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談-8)
倪劍雄:讀大根
我們搞這個新左翼文藝,當前面對很多問題。因為過去我們底層勞動者在文化上被“代表”或者被忽略的時代正在過去。當前我們一般工人、農民的文化素質已經大大提高,從事文藝創作的主觀條件已經具備;互聯網的發達,為工農作者自己參與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渠道。僅就我們看到的底層群眾自發創作的實際狀況,當前根本不存在什么文藝低迷的問題。所以有人認為低迷,是我們底層的作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前我們底層群眾自發文藝創作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文藝思想和文藝創作質量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反映在巨量出現的自發創作當中,網絡作品是其代表。其間因網絡創作人群特有規律影響,在前期必然有上網人群本身帶來的自娛性、小資情調和其他一些問題,因此顯得比較亂。從大眾文藝發展的過程性來看,這個亂有它的必然性、甚至必要性。因此這個時期的網絡文藝給主流讀者造成一種不值得說、“沒東西”的印象。但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是一種錯覺。這個錯覺來自對人這個主體的忽略,里面包含有很隱蔽的文化精英思維和主流對既有的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反思不足遺留下的偏見,同時也跟中國社會當前的分裂狀態,主流文藝人和部分讀者對民眾文化權利的輕視有關。他們不認為群眾有自己成長的可能,沒有耐心接受他們提高的過程。在近兩年關于新左翼群眾的文藝實踐當中,有關探索往往被一直簡單強調立場的聲浪掩蓋,從目前自認新左翼作者的創作看來,除了高調歌頌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和宣泄性批判之外,就余下一些粗野的謾罵,嚴肅、正面、積極的文藝創作當然也有,但確實不多。
對我們這樣的群眾性文藝群來說,因為社會進步給我們勞動者文藝建設打下的深厚基礎,我們就沒辦法回避。這個基礎,首先就體現在底層普通工農當中大量的文藝愛好者的涌現。在這個業已具備的人的基礎上,探索新左翼文藝具體實踐的方法,找到促進底層文藝愛好者提高創作積極性,建立勞動者創作的自覺意識,把大家團結起來的具體方法,就成為我們的一個任務。這個涉及我們主張的新社會主義文藝由誰來主導的問題,怎么開啟我們對底層群眾思想問題進行必要反思、新左翼文藝怎么跟近和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等等問題。毛澤東歷來希望把政治主導權交還給人民大眾,讓人民大眾能夠通過具體的政治實踐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參政能力,讓人民群眾通過實際的斗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用這個思想結合我們新左翼文藝當前的實際來看,過去那種單純強調宣教的模式,對有效促進大眾思想文化的提高是不夠的。首先它對文化建設的主體認識就跟不上時代;而在對當前群眾性文藝創作的實際看法上,也顯然有對一般底層創作根本的漠視。這在客觀上不利恢復廣大民眾的文化自信,不利于促使普通群眾發揮自己在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當中的主動性。自由派文藝對底層群眾的創作當然也非常歧視,他們崇尚的“高雅”文藝,從來就不把一般群眾的實際可能和具體需要放在眼里。而在新左翼當中,知識分子在不斷強調立場,一般群眾在發泄憤懣。這些都給我們從何找到新左翼文藝實踐的方法提供了啟迪:新左翼具體的文藝創作和嚴肅的理論思考,都首先得從具體的人那里開始。這就是我們群確定我們的文藝討論要介入到那些底層的不知名作者當中去,跟大家一起來自己寫、自己讀、自己評,積極鼓勵普通群眾自覺的參與,跟大家一起實踐,一起成長的原因。
當前以網絡文藝為代表的群眾自發文藝創作熱潮,表面看來雜亂無章。但在它 下面潛藏著我們底層勞動者參與文化建設的高度熱情,顯示出當今中國底層勞動者直接參與新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的條件已經具備,人的自覺性正在日益增強。就這種形勢,我們應該提高認識,要越來越重視底層群眾自發的文藝創作,摸索切合實際的方式,積極引導群眾的創作成熟起來。打工者詩人群體的出現,不是近年才有的。但近年來開始熱起來。它有一定的標志性,因此特別值得關注。就我僅有的閱讀印象,有的打工者詩歌已經有了比較鮮明的勞動者自己的世界觀,有了一定的階級意識。它標志著新社會主義文藝在群眾自發創作當中正逐漸走向成熟。由于工農作者人群的巨大,他們文藝思想的成熟,創作質量的提高,作品大量的涌現,必然會給中國的文藝帶來一個良好的局面,從而導致中國文藝整體面貌的巨變。這個前景,正是我們這樣誕生于社會底層,主張重申勞動者對文藝主導權的人們所冀望的。因此,作為一個文藝群,深入到新興起的工農文藝作者當中去,加深我們對工農作者的認識,也自然成為當前我們的一個任務。這里討論一個無名的打工者詩人大根,就是基于如上的背景思考而來的。
大根是我們群一個打工者詩人。到我們群以來,經常發一些詩歌和隨拍的攝影在我們群里。一般群員也跟他有些交流,但通常并不深入。大根的機謹和他的主動,給人留下比較深的印象。他的詩歌,也被我們群員認為真實反映了他的生活。我此番寫作的目的,是想通過對他詩歌的分析來認識大根和大根這樣的底層打工者詩人們。認識當前一般底層工農文藝愛好者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復雜,是我們當前的一個重要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給我們新左翼文藝的發展奠定合乎時代的認識基礎。這也是新左翼思想理論從回顧走向創新、發展的一個必要步驟。因此,盡管大根僅是個無名詩人,也沒有發表過自己的作品,我還是找到他近幾年不少詩歌來認真的閱讀。我并不懂詩,但我愿意就我的所感,來對這個打工者詩人作一點分析。在我看來,大根的這些詩歌確實比較具體反映了當前一個普通勞動者詩人真實的情感世界,每一首詩都有值得分析的地方。我說大根真實,是他在政治上一點不偏激。這個在我看來,跟當前很多自稱新左翼的作者不太一樣,對一般群眾的實際來說,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大根的這些詩歌對我們來說,有它特殊的認識價值。
大根的詩文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首先是個人感情的抒寫。大根詩歌的選材,有很多抒發自己對母親、愛人、孩子和兄弟姐妹的愛,其間有濃情蜜意、繾綣纏綿,也有對同事、朋友的懷念、對朋友間交往當中具體事情引發的感嘆,還有些來自對自身境況的感懷、因生活變化引起的思考。與過去主流的工人詩歌比較,大根詩歌已經有了對個人感情比較豐富、復雜、深邃的反映。比如大量的對妻子的愛的傾訴,以及“母親與補丁”、“夜談”等等對親友的感情抒發,都非常個人化。這反映當今普通勞動者對個人的感情體驗的深入,讓我們看到社會生活的變化導致的一般底層勞動者個體意識正在增強這個實際。其間隱含的社會意義值得我們思考。作為一個農民工,大根的這些個人感情還帶有比較強的傳統色彩。比如他的詩里表達的對家庭、對母親、對妻兒的愛,是老百姓個人感情當中最穩固、質樸的一面,它既表明普通勞動者有對傳統文化的固守,同時也透露出這些觀念在面臨當前社會巨變所有的一些微妙的變化。“K歌”提供的現實場景,無疑讓我們看到實際生活的變化給我們一般農民工情感帶來的沖擊;而“母親與補丁”側面透露出當前社會生活的正在遺棄老一輩人的儉樸觀;“夜談”反映了詩人在面對這個生活實際變化的時代,內心深處泛起的某種不快和淡淡的迷茫。這樣對個人感情問題的書寫,在當前社會巨變的時代,是一般勞動者在面臨現實沖擊和思想觀念行將更新的前期特有的表達。因此大根的詩,可以說有一定的時代特征。
其次是,大根正面臨對自己作為底層工人處境的不滿和因為進入城市,生活發生變化所遇到的問題必將有的一些思考,有很多還需要進一步展開。作為一個青年詩人,大根對人生的思考是一直有的。只是前期因為閱歷的原因,他的很多思考顯得漫無邊際,通常只反映了詩人的敏感個性,以及愛好寫作的青年常有的模仿痕跡,甚至個別有點玩弄文字的意味。作為底層小百姓,大根詩歌還有些特殊的復雜感情的抒發。深入分析這些復雜感情,也格外有價值。在我們群得知另一個打工者詩人許立志自殺的消息后,大根當即寫了一首詩:“如果有天,我死去”,抒發了當今一個敏感的底層勞動者內心固有的悲涼。這個悲涼心境,是當今不少小人物特有情感的基調。這個基調既包含有年齡的原因帶來的認識局限,也包含詩人敏感的個性色彩,更有隱藏在一個小百姓內心深處的對自身地位、處境的怨憤。大根在詩里把自己比作“多余的碎石”、不值得惋惜的“漣漪”、“水泡”。這些仿佛在自我輕賤的表述,在認識當今普通勞動者精神本質的時候,是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要深入理解,得聯系底層小人物的精神來源等等復雜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而對這個底層特有的悲涼基調與現實處境的關系的分析,應該是對其深入認識的最重要切入點。雖然大根很少有對自己現實處境的細致描寫,但在很多詩里也有涉及。比如很多年以前,他在廣州看到沿街的芒果樹的那種新奇感,形象表達了自己外出務工,客觀上增加了見識這個事實,但在那個時期的相關感嘆里,大根又以“淪落他鄉”來對自己外出務工加以概括,反映的人感情的復雜性。認真分析,這些復雜的情感,會給我們認識當前民工的精神本質帶來很大啟示。那時候,大根還有對“書上的誰與誰的理論和報上的此國與彼國的交戰”皆認為是多余的“亂心之物”,用安靜品茶和聽音樂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贊美等等抒寫,都生動反映了一個外出打工的青年詩人的真實情感,其間包括他對人生、社會、世界的復雜方面自然有的拒斥心理。后來他上夜班感覺到勞累、寒冷與饑餓,在感嘆一番“夜班累啊,又冷又餓”之外,提出了“悲乎予己,同是世間凡物,怎其他諸勝吾快活? ”的問題,可惜他沒就此深入思考,而是趕緊“作罷作罷”。表面上對這些好象不屑,但本質上反映了我們當今底層勞動者對自己命運的無力感,這些都是那些悲涼的情感基調的來源,非常令人感慨!
有些詩歌觸及的問題,在我看來也比較有價值。大根寫自己應邀去理工大學參加一個詩歌群的網下交流。他進入一直向往的大學,只敢自稱“弟”,但同時也敏銳的從“老師嘴里的棒棒糖”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平凡一面;聚會中詩人對那些高校人物的敏銳把握,讓我們看到一個工人如何面對現實的社會差異。過去社會等級差異給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造成的隔膜導致的情感對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文革的很多問題,都跟這個社會心理背景有關。對這個背景,我們今天有多少人有清晰的認識我不知道,但我們常常看到的是新左翼對那些事實刻意的、無謂的回避。而今天右翼的知識分子對一般工農的粗悍仍然非常介意。以至使這個與政治關系密切的社會問題導致的認識差異最終成了政治立場的一個分裂點。這個來自個別人的負面經驗顯然被攪合進對整個文革的評價里,甚至某些著名詩人在自己的回憶當中,也有極盡憤慨的對自己身邊那些“粗人”的深惡痛絕的回憶。這種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相互之間的歧視傾向,就在我們群也有體現。大根的詩雖然沒有對此展開思考,但他以詩人的敏銳和誠實表達了一個普通工人值得肯定的謙遜和理智。要我們對這些具體的社會問題有新的認識,尚需文藝擔負起這個澄清工作的責任,因此理性和謙遜是必要的前提。大根對這個社會等級差異的思考雖然還沒有展開,但因為社會的進步,一般民眾得到對這些問題展開思考的機會卻開始多起來。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一般人尚且沒有清晰的意識,因此才需要敏感的發現、需要用文藝為我們提供一個正確的思路。大根和大根們所面臨的創作,在此應該承擔起有什么樣的責任,我們自己是否能夠認識得到?這是我們的責任!
對理論的輕視和對政治的拒斥,也是大根詩歌反映出的一個特點。這個也值得我們分析。發現那些問題是詩人的責任,但要深入揭示這些問題,需要有相應的思想。因此作為社會底層詩人的大根和大根們,在當前尤其應該有這個自覺。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光是政治構架的建設就能完成的,同時也需要一個復雜的社會和文化的更新。這個光靠個別階層思想情感的主導是不夠的,要有整個社會認識的提高。因此,我們的社會要給我們群眾廣泛的社會交往創造相應的條件,提供更多的機會。一個普通工人的社會責任感、思想覺悟,有它自身建立和發展的規律性,沒法超越。沒有社會總體的發展,沒有教育的普及,就沒有寫詩的大根。這里有它必然的過程性。今天的大根,在我們群聊天當中曾經明確表示,他不喜歡理論,對政治也沒有興趣。私下交談,大根說,他看到的政治,都是吃飽飯沒事干的人硬撐出來的。我們新左翼,通常很不喜歡這樣“沒有政治覺悟”的人。可大根的認識,就是當前大多數最真實的普通工農常有的認識。在我們接近工農的過程當中,如何看待這樣的“沒有政治覺悟”普通工農,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要讀懂大根、要理解那些真實的大根們,必須弄明白這個對理論和政治的漠然之下隱含的很深的社會根源,也要有對我們人和詩歌,文藝和政治的反思。大根的可貴,在于他沒有我們常常在新左翼群眾當中看到的那種浮夸、過激的傾向,這個對于我們搞文藝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品質。新左翼文藝最缺的不是激情,是要用我們的理性為廣大勞動者暴發的激情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
要認識大根,必須理解實際生活當中的他,回復到他面對的具體實際來認真思考。作為一個青年詩人,他的詩歌也有青春期常常有的一些對死亡、對孤獨、對愛的表達等等,不能說這些情感沒有包含他對人生、社會的思考。在大根青春期的那些個人感情渲染里,就因為沒有對社會的自覺認識和深入理解,因此僅僅能感動個人,這是詩人成熟的必然過程。但就大根的敏銳,如果僅僅這樣玩詩,確實非常可惜。一個工人最重要的真實,不是他個人的感情,是建立在這個個人感情基礎上的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這個對當前很多青年詩人來說,是從個人的玩文字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鍵所在。能夠接受這一點,他的詩歌才能具備社會意義。而要作到這一點,對具體的詩人來說,得具備相應的條件:足夠的文化基礎、對社會生活的豐富感受、嚴肅的思考和強烈的自信,要逐漸建立責任心,主動擔負起一個底層勞動者詩人的責任,關心跟自己一樣的工人、農民的命運。這些,不是人人都能作到的。一個有擔當的成熟的詩人,天賦僅僅是一方面,很初級的方面。比較于我們很多底層新左翼群眾來說,大根對政治的冷漠,也顯示出他對未知事物保持的理智。把這些放到詩人成熟的過程當中去看,我對大根的創作抱有信心。因為人的創作表露的認識,無不跟政治發生關系。人人都有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當前對于一個二十七歲的詩人來說,暫時的冷漠既跟個人閱歷、處境相關,也跟社會總體的氛圍相關。我們有的群員,沒有對生活的認真體悟和深入的思考,缺乏起碼的思想但卻常常激情泛濫。比較于大根的冷漠,我更加接受后者,因為他誠實,人人都得這樣誠實的走向未來。思想覺悟是必要的,但它是撐不出來的。祝大根能夠在逐漸加深入對社會認識的基礎上,真正自覺理解自己作為一個打工者的感情所依附的社會地位、現實處境與國家、與世界的關系,更多的關心跟自己一樣命運的普通勞動者,深入反映我們的工人、農民,我們普通勞動者的精神世界,抒寫我們的情感和我們的愿望,從自發的文藝愛好者,逐漸成為自覺的勞動者的詩人。
(2015-1-6 成都)
(群號:225174960)
[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