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告訴我們,歷史的真相,與以往的認識,也許相去甚遠。
對于萬歷一朝歷史的認識,正是這樣。萬歷皇帝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提起他在位的四十八年間,人們往往只記得張居正變法、清算張居正、奪嫡之爭、黨爭興起、努爾哈赤崛起遼東等大事件,其中有一件大事卻被人們遺忘在故紙堆里。
這件事,就是萬歷三大征之一的援朝平倭戰爭。
1592年,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發兵侵略朝鮮。在朝鮮國王的請求下,萬歷皇帝派遣李如松率數萬明軍入朝作戰,經過幾番奮戰,最終漂漂亮亮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場戰爭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扶弱濟困、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正所謂“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是一段振奮人心、可歌可泣的輝煌歷史。
同時,萬歷援朝平倭戰爭對中、日、朝三國的影響又極為深遠。朝鮮,作為最大的戰爭受害者,在日本侵略軍的蹂躪下,人民流離失所,百業蕭條,戰后經過很多年才恢復元氣。日本,作為戰爭的發動者,也受到了慘痛的教訓,豐臣秀吉歷經艱辛奠定的基業,在這場戰爭中分崩離析,政權最終落到了德川家康的手中。中國明朝,則在這一場長達七年的戰爭中耗費過多,加速了本就走下坡路的大明帝國的滅亡。
但就是這樣一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歷史,四百年來卻在我們國內被人遺忘,許多研究者甚至不得不去日本和朝鮮尋找資料。先不去分析被遺忘的原因究竟是明朝的迅速滅亡還是清朝的刻意封鎖,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了解這段歷史,想讓這段塵封的歷史重見天日。
值得欣慰的是,就在翹首以盼的時刻,我看到了青年作家李浩白創作的這一部洋洋五十萬字的《抗日援朝1592》。
這部作品以小說的形式,為我們藝術再現了這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這雖不是唯一反映萬歷朝鮮戰爭的作品,卻是迄今為止最為精彩的一部。
二月河小說的筆法,讓這部作品具有了很高的藝術性。全書結構嚴密,故事緊湊,既分頭講述中、日、朝三方的動態,布局宏大,又統一于援朝平倭的主線,主干鮮明。同時,作者構思精巧,情節抓人,常常在貌似波瀾不驚之時宕開神來之筆,帶給讀者愉悅的閱讀享受。作者刻畫人物眾多,且形象豐滿、真實可信,如書中的萬歷皇帝朱翊鈞,就是一個雖然只有中人之資卻敢于擔當的青年,不同于以往臉譜化的“昏君”定位。此外,中方的李如松、申時行、石星、沈惟敬,日方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小西行長,朝鮮國王李昖、大臣柳成龍等人,也個個栩栩如生,立體可感。
藝術性之外,這部作品的歷史性也值得肯定。從文學作品的歷史性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抗日援朝1592》的追求從學于熊召政的《張居正》一書:有虛構但不戲說,以歷史進程為主線,以人物命運與事件沖突為經緯,虛實相生,以虛補實,以實現藝術性與歷史性的高度統一。比如書中描寫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這兩位日本梟雄之間的斗爭,步步玄機,處處機關,豐臣秀吉的霸氣與陰險,德川家康的隱忍與智慧,躍然紙上,比起日本國內司馬遼太郎等歷史小說大家的手法,亦大有可觀,且符合這些人物的歷史形象。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不同于以往常見的一些抗日題材作品,對日方人物肆意丑化、矮化,而是尊重歷史的本來面目,不偏不倚。另外,書中不但再現了萬歷朝鮮戰爭的來龍去脈,而且點出了明朝、日本、朝鮮、努爾哈赤女真幾方的歷史走勢及未來命運。
作者還秉承“文以載道”的理念,揭示導致明朝衰亡的原因與弊端,為后世提供前車之鑒。書中借申時行之口寫道“我恐大明之憂,不在倭寇,而在朝廷之內”,這一句話讓我印象頗深,表達出中國人只要自己不折騰自己、外族永遠不可能打敗我們的深切含義,在國際競爭領域越來越廣、手段越來越高的今天,這一點非常值得讀者感悟和反思。
正因為具有以上優點,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場藝術盛宴,也是一桌歷史大餐,可以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享受中,去了解萬歷援朝平倭戰爭這一段塵封已久而彌足珍貴的歷史。
打開本書,就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而我,希望更多的讀者去打開這段歷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