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茅于軾有點軟了,不會吧?那句“我正等著他們起訴,”的話還言猶在耳,這么快就變了?
他一定知道他的那篇雄文帶給他那一派的老老少少們莫大的驚喜吧。那段時間,與憤怒得要簽名起訴的一方成強烈對比的另一群人,卻是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他們稱茅于軾為勇士,視他為脊梁。一些曾看不起他學術觀點的人也為他的勇氣所折服,說他是有良心的學者。他們借勢高呼“要剝畫皮”,看架勢只等著勝券在握的領頭人一勝訴,他們就立刻獻給他最美的鮮花,更重要的是好揮著早已準備好的鞭子,蜂擁至紀念堂一解郁結多年的心頭之恨。
想象得出茅于軾那時的心情。如果不揣冒昧,用他最恨的人的一句名言描述是比較恰當的,那就是“與人奮斗,其樂無窮。”又被傳成“與人斗,其樂無窮”,這里用后一句就更恰當了。當然他不會承認了,或者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會羞于承認,這能理解。因此為維護他的自尊,他彼時的心情就用一個字來形容:“爽”,或兩個字“快樂”、“興奮”等,這大體應該是不錯的了。
這么好的勢頭,怎能不乘勝而為呢?
是因為三萬余人的簽名讓他膽怯了嗎?雖然那三萬有名有姓,也不至于吧?
他的支持者們說的很在理:三萬人與十三億人比算什么?實在是螳臂和蚍蜉的力量!他們自信,除了這三萬多傻瓜,其余的沒有十三億也會有三億人與他們為伍,那不是什么問題。不少人已在呼吁聯名支持他們的茅老。
只是這其中許多人太低調,不留實名不說,網名也不留,這能算上一個人嗎?頂多算個影子吧。難怪茅于軾泄了點底氣。
不過不必氣餒,組不了三億人的支持團,三百萬也行呀。再不濟,對方不才區區三萬人嗎?你們的團隊多一個人也夠了。還是不行的話,三千人、三百人,連影子們都加上,總差不多了吧?
何況還有那么多重量級的人物鼎力相助呢?賀衛方、胡舒立、袁騰飛、辛子陵,等等,等等,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還有新加入的智囊易中天,諸葛亮都不在他眼里。更有新聽說的,一出場就氣勢不凡的什么“四野山人”。
寫到這里要多說幾句。筆者寡聞,今天才知道這個新秀。說是文筆了得,跟茅于軾比,更勝一籌。
于是百度一下讓他們興奮至極的奇文《討茅于軾檄》。果然是文筆含蓄而犀利,字句華麗而不空。而且通篇文言文,可見其造詣不是虛傳。
遺憾的是這樣的才華用在此處,縱然披著斯文風雅的外衣也難掩內在的無恥與卑鄙。
而這位山人的捧腳者們格外的高興,仿佛三伏天吃了涼西瓜,別提有多過癮了。尤其讓他們開心的是烏有誤登了這難得的文章。
瞧把他們一個個樂得不知怎樣表達才好了。
想來他們是以誰更無恥誰更有水平為標準的。看他們拿著下流當本事,為用雕蟲小技騙得別人的信任而得意的樣子,這類人的品行也就可見一斑了。
還是言歸正傳,幫茅于軾樹立點信心吧。
支持茅于軾的聲音迄今為止,從來沒斷過。這些人們也是想著各種辦法來助他。
比如眼睛緊盯著起訴方,只要有攻擊點,絕不放過。有先生對孔慶東、張宏良等人不但簽名還要標出頭銜大為不滿,他說,你們簽上名字就行了,為什么還要說是北大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呢?他的意思是不該標出這些頭銜炫耀,亦或嚇人。他有他的道理吧。同樣的事,我的看法卻有所不同。我想也許是考慮中國同名同姓者太多,故而標上頭銜以表示簽名者是此孔慶東,而非某個地方可能有的彼孔慶東;是此張宏良,而非某個地方可能有的彼張宏良。所以在我看來,這倒正是一種負責任 ,敢擔當的做法。
還有就是對起訴的什么名義呀、程序呀等等詬病的也是不少。有一天,法學專家鞏獻田先生發文,從專業角度論證了起訴的合法性,即在轉載該文的一家網站上遭到圍攻。那個情形很像一群惡狼圍著一只羊,根本不聽羊在說什么。它們只做一件事:叫罵;它們只有一個目的:吃掉羊。
說一千道一萬,是想讓茅于軾了解他的力量并不弱。
退一萬步說,即使支持者們都縮起頭,他不還有最有威力的核武器--證據嗎?足以頂得上雄兵千千萬了。
退兩萬步說,法院不受理、不立案、不開庭--但愿不會這樣,相信很多人都不想是這樣的結果,但是誰知道呢?萬一呢?所以即使這樣,也請茅于軾用別的辦法把手握的證據公布出來,只要他有證據,相信做到這點并不難。
總而言之,希望茅于軾不要懼怕對面的挑戰,不要辜負身后的期待。再接再厲、勇士到底。
要堅信一點:是非不辨不清,真理越辯越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