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化,辯誣,還是思考?——看伊朗電影《一次別離》
Separation是一個憂傷的詞,也是一個殘酷的詞。導演阿斯哈·法哈迪選擇這個詞作片名,本身已向觀眾傳遞了足夠的暗示。單線敘事,白描手法,純粹的表現風格,把電影藝術的記錄性揮 灑到淋漓盡致。一對夫妻的婚姻危機,兩個家庭的沖突風波,遍地可拾的日常故事,卻成功蘊涵了多重寓意……就電影的技藝發揮而言,在這部影片里,法哈迪無疑達到了一流的境界。至于 思想立場的模糊曖昧,……或許恰恰正是這一點,使他成功規避了國內審查部門和奧斯卡評委會雙重的明灘暗礁?
2012年的早春,就在伊朗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將落未落之際,傳來伊朗電影《A Separation》(中文譯名《一次別離》)折取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消息。盡管事情看上去有些吊詭 ,事實也可能并不像絕大多數影評人眾口一詞所說的那樣“毫無懸念”,但畢竟已經發生了——陰差陽錯也罷,法哈迪已經抱回了那個令東方國家的無數導演無比艷羨又每每懊喪的“小金人 ”。
——誰都會有走眼的時候,何況面對阿斯哈·法哈迪這樣狡猾的對手。
奧斯卡視角下的《一次別離》?
“奧斯卡”究竟有多神?我們離好萊塢太遙遠,無緣感觸。截止剛剛落幕的84屆頒獎儀式,中國大陸尚無一部影片問鼎奧斯卡,是為中國電影導演集體性的不能承受之殤。了解奧斯卡,宣揚 個人成功和底層奮斗神話的《美麗心靈》、貼著“反戰”標簽為侵略戰爭辯護的《拆彈部隊》等獲獎大片,都是基本教材。換個角度,從一些立意沖擊奧斯卡的大陸國產影片中,同樣可以對 奧斯卡的評選價值窺見一斑:例如在本屆評選中志在必得的《金陵十三衩》,講述的一個一群妓女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奮起救國、卻又被一名冒牌的美國白人神父救了的故事。這個影片的 主題,能否這樣提煉:“妓女救國—美國救世”?大抵如此罷。我們向來只說共產主義極權國家和宗教神權國家奴役藝術為政治服務,殊不知自由世界的國際大獎也講究意識形態先行,民主 國家的藝術也得扛負宣揚“American spirit”的重任。
且不論奧斯卡的評審標準里是否滲透了美國的“官方意識形態”,此次獲獎的《一次別離》里面,本身就充滿著曖昧的暗示:如影片開頭Simin在婚姻法庭上陳述移民的理由時,面對法官的詰 問:“難道這個國家的其他孩子都沒有前途了么?”以及當她反復表示“我不愿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而法官反問她:“什么樣的環境?哪種環境,夫人?”時,導演安排她皆 已沉默回避,留下只可意會的回味空白。以及:Nader的父親所象征的衰老、癡呆的國家形象,幾乎全數拍攝場景皆為局促、狹隘的室內空間,覆蓋整部影片的黑、白、灰三色搭配,營造了籠 罩全劇始終的壓抑氛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處處潛伏著矛盾與沖突、處處充滿了苦悶和無望的社會——所有這些,再符合不過一個美國(西方)審美視角下的宗教極權國家了!
垂死的傳統,叛離的暗示,反抗的潛流,蓄積的不滿,毀滅的征兆……這樣的理解,不知是否符合奧斯卡評委們的口味兒?
從這個角度來審視,一部《一次別離》,無疑就是一部給伊朗國家的咒語。這就不難理解:精心籌備4年、投資6億元、從男一號到特效團全面好萊塢化的史詩巨制《金陵十三衩》,何以敗給 一部只花了區區30萬美元、基本用手持攝像機拍攝完成的《一次別離》。誰說藝術不講政治?那只是個玩笑。怪只怪我國的導演講政治的藝術水準還欠些火候,講得不夠含蓄、不夠藝術、不 夠American——過于赤裸裸了。
但是且慢,此處似乎有個悖論:眾所周知,伊朗不僅是一個宗教神權統治的國家,而且還是美國的宿敵,設若《一次別離》果真是一部思想如此反動、立意比十三衩更下流的影片,那么它是 如何通過國內嚴格的審查關的呢?須知,導演阿斯哈·法哈迪能夠從“敵國”抱得金人歸,是要經受冰火不容的兩種意識形態淬煉的。——這正是《一次別離》能夠在伊朗與美國(西方)的 關系跌至冰點、戰爭陰云密布的國際氣氛下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吊詭之處。
《一次別離》獲獎之前,法哈迪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看《一次別離》時,會有個人的感受和疑問。但我不能說觀眾應該產生什么樣的疑問,我只能說,希望每個觀眾都會有自己的觀點 和問題,而這取決于你用什么樣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借高超的技藝隱蔽自己,法哈迪把觀賞的視角交給了觀眾自己,這是他的狡猾之處,也是他的無奈之處。
那么,拋開意識形態的立場預設,用我們自己的視角去觀察,《一次別離》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呢?
成功的政治暗喻
觀看《一次別離》之前,時光論壇上的一條網友微評吸引了我:“(《一次別離》)基本上是截取了一個電視劇的片段,來表現伊朗社會宗教、家庭、階層的諸多問題。嘮家常的片子平時最 討厭,這片子是大愛,人物性格都有血有肉……來來回回的爭吵根本不顯枯燥,簡單的一場法庭糾紛,原來這就是當下的伊朗。”“當下的伊朗”,這才是《一次別離》的市場賣點。神秘面 紗遮蔽下的古老國度,究竟是一幅怎么樣黑洞洞的景象?
影片序幕甫一拉開,立即呈現出一個充滿緊張氣氛的場面:男女主人公Nader和Simin在婚姻法庭上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展開激烈的爭辯……為全劇鋪設了爭執與沖突的基調。矛盾伴隨始終 :夫與妻,父與女,雇主與女傭,成人與兒童,當事人與法官,失業者與富人,甚至債務人與債主之間……每一種矛盾都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每一次沖突都繃緊到了觀眾心理承受的邊緣 。但這僅僅才是矛盾最表面的一層。每一種矛盾的背后,都牽涉著傳統、道德、倫理、人性、世俗法律、宗教禁忌、乃至生存的殘酷逼仄——如此,多條、多層矛盾縱橫交錯,緊緊圍繞著故 事的主線而延展、深入……
事實上,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本身簡單極了:一對夫妻因為在移民問題上意見相左而訴諸離婚,中間穿插了丈夫與女傭之間的一場沖突糾紛——這就是全部。沒有戰爭也沒有陰謀,沒有大事件 也沒有婚外情,甚至沒有反面角色……每一個人都不是壞人,每兩個人之間都充滿矛盾,除了Nader年邁癡呆、喪失了語言能力的父親——但他又是全部矛盾的根源。就是這樣,《一次別離》 里面,只有日常臉譜的人物,隨地可拾的情節,平淡無奇的場景,真實自然的對白——但就在此中,卻蘊涵了多重暗喻:傳統與現實的兩悖,道德與利害的撕裂,良知與親情的沖突,宗教信 仰與現代(西方)文明的激搏,社會階級之間的緊張對峙,包括兒童心靈與成人價值之間的驚心交鋒。
就是在這眾多暗喻的疊摞和支撐下,《一次別離》于不動聲色中成功搭構了一個最大的政治暗喻:伊朗正處在某個“Separation”(分離)的歷史節點。
導演法哈迪在某次接受采訪時回答說:“‘Separation’涵蓋了諸多層面,如何去理解,這個問題需要留給觀眾自己。”影片所涵蓋(或揭示)的“Separation”中最重要的層面大抵有:躋 身中產階級、代表某種現代價值觀的女主人公Simin不愿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里,積極謀求移民,而她的丈夫Nader卻割舍不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父親而拒絕移民,構成了伊 朗社會里現代價值與傳統親情之間的“Separation”;雇主Nader在女傭Razieh一家面前所表現出來的自私冷漠、傲慢虛偽及對對方人格的藐視和道德的不信任,與Razieh一家代表的底層民眾 為維護精神尊嚴和生存權益而進行的無力斗爭(Razieh的丈夫、失業者和債務人Hodjat代表了其中一個最激烈也最鮮明的抗議者形象),彰顯了伊朗國內不同社會階層間的“Separation”; 在嚴酷的生存壓力下,作為宗教信仰為核心的傳統道德的形象代表,Razieh違心地隱瞞了自己曾被車撞過的事實,在法官面前說了謊……但當她被逼到面對古蘭經發誓的最后底線時,她終于 崩潰了,她與劇中的其他同類人物和矛盾,共同表現了伊朗社會里宗教道德與世俗規則、生存逼迫與精神恪守之間的“Separation”……夠了,如此多重的“Separation”的合力推動下,伊 朗社會必然進入一個幾乎是全面的“Separation”(分崩離析?)界點。或者不如說,這些“Separation”本身就構成了伊朗社會的精神維度和物質面。
然而,全劇最具有隱喻意味的兩個人物形象還是Nader年邁癡呆的父親,和他的11歲的女兒Termeh,這祖孫二人都可以視作伊朗國家的象征。前者代表的是一種衰老、僵化、落后、遲滯甚至癡 呆失語的國家形象,不再貢獻,成為年輕一代的沉重包袱——所以Simin、Nader夫婦才會圍繞著這樣一個國家發生去留棄守的矛盾選擇;而后者,小女孩Termeh雖然年青、光彩照人,但她更 多展示的是一個憂傷、沉默、茫然不知所措的形象,始終在父母雙方的兩難選擇中苦苦掙扎。全劇結尾處,一家三口又回到了開幕時的婚姻法庭。法官將選擇跟隨父母哪一方生活的權力交給 Termeh自己——一段長長的對白之后,導演的鏡頭搖向法庭外的長廊,一個意味深長的長鏡頭,劇終。
帶著觀眾穿越了漫漫122分鐘撕離的痛感,割舍的無奈,放棄的不甘,選擇的茫然和沉重,以及對前景無法把握卻不能拒絕的迷惘與傷痛……之后,導演阿斯哈·法哈迪卻采用一個開放式的結 尾,把謎留給了觀眾。
吵架的辯誣藝術
伊朗?嗯,聽到這個名詞,我們中國人的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形象,若不是神秘的黑罩袍,便一定是大胡子宗教法官嚴厲可憎的面孔。時光微評上的一條評論頗有意思:“《一次別離》讓我 知道了:1、伊朗可以離婚;2、他們的公寓比我的大;3、伊朗很現代化,法庭挺特別;4、有信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5、伊朗女人好美。”(其實從《一次別離》中,我們看到伊朗不僅允許 離婚,而且女人可以主動提出離婚。)另一條微評則只有一句話:“想不到伊朗人講話這么文雅!”——事實上,《一次別離》的對白,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在吵架!
對了,吵架。“吵架”正是《一次別離》的面孔:夫妻之間吵、勞資雙方吵、當事人跟法官吵、家屬和醫生吵、男人和女人吵……吵架是矛盾激化的表現,是沖突的一種形式,吵架是爭執— —但吵架也是爭論。而爭論,需要一個民主許可的空間——法哈迪想表達什么呢?一部對白基本以吵架為主、從頭吵到尾的電影,卻得到一個“伊朗人講話這么文雅”的評論。Nader在盛怒之 下、準備吵架之前,不忘先把孩子哄走、隔離在另一間房子里……除了傳統道德的教養、宗教信仰的約束,還有什么力量能讓一個倉廩并不實的民族在日常沖突中做到如此彬彬有禮——法哈 迪又想表達什么呢?《一次別離》的吵架,是一種藝術,單單從對白語言的角度來欣賞,也是一種享受——你有理我比你更有理,每一句對白都能夠巧妙有力地反駁對方的上一句,例如Simin 在反駁Nader不肯移民的理由時質問:“他(Nader患有老年癡呆癥的父親)認得你是他的兒子么?”Nader接口回擊:“但我認得他是我父親!”不用特技,不靠配樂,單純依靠吵架式的對白 來推動情節前進,是法哈迪藝術技巧的高超之處,也是《一次別離》全劇充滿張力的秘密所在。
還有,《一次別離》中的吵架,絕大多數時候被約束在語言的層面上,而不上升至肢體暴力。訴諸肢體沖突的只有兩次:第一次發生在Nader家里,暴怒的Nader為了趕走Razieh,而將她一把 推出門外;第二次發生在醫院里,Nader夫婦前去看望流產的Razieh時,Nader與Razieh的丈夫Hodjat發生推搡。其中第二次“肢體暴力”,作為兩個男人之間的沖突方式,隨時可能發生在世 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街頭,所以它只能增加影片反映生活的真實性。但第一次,卻就大有深味了。當女傭Razieh將Nader的癡呆父親綁在家中擅自外出、以及她被懷疑偷了錢之后,Nader回到 家中看到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父親和抽屜里的錢被偷走,盛怒之下要趕走Razieh并拒付當天的工資,而Razieh堅持辯白自己沒有偷竊并堅持要拿到工資才肯離開,在這種情況下,Nader一把將 Razieh推離門口,關上了門。這是影片后半部分全部劇情的起點。接下來發生的事情:Razieh流產,Razieh夫妻起訴Nader,Nader一家三口被官司困擾得焦頭爛額,夫妻沖突加劇、父女信任 產生裂隙……影片臨近結尾時揭開了真相:Razieh流產,并非因為Nader推了她一把,而是因為被車撞過(而之所以被撞,是為了追回Nader走失的父親)。——拋開全部這些劇情是非不論, 單從一名女傭被雇主推了一把而造成的一連串司法和社會反應來觀察,影片展示給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伊朗形象?別忘了,此前我們眼中的伊朗,是一個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毫無地位可言、 備受歧視虐待的宗教男權主義國家。而這個被妖魔化了的形象,主要來自歐美西方的話語體系。揭示真實,辯誣丑化——借著紛紛擾擾的劇情掩護,被法哈迪深深埋藏的這一層,是否才是他 的真意?
如果吵架可以被視作爭論,而爭論又能夠被約束在語言的范圍內——那么,爭論就可能是變革和新生的前兆。一個處處存在“吵架”(爭論)并且被允許的社會,說它是一個具有民主的社會 可能喜劇了些,但能否說明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社會呢?有生機就有希望,就不會崩潰或死滅。對于伊朗的前途,《一次別離》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想象:小女孩Termeh究竟將會作 出什么樣的選擇呢——爸爸,還是媽媽?堅守,還是離棄?傳統,還是現代?無論如何,小女孩Termeh的所象征的國家形象是年青的,是美的,是善良而充滿活力的。或許這就是法哈迪自己 的答案。
法哈迪在頒獎致辭中總結該片獲獎的意義時說:“……在政治家們談論戰爭、威脅和入侵的時候,伊朗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國家輝煌、豐富、古老的文化而被提到。”待看完這部影片之后,不 能不說這個“總結”顯得有些樂觀了。更準確的說,借著奧斯卡的無限傳播神通,這部影片使伊朗社會里多個層面的真實鏡像、這個國家所處的尷尬的歷史節點,以及未來的命運可能,被揭 示在更多人眼前,引誘外部世界對它的現況與未來進行更多的關注和想象。
不管怎么說,法哈迪是嚴肅的。《一次別離》借著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將今日伊朗社會中個人層面的精神沖突、家庭層面的倫理裂變、社會層面的階級矛盾以及文化方面的隔閡差異縱橫交 織,客觀地展示出來——直覺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真實的。而在這些矛盾的背后,我們看見的是導演對國家前途的深切關懷和冷靜思考。如果說,成功“欺騙”了伊朗國家審查機構和奧斯卡 評委的眼睛,法哈迪靠的是嫻熟高超的藝術技巧;那么,對國家命運的真誠關懷和嚴肅思考,則是《一次別離》輕而易舉打敗十三衩的根本力量。
我們中國的文化階級對伊朗的關注和理解,其實從來也不比上文中那位通過電影才知道“伊朗人可以離婚”的網友多一點兒。一個在當代“落伍”了的文明古國的智慧,要進入我們這個如今 發達了的“新興”國家的文化階級的法眼,是必須經過奧斯卡們的質量認證:歐瑪爾的柔巴依,必須要經過菲茨杰拉德譯成英文、被世界追捧成潮流;魯米的詩歌,非得等到登上了當代美國 圖書暢銷排行榜的榜首……差距不僅僅在電影,波斯的智慧,我們還離得很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