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瓦匠到戰將的英雄傳奇
——讀劉忠將軍回憶錄《從閩西到京西》有感
讀完再版劉忠將軍的回憶錄《從閩西到京西》,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閩西到京西,豈止是一段地理的跨越,那是一段時空的穿梭,心靈的騰飛,理想的升華,血染的征程。
從閩西到京西,就是窮苦農民翻身得解放的翻身史。劉忠將軍出身于苦大仇深的窮苦農民家庭,父輩給他取小名叫“太平”,希望世道太平,而現實生活并不太平。為了抵還祖債,家里被土豪劣紳盤剝得精光,幼小的劉忠從九歲就開始做泥瓦匠,被工頭欺榨得皮包骨頭,母親見獨子被折磨成這個樣子,心如刀絞,抱著小劉忠痛哭,說:“兒啊!我們家太窮了,只好讓兒吃這種苦。媽媽相信,兒會有出頭之日的。”這一天終于到了,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的部隊南下,來到劉忠的家鄉,組織農民協會,劉忠毅然決然參加了。當時他的父親還有所猶豫,劉忠說,“我家祖祖輩輩都被豪紳地主壓迫得抬不起頭來,現在共產黨領導我們鬧翻身,有什么可怕的?”從此,劉忠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劉忠將軍的參軍史在中國土地革命戰爭史中非常有典型意義,中國工農紅軍有80%以上都出身于窮苦農民家庭,窮則思變,官逼民反,是土豪劣紳把這些忠厚老實的“泥腿子”逼上了革命的道路。現在還有一些人為被歷史淘汰的地主買辦階級喊冤叫屈,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戰爭的合理性,試問那些從舊社會中煎熬出來的廣大窮苦人和他們的后代允許歷史再重演嗎?歷史不是沒有給當時執政的國民黨以機會,但他們把中國帶入了苦難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歷史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劉忠和劉忠們選擇的道路是歷史的必然。
從閩西到京西,也是一部革命戰士的成長史。劉忠將軍晚年筆耕不輟,以樸實的語言、真實的筆觸記錄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讓人感到可親、可信、可敬。這篇回憶錄的最大特點就是從不爭功諉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立了那么多戰功,但只如一縷青煙輕輕掠過,而對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幼稚、煩惱甚至過失則濃墨重彩地記錄下來,讓人能看到一名真實的劉忠將軍,看到一名我軍高級將領的成長歷程。劉忠將軍1929年入黨,參加了黨領導的閩西暴動,同年加入紅四軍。書中記錄了劉忠將軍由一名泥瓦匠到赤衛隊員,再到紅軍戰士的轉變過程。他永遠牢記自己的入黨誓詞,“服從黨紀,嚴守秘密,按時到會,交納黨費,犧牲個人,永不叛黨。”他以自己畢生的精力和忠誠踐行了自己的入黨誓言。1929年12月劉忠進入紅四軍學校學習,經過嚴格的訓練,從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變成一名真正的革命軍人,畢業時各項考試成績均為良好,特別是實彈射擊名列前茅,這為他的軍旅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后,劉忠將軍直接在毛澤東、朱德、劉伯承、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彭德懷、賀龍、左權、陳賡等老一代革命家、軍事家和楊成武、王新亭等戰將直接指揮下工作,他們的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使劉忠深受教益。文中記載了一段左權參謀長手把手教劉忠寫敵情報告的細節。青年時期的劉忠文化水平低,第一次寫敵情報告,不知從何寫起,好不容易起草了一份“很不像樣”的報告,交到左權參謀長那里,被左權參謀長改得面目全非,只剩幾句話沒改。劉忠羞愧難當,但他不氣餒,虛心求教,以后他一遍一遍地寫,左權參謀長一遍一遍地改,最終有一天,左權參謀長對劉忠講,“劉忠同志,你進步了……你第一次寫的稿件還在嗎?對比一下,就知道自己大有進步了。”說完,兩個人都會心地笑了。這雖然只是一個細節,但折射出劉忠將軍的成長歷程,最終他成為我軍第一批優秀的偵察骨干。這一細節也非常經典地解答了為什么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大熔爐、大學校,能夠把“泥腿子”歷練成無敵將軍。
從閩西到京西,更是我軍攻堅克難的戰斗史。劉忠將軍的經歷幾乎涵蓋了我軍成長壯大的各個時期,特別是紅軍時期的一方面軍,抗日戰爭時期的太岳軍區、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野戰軍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和主要戰役、戰斗。正如楊成武將軍在本書序言中所評價的那樣,“他的戎馬生涯可以說是我軍的一個側影”。
劉忠將軍的人生光譜應該是非常豐滿而絢麗的,他從赤衛隊干起,在地方武裝干過,也在野戰部隊干過;當過基層指揮員,也當過縱隊司令員和野戰軍軍長等高級領導職務;當過政工干部、后勤干部,也當過軍事干部;從事過部隊工作,也從事過院校工作;他參與組建了中央紅軍第一支騎兵部隊,參與指揮了我軍第一次大規模攻城戰役——太原攻堅戰,參與籌建了我軍建國后第一所正規化高等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
但我認為劉忠將軍最輝煌、最傳奇、最值得驕傲的一段歷史還是他是中央紅軍長征的開路先鋒,一直走在長征的最前頭。作為紅一軍團偵察科長的他率部一路披荊斬棘、拔關奪隘,為中央紅軍和黨中央探虛實,標路徑、排障礙,從領取長征路線圖,到深入敵占區、渡贛江偵察、進占城口鎮、控制九峰山,襲占施秉,強渡烏江,二進遵義,四渡赤水、再渡烏江,奇襲小相嶺,進占越西城,通過彝民區,奪占曬西關,通過瀘定橋,占領寶興縣,翻越夾金山,會師懋功,進軍黑水、蘆花,進抵毛兒蓋,通過大草地,突破臘子口,夜襲隆德縣、日過六盤山,打騎兵于青石嘴,勝利會師于吳起鎮……一路征戰、一路輝煌,這一路記載著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圖,這一路記錄著劉忠將軍的赫赫戰功。
劉忠將軍是從戰火硝煙中沖殺出來的戰將,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英雄。他多次為部隊開路、斷后,與敵人白刃格斗、刺刀見紅。他多次受傷,絕路重生,與死神擦肩而過。他的許多領導、戰友倒在了血泊中,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劉忠和劉忠們,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戰友們的尸體,他們又繼續戰斗。那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那是一個激情澎湃的時代,那是一個充滿理想信念的時代,劉忠將軍是那個時代的幸存者,他更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佼佼者。
夜闌讀書,每翻一頁,都如鉛灌似的沉重,耳邊猶聞子彈的呼嘯聲、悲壯的拼殺聲;眼前浮現的是累累尸骨,獵獵戰旗……淚眼婆娑中,劉忠將軍朝我們走來……
少小離家即從戎,
身經百戰為工農。
沖鋒陷陣當先鋒,
攻關拔寨立頭功。
宜軍宜政謀勝算,
能文能武計從容。
閩西京西一路血,
瓦匠戰將大英雄。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羅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