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電影叫《地道戰》(1965)。我這個年紀的中國人,從小到大,在各種場合大概看過十來遍。影片的插曲雄壯簡單,大家都很喜歡唱: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
歌曲唱的是我們對日本鬼子的勝利,不過,在冷戰時代,《地道戰》更多地鼓舞了我們戰勝資本主義英美世界的信心。我不知道英國人美國人有沒有可能看到《地道戰》,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地道戰》上映后不久,英國人以美國為背景,也拍了一部《地道戰》( Battle Beneath the Earth,1967)。這部以中美對抗為主題的電影,今天來看,要多荒謬有多荒謬。說它是科幻片呢,它似乎也現實;說它是間諜片呢,全程很卡通:中國紅軍利用新裝備,在美國各戰略城市的地下,開鉆了蛛網般的通道且安裝了原子彈,力圖一舉摧毀美國。然后,美國一邊派科學家一邊派海軍跟紅軍打起了地道戰……也許是因為它過于雄奇的想象力吧,這部神劇當年就被英美評論界認為“過于亢奮”、“神志不清”。不過,今天,在英美世界刮起新一輪的“中國影像風”的時刻,回頭檢閱好萊塢一百年的“中國故事”,我倒覺得,這部《地道戰》可能要比《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1918)《北京55日》(55 Days at Peking,1963)這一類妖魔中國宮廷的西方電影更值得我們重溫,因為很顯然,冷戰時的“中國威脅”一路走到今天,在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影像中,都已經沒有一點科幻色彩。
早個三五十年,中國人跑到歐美,藍眼睛白皮膚的還會很傻很天真地問,住在紫禁城的皇帝有一千個老婆吧?現在不一樣了,中國是互聯網上最熱的詞,中國人到處做生意,中國人到處當金主,中國經濟騰飛得讓西方很生氣,中國是扎扎實實令人擔憂的力量,就像史蒂文·索德伯格的電影《傳染病》(Contagion,2011)所暗示的,那造成無數人死亡的全球疾病,傳染源可能在中國。類似的,《殊途同歸》中,一個死了兒子的女人打了很久的官司都沒結果,女人氣急之下燒了工廠,老板問責問不到,只好叫道:“誰的責任?都是中國人的責任!”這種臺詞,這類劇情,這種意識形態,在我看來,就是西方世界跟我們玩的當代“地道戰”。看到嗎?各種國家的黑幫嘍嘍身上,出現“武”這樣的中國字紋身;偷渡的集裝箱里,我們看到中國人的尸首;恐怖分子的聯絡名單里,我們聽到中文發音。激動人心的美國反恐電視劇《24小時》(24,Season1-8,2001-2010)拍到第四季,編導也讓超級無敵的杰克·鮑爾和我們中國發生了關系。第20集,CTU情報顯示,中國籍核武器專家Lee與中東恐怖分子偷竊的核彈有關系,于是杰克·鮑爾就強行闖入中國駐美領事館去搶核武器專家,過程中領事館里發生了槍戰,總領事被警衛誤殺,此事很快上升到外交沖突……
這是《24小時》中拍得很爛的一段,雖然中國領事館里的中國官員不再像從前好萊塢影像中的華人那么獐頭鼠目或者一幅貧賤邪惡樣,但是中國和中東的疑似聯系,卻是新一輪的東方抹黑行動。而且,這輪抹黑顯然比他們半個世紀前的《地道戰》更有效,因為好萊塢今天的影像表達至少在表面上是“現實主義”的。以前好萊塢有兩個著名的華人形象,一個是傅滿洲博士,一個是偵探陳查理。前者殘暴詭詐,精通酷刑毒藥;后者雖然算是正面形象,但是外觀口音都足夠奇觀,再加上女里女氣,所以無論反面正面,中國人形象都是被高度漫畫的,而恰恰因為是這種漫畫,就像我們自己當年在《林海雪原》里塑造座山雕,這種非常態人物反而在觀眾那里激起笑聲,而不能達到預期的反面效應。但現在不同了,像《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 Season 1-2,2011-2012)這類當紅電視劇,中間出現的華人混混形象,已經相當接“地氣”。一百年華人影像史做下來,好萊塢配合著華盛頓,很知道尺度的拿捏了。
不過,與此同時呢,影視產業又是高度商業化的,畢竟中國是最大的影像消費國,像《泰坦尼克》(Titanic 3D,2012)這種老電影變身3D版還能在中國橫掃九億票房,遠遠超過美國本土票房,好萊塢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不敢說他們不在乎。于是,《24小時》雖然兩次三番要和中國發生狀況,但每次都僅折騰一個過渡段落,即便杰克·鮑爾被我們抓走,電視劇也很快一個跳躍,只說小強熬過神秘旅途,但不會具體去表現到底發生了什么。就此而言,好萊塢那曲折的心腸也算史無前例,一邊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抹黑中國,一邊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按摩中國。于是,好萊塢這些年的大片里,中國景觀的呈現就顯得煞是微妙。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3》(Mission: Impossible III,2006)就是個典型例子。該片中有一個“上海段落”,劇組一邊取景最繁華的新陸家嘴,一邊取景前現代的西塘古鎮,兩個地方都很好,中國人看著好親切,中國宣傳的話題也有了,但是你去問問美國人,他們會說,是啊是啊,上海和亞洲很多城市一樣,現代的現代,落后的落后。
這個就是當代好萊塢關于中國或者說亞洲的經典敘事。如果你以為他們是想贊美我們的后現代景觀,要表現我們只此一家的中國風,那就錯了。摩天大樓在美國可以是發達的象征,在亞洲就一定是原罪的代碼;前現代人群在歐洲是一種抒情,在中國就是貧富差距的表征。《木乃伊3》(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2008)的汽車開入上海的十里洋場,《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空降到香港,雖然也算是好萊塢拋給中國觀眾的一個個媚眼,但是他們背過身,一定在跟美國媒體比劃著V字手。所以,不能光看好萊塢電影中出現唐人街,好萊塢影星身上紋了中國字,好萊塢請李連杰去打架,影像世界就刮中國風了,我們千萬不能忘了,好萊塢很知道我們吃哪一套。這個,早在七十多年前,《陳查理在上海》(Charlie Chan inShanghai,1935)中就出現過這樣的臺詞:“東方人寧愿丟掉性命,也不愿丟掉面子。”半個多世紀前的電影《戰云》(Never So Few,1959)中,美國人也借中國軍官的口說:“這位美國軍官一定要為他的無禮指控道歉,假如不道歉,重慶方面就會大失面子。”世故的好萊塢比我們很多電影公司都更懂中國,尤其是從上個世紀中國經濟開始起飛后,好萊塢頻頻給我們派發的面子紅包,一會中國功夫,一會魔都帝都,搞得媒體跟著雀躍,“中國風!中國風!”叫成一團,但是,在所有這些即便是表現正面中國的電影中,到底有多少中國呢?
《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2008)很中國吧,“功夫”加“熊貓”,童叟無欺的中國關鍵詞!可是,這個肉墩墩的熊貓阿寶是我們傳統中的功夫英雄嗎?絕對不是,他和怪物史瑞克一個媽生的,標準夢工廠的線條:憨胖的人生被賦予完全超出他們能力的夢想和任務,然后,傻蛋遇天神,一路海選進玉皇殿,終于二貨修成擎天柱。這是什么傳奇?標準的美國夢!標準的阿甘!事實上,不僅夢工廠,這種阿甘故事也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喜歡講的傳奇版本,用《功夫熊貓》中的經典臺詞來提綱挈領一下,就是:昨天是史,明天尚未知,但今天可以是份大禮。
而我們呢,真要認為《功夫熊貓》是好萊塢送給中國的大禮,那就是阿寶了。歐美世界令我們興奮莫名的花俏中國風,刮來刮去,骨子里都是面子風。這就像“上海”這個詞,出現在數不清的歐美電影題目中,有時是動詞,有時是名詞,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其實和上海沒關系,而那些有關系的,比如著名的《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1932)、《上海手勢》(Shanghai Gesture,1941)、《上海來的女人》(The Lady from Shanghai,1948)等等,“上海”也永遠只是蒙在主人公臉上的那一層面紗,詮釋的是主人公性格里的黑色。
所以,不要以為湯姆·克魯斯在中餐廳吃飯就是對我中華美食的宣傳了,你沒看,轉眼一桌中國菜全部被打得七零八落?你也不要以為007抱住旗袍女郎就是對我中華錦衣的廣告,007馬上撩起旗袍拔出了她身上的槍!《2012》被我們很多媒體解讀為好萊塢對中國豎大拇指,這不,這么多中國符號,中國官員、中國解放軍和美國人一起拯救人類諾亞方舟上也寫著“中國制造”,可是,去看看美國影評,這個“Made in China”是正劇是“笑果”?那句“黨和政府一定會幫助大家重建家園”為什么要用漢語來廣播?反正,我的建議是,面對好萊塢的媚眼和暗器,我們既不用太興奮也不用太緊張,說到底,真要打“地道戰”,咱的歷史經驗也夠用,只要我們不自作多情看到馬特·達蒙穿中山裝就以為好萊塢愛中國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