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在轉基因主糧問題上中國如果沒有核心基因是很麻煩的
蔣高明
·
2011-08-19
·
來源:烏有之鄉
蔣高明
關于轉基因核心技術,中國一位權威玉米育種專家認為:轉基因品種產業化,中國企業確實還沒有做好準備。國內研發的轉基因玉米種子,核心技術、核心基因不是我們自己研制出來的,是從別人那里買來的。研發單位宣稱轉基因玉米種子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企業都會說自己的好話。
轉基因核心專利問題涉及轉基因商業化生產的主權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有關方面如想消除社會上的“誤解或猜測”,必須拿出強有力的證據。要有懂行的專家組成委員會進行鑒定并向公眾公開,讓大家吃顆定心丸??山梃b國外及聯合國系統內常用的辦法:成立一個由獨立的、跨學科的、全國性的專家和知名人士組成的專設委員會;委之以全面審查和轉基因科技政策有關的問題,并就引起民眾關切的問題與民眾溝通。為了加強委員會的獨立、公正和廣泛的代表性,可考慮遴選臺灣、香港和海外華裔最有聲望的專家參與共襄其事。我們必須明確中國專利的轉基因水稻在多大程度上是“擁有自主產權的”:是百分之百擁有?百分之七十五擁有?百分之五十擁有?還是百分之二十五擁有?這幾個百分數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華中農業大學是花的國家的科研經費,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成果應當是國家的,是為中國服務的,應當回報社會,不能成為個人或者單位的私有財產。孟山都可以有自己的專利,他們花的是自己的錢,因此,他們還必須收回他們的錢,還要賺到錢。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水稻,但據綠色和平國際組織透露:正在等待商業化種植資格審批的最主要的3項轉基因水稻品種——Bt、CpTI和CpTI/Bt,均涉及多個國外公司和研究機構所擁有的專利。轉基因Bt水稻涉及至少11至12項國外專利;轉基因CpTI水稻涉及至少5至7項國外專利;轉基因CpTI/Bt水稻涉及至少10至11項國外專利。所涉及的國外專利持有人包括美國孟山都公司、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德國拜耳公司等。一旦我國轉基因水稻被批準商業化生產,這些跨國公司就會通過控制擁有專利權的轉基因技術進而對我國的水稻生產造成巨大影響。
針對上述質疑,華中農業大學對媒體回應道:“我校研發的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受我國專利法等相關法律保護。一些人以為我們使用了多項國外合法有效專利,是一種誤解或猜測。”
是猜測還是誤解?消除猜測或者誤解的辦法其實很簡單,拿出專利來讓行家看看就知道了。在轉基因專利問題上,到底有多少是中國人說了算呢?這個問題只有轉基因專家心里最清楚。遺憾的是他們不肯將真相公布于眾,告訴公眾的只是一些不完整的信息,或者對他們有利的信息。然而,最近發生的戲劇化的事件給這個謎又增加了新的成分。中國著名玉米專家李登海的一席話能夠讓人驚出一身冷汗來:轉基因種子,中國僅掌握1%的專利!
事情是這樣的。在前不久科技部一次種業座談會上,李登海通過登海種業公司總經理李曉霞轉述了自己的觀點——我國率先放開轉基因種子商品化,將引起很多不可預計的后果。
我國大型作物轉基因研究基礎很薄弱,擁有的合法基因很少,99%以上專利被國外控制。
李登海是與袁隆平齊名的育種專家,是玉米界的真正育種權威,也是一個正直的山東漢子。美國先鋒種業公司想盡各種辦法攻破他。李登海堅持在中國問題上,中國必須擁有話語權,與美國先鋒合作可以,但必須占有51%的股份。這樣的條件使談判進行的了6年。2002年,李登海出訪美國考察時,先鋒公司為他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遺憾的是,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種植就在李登海的家門口——山東種植,而這次挑戰他的不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的轉基因專家。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院范云六院士等一些轉基因科學家和奧瑞金公司,是本次中國轉基因政策提速的推手。在2009年農業部頒發安全證書前,決策部門曾幾次召集包括范云六在內的多名科學家、企業家座談,聽取推進轉基因水稻、玉米產業化的建議。作為轉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獨家供應商,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庚辰參加了座談會。會上,韓庚辰介紹了植酸酶玉米的好處,并表示最晚能在2012年內將該品種投入商用。座談會后不久,中國首次為轉基因主糧頒發了安全證書。
非常奇怪的是,這次批準的轉基因玉米既不抗蟲,又不抗病,也不能提高玉米產量,而唯一的好處是植酸酶玉米能令生豬消化更多的磷,從而減少來自動物糞便的污染。轉基因技術專家連豬的消化都管了,這樣的科技真是了不起!
一個是要人吃的大米,一個是要豬好好消化的玉米,兩個轉基因作物,就這樣批準了安全證書。而其中涉及的轉基因專利,中國人并不完全擁有,甚至僅擁有了可憐的1%。如此大膽推廣轉基因主糧,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生物安全首席專家薛達元介紹:一個課題組乃至一個國家取得一項技術的成功,可能使用了國外的許多相關技術,就轉基因而言,一個轉基因作物的成功研究,可能涉及30多個專利技術,而這些技術可能由多個國家的科學技術人員或公司所擁有。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并不多,有些轉基因研究確實使用了其他國家和國外大公司研究機構所提供的基因材料。
華中農業大學因為與孟山都多有合作,其研發的兩種轉基因水稻自主知識產權也被懷疑者打上了問號。孟山都公司方面披露,2009年下半年在華中農業大學設立了1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鼓勵該校學生從事生物科技研究,同時與華中農業大學結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新基因的探索上合作。華中農業大學轉基因水稻研發的領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在2009年11月孟山都北京生物科技研發中心落成時表示:“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我們之間的合作,加速新技術商業化和市場化的進程。”
在吃飯問題上,必須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不能受制于人。威廉•恩道爾在《糧食危機:一場不為人知的陰謀》一書中透露:“孟山都以轉基因大豆種子為平臺掌控了整個阿根廷大豆種子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阿根廷開始種植轉基因大豆,后來發展到阿根廷99%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完全控制了該國的大豆生產,孟山都公司的主要控制途徑是與阿根廷的種子公司簽訂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并要求支付使用費。這種對轉基因種子收取額外的技術費,除了造成現在轉基因種子一般比常規種子貴2~4倍的局面,更為嚴重的是讓阿根廷很難獲取非轉基因的種子?!?BR>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玉米育種專家對記者說,國內農民怕麻煩,圖省事,愿意用轉基因種子。孟山都通過轉基因大豆種子,控制了阿根廷的大豆種子市場,除了孟山都的轉基因種子,阿根廷很難獲得其他大豆種子,轉基因玉米種子也面臨這個威脅。中國市場推廣轉基因玉米種子,將來雜交玉米種子可能就會失去立足之地。
轉基因研究要不要搞?肯定要搞,然而現在的現實是太分散了,甚至是市級的農科所也搞轉基因,他們哪里來的基礎?只會花錢買人家的基因。這不是轉基因技術研究,而是轉基因技術販賣。很多科研院所各自做一塊,并且很多科研單位有自己的經濟利益,申報項目把將來的效果說得如何如何好,實際上很難實現宣稱要達到的水平,難以獲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作物。
因此,筆者寧愿相信育種專家李登海的“中國轉基因作物僅擁有1%的專利”,而不相信華中農業大學信誓旦旦的保證。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