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發達國家的社會一般分為三個階層,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中產階級的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中產階級即我們經常說的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顧名思義,就是擁有小額獨立資產的階級,像小店主,個體勞動者,醫生,律師等。但是現代的中產階級的含義發生了改變,傳統的小資產階級在社會成員中比例下降,而新興的白領階層逐漸成為中產階級的主力。傳統的小資產階級被稱為老中產階級,白領雇員階層被稱為新中產階級。白領階層的出現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它主要是各種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中產階級從來不是一個有獨立的組織力量和統一階級意識的階級。可以說,他們是經濟地位相差不大的各個社會階層的大雜燴,談不上有什么共同的利益取向。按照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來劃分,中產階級可以被分為有產者和無產者兩大陣營。傳統的中產階級是有產者,他們可以自食其力,獨立生活。新興的中產階級是無產者,白領雇員其實就是工人,依靠工資薪水過活。不過他們是地位和收入比較高的工人。一定意義上說,白領階層是無產階級的一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所講的中產階級(Middle class)是傳統的中產階級,正如其預言,傳統的中產階級的比例日趨減小,逐漸走向消亡。工業化的發展排斥獨立經營的小生產者,迫使他們破產,把他們拋到無產階級的隊伍中去。然而事情并未向當年馬克思預想的那樣直線發展。中產階級的隊伍并沒有隨著傳統中產階級的衰落而消失,反而在二戰之后隊伍擴大,被排擠的是工人階級的隊伍。在當前的發達國家,工人階級的比例日益縮小,中產階級比例超過了工人階級。
這該如何解釋呢?難道馬克思的社會極化的理論不對嗎?不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創造了新的條件,使工人階級在以新的更高的形式在發展。上文所講的工人階級,是指傳統的體力工人,即藍領階層。而新中產階級也可以被視為工人的,雖然他們與傳統工人階級有很大差別。新中產階級與工人都是雇傭勞動者,是新無產階級的一部分。中產階級比例超過傳統工人階級的比例,反映的是社會的進步,即腦力勞動者的比例日趨擴大,體力勞動者的比例日趨減小,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相對運動中,腦力勞動正逐步確立自己的優勢,當然這只體現在發達國家。
當代的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已經完全確立了自己的統治。農民階級已經沒有了,現在的所謂的農民僅僅是農場工人,農業生產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整個社會關系可以用雇傭和被雇傭來形容,當然傳統的中產階級還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統治必然造成兩級分化,然而新中產階級是在二戰后逐步確立自己優勢的。眾所周知,中產階級的存在的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不存在嚴重的兩級分化。在戰后資本主義大繁榮的階段,西方發達國家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根本的基礎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技術的需求和管理的要求使新中產階級大量涌現。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和福利國家的建設,確保了中產階級不斷的擴大。在大繁榮中,社會的兩極分化的趨勢確實被遏止了,反而有縮小的趨勢。但是繁榮是不可持續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發達國家相繼陷入了危機,福利國家的巨額開支愈來愈不被國家經濟所能承受。在這種情況下,兩極分化的機制再次啟動。這成為對中產階級存在的根本威脅。
老資產階級和新中產階級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最重要的都是要依靠自己的收入水平。但是,一個社會群體規模越大,其在社會上的地位越低。盡管新中產階級有高額的薪水,但是這是不可靠的,隨著腦力勞動者比例的日趨增加,新中產階級的薪水是呈下降趨勢的。當然,這是把新中產階級作為一個整體而言,實際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因為新中產階級從來也不是一個整體,上層的經理薪水非常高,其利益與資產階級高度一致。其薪水當然是呈上升趨勢的。但是廣大中下層的新中產階級薪水是在不斷下降的。他們是無產階級的一部分。他們主要以腦力勞動與傳統工人相區別。若時間足夠長,可以想見,現在孤高自許,自認為知識豐富的新中產階級最終會落到與傳統體力工人相差無幾的經濟地位。
中產階級有什么性質呢?老中產階級與新中產階級都有較為豐厚的收入,而且社會前途似乎很光明,這決定了他們的政治取向是保守的。老中產階級期望經過個人奮斗成為資產階級。新中產階級期望著升遷——這不是不可能的,他們要求保持現有的政治和社會秩序。反對任何激烈的社會變革。但偶爾的激進思想也是有的,而且表現很狂熱。如舊俄時期專事刺殺政府要員的民粹派分子,以及革命的恐怖主義者。均是中產階級的代表。他們向往著改革,激烈地批判現實的社會,老中產階級要求限制壟斷,為中小企業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新中產階級要求改革腐朽的官僚制度,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升遷機會。有時這是革命的要求,盡管要求并不總是進步。中產階級沒有組織,也沒有力量來實現他們的這些要求。因而向政府施壓的手段變得有限而且無力。在民主國家里,允許投票。這是他們的基本手段,因此他們比工人階級更鐘愛議會,缺少議會的講臺他們將無法保證自己的利益可以實現。這與工人階級相沖突,因為中產階級對議會的依賴使他們激烈地反對任何激烈舉動,要求保持現政權,只允許改革,不允許革命。在不民主的國家里,中產階級沒有什么申辯的有效手段,為了仿效民主國家的議會民主必須結束這個專制國家政權。他們成為革命黨人。恐怖刺殺是他們的極端手段——貌似很革命。但這正是他們缺乏力量的表現。在當代中國這樣的專制社會里,中產階級有了網絡論壇這種新的申辯工具。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么了。中國中產階級滿足于現有的這一切。網絡論壇基本是被中產階級控制的,工人階級很少能上網,很少有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帖子出現。中國的中產階級同情農民工,同情工人現在奴隸般的地位。他們也同情農民的貧苦生活。但僅僅是同情,中國工人和農民的苦難并不能激起中產階級變革社會的激情。于是中國的論壇成為中產階級的安于現狀的醬缸,縱有對社會和政治地位的不滿,也不過只是發牢騷而已。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聯合完成了反對專制政權的革命后就分道揚鑣了。對于工人階級的激進思想,中產階級是恐懼的。在1968年法國的五月風暴中,工人運動風起云涌。但是法國共產黨卻拒絕工人要求,禁止自己的工人罷工。他們反對工人形成的革命形勢,成為議會迷,指望依靠有利形勢爭取議會多數。這遭到了慘重的失敗。法國共產黨不是工人階級的組織嗎?他們是,卻是社會民主黨化了的共產黨官僚——實際的中產階級。有了革命的形勢必須有革命的領導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但是法國共產黨卻飾演了一個阻止工人革命的可恥角色。他們爬上彩車車隊的頭車,僅僅是為了按下剎車的按鈕。他們害怕工人運動影響了他們在議會中的席位。
中產階級缺乏嚴密的組織,價值的核心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老中產階級如此,新中產階級也不例外。中產階級,例如,律師,醫生,教師,企業管理人員。他們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們自由主義的本性。他們工作不需要與其他人進行嚴密的協作,社會關系則是松散的。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這特別適用于中產階級。工人不同,他們是嚴密的組織,分工明確,否則生產協作就無法進行。在車間里,他們的關系是親密的合作關系,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體的協作。因此對工人來說,同行是團結。兩者對比,中產階級是沒有力量的,大而言之。新中產階級,雖然也是無產階級的一部分。但是在組織上,政治上與工人階級有很大差別。即使公司的白領們的經濟地位淪落到社會底層,具有了革命性。他們在組織紀律上與傳統工人也是無法可比的。傳統工人階級仍將是未來工人革命的主要組織力量。
兩極分化與中產階級是不可并然而立的,兩極分化的擴大會消蝕中產階級的基礎,中產階級逐漸淪入社會底層,這是個長期的過程。讓我們設想一下,淪入社會底層的新中產階級還會堅持與傳統工人的界限嗎?
我想不會了,淪入社會底層的中產階級將不再有那種孤高自許的態度了,與工人階級經濟地位的接近使他們的政治觀點也趨于一致,到最后僅僅剩下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區別。資本主義套在他們脖子上的同樣是鎖鏈。工人的運動一定會得到一部分下層中產階級的支持。或許淪落到社會底層的腦力勞動者會成為工人階級的領導力量。
在中產階級的清單中,有兩類特殊的人群:知識分子和富農。這毫不奇怪,我國原來曾稱呼知識分子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是有根據的。盡管鄧小平把知識分子列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這絲毫是站不住腳的。知識分子根本不可能是工人階級。他們的社會地位與中產階級一致。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現在是白領等。改革開放以前主要是教師,教授。當然改革開放以前是不存在資產階級的,評論知識分子是小資產階級分子毫無必要。不是知識分子應該向工人,農民靠攏。而是應該提高工人素質,實行農業機械化,讓工人素質,收入向知識分子靠攏。最終使知識分子隱沒于勞動者之中,達到知識分子消亡的狀態。
現在的知識分子包括,律師,醫生,作家等等,他們是社會活躍的一群人,有較高的聲望。盡管他們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大部分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仍有小部分人是傾向于工人的,他們是工人團體的潛在的領導者。在前蘇聯這樣的工人官僚國家。官僚本身則也是知識分子的一部分,列寧等人就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差異最終使當權的知識分子不斷官僚化,最終脫離了工人的利益,推動資本主義在蘇聯和東歐國家復辟。當前的中國差不多,在改革開放前,盡管中共中央強調知識分子的小資產階級性質,批判知識分子的小資產階級情調。但是黨中央本身就是由知識分子組成的,它是無論如何不應批評自己的。中央的知識分子固有性質不幸被自己言中。改革開放以后,黨的官僚化十分明顯,顯然他們已經脫離了工人階級。現在中央的這批知識分子找到了新的服務對象——資產階級。通過各種政策為資本主義社會開路。他們致力于建立一個“中間大,兩頭小”的紡錘形社會,以中產階級為主體。這體現了中央掌握權力的這部分知識分子也是中產階級的組成部分。他們已經走到了工人階級的反面。文革中批判知識分子,打得是中央的嘴巴。可以將文革中對知識分子的批判看做仍然堅持社會主義理想的知識分子對新興的知識分子的小資產階級固有傾向的斗爭。與一個社會階層的固有傾向作斗爭,必然是失敗。斗爭知識分子,除非消滅知識分子。
關于農民,只有上層的富農屬于傳統中產階級。而整個農民階級是小生產者階級。廣義上可以全部納入小資產階級的范疇。在現代社會,傳統小農經濟會持續不斷地生產出富農出來。農民階級會迅速分化,富農繼續成長成為農場主,建立工業化生產。其余的農民被排擠出農業領域,流入城市從事各種職業,最主要的是成為工人。農民階級是工人階級隊伍擴大的主要來源。在當代中國這個社會,農民工是農民向工人轉化的過渡形式。保持這種過渡形式是很不明智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農民工在城市定居,成為正式工人。自從蘇俄時期就被確定的工農聯盟事實上證明是不鞏固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自從農民通過革命得到土地,農民就再也沒有革命性,成為資產階級或工人階級領導的落后者。農民階級陷入瓦解,最終農民階級在社會中消失。過去的蘇聯把社會主義社會分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三大群體,這很經典。但是并不正確,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都是要最終消亡的。在現代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農民階級已經消亡了。
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農民會自動地發生分化,與知識分子一樣,他們傾向于被資產階級牽引。知識分子不是基礎的社會階層,而是服務階層,當然為資產階級服務是自然的選擇,工人階級則不能為知識分子提供什么回報。而資產階級提供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雖然在社會主義社會,知識分子為工人階級服務。但是一旦資產階級出現,他們肯定會投資產階級而去的,由于中產階級的社會性質。這已經被歷史證明。農民的情況差不多,農民是工人不可靠的同盟者,農民階級本身就不斷在生產資產階級的基礎,他們是資產階級生長的最肥沃的土壤。要使農民與工人保持一致,必須實行農業集體化,消滅農民向資產階級轉化的根源。這當然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控制,需要計劃經濟。
新中產階級主要由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構成。而管理人員是否是必要的,這還是個問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