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血色浪漫》、《血色青春》等系列電視劇,用了較大的片段描述當年的“上山下鄉”運動!作為過來人,必然產生關注。但看過后大失所望。基本上是胡說八道!!根本不能展示一個時代的真實。
《血色》系列所講述的對象大都是些京城官僚子弟和小混混的生活狀況,給人的感覺是那代青年人只懂得“打架,拍婆子”。他們“上山下鄉”全是被逼無奈。其實這類官僚子弟和小混混根本不能代表那一代人的精神風貌。那代人的絕大多數是有理想講奉獻精神的。當年的“上山下鄉”運動是一種大氛圍,是一種奉獻精神和吃苦精神的提倡,很難理性區分有多少自愿或多少被迫。但在當年的那種教育環境下,我敢說很多的青年人是自愿下鄉去吃苦鍛煉自己的。也有不少人是一種自愿與無奈的混合心態下去的。當年大多強調自愿的一面。現代則說成全是被迫。強調自愿的一面是向大眾展示奉獻精神。強調被迫是讓人們全看到陰暗面。從精神層面看,大眾看多了什么,心態就受什么影響!
《血色》系列還描述了知青們大面挨餓受苦討飯的場面。據我所知“上山下鄉”全面鋪開后知青的糧食供給是有保障的,一般地說每月有四十斤糧食(女的最少三十五斤),就算個別村挪用知青的糧食給五保戶(且不說這種情況是很難出現的要受到追查的,因當年知青問題是高壓線),也不會出現大面挨餓討飯的場面。再就是故意丑化基層村干部。似乎他們都是總想占女知青便宜的色狼。我要公正的說:當年的基層村干部絕大多數是正派淳樸的。對知青尊重并盡量給予關照的。稱知青為毛主席派來的娃。今天很多知青還在懷念感激他們。那些故意刻薄知青或總想占女知青便宜的村干部是極少數不具代表性。并且當年對觸犯知青問題高壓線的打擊是很嚴厲的。到了后期許多知青已被選為了村干部!
系列電視劇給人的感覺是:知青們“上山下鄉”就是挨餓受苦討飯再就是無所事事。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真是這樣嗎?事實上當年有多少知青成為鄉村教師,為農村孩子們傳播文化。有多少知青成為鄉村“赤腳醫生”,為千家萬戶鄉村病人解除疾苦。還有多少知青被選為村干部代領農民一起建設農村。當年遍布全國的五萬多座水庫,渠道和各種農田水利建設的工地。哪里沒有知青們奮斗的汗水。能融入社員中跟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勞動是那時代青年的主流。當年的當兵,招工,招大學,選拔干部都是要從知青中勞動態度好的優秀分子中產生。所以大多數知青認為“上山下鄉”是有前途的。
有必要講的是:開后門利用關系進城的現象確實在毛主席時代就有。但不是主流。毛時代連葉帥給親戚開后門當兵都被搞到毛那里。所以開后門利用關系進城的現象在毛澤東時代沒成氣候,也動搖不了軍心。大量開后門利用關系進城的現象是鄧上臺后:首先是恢復高考,一些不安心勞動常年請假的人考起了大學,動搖了“上山下鄉”知青的軍心。再就是那些文革被打倒的干部大量平反后,為子女開后門進城的條子滿天飛(那些干部子女大都不認真勞動。游手好閑,甚至偷雞摸狗)。終于徹底搞亂了“上山下鄉”運動!!
《血色》系列是在混淆和顛倒。起碼只展示陰暗面。還有認為“上山下鄉”耽誤了一代人青春的,就更荒謬,如果說為廣大農民和農村建設事業貢獻才智和精力是耽誤了青春,那些為人民解放事業而犧牲的先烈且不更耽誤了青春?難道非得像今天的青年自私自利,享樂,醉生夢死就不耽誤了青春?著為過來人和歷史的見證者,我們有責任讓后人知道歷史的本來!
(原載:天涯社區 2007-1-28)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