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通脹反凱恩斯也反弗里德曼
2008年03月17日 三聯《競爭力》
王吉緋
經過數年的快速增長之后,世界經濟從2008年開始,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前有狼,影響深遠的次級債危機讓美歐等發達國家疲于應付;后有虎,在原油、貴金屬及農產品價格持續瘋漲的帶動下,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風險正在日益加劇。于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將在保持金融體系安全與保持價格穩定的政策目標之間不知所措。
對于中國來說,通貨膨脹的壓力更大一些。2007年以豬肉價格的大幅度上漲為直接導火索,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明顯擴大,全年上漲4.8%,漲幅比去年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如何在確保經濟繼續較快增長的同時控制住通貨膨脹,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如果從經濟學發展史的角度考察本輪通貨膨脹,我們將發現,本輪通貨膨脹的第一推動,是在近40年前做出的。
兩次“革命”金融手段人為扭曲經濟
近百年來的經濟學,發生了兩次重要的革命,其領軍人物分別是凱恩斯和弗里德曼。雖然二者的理論針鋒相對,但本質上有一個共同點一一以貨幣作為核心,過度強調了金融和財政的作用,相對忽略了實體經濟。
凱恩斯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后繁榮之父”,其原因就在于他從理論上給出了解決1929年經濟危機的辦法。當時的大蕭條是迄今為止西方世界發生過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經濟危機。西方各國都發生了嚴重通縮,生產和消費都極度衰退,有的國家工人失業率達50%。針對這種情況,凱恩斯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核心是緊盯失業率。從提高就業率入手,人為地擴大政府財政投資。所以他的經典著作為《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
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人為地制造和擴大就業需求,雖然幫助當時的世界經濟走出了危機,但是凱恩斯主義的后遺癥幾乎和它的貢獻一樣明顯,長期實施凱恩斯主義的擴張性經濟政策終于給西方經濟帶來了惡果。
上世紀70年代之后,各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赤字越來越大,失業越來越多,通貨膨脹率越來越高,最終引發了滯脹,菲利普斯曲線被打破。一方面,生產和投資不旺,另一方面,通貨膨脹率高企。美國工業生產下降幅度22%左右,失業比例高達11%以上;物價持續上漲,消費物價年增幅均超過兩位數,而利率居高不下。
這時候,以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197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主要創始人的貨幣學派,打著對抗“凱恩斯革命”的旗號,被西方各國所廣泛接受。弗里德曼的理論核心是,用“穩定的”貨幣政策,緊盯通貨膨脹率。
凱恩斯主義人為地擴大就業需求,盯住了失業率,但是沒有控制住通貨膨脹率。而弗里德曼人為地控制貨幣政策,盯住了通貨膨脹率,甚至被稱為“反通貨膨脹的旗手”,卻制造了經濟的虛假繁榮。
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美國與歐洲的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直到今天還處于牛市階段,再也沒有出現過滯脹時候的惡性通貨膨脹(兩位數字以上)。但這不等于說此時的經濟就比那時的好,經濟危機依然存在,主要問題是過多使用了金融財政和貨幣手段,也就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金融、證券等衍生產品,這些衍生產品,在一定時間內,造成了虛假繁榮。
金融泡沫一旦破裂,對于經濟的惡劣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可控。比如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比如亞洲金融風暴,比如今天美國的次級債危機,其破壞強度一次比一次猛烈。
兩個“40年”新的威脅正在靠近
分析兩次“革命”產生強烈副作用的原因,主要是以貨幣金融為經濟先導,或者說重貨幣輕實體,重投資輕消費。
傳統西方經濟學認為以金融、財政、貨幣政策為中心,可以解決經濟生活中的主要問題。失業率,表現的是社會投資生產情況是否好。通貨膨脹率,表現的是消費和流通是否良好。凱恩斯緊盯失業率,弗里德曼緊盯通貨膨脹率,看起來都非常有效,但實際上都是用金融手段,扭曲了自然的經濟。
貨幣主義理論至今依然死死地且人為地控制著通脹率,但是已經顯露出疲態。據世行估算,2007年發達國家平均消費價格漲幅為1.8%,發展中國家平均漲幅為5.9%。而據歐盟統計局數據,去年11月,歐元區通貨膨脹率高達3%,創下2002年歐元流通以來的最高紀錄。其實按照現有資產價格及其同20世紀70年代的類似表現,從理論上說,通貨膨脹率應該是高企的。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被貨幣政策人為地壓低了。原因如下:
1. 全球股市正處于歷史高位。
2. 石油、金屬、農產品價格處于歷史高位。
3. 全球范圍內流動性過剩。
4. 全球經濟正增長,新興市場增長較快。
如果從1933年凱恩斯出版《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算起,到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導致世界經濟步入衰退為止,凱恩斯主義的保質期大概是40年,其中最輝煌的時光有20多年。
如果從1976年弗里德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算起,它的保質期還有多久?假如通貨膨脹也在40年后失守的話,那一天豈不是已經近在咫尺?
如果弗里德曼的理論在2010年以后破產,再次出現如同凱恩斯主義破產時的滯脹危機,經濟將更加不可收拾。因為我們已經使用了更多的金融工具,整個社會經濟已經被證券化了。證券化帶來了貨與幣的分離。以幣為主體的經濟市場,雖然表面繁榮,出現問題將更加無法醫治。
兩種“轉向”回歸經濟學本原
以凱恩斯和弗里德曼為代表的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將“貨”與“幣”完全分開,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和分支,一邊是金融、財政、貨幣、銀行學,一邊是生產、流通、消費等學科。
所以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也形成了兩大陣營。凡是研究“幣”的,比如金融、證券等,基本都是大牌的主流經濟學家;凡是研究“貨”的,比如生產、流通、貿易、消費等,基本都是普通的邊緣經濟學家。凡是與“幣”相關聯的企業,基本都是大企業,從業人員基本都有高收入;凡是與“貨” 相關聯的企業,基本都是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收入相對低。當然后者當中也不乏大企業集團,但一般都是上市參與金融市場的多,而且參與越多的企業規模越大。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金融是龍頭,錢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錢就一定有貨。于是“幣”的部分越來越花樣繁多,同時也越來越跟“貨”脫節。風險就不自覺得地被放大了。
所以,到了轉變觀念的時候了,“貨幣”的本來面目就是“貨”與“幣”相互統一,沒有貨就沒有幣。“貨”與“幣”同樣重要!
我們要轉變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方向,不再以貨幣為中心,重視生產、流通、消費的理論研究。我們要轉變實體經濟運行方向,提高生產、流通、消費從業者的社會地位,鼓勵實體經濟的良性增長和發展。
規模需求理論一直強調“貨權”的概念。在信息時代,信息越來越對稱,生產技術越來越進步,先搜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形成消費者的消費儲蓄,再經過消費經紀中介,反向配置給扁平化、模塊化的生產平臺,形成企業的貨權,已經成為可能。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者個性化產品,也獲得了貼現的優惠。對于企業而言,貨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貨權明顯優越于以往常見的債權和股權。
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企業總是需要拿錢回來,擴大再生產。最早最普通的做法是企業向銀行借債,對于銀行來說形成了債權。債權的資金鏈是消費者或者叫儲戶到銀行儲蓄,然后銀行再貸款到企業,然后企業組織生產,賣產品或者是叫銷售,最后掙了錢還債。這是所謂的間接融資,鏈條太長。
后來人們建立股票市場,企業發行股票就形成了股權。股權的資金鏈條是企業向消費者發股票,然后生產,賣產品,掙錢,最后分紅,分給消費者。這個鏈條比債權的縮短了一截。
然而無論債權還是股權,都需要掙錢回來,都需要把產品賣掉,才能夠還債或者分紅。問題是產品能確保賣掉嗎?如果產能過剩,有可能賣不掉,就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為什么不用把產品直接賣掉的方式融資呢?現在完全可以用貨權的方式:企業把貨權賣給消費者,一步到位,結束了,沒有了,跟錢沒關系了。企業直接把貨權賣給消費者,并且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去生產,多好。
在以“幣”為中心的時候,宏觀經濟調控工具只有利率一個,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各種金融創新,常常進退維谷,在全球通貨膨脹抬頭的時候,美聯儲為緩解次級債危機,三番五次降息,正反映了這種尷尬局面。
在以“貨”為中心的時候,如果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可以利用貨現率和利率雙重調節工具,配合實施精確打擊,根據行業、區域和時期的不同做針對性調整。“市覺”專欄曾經多次討論過子幣與貨現率的應用問題。
我們應該深刻反思經濟理論的研究方向和經濟實體的運行模式。要輕貨幣,重實體。要從需求出發,而不是從投資出發。應該以需求為中心,增加經濟運行的確定性,減少資源浪費,而不是以金融貨幣的方法,掩蓋經濟當中的不確定性。
單靠貨幣主義可能無法盯住通貨膨脹的,被人為壓抑的通貨膨脹,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到了那一天,我們不能祈禱再有一個凱恩斯或者弗里德曼一樣偉大的經濟學家,給我們出個新穎的特別的主意,從而讓我們再緩解40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