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授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這是為什么?事起普世價值也
在孔教授問題上,《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究竟想干什么?這要從汶川地震講起。
汶川地震后,《南方周末》發出署名本報編輯部的評論《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那時不光是國內媒體,全世界的媒體都因為地震發生,對中國人的抗震救災,對中國政府和執政黨的表現刮目相看。但是這篇文章中,寫著“痛出一個新中國”。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國誕生了。怎么《南方周末》編輯部文章認為是汶川地震的痛苦,痛出的新中國?
文章認為汶川抗震救災的勝利,原因是政府在“兌現關于普世價值的承諾”,以前《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時常讓普世價值在報出現,但從沒如此聲嘶力竭開最大馬力宣傳過。中國政府關于普世價值做過什么承諾?誰做的承諾?在什么時候做的承諾?承諾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承諾的對象是什么人?普世價值標簽之下確切包含什么樣的內容,《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沒有回答。
抗震救災是為了兌現普世價值承諾嗎?
抗震救災難道不是因為人命關天嗎?只要是中國人,沒有人不懂“人命關天”的。出了人命了,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成千上萬的人遇難,這難道不是天大的事嗎?政府能不救災?解放軍能無動于衷?自救的老百姓,千里奔赴災區的解放軍、武警、警察、搶險救援人員等,誰不是為了救命而來?誰又是為了“兌現普世價值的承諾”而來?普世價值是個什么東西人們并不知道啊,憑什么把這么一個陌生的東西,硬塞給浴血奮戰的軍民?
請問,“那嘩嘩的眼淚,井噴式的贊助”,難道不是建國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傳統價值觀使然?難道不是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難道不是以人為本?不是悲憫的情懷?叫南報這么一說,居然大家全成了為一個莫名其妙的“普世價值”而折騰呢。
“普世價值”憑什么有這么大的號召力?這么大的感召力?這還僅僅是對文章寫法有疑問。仔細分析這篇文章,我發現邏輯上涉及的問題太多了,南報這個邏輯是倒錯的。
南報文章里講“只要國家以蒼生為念,以國民的生命權利為本,只要有這樣的底線共識,就會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國與全世界和解的倫理基礎。整個世界就都會向我們伸出援手,整個人類就都會跟我們休戚與共。我們就會與世界一起走向人權、法治、民主的康莊大道。”言外之意,我國現在還沒有“底線共識”,還沒有“倫理基礎”。
文章里認為,中國政府不兌現關于普世價值的承諾,在國內就不能實現民族和解?毫無疑問,中國有些民族之間的分歧、矛盾,甚至流血沖突,什么藏獨、疆獨、臺獨等事情。這篇文章出現在拉薩騷亂之后,包括象新疆一些人主張分裂,我們叫“民族分離主義勢力”。現在《南方周末》認為,民族不和解,是因為政府沒有兌現普世價值承諾引起的,責任在中國政府。拉薩流血,街頭騷亂、打砸搶燒店鋪……這些都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騷亂幕后指使者、騷亂參與者的責任。《南方周末》編輯部文章,果然“最敢講話”!
至于說沒有兌現普世價值就缺少與整個世界和解的倫理基礎,更難理解了。中國今天在世界上要作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提出和平崛起的方針,但是不斷地遭到一些勢力的打壓,對此,人們站在不同立場上,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那么所謂中國“未能與整個世界和解”,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南方周末》認為是中國的責任,是中國政府的責任,是因為你“沒有兌現普世價值的承諾”。《南方周末》這樣的語氣和邏輯,在這個時候發表這樣的文章,著實讓人吃驚不小。
《南方周末》文章的作者,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邏輯?如果單就一篇文章而言,倒也罷了,事實上《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比較反叛,偏向右的方面,有人直截了當地講,南報就是“靠價值觀立報”,“靠反體制立報”。
這是為什么?引起左派警惕!從此南報我行我素,左派自然起而應戰。孔教授問題,不那么簡單,無非是當年普世價值之爭的繼續,我們不能等閑視之。(司馬南2008年7月文章簡縮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