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治亂,“亂”究竟在哪里?
當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走到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我們才發現,所謂的“吃穿住行用”的非正式考核標準中,第一條就遭到了嚴重的挑戰。相繼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毒豆芽”、“硫磺姜”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食品安全的亂象已經到了唯重典方可治世的境地。
據中國《小康》雜志發布的年度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顯示,近七成公眾對食品“沒有安全感”,而與此同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馬后炮”式的食品安全執法方式,更讓民眾對食品安全的前景增添了不少的憂慮,在一定程度上說,“談食色變”的民間隱憂正在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畸形滋生。
食品何以變得不那么安全?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隱藏著很深的社會管理機制存在的漏洞和矛盾。通觀一系列頻發事件,我們不難發現,食品不安全主要是人為污染和“添加泛濫”,而讓百姓的食品變得不那么安全的癥結,似乎還不在這些表象,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食品產業發展方式落后,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生產源頭分散,政府監管難,這些都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癥結所在。
然而,再硬朗的政府監管政策和企業主體責任,再先進的產業生產方式和標準化程度,也只能是物化或量化的食品安全緊箍咒,在這些既合理又科學的配套機制運作下,食品安全的亂象肯定會有很大程度的遏制,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如何才能真正堵住食品安全生產領域的侵蝕渠道,除了相應的社會管理懲治機制,更需要道德層面的教育引導來做輔助。
食品安全曝光后,政府執法力度的跟進,著實讓那些非法企業和不法分子受到了嚴懲,也震懾了一批蠢蠢欲動者。但如果我們僅僅將“重典治亂”伸向非法生產企業和不法分子的行為上,顯然只能起到“飲鴆止渴”的作用,而深深盤踞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投機獲利心理,不僅沒能及時鏟除,還會在社會上持續發酵,并伺機卷土重來。
有一句至理名言,揭示了食品安全的亂象之源:“企業家身上是否流著道德的血液”。瘦肉精事件剛剛結束,上海超市便曝出“染色饅頭”事件,隨之,“毒豆芽”、“硫磺姜”、“魚肉注水銀”等事件接踵而至,這種“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頻發事件背后,正是誠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讓非法企業和不法分子有了一而再再而三進犯食品領域的惡劣行為,也讓科學合理的社會管理機制曝出了它的滯后和局限。由此,重典治亂,亂象不僅在制度,還在道德。
我們有理由懷念“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過去歲月,因為,我們懷念的是那個時期人們的道德風貌;我們更有信心期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滿面春風,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塑,讓我們終將煥發更為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