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對人民日報如此惡搞彰顯言論自由?
習慣于晨覽各大網站新聞,今晨在“鳳凰網”主頁的財經頻道頭條位置赫然見到:《遼寧省人均收入超過6000美元 老百姓幸福感邁上新臺階》,著實嚇了一大跳。人均收入超過6000美元,已經達到東歐國家水平,按當年匯率計算,約為40000元人民幣,相較2010年中國官方發布的全國性數據也是高得出奇了。
文章出處標明,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細心閱讀此文,提到6000美元的文字只有一處,并被加粗加黑:“2010年,遼寧省生產總值達到1.8萬億元,比開始實施振興戰略的2003年增加2倍,人均超過6000美元”。此處原意為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并非人均收入超過6000美元。而“老百姓幸福感邁上新臺階”一語在文章里沒有出處。
人均生產總值是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除以該國國民人口的總數所得出的商。即指分攤到每個國民份上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值。在經濟學上,一般用來衡量或表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與“人均收入”毫不相干。
人民日報文章的標題通常很嚴謹,不會制作如此文不對題且具有煽動性標題。經查,人民日報原文的標題是:《堅持以人為本 振興老工業基地》。文章以堅持“老工業基地振興”與“老百姓受益”相統一、堅持“老工業基地振興”與“老百姓當家”相統一、 堅持“老工業基地振興”與“老百姓滿意”相統一的三個小標題,講述了遼寧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老工業基地振興之路,根本在于全方位、全過程體現和落實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做到振興為了人民、振興依靠人民、振興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的是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思想。
鳳凰通過偷換概念,再輔以“遼寧省人均收入超過6000美元 老百姓幸福感邁上新臺階”的題目,果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截止當日上午10時27分,點擊8394次、評論286條。查看評論,可謂罵聲一片。有網友算了一筆賬:“人均6000美元合人民幣4萬,平均每月收入3330元,人均收入3330元包括沒有收入的孩子和老人,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加上兩面老人共7口人,孩子和4個老人沒收入(老人即使有退休,如果是企業每月也就1000多元退休金),7全家每年收入28萬才能達到人均收入6000美元。遼寧能達到嗎?牛皮吹的也太假了。”也有較為理智的網友,如天津的“話分兩面說”評論說:“國民總產值人均超6000美元,不是人均收入超六千美元。作者先生或小姐,您當我們傻么?這些數據報上去,在過去可是欺君之罪!”有四川網友質疑:“請問這算不算是網絡造謠?”
網絡時代,任何傳統媒體在網媒面前都相形見絀。正因為網媒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媒體更需要新聞道德約束。在社會矛盾錯綜復雜時期,媒體需要給人誠信和溫暖,化解戾氣,緩和矛盾,樹立信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