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理性源于近代以來西方社會形成的歷史進程,構成了現代西方社會的基本精神。啟蒙理性的形成和發展,始終是與現代西方社會的形成過程內在地統一的,并且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現代社會形成過程中確立的基本的人的生存結構——人的自我分裂和對立——既為啟蒙理性的形成提供了現實的基礎,又成為啟蒙理性走向悖反的現實根據。因此,必須將對啟蒙理性的反思、批判與對資本主義現實歷史進程的分析結合起來。從現實的人的生存結構分析入手,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結合東歐的社會主義的改革進程,展開了對啟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這不論是對于批判當代資本主義,還是對于當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啟蒙理性的悖反根源于其自身的內在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的人的自我分裂和對立的表現
從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統一的視角來看,啟蒙理性的形成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確立是在同一個過程中完成的。啟蒙理性的基本精神既是這一過程的理論表現,又以其內蘊的理性、自由、平等、進步等基本的價值理念塑造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就現實的社會歷史進程來說,正是由于傳統的共同體的解體、獨立的個體主體的形成為啟蒙理性提供了現實的承擔者,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推動了啟蒙理性發展的進程。因此,啟蒙理性的悖反根源于其自身的內在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的人的自我分裂和對立的表現。
正如馬克思所說,在政治解放真正發達的地方,人不僅在思想中、在意識中,而且在現實中、在生活中,都過著雙重的生活——天國的生活和塵世的生活。前一種是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在這個共同體中,人失去了現實的個人生活,成為想象主權的虛擬分子,充滿了非實在的普遍性;而在市民社會中,在人對自己和別人來說都是實在的個人的地方,人是沒有真實性的現象。也就是說,在現實的歷史進程中,人自身發生了分裂,這深層地表現為現實的社會生活的二元化。由此,啟蒙理性本身也就分裂為兩個不同的層次。政治國家作為理性設計的產物,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個人的權利,但由于其脫離現實的社會生活而異化為壓迫人、奴役人的手段和工具,在資本主義社會就表現為階級壓迫和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市民社會中,人失去其存在的普遍性,淪為孤獨的個體,理性的人蛻變為理性的“經濟人”,將別人視為手段和工具,同時把自己也貶低為手段和工具,成為外力隨意擺布的玩物。
至此,啟蒙理性所承諾的全部的價值徹底地發生了逆轉,整個社會生活陷入異化的絕對的統治。這種統治在經濟上表現為物欲操控下資本邏輯的絕對強制;在政治上表現為理性的制度設計演變為官僚化國家,并淪為自我調解的市場經濟的附屬物;在文化上則表現為啟蒙理性發展過程中生發出來的理性主義、自然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基本的價值觀念在經歷了商業文化的過濾之后演變為經濟主義、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等基本的文化觀念。其最終的結果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的人陷入全面的生存危機。
由此可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啟蒙理性與現代人的生存危機內在關聯,我們只有看到這一點,才能在社會歷史的視角中展開對啟蒙理性及現代資本主義的徹底批判。
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異化不僅僅存在于經濟領域,而且具有了總體性的特征,存在于人的現實生活的一切領域
正是將資本主義的啟蒙理性和現代人的生存危機內在結合起來,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從青年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出發,通過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現實的生存結構的分析,對啟蒙理性及其表達、塑造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并以人的最終解放為目的闡明了建構社會主義的可能路徑。
第一,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從青年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入手展開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馬爾科維奇指出,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核心范疇就是異化,而共產主義的核心和最高理想則是揚棄異化。他們認為,在當代社會不僅存在著異化的現象,而且存在著普遍的異化結構。只是資本主義社會是以這種異化的存在為根據,而社會主義則是以消除異化的存在為目的。因而,異化不僅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更是特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存在結構”。因而,以消滅資本主義、實現人類解放為目標的無產階級革命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政治領域,即以暴力奪取政權,代之以一個新政權;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暴力革命摧毀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其目的是對現實的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和人的生存結構進行徹底的變革,從而通過新的生存方式的建構造就全新的社會和新型的人。
第二,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力圖揭示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的總體性特征。布達佩斯學派的思想家們認為,在20世紀歷史條件下,資本主義的異化已經深入到人的全部的社會生活領域,變成了普遍化的現實。馬爾庫什指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異化不僅僅存在于經濟領域,而且具有了總體性的特征,存在于人的現實生活的一切領域。具體言之,在政治領域,異化概念表現為脫離真正的(以及私人化的)個人生活的“異化的公共權力”和“虛幻的群體”;在一般的人際關系領域,異化概念表現為個人之間的交際和往來的物化及隨之而來的“自然形成”的群體的瓦解和個人之間的疏離;在精神生產領域,這個概念表現為對日常意識的崇拜和那種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轉變為觀念對物質和物質生活的統治的意識形態登場。而且由于這種異化是根源于資本主義所確立的人的基本的生存結構,因而異化也不再僅限于工人階級,而是涵蓋和影響社會的所有階級。只不過這種異化對于不同階級的人來說采用的方式和造成的結果是不同的。
第三,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揭示了建立在國家與市民社會分離基礎上的資本主義民主的片面性——形式民主。布達佩斯學派認為,在20世紀,由于國家干預資本主義,消解了傳統的無產階級得以生成的現實基礎,逐步形成了一個多元利益集團并存的格局。其直接后果就是國家職能的強化與轉變——國家不僅是階級壓迫工具,同時也是“社會整體自我調解的機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資本主義特有的民主制,其基本的表現形式為民主僅限于自治領域,并沒有擴展到經濟決策等一切社會生活領域,因而稱之為“形式民主”。形式民主的基本特征是,在國家與市民社會相對分離的基礎上,通過承認政治的多元化而使多元利益集團的政治訴求得以顯現;通過承認自由的公民權,培養了個體全面和自由發展的觀念。但這一切僅限于政治領域,并不觸及物質財富的平等和經濟民主。
第四,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通過個體與社會關系的分析,力圖揭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結構,為批判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全新的視域。在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日常生活領域脫離了共同的社會生活,割裂了日常生活主體同類本質之間的聯系,從而阻斷了個體再生產由“自在存在”上升為“自為存在”,進入到自由自覺存在狀態的可能路徑。不但如此,資本主義通過文化工業將日常生活領域整合到資本的邏輯之中,徹底地消解了啟蒙理性確立的理性、自由、平等、個性等基本的價值觀念。因此,通過日常生活的革命以實現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就成為批判資本主義、探索人類解放的重要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啟蒙理性的批判并沒有執著于啟蒙理性自身發展的研究,而是將啟蒙理性與其塑造的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結合起來,通過批判資本主義異化和非人道的本質完成了對啟蒙理性的批判。
啟蒙理性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精神,并不具有“普世”的意義和價值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總體性異化狀態的批判,同時也是對以啟蒙理性為核心的當代資本主義精神的文化批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首先,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通過對異化與人的活動的內在關系的揭示,闡明了異化是人的自我異化,是人在自身的實踐活動中的異化,說明了啟蒙理性及作為其表現的現代資本主義的歷史性質,是啟蒙理性與現代資本主義都是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上人的實踐活動的結果。因而,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借助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建立的社會主義,都不是人類歷史的終結狀態,只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特定形式。但由于社會主義是以人的自我異化的消除為目的,就決定了社會主義革命也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只有持續不斷的改革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不竭動力。同樣,啟蒙理性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精神,并不具有“普世”的意義和價值,盡管其倡導的理性、自由、平等、個性等基本的價值觀念具有世界歷史的意義。
其次,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的人的總體性異化的批判與揭示,提示我們社會變革的進程是總體性的,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超越絕不是僅僅停留在經濟領域,而應該是總體性的、全面的,包含現實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特別是在資本全球化的時代,當代資本主義的危機已經不再局限于某一領域、某一國家,而是表現為人類共同的生存危機。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從總體上去理解、把握現實的社會發展進程,不但要實現社會的總體性變革,同時也要為獨立的個體主體的生成和發展創造條件。換言之,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只有在個體主體與社會的統一之中才能超越當代資本主義,創造性建構一個每個人在其中都得到自由發展的“自由人的聯合體”。
最后,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不僅為批判當代資本主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域和路徑,對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同樣具有重要的啟示。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代,當代資本主義的文化工業也日益滲透到當代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之中,在消解中國傳統文化、加快社會轉型的同時,也可能會導致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帶有資本主義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本身就是一個龐大、堅實、穩定、自在的日常生活結構,如何消除傳統文化的自在性、給定性、重復性的生存結構,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從而在促進獨立、自為的個體主體生成的同時重建個體主體之間真正的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避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形成過程中出現的人的自我分裂和對立,成為我們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基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