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緬甸鐵道運輸部日前正式發布消息,稱中緬皎漂-昆明鐵路工程計劃擱淺。雙方于2011年簽署的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已經到期,但在遭到緬甸當地民眾多次抗議的情況下,“中方沒有續談,緬甸鐵道部也無實施計劃”。有參與該工程的中方權威人士也向媒體證實,“有關項目暫緩推動”。
中緬鐵路被擱淺,無疑對于一直想在東南亞地區謀劃新經濟版圖的中國政府,以及“高鐵換資源”政策來說是一次打擊。不過中國政府卻在中緬鐵路這件事上表現出了豁達的態度,這也是因為政府通過近幾年在海外投資與建設的不順,逐漸了解到了海外復雜的環境,和當地民眾意見的不可違逆。否則很容易遭致更大的民意反對,進而失去一個盟友,并將市場拱手讓給他人。
緬甸正是如此,按照規劃,中緬之間的合作并不只是修建一條鐵路那么簡單。中國原計劃還將在皎漂港投資興建開發區,將緬甸作為中國西南出海的大通道。但也就是因為中國的戰略計劃過于宏大,所以嚇著了緬甸很多群眾。畢竟鐵路的運營權在中國手上,中國從交通上可以控制沿線經濟,從軍事上還能獲得快速介入和東南亞縱深。在中國威脅論的炒作下,他們擔心中國借由鐵路的修建而干涉緬甸內政。
緬甸一些所謂的公民組織從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這些公民組織背后大多有其他利益集團,和西方基金的贊助。應當認識到,反對中緬鐵路的修建,其首要原因并非民生和緬甸國家利益,倒是與西方國家反對中國將出海通道擴展至印度洋有很大關系。特別是隨著親美的昂山素季上臺,緬甸政府獲得了大量美國援助,對于和中國之間的合作不再表現出興趣,這也是中緬鐵路擱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筆者認為,中國政府在年內接連遭遇了泰國“高鐵換大米”項目與緬甸中緬戰略鐵路兩個大項目夭折之后,卻還能表現出豁達的態度,這是很值得肯定的。中國確實沒有必要在這些項目上著急,甚至強行推進,緩一緩對于中國的形象和項目本身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
一是東南亞地區很多國家都處在政治不穩定階段,項目的擱淺從一定意義上就反映出政局的不穩。即便是政局看似已經穩定下來的緬甸,由于其在地域經濟差距較大、社會貧富較懸殊的情況下采取了大選制度。按亨廷頓的理論,并參照東南亞各國的發展歷程,其未來也很容易陷入反復的不同群體內耗,執政黨走馬觀花,項目不斷流產當中。與其在這些國家開工建設,修了一半再擱淺,還不如一開始就停下來,待對方政局穩定之后再說。
二是無視當地民意進行項目修建會增長周邊國家反華情緒。過去我們有國企在海外就這樣做的,繞過工人工會,直接和政府進行談判,有問題了就采取賄賂的手段。當地群眾沒有從中國企業這里得到任何實惠,得到了利益的只有權貴階層,工人最后罷工堵路,其他群眾也有了反華情緒。所以中國大可以學習西方,不著急進行項目建設,可以在一些國家投資社會福利項目,先獲得當地群眾好感,再水到渠成的去談經濟合作。
三是中國已經有了在類似區域合作上不著急的資本。過去我們急需資源,出口壓力也很大,與周邊國家簽訂經濟協議,修建交通設施都是宏觀上迫切的要求。但是隨著和中亞地區合作的加深,內需的釋放,伊拉克、利比亞逐漸成為了中國穩定的石油來源,中國與非洲、南美等國的合作增多,以及中韓開始謀劃建設經濟共同體,與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合作對中國而言已不再是雪中送炭,或者說其迫切性已大打折扣。而且中國在技術資源上占據的優勢越來越強,中國高鐵技術不斷的進步,以及在土耳其等地的成功,使其成為了世界品牌。李克強一方面是最佳高鐵推銷員,但是現在發展中國家想建設高鐵除了中國幾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中國大可以擺架子,等著對方求上門來合作。
因此中緬鐵路被擱淺,雖然對像打通印度洋通道的中國來說多少有些可惜,但是卻也并不值得著急上火。因為這條路遲早會打通,鐵總東南亞跨國高鐵網的設想遲早也會成為現實。我們所需的只是更多的耐心與時間罷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