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歷史與進程,總結其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文章以重要歷史人物為線索,對國內學者關于普列漢諾夫、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在推動俄國和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蘇聯 馬克思主義本土化 研究現狀
自馬克思主義誕生160多年以來,各國共產黨人和馬克思主義者始終致力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道路,這一過程即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過程。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其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實踐的過程來看,既有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國情結合的成功經驗,也有照搬馬克思主義忽略本國國情,或者背叛馬克思主義導致社會主義失敗的深刻教訓。研究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歷史與進程,總結其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本文以主要歷史人物為線索對國內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研究狀況介紹如下。
普列漢諾夫
國內學者對普列漢諾夫推動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作用給予了一分為二的評價。一方面,普列漢諾夫針對當時俄國盛行的民粹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這一過程也是對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初步嘗試。19世紀末,俄國民粹派放棄了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主張,認為社會主義與政治斗爭不相容,企望沙皇政府能夠通過改良政策來保護人民的生產,以此避免俄國走上痛苦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之路,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普列漢諾夫批判了民粹派幼稚的觀點,論述了社會主義與政治斗爭的關系,是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俄國問題的范例;此外,普列漢諾夫還首次明確提出了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指出在俄國,推翻沙皇專制制度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并不同。①但是另一方面,普列漢諾夫在促進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教條主義傾向,這主要是指其提出的“二次革命論”。二次革命論主要是指在民主革命勝利后,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經過一段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等條件成熟后,再來進行一次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反對民主革命勝利后立即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普列漢諾夫的‘二次革命論’沒能解決在俄國這一資本主義未能充分發展的較為落后國家要不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如何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問題。”②“普列漢諾夫的‘二次革命論’的核心論點實際上是對恩格斯1894年《‘論俄國的社會’跋》的引申,并沒有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化。”“普列漢諾夫的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最初嘗試是失敗的,沒有建立起俄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③
列寧
列寧所詮釋的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理論與實踐內容非常豐富。有學者認為,與普列漢諾夫相比,列寧圍繞著“要不要革命和如何革命”這一根本性問題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理論創新的切入點。④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俄國作為相對落后的國家并不符合馬恩提出的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設想。在對帝國主義時代特征和俄國國情進行科學分析與闡釋的基礎上,列寧回答并解決了如何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俄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列寧主義的理論體系和全新的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模式—俄國模式”。⑤
十月革命前,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詮釋在主要表現為列寧的政黨思想、“一國勝利論”,對落后國家與社會主義、無產階級與民主革命的關系的創新理解。列寧對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作用進行了全新理解,不僅重視政黨的教育和組織作用,更重視政治作用,這實際上是馬克思主義與俄國特殊的社會和革命條件結合的產物。
列寧通過對帝國主義的時代特征和俄國國情的分析,突破了馬、恩關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革命“同時勝利論”,提出“一國勝利論”。列寧認為帝國主義處于各種矛盾空前激化狀態,世界大戰和無產階級革命不可避免,俄國處于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節,具有首先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條件。
列寧超越了普列漢諾夫的“二次革命論”的限制,創造性理解了落后國家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把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置于帝國主義論和世界革命論的背景下,提出俄國無產階級將在革命勝利后在大力發展生產力,消除了關于俄國生產力落后的擔憂。
列寧對無產階級和民主革命的關系進行了全新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漢諾夫都把資產階級和民主革命、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革命聯系在一起,而俄國軟弱的資產階級無法領導民主革命,因此列寧創造性地提出這一路徑只能是無產階級來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列寧的這一新型民主革命理論既把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區別開來,同時又把二者歷史地聯系在了一起,內在地契合了俄國社會發展。”⑥
從上述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前列寧踐行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實際上回答了在時代背景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落后的俄國到底要不要革命和如何革命的問題。有學者在基本肯定這一時期列寧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理論與實踐活動的同時,也認為其存在一定的失誤和教訓:早期的教訓是沒有意識到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產物,客觀進程與主觀認識相分離,把在自身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理論上升到一般理論的高度。這不僅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導致唯蘇聯道路為準,而且在歷史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仍固守原有觀點,不思變。⑦
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國情相結合的主要典范表現為新經濟政策和迂回過渡思想。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國仍是一個小農經濟占主導的落后國家,與馬恩所設想的社會主義制度應該建立西歐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不同。學者普遍認為,列寧根據俄國實際情況,提出并實施“新經濟政策”,逐漸放棄直接過渡的思想轉向迂回過渡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建設設想框架的突破。有學者對列寧關于新經濟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從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條件、直接過渡的失誤、落后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中介途徑三個方面加以論述,并得出結論:列寧從“直接過渡”思想轉為“間接過渡”,在實踐上讓一度面臨危機的蘇維埃政權轉危為安,為現實社會主義各國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規律性實驗,即“經濟文化愈落后,過渡時期就會愈長,切不可犯革命急性病”。⑧十月革命后,列寧的馬克思主義本土化踐行實際上回答的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雖然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中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思想和主張,但是他相信可以人為地創造先進的生產關系,進而改造提升落后的生產力,以實現社會主義。基于這一認識,列寧不可避免地過分強調了革命和暴力的作用,這對以后幾乎所有的落后國家的共產黨人都產生了消極影響。⑨
斯大林
學界對斯大林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的評價存有較大爭議。一些人主張一分為二地辯證地評價斯大林的理論與實踐活動,認為創新與扭曲并存。斯大林不僅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上作出了較大貢獻,而且在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征和蘇聯具體國情的相結合中,堅持、捍衛和發展馬列主義理論方面也有重要成就。列寧逝世后,斯大林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及時回應了當時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無論是非功過,它的確大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的演進,并在一國能否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未來社會的發展階段等一系列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⑩當然,斯大林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也犯有教條化和錯誤估計蘇聯國情的失誤:例如斯大林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計劃與市場的關系的理論,對蘇聯經濟體制的僵化有著重要的影響;斯大林沒有認識到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內條件的變化應對建立起來的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進行改革,反而一直認為蘇聯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是完全相適應的,無需改革,這進一步導致了蘇聯經濟模式的僵化。
還有人認為,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實踐及后來蘇聯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是對列寧主義原則的背離,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并不相符。還有學者認為,經斯大林解釋、加工和過濾的馬列主義有許多變了味的東西,這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理論:一是社會主義的“超階段”論,一是庸俗社會學理論。前者是俄國民粹主義最核心的理論,后者是馬克思主義在長期傳播中被庸俗論者歪曲的產物。這兩種理論和思潮有著共同的社會階級基礎,二者匯流一起,牢固結合,形成了一股極為強大的極左政治思潮,它們濫用馬克思主義詞句,以革命的面貌出現,不易被人識破;它們以極大的破壞力,從根本上沖擊著蘇聯的革命和建設,造成極端嚴重后果,最后導致蘇聯劇變、蘇共瓦解。
從內容上來說,斯大林在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過程中的理論主張與實踐活動主要體現為“一國社會主義”論和加速工業化,而斯大林模式是這一時期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結果。十月革命后,歐洲并沒有爆發無產階級革命,蘇俄面臨著在一國內展開復雜艱巨的經濟建設任務。列寧逝世后,圍繞一國內能否建成社會主義,聯共(布)黨內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斯大林肯定了在一國范圍內建成社會主義和免除舊制度的恢復是完全可能的。學者們認為“一國社會主義論”極大鼓舞了蘇聯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情,而且也是列寧提出的“一國勝利論”的合理邏輯延伸。 但還有學者認為,一國社會主義論中所運用的“因為我們需要建成社會主義,所以我們能夠建成社會主義”的論證邏輯“顯然有違馬克思主義所要求的階級性與科學性有機結合的要求,失之于政治理論實用化的偏頗”。
到20世紀20年代末,蘇聯面臨著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威脅,為了單獨建成社會主義,斯大林選擇了依靠內部積累的高速工業化道路,并且為了工業化的資金積累停止了新經濟政策轉而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到1936年,蘇聯宣布建成社會主義,其基本標準就是工業化的完成。由于蘇聯工業化不止牽涉到一個熱點問題,還涉及到農業集體化、計劃經濟、工業與農業的關系、工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的關系和工業與蘇聯社會發展的關系等問題,因此,對蘇聯工業化的評價也不盡相同。一方面,蘇聯工業化所取得成就無疑是巨大的,工業化使蘇聯從農業國一躍成為工業國,完成了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改造,并且保證了二戰中對法西斯主義的勝利。另一方面,蘇聯工業化過程中存在著嚴重偏向重工業發展和以犧牲農業發展為代價的問題,從而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些學者據此完全否定了蘇聯工業化道路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認為有人“吹噓斯大林給馬克思主義增添了多少新內容,為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現實的發展道路等等,那更是差之毫厘,繆之千里了”。
后斯大林時代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經驗教訓
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斯大林逝世以后,蘇聯后來的領導人都沒能成功對蘇聯進行改革,在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越來越脫離國情,沒有制定出符合本國實際的發展戰略。戈爾巴喬夫由改革轉到改向,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原則,終止了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進程。學界對于失敗的經驗教訓有以下幾點總結:
第一,斯大林之后的蘇聯領導人都犯了超越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發展階段的錯誤。例如,赫魯曉夫在二十二大提出要在二十年之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雖然勃烈日涅夫提出的“發達社會主義”論承認了社會主義階段的長期性,但是在實踐中沒有擺脫急于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傾向。
第二,斯大林之后的蘇聯歷屆領導人沒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客觀評價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特定歷史階段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是當時代背景、基本國情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斯大林模式就逐漸出現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方面,這就要求適時進行改革。赫魯曉夫雖然開啟了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先河,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革斯大林高度集中的體制特征;此外,赫魯曉夫在反對斯大林個人崇拜,沒有客觀分析斯大林現象的主客觀原因,而是全盤否定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上臺以后不但沒有對斯大林模式進行改革,相反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斯大林模式。戈爾巴喬夫則從反對斯大林本人起,徹底否定斯大林模式,進而否定整個蘇聯歷史,這直接導致了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進程的中斷。
第三,斯大林之后的蘇聯領導人在馬克思主義本土化過程中沒有處理好改革與穩定的關系。勃烈日涅夫執政初期,糾正了赫魯曉夫的政策隨意性造成的混亂,在宏觀上采取了穩定措施,這符合當時蘇聯的實際需要。但是對于斯大林體制的弊端,勃烈日涅夫并沒有進行改革,社會穩定逐漸走向停滯。戈爾巴喬夫執政后,在初期經濟改革不力的情況下,急速進行政治改革,大搞“公開性”和“民主化”,改革變為改向,蘇聯在短短幾年時間后改旗易幟。
第四,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和本國化必須要堅持與馬克思主義的同一性。馬克思主義本土化過程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具體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決不能背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否則就是自我毀滅。戈爾巴喬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是以伯恩施坦思想為代表的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變種,從根本上不同于科學社會主義,且直接導致了蘇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進程的中斷。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注釋】
①②徐作輝,胡延風:“馬克思主義俄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經驗”,《黨政干部學刊》,2013年第2期。
③④⑥⑦任曉偉:“‘馬克思主義俄國化’早期進程及其教訓”,《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第3期。
⑤王浩斌:“試論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實踐詮釋”,《兵團教育學院院報》,2011年第4期。
⑧趙明義主編:《當代化與本國化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8頁,第111~123頁。
⑨楊奎松:“十月革命前后列寧的社會主義主張與實踐”,《俄羅斯研究》,2013年第1期。
⑩張萬杰:“斯大林思想與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學術論壇》,2012年第8期。
11參見顧海良主編:《斯大林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09頁。
12馬龍閃:“蘇聯劇變和解體的理論根源—社會主義‘超階段’論和庸俗社會學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3年第3期。
14徐之明:“馬克思主義俄國化進程中的加速階段—斯大林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三次轉變”,《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10期。
15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第156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