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洲長篇小說“心愿” 連載
此作成稿六年,因難以言明的原因,連投二十余家出版社未能全部出版。作品大多數內容都是以作者親身經歷,親耳所聞的真情實事為素材,將前三十年農村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時期,共產黨帶領農民改造惡劣的自然環境,搞好農業生產的艱辛歷程展示給讀者。
敬告讀者
到昨天,“心愿已全部發表。
拙作寫的,是從建國初期到上世紀八十年未,農村經歷的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到戶初期這些歷史時期。
我一九四七年出生,親身經歷了這一歷史時期。還原那個時代真實的歷史,是我創作此作的愿望。
互助組時,年幼的我會跟大人到田間玩,看到他們在一起鋤地,幾個人一起拉犁耕地。
搞農業合作化時,看到怎么辦社,聽大人們講農業社里的事。
人民公社大躍進時期,正在上學的我,也參加過那些激動人心的勞動。
最令我難忘的是從六十年代初,一直到六三年才停止的雨澇災害。
我縣地處洪澤湖西淮河、濉河、汴河、徐洪河四大河流的入湖口,地勢低洼,歷年幾乎水災不斷。每次大雨過后,上游的客水壓境,河水上漲往往會高出地面一人多高,內水跟本無法排泄,往日的良田,成了望不到邊的湖泊,低洼地帶湖水能留地一個多星期,造成洼地絕收,高一點的地方也因漬害嚴重減產。
六一年包產到戶,那年我上初中一年級,放暑假在家,跟母親到山芋地里去拔草。山芋苗全都沒在雜草中,天上時不時地來一陣雨,山芋溝子里爛泥沒腳面,爛泥叮在腳上邁不動步,撥起來的草固著的爛泥比拳頭大,彎腰撥一會腰就酸得受不了。
為了根治水患,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們縣每年冬春農閑時節都會傾盡全力大干農田水利工程,對外水入境的河流加高堤防拓寬加深河道,開挖疏竣本地內水的排泄河道,逐片逐塊地修建農田的排灌溝渠。
我一九六四年初中畢業學習董加耕回家務農。從那時起就去扒河抬土,六六年擔任生產隊隊長,都是帶著社員干,挖土磨破了手掌,抬土壓腫子肩頭,那種苦和累的滋味,至今還歷歷在心,想起來都傷感不已。
到七十年代未,我們縣的水利工程才基本結束。到那時我們縣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田【湖邊少數圍墾田除外】大雨雨停水干,暴雨洪水留田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百分之六十以上農田可以引水灌溉,基本上解除了水旱威脅。
書中寫的大部份人和事,都是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幾個主要人物,都可以在那個時候找到類似的真實人物。寫的那些些事,也可以在那個時候找到真實的事。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會有不當之處,歡迎各位批評指教!
如有高見,可以通過烏有之鄉網轉告。也可以直接與本人聯系,
我的住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現代名城小區35棟二單元104室
余建洲
2023年7月1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