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現實意義與信仰探討
張瑞鴻
·
2011-05-19
·
來源:烏有之鄉
剛剛看過《江姐》的電視劇,挺讓人感動的一部巨作,革命中革命者的人生信仰和對死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這部劇除了在人物的渲染上讓我感動外,也讓我深深感到了我是愛國的,我是忠于人民的,為此我感到自豪,我感到為人民做事是值得的。
同時讓我想到的是,有必要利用這部劇作來思考我們現在的情況,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江山,我們現在的執政黨是如何來維護的,來繼續的,49年黨不學楚霸王,59年到79年黨不當李自成,89年到現在黨學了和珅,學了劉合庭,一樣要出問題的,黨要是在用人制度上不改革,一樣會出現王秉仁的。所以這部劇雖然演得是過去的故事,卻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啊。居安思危,生于憂患。
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敵人的和平演變從未停止。我們可能在傻呵呵的笑聲中替人家點票出賣自己。這是一個非常時期,維護和平比建立和平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一個小卓婭舍不得吃糖,她要添一下。可是我們有些黨員一天不下館就覺得虧了不得了。一個王步為了革命放棄敵人給的自由而甘赴刑場,可是我們的有些同志還在為個人的一己私利而你爭我奪。多少獄中同志不畏艱苦寧將牢底坐穿,可是我們的很多官員占了官房強私房。
劉合庭,杜文孝,王秉仁,是因為信仰動搖而叛變革命,劉鵬舉,劉小林,朱邵良是因為另一信仰而背離人民。那么大家想一想,沒有信仰是怎么回事?沒有信仰就讓李洪志的法輪功鉆孔,讓和平演變勝利,讓廣大知識分子集體失語,失聰。
《江姐》劇情編的好,希望有識之士與我共鳴。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