與自己的生活相關的新聞。比如,家有病人的讀者難以在新聞中獲得權威的醫藥知識。新聞越來越遠離知識性、科學性和教育性。新聞媒體不再聚焦國計民生、勞工待遇、國防安全、外交事務等,人們的關注點正在遠離重大政策和事務。
如果各種新型媒體和傳統媒體為了獲取廣告收益,只關注富人社區、權貴階層和有錢的消費者,媒體將最終喪失新聞的多樣性、觀點的多樣性,這種信息、事實與觀點的不對稱傳播,最終將在新聞傳播領域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隨著媒體越來越追求粉絲量、點擊量、收視率、有錢的讀者,新聞沙漠的面積將越來越大,新聞綠洲則越來越小。人民群眾從今天的媒體上,越來越少地看到他們自身社區的身邊的故事和深入報道,對民生缺乏深入討論和思考。媒體的話題、關注點越來越單一,科技新聞、公共健康新聞越來越少。新聞記者不再是基層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而越來越成為頂層精英權貴們為了自己的政治議程,用一些蠱惑人心的空洞口號操縱民意的工具。
由于基層群眾的生活和意見被媒體忽視,關注民生的新聞綠洲越來越小。如果有關改革決策的信息和依據不是來自中國的基層百姓,沒有關于他們生活、工作、看病、教育的完整和真實的報道,這種改革的目標和結果就會出現問題。新聞傳播內容、議題、立場和民意就會被媒體資本集團操縱,從而影響中國的改革議程、改革的頂層設計者的立場。改革的驅動力不應該來自資本權貴,而是來自基層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人。改革的頂層設計者應該廣泛聽取基層的改革建議,把改革的權力回歸于人民群眾,而不是交給少數精英。
今天媒體的問題是,媒體生存依賴廣告,想方設法制造一些“為王的內容”提高廣告價位;不斷制造這樣的媒體印象:我們的雜志讀者都是有影響力的人,以及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跨國企業老板、局長、院士、名牌大學教授)。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變,那些有人性關懷的知識分子,要開動腦筋,爭取各界的支持,為中間階層,特別是中下層人民群眾開辦自己的媒體,制造有利于這個階層的改革話語和政治話語。
為了防止自身在人性和道德上的滑坡,編輯記者們必須調整到一個正確的新聞立場和視角上來確定新聞選題。比如,不要總關注買車族,而是更多地關注中下層群眾的文化生活、關注社區圖書館里的讀書人、關注那些每天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上班的人。只有關注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傳統的新聞大廈才不會倒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